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听得最多的应该是舒曼。
舒曼有太多的故事可以一写。早年不顾家人的反对从法律转学音乐,却因为手指受伤放弃钢琴演奏。对克拉拉勇敢追爱、与勃拉姆斯亦师亦友,晚年却饱受抑郁症煎熬,跳河自尽未果后于精神病院英年早逝......舒曼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音乐天才,曲中流露出的热烈但脆弱敏感的情绪,是他矛盾而多愁善感的性格写照。如蝴蝶翅膀般绚丽易碎的一生,杂糅着幸福和痛苦。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今年发行了与柏林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录制的舒曼四首交响曲。巴伦博伊姆对舒曼从不吝啬赞美之词。他说:
“Beethoven and Schumann made Wagner possible, and Mahler. Schumann was historical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se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他认为舒曼作品中超前的艺术启发了诸如瓦格纳和马勒这样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作为钢琴家,巴伦博伊姆灌录了许多舒曼的钢琴作品,包括像《童年情景》这样的知名组曲。作为指挥家,巴伦博伊姆也不是第一次录制舒曼的四首交响曲了。他早在1977年就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灌录过全集。
巴伦博伊姆已是八十岁高龄,今年不断恶化的健康状况迫使他暂时退出了舞台,原本为庆贺他八十大寿而制作的菩提树下瓦格纳《指环》也交由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指挥。作为童年就登台表演的古典音乐明星,或许我们很难意识到巴伦博伊姆的艺术生涯究竟有多漫长。他曾经为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弹琴、在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棒下录制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为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协奏灌录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他已经见证并参与了古典乐界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今年马林·阿尔索普(Marin Alsop)的舒曼也值得一听。阿尔索普出生于纽约曼哈顿,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执掌主要乐团的女性音乐总监。在指挥台都是男人身影的上世纪,阿尔索普的指挥之路走得很不顺利,有一部纪录片《The Conductor》详细讲述了她的故事。这份她与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舒曼交响曲,是经过马勒重新配器的版本。舒曼本人的配器曾经被一些人批评为浑浊、厚重、无聊,而马勒是二十世纪公认的配器大师之一,经由他重新配器的舒曼交响曲拥有了更清晰和突出的旋律织体,被留声机杂志认为可以一窥马勒心中的舒曼。
还有一套舒曼交响曲来自卡萨多(Pablo Heras-Casado)。慕尼黑爱乐奉献了一场鲜活、热情而稳重的表演。
2022年为什么听了这么多舒曼呢......是被他那种焦虑、热枕、浪漫、缠绵而纠结的复杂特质吸引了吗?
今年我听了不少独奏小品专辑。专注于其他事情时我总不愿意听大部头的严肃作品,放一些轻松怡情的BGM是不二选择。
同样是劳模巴伦博伊姆,2020年在布列兹音乐厅的钢琴独奏《Encores》在今年发行。他以优雅从容的姿态演奏了舒曼、舒伯特和肖邦等人的浪漫小品。
另一份旋律优美的钢琴小品专辑是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Khatia Buniatishvili)的《Motherland》,其中围绕着家乡的概念收录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格里戈、柴可夫斯基等旋律专家的小曲。卡蒂雅以颇具争议的大胆出格演奏出名,但在这张温柔的专辑里却能感受到她成熟、温暖的一面。
与《Motherland》的概念相近,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今年的独奏专辑《Soirée de Vienne》是对自己家乡维也纳的赞歌。历史上有许多作曲家曾在维也纳学习、工作和生活,他用舒伯特和肖邦的即兴曲再现了旧时的维也纳沙龙,展现了维也纳独特的文艺生活氛围。
2022年还有一张小品专辑我经常循环:Cocomi的《de l'amour》。我既不了解这位Cocomi,也不常听长笛演奏。但在这张专辑新鲜优美的笛声里,我听得十分满足。
