|
发表于
2022-11-22 2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1-2小时钢琴练习时间是现在很多成人学生和琴童的大概率练琴时长
不少成人学生也会说,下班后能够抽出一些时间只沉浸在练琴中,也是个舒缓和释压的过程,但是如果加班晚了,回家练琴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方面第二天要上班,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左邻右舍。所以能够有这样一个小时练习的时间缓释一下,换换脑子,换换心情也是挺好的。小朋友的话,可能还会更忙一些,一方面现在作业负担也不算轻,另外还有其他4点钟下课以后的课外补习班,吃好饭,练琴1-1.5小时,练习完继续完成作业,还希望能在睡觉前挤出点时间玩一会,排的也是满满当当的。
我是与钢琴为伴,喜欢琢磨教学的钢琴老师楚楚。9年一线沉浸式分类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学-练-测-评-学习结果,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的温度,钢琴的典雅,从容弹出人生的起伏~ 所以1-2小时的练琴时间也是比较集中的练习时间,在练琴的过程中,时间长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练习效率。
目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练习方法沟通调整的效果来看,成人学生每日1个重点的练习方式效率可能是比较好的。无论当周布置的练习曲和乐曲的量大或者小,因为也会给成人学生作业量松一周紧一周的去适配时间和练习训练的调整,但是每天练习的时候只有1个重点,意味着大头的时间只能花在练习曲or乐曲中的某一个,因为毕竟每天的时间有限,如果撒胡椒面式的分配,可能一周下来,感觉哪个每天都顾及了,时间也花了不老少,但是哪个都没练熟。
用于基础练习的部分,如手指练习,音阶琶音等,这个尽量在20分钟内集中热身,时间太长了,一方面基础练习相对比较枯燥一些,可能比较容易涣散或者困倦,反而对于后续的曲目识谱和练习的精神状态不佳,另一方面练习曲目的时间会有所压缩。如果当周有慢练的相关手指能力的训练,20分钟左右时间未必够,那就划出,也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完成部分练习前置。
当然对于还在基础阶段学习和训练的成人学生来说,一方面曲目的难度不会特别大,另一方面基础是未来驾驭曲目的核心动力,能够确保认谱的速度快和双手具备配合弹奏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练习可以控制在30分钟左右,确保充分热身和改善存在的问题。
完成基础练习以后,如果第一天的重点是在练习曲上,那么给予练习曲的配置时间放在45-50分钟左右,头一天识谱可以把单手尽可能地熟练并完整地覆盖谱面信息出来,如果当周训练曲目相对复杂,可以只完善好主旋律的那只手的全面信息覆盖弹奏,保障流畅。还剩余20-2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放在乐曲上面,如果有上周遗留的曲目,先进行复习纠错和改善,然后再进行新曲目的推进。
那么第二天的重点就会放在乐曲上了,分配给乐曲的时间会在45-50分钟左右,复习一下前一天的曲目,重点放在新曲目的推进上。剩余的20-25分钟放在练习曲上,一方面将练习曲昨日的练习内容进行快速地复习一下,然后完成另个一手的弹奏和信息覆盖或者合手。然后第三天,第四天以此循环,每天只有一个重点,交替进行。可能时间和原来花得差不多甚至更少,但是集中练习和循环滚动复习的效率更高了,发现效果也更好了。
当然如果头3,4天抓的比较牢,练习的比较扎实的情况下,其实最难的识谱和合手的部分已经覆盖下来了,后续几天只是需要加强熟练度和不断复习的过程了,这样后续可以根据练习的情况,不一定每天都要分配90分钟那么长,曲目熟练了,单遍耗时就短了,所以整体的练习时间可以根据后续的时间进行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