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乐推荐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

[复制链接]

1169

主题

2464

帖子

47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99
发表于 2022-12-4 07: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香港
乐邻,“乐”在身边!音乐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hr/>
编辑 / Cycas & Luna
校对 / Luna

音乐性:⭐⭐⭐⭐⭐
推荐度:⭐⭐⭐⭐⭐

建议您在阅读的同时完整收听以下音频,以便更好理解在本周日更新的赏析内容。


https://www.pianoworld.cn/video/1577436794362224640



《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作品号Op.27, No.2,副标题为“带有幻想风格的(Quasi una fantasia)”,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它于1801年完工,并于1802年由贝多芬献给他的学生朱丽叶塔·吉恰尔迪(Countess Giulietta Guicciardi)伯爵夫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钢琴曲之一——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贝多芬生活的年代,这首曲子受欢迎的程度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甚至连贝多芬本人都发表了诸如“我确实创作出了更好的作品”的言论,让人们不要过度关注这首奏鸣曲作品。
乐谱的第一版以“幻想风格的奏鸣曲(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为标题,与其姊妹曲op.27, no.2同名。副标题表明了这首作品虽然在技术上是一首奏鸣曲,但它暗示了一种自由流动的即兴幻想曲。因此,该作品十分反常地没有包括奏鸣曲形式的第一(快板)乐章——这一时期的奏鸣曲通常包含这种乐章。相反,它以慢板开始,然后是相对生动的快板和三重奏,紧接着的是具有奏鸣曲结构的快速的、极具戏剧性的终曲。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将第一乐章描述为“幽灵般的场景,远处传来哀怨的幽灵般的声音”。弗朗兹·李斯特则将第二乐章描述为“两个深渊之间的花朵”。


而“月光奏鸣曲”这一名字来源于德国音乐评论家、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Ludwig Rellstab)的一段话。1832年,即贝多芬逝世五年后,莱尔斯塔勃将第一乐章的效果比作照耀在卢塞恩湖上的月光。很快,德语和英语出版物便纷纷使用了“月光奏鸣曲”这个名字。在 19 世纪后期,“月光奏鸣曲”这个名字已广为人知。
许多评论家反对奏鸣曲标题“月光”所带有的主观、浪漫性质,它有时被称为“对几乎具有葬礼进行曲特征的乐章荒谬的误导性解读”。更多评论家赞成这个标题,认为它令人回味或符合他们自己对作品的解释。留声机创始人康普顿·麦肯齐对此发表评论道:“严厉的批评家对可怜的莱尔斯塔勃感到几乎歇斯底里的愤怒状态是愚蠢的”,并补充说,“这些严厉的批评家未能理解的是,除非公众回应了这段音乐中月光的暗示,莱尔斯塔勃的话早就被人遗忘了。”
<hr/>若您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古典音乐作品、作曲家及他们背后的故事,您也可以关注我们。我们每周为您推荐一首臻选曲目,并附以曲目赏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