不过,今年听的“硬菜”还是多一些。
2022年是波兰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诞辰140周年,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在声学设计师丰田泰久设计的日本福山音乐厅录制了他的钢琴独奏作品,包括前奏曲、马祖卡和波兰主题变奏曲,配合上1994年在哥本哈根录制的《假面舞会》,由DG发行。
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有丰富的纹理和复杂的色彩,有着肖邦、德彪西和斯卡拉宾的影子。他和上文提到的鲁宾斯坦是好友,而鲁宾斯坦又是齐默尔曼在钢琴事业起步时的导师之一。肖赛夺魁后,齐默尔曼曾受邀前往鲁宾斯坦在巴黎的家中学习,并对其独特的触键印象深刻。
同为肖赛冠军的意大利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今年也已八十高龄。他重新灌录了贝多芬的两首晚期钢琴奏鸣曲:第28号和第29号。1977年,波利尼在慕尼黑Herkulessaal音乐厅录制的晚期奏鸣曲获得如潮好评,经过45年的沉淀,波利尼再次回到这个音乐厅录制同一首曲目,虽然技术已不可避免地衰退,指间却更显自由。
下面要说的一张专辑是今年的意外之喜。
年底翻留声机杂志的年度推荐时,发现一张哥德堡变奏曲的录音。咋看还以为又是想拿哥德堡炫肌肉出道的年轻钢琴家,听了之后却意外地感觉演绎很出色,清晰、平衡、精巧,于是静下心来花一个多小时听完了全曲。查了一下演奏者Klára Würtz的资料,原来也不是刚出道的女钢琴家,封面明明看起来很年轻嘛(笑)。
接下来想说两场独奏会live。
叶甫格尼·基辛(Evgeny Kissin)2021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钢琴独奏会录音发行。曲目安排是很少见的贝尔格、格什温搭配肖邦。上半场是光怪陆离的现代作品和美国爵士乐,下半场则回归温暖高贵的肖邦。
格里戈里·索科洛夫(Grigory Sokolov)2018年在Haydnsaal of Schloss Esterházy的live录音也在今年得以发行。海顿本人曾在这个音乐厅工作和生活了约三十年,索科洛夫在这里演奏了海顿的奏鸣曲,舒伯特的即兴曲,以及一些安可。
最后一张想说的独奏专辑是来自Ruth Slenczynska的《my life in music》。Slenczynska今年97岁高龄,是拉赫玛尼诺夫唯一目前还健在的学生。不仅如此,她还曾经接受过上古大神阿尔弗雷特·科尔托(Alfred Cortot)和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mann)的指导。她还与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有着良好的友谊。在这张时隔66年的专辑中,她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和肖邦等人的浪漫派作品,令人想起早已远去的黄金年代:只要一耳朵便能轻易区分Slenczynska的演奏风格与当今主流风格的差异。
管弦乐领域,今年我喜欢的专辑有克劳斯·麦凯莱(Klaus Mäkelä)的西贝柳斯,乔瓦尼·安东尼尼(Giovanni Antonini)的海顿2032计划和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的柏林音乐会。
麦凯莱无疑是今年最耀眼的指挥新星。1996年出生的他几乎已经指挥过全世界的一流乐团,今年更是在登上巴黎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宝座的同时接下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橄榄枝,成为其艺术合作伙伴,并将于2027年上任成为其已空缺数年的首席指挥。如此年轻却有着辉煌的履历,不知是否才不配位?麦凯莱用这份指挥奥斯陆爱乐乐团的西贝柳斯全集作为自己的商业录音首秀,同时也向全世界质疑他艺术水平的人做出了回应。一套真的非常出色的西贝柳斯全集!
安东尼尼的海顿2032计划系列(录制海顿107首交响曲)的封面我一直很喜欢。艳丽鲜明的紫色与专辑“游戏与乐趣”的主题相衬,收录的交响曲是海顿写给Esterházy和贵族朋友们消遣娱乐的曲子。安东尼尼激情澎湃的风格与“游戏”相得益彰,呈现出这张极富生命力的有趣专辑。
威廉姆斯的柏林音乐会live是我从去年就开始期待的专辑,看过演出录像后觉得柏林爱乐的演奏质量比之前的维也纳爱乐好太多,自己本来也是星球大战和哈利波特的影迷,电影配乐串烧当然不能错过!《Harry's Wondrous World》、《Hedwig's Theme》、《Throne Room & Finale》和《The Imperial March》等耳熟能详的旋律娓娓奏出......使人回忆起当年看电影时那份简单的快乐。值得一听的是,今年大热的星战衍生剧《欧比旺》的主题曲也是由89岁的约翰·威廉姆斯操刀的哦!
2022年听歌很开心,希望2023年能继续开心地听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