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见到大未,他3个月,萌呆呆,爱笑。好像一眨眼,大未7岁了,我和大未成为了朋友,应该算得上他朋友吧?有空问问他。幸运的是我和大未妈成为了好朋友。
大未学琴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哒。
大未开始学琴了,大提琴。也算是师从了名门正派吧。我有幸见过两次大未妈陪大未练琴的过程,就是让人不想待在那个房间里,气压低到不敢呼吸。
当然大未小朋友的进步也是惊人的,好像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可以拉整首的曲子,还有模有样的。
大未学琴这件事,大未妈常和我一起讨论,大未妈还会找一些音乐启蒙的讲座听。随后有一天在我和大未妈一起跑步结束的时候,大未妈说给大未换了一位大提琴老师,并且现在大未不用她陪伴可以自己练琴啦。结尾10分钟,她只需要进入房间听下大未的”汇报演奏“,沟通下有什么需要帮助就可以啦。
我有点震惊也有点敬佩,我问转变来源于哪里呢?
大未妈说冷静下来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大未学琴的原因?”
“希望音乐可以终身陪伴他。”
“大未有成为音乐家的天赋吗?”
“暂时没有看出来,之后慢慢观察。”
“最初每天“逼的”那么紧的原因是?”
“所处环境的目标要求需要超负荷训练才能达到。”
“这几个目标和要求是必须必要达到的吗?”
“并不是。”
“那什么是最最最重要的?”
“大未对音乐的兴趣,热爱。他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之后大未妈做了2件事:
1、换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老师
2、和大未一起讨论调整了练琴方案
现在,大未自己主动练琴,和老师一起讨论,会即兴来上一段小表演。
我问大未妈这件事我能分享吗?
大未妈说快点分享给大家,希望这件事对练琴的家庭和即将开始学琴的家庭有一点点的益处都好啊。
还有一段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大未妈妈也想分享给大家:
“当孩子和我们都感受到学乐器已经变成折磨和受虐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让孩子放弃音乐、或者不学了,而是换一位老师或者换一种方式,再试试呢,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