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练咖 Nicky妈(原创)琴童父母必读
家长一直在问一个问题,孩子的练琴计划要怎么制定才是合理的呢?那就先让我们来看看大多数家长的困惑吧。
困惑一、 每天练还是集中练?
“一天不练琴自己知道,两天不练琴老师知道,三天不练琴全世界都知道”。看了这句话,应该就很明白第一个困惑的答案是什么了吧?
有人会说,我孩子一天练一小时,一周加起来才七小时,那不如周末空的时候,一天练四小时,这两天下来还多练了一小时呢?
虽然从时间上说周末练的更多了,但效果上却不如每天练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练琴这件事情是一个肌肉记忆的过程,它需要联动孩子的手指和头脑,每天练一点,就是每天都在训练手指和头脑的联动,一天积累一点,慢慢的量变就会形成质变。相反,如果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去练,除了积累的次数不够以外,还要考虑一个精神疲劳的问题。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每天都练习一下。如果坚持不了一小时,哪怕坚持半小时,如果坚持不了半小时,哪怕就坚持十五分钟,先把每天坚持这件事情落实好,然后再慢慢一点一点加时间也来得及。
困惑二、到底每天要练多久?
其实这个问题呢,是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来定的,有耐心的孩子可以多练会,如果是本身就坐不住,或者还比较抗拒的孩子,就建议先少点时间。
这里先给个日常的参考给家长们,具体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调整哦!
1.零基础启蒙或者孩子比较小
建议每天30分钟-45分钟就差不多了,一开始呢,兴趣会更重要。不要让孩子产生抗拒情绪,压着孩子多练,造成了他对练琴的恐惧,那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果能保证高效的练琴,每天半小时,也是足够了。
2. 初中级的孩子(3-5级水平)
这个程度的孩子每天固定一小时有效练琴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级曲目难度和长度都高了,这样自然花在一个作品上面的时间,就要比之前启蒙的时候来的多。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完整的练习。
一般每天一小时也差不多就够了,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还有别的作业或者课程要参与,也还要留出给他们玩的时间,这是个符合孩子天性的需求。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坚持一小时,也已经不容易了,太多精力上面也集中不过来。
3. 中高级以上的孩子
能到这个水平的孩子,一般自我管理能力已经很强了。而且,对自身能力的判断会更准确。这个时候练多久,建议把决定权交还给孩子。能坚持到现在的孩子,一定不会轻易放弃了,他会有更高的山头要去攀登,他会知道他每天需要练多长时间琴才能攻克下那些有难度的作品,反而比门外汉的家长们有更准确的判断。给他们更多自主权的同时,做好定期的善意提醒,这就足够了。
困惑三、该让孩子用什么时间来练琴呢?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状态最好的时候。
不要在孩子疲劳的时候让他练琴。这个时候相对孩子的注意力也不会太集中,那么练琴的效果一定是打折的。
不要在孩子玩在兴头上的时候强迫他去练琴。最好能提前跟孩子说好时间,那么他心里有个基本的安排,时间到了比较容易收拾好心情进入练琴状态。
困惑四、该怎么安排孩子练琴顺序呢?
比较好的顺序是:基本功练习--新曲子--复习曲目
基本功包括了音阶琶音这些基础练习。刚开始练习,需要先活络手指,让手指和琴键先建立起联系,就像是我们运动之前要热身一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个阶段几分钟就可以了,进入状态以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个阶段了。
练习新曲子是每天练琴中最重要的环节,可能要占据到70%以上的时间。主课老师会对这个部分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来说会先分手分段再合手整段,也会有节奏的要求。那么就根据老师的要求来认真练习。这个阶段不要着急,尽可能先练对再加速。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排陪练老师。前面我们也说过,练琴是一个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如果开始的时候形成了错的肌肉记忆,后面再想改正,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宁可慢一点,一定要先对,然后再慢慢加速。
最后还是要建议抽个时间复习一下之前的曲子,这个是大多数孩子会忽略的。他们认为反正主课老师那边已经pass了,那就不用再练了。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经验,老的曲子一旦放下来,就基本上弹不完整了。想象一个场景,如果到了一个有钢琴的房间,也有很多人愿意欣赏孩子的表演,但那个节点,孩子老的曲子已经忘掉了,新的曲子还没学会,这样是不是就很尴尬了呢。大部分孩子能坚持弹下来,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们有表演欲,不说什么大道理,比如温故而知新对于弹琴的帮助,就从功利的角度说,让孩子有一两首一直可以拿得出手的曲子,会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自信,也能更好地坚定他们继续学下去的动力。所以呢,日常保持住复习的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写到这里,基本上练琴的要点也都涉及到了。最后呢,还是想说,建议归建议,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他自己的情况,跟他一起商量着安排好练琴计划。千万不要拿出家长的威风来压制孩子。这样孩子即便是听从了,也不是发自内心的,练琴的效果一定不好。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欣赏一些好听的曲子,让他们更向往练琴辛苦后的劳动果实,这才是更正向的激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