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27 19: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芜湖,第一次写歌还是很不错的哦!
我很喜欢你作品里旋律在主歌一进来的时候,突然色彩变得非常具有大调调性的这种安排,与你前奏营造的氛围突然有了一个很让人眼前一亮的对比。很舒服,很棒。但是在使用这种手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检查一下自己的和声,和声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语言,对待和声一定要与对待旋律一样认真。
我觉得音乐还是很自由的东西,所以我不太喜欢在创作思考部分,比如说旋律啊和声上面给太多想法,保持自由!尽情发挥吧。
但是在一些其他方面比如制作等等,确实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实际上还挺多的,别介意,我尽量说一些听完就能有所改观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再去修改作品,或者尝试着在下一次创作中改进这些点。
首先,无论日后创作什么样的东西,一定要注意制作上的真实性,你的钢琴很假,或者说换一种表达,就是这个钢琴声音一出来就让人觉得这首歌比较“廉价”(这里说的是一种听觉感受,并没有贬低你的意思)。实际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你的力度柱太过于平均,或者说你并没有去精细的修力度柱,我猜你的钢琴大概不是拿键盘录出来的,而是拿鼠标画出来的(如果你用的是传统的daw的话),而这种平均的力度柱造成了一种“假”的感觉,也就是说,一听你的钢琴部分钢琴就能知道这不是“人弹出来的”,而是“机器造出来的”这种感觉,因为人在演奏的时候,绝对做不到像你这样的完全平均,钢琴作为一种真实的乐器一定要尽量去模仿真实的演奏,他可以提升你整首歌给听众的听感以及整体的质量。
另外,一个很明确的,很基础的错误(这个真的是个错误,不存在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说法的错误),就是爵士鼓,或者说通俗一点架子鼓,基本上是不像你写的这样去敲的,尤其是你的踩镲,不是这么写的。如果听别人的东西没办法直观的学会一个乐器(大部分人也很难直接将听到的东西转化成知识),建议你去咨询一下会打鼓的人,或者买一本编曲相关的书籍,去看一下最基本的乐器写法是什么样的。
配器相对单调,没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际上不是不可以,不是什么错误,但是如果能够添加一些起伏,比如尝试加入contrabass的pizzcato(这个在你这种风格的歌曲里是很常用并且效果很好的手法),副歌部分更换一下钢琴的织体,我个人觉得这会给你的歌曲添加进更多的立体感,以及更丰富的听觉与情感。
最后说两个相对进阶一点的概念,你可能暂时涉及不到,但是可以注意,这两个问题都基本出现在你的合音声部当中。首先第一,在写这种对位性的复调也就是二声部旋律的时候,尽量不要让两个声部在重要的拍节上出现同度,这样会让你的复调瞬间失去复调的意义,你可以检查一下你的合音就有这种情况,复调是需要一些逻辑性和严谨的计算的,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在“创作”一条二声部旋律,其实更多的会偏向于“计算”出一条二声部旋律,严谨一些。其次,你要有一个概念就是你的合音是作为“第二个歌手”出现在你的作品中还是作为“合音”声部出现在你的作品中,进一步解释,通俗一点,就是如果你有看过一些音乐综艺,你就会发现有些歌手会在乐队中站着几个专门帮他合音的老师,也就是说,你要明确你的二声部是比如说谭维维和韩红俩人完成一个作品,还是谭维维或者韩红加上后面的合音老师完成这个作品。为什么要说到这个概念,就是在你调整你的后期混音时,这是两种不同的声场概念,当然这个可能就三言两语讲不清了,总之你可以注意一下声场的调制与安排(根据我听到的你人声录制时出现的杂音来判断,大概是用手机或者电脑或者普通的耳机录的吧,所以暂时就不深说这个概念了)。
不错,挺好,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