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浅析《海上钢琴师》之“美”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19

帖子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3
发表于 2023-1-6 11: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

原创-美术学学姐(钢琴世界)
一、摘要及关键词:
(一)摘要: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散发着浪漫气息的故事:美丽的大海,一艘漂泊的轮船,一段真挚的友情,一场带着淡淡伤感的爱情,一个弹钢琴出神入化的传奇人物。这个影片中,每一段情节、每一个镜头、每一首音乐、每一个任务无一不是“美”的体现。
整部影片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如同颠簸的碧浪,无时无刻不涌动出来勃勃的生气。小孩子无师自通演奏的震惊,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的恣肆,与“爵士乐祖师”的杰里的钢琴比赛的激动人心,都如此让人难以忘怀。“1900”这个“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的传奇钢琴师,如流逝的音符一般消失在荡气回肠的音乐中。影片将主人公辉煌传奇的人生经历与音乐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将其人生演绎的淋漓尽致,全剧以钢琴和爵士钢琴乐为背景,将音画完美结合起来,使得剧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跳动着音符和旋律,既展现了主人公1900辉煌而悲剧的一生,又勾勒出一幅更加细腻动人的画面。
电影的情节设定、结局、画面、台词、内涵等都是富有美学色彩的。《海上钢琴师》以它特有的方式带给我们了永远的坚毅和孤独,它的温柔与梦想,是艺术带给我们最好的心灵共鸣。或许,伟大的人,总是这般孤独,人生是总是不可避免地刻薄相待。
(二)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美学价值;社会美;形式美;技术美;情感美。
二、引言:
《海上钢琴师》是吉赛贝·托纳多雷执导的第一部英文片,也被定义为荒诞片或音乐片,它曾一举夺得1999年意大利电影金像奖(大卫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作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五项大奖。这部经典电影不仅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也展现出一种悲剧美学色彩,成为众多观众与专业影评人心中的经典之作。是电影业界中难以攀爬的一座高峰。
在这部影片中,“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略带荒诞的故事情节,还是深刻的主题思想,无论是流淌着的完美音乐,还是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这部电影的一切似乎都散发着动人心魄的“美”。《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平凡的近乎没有故事的故事。一切诗意的古典美学的价值都在此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本文将带大家一起去探究《海上钢琴师》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它不同凡响的美学价值。
三、影片内容介绍:
该影片描述一位被抛弃在一艘往返于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大型客轮“维珍尼亚”号的弃婴的奇妙的一生。他在头等舱的钢琴上被一好心船工发现并抚养,被取名为“1900”。后船工因意外身亡,“1900”从此在船上生长,一生未下船,并因其无意中发现自己的钢琴天赋而成为船上的钢琴演奏师,他以即兴的演奏风格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而极为受欢迎,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切都没有人教他,全由他自学成才。
曾有人为他录制唱片,他却因为不想音乐与自己分离而抢回母带,放弃大好机会;曾有黑人爵士音乐王向他挑战,他以出色的乐感和技巧赢得比赛,令人为之神往;他在船上曾有过心仪的女孩,想把自己唯一的母带送给她,但是却因为机缘巧合而错过,有过一个女孩不知的亲吻留在女孩的唇上,他曾想过为她下船,却最终放弃;他为了不让自己迷失在无尽的城市中,在“维珍尼亚”号即将被炸毁的最后一瞬都没有下船,最后葬身在船上,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这是一个美丽而又伤感的故事,除去这些带给人更多感觉的能够归结为一个“谜”字,到处充满着不解。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用黑白键谱写了他人生的序曲,静静的海上奏响只为献给那些能够读懂它的人。
四、影片美学价值分析:
(一)社会美:
1.人体美:
毫无疑问,男主角本身在形体上是美的。他有湛蓝而又深邃的眼睛,就像他的生活所在地——大海一般美丽,似乎望不到边却又一眼见底般的透明。这双写满了坚毅却又带着温柔深邃的双眼,仿佛洞悉了世间的一切。他那美丽修长而带着些许神经质的适合弹钢琴的手指,还有他的声线和语言,浪漫美丽而简单,有丰富的想象力,符合所有的艺术家的条件。这也为他的悲剧结尾而设下铺垫。
男主角的形象设定符合想象,然而片中让1900心动的女主角却是“第二眼美女”,一眼看上去并不好看,但是多看之后越来越为之神往,她的气质独一无二,引人入胜,让人感觉平静温柔,安详舒适。不仅如此,片中其他角色无论在相貌还是在服装设计打扮上,也都是如此的与角色性格相符合,让人难以忘怀。
2.人格美:
影片在塑造人格美方面比在形体美方面更胜一筹。男主角本身性格温和中庸,他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不含任何的杂质。他时而疯狂,弹奏出的音乐让所有的上层人士可以不顾形象的疯狂起舞;他时而温柔,从指间流淌出来的音乐温婉柔情的让所有听到的人可以从心里渗出水来。他是寂寞的孩子,孤独的和钢琴做伴,制造自己的乐趣,留给别人美好的遐想。
男主最终未踏下轮船的最后一步,他感觉自己会迷失在无尽的城市生活中,他毫无方向,他感到恐惧。“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毕竟,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人存在过,不是么?”这是《海上钢琴师》中1900最后的原句,他用他的执着表达着自己哲学。他最终回归的是令人沉迷的孤独,是远离一切喧嚣与繁华的音乐世界,是自己的灵魂的纯真与自由。
3.现实美:
影片中的“维珍尼亚”号的本身就可看作为一个小型社会,里面根据船舱的等次把人也分了等级,穷人在三等舱,富人在头等舱,这完全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现实的写照。
黑人爵士王的挑战,其本身就是社会美的代表。黑人受歧视,这是和社会历史条件有关。爵士王出身和成名于妓院,他的音乐饱含妓女们的辛酸,直达人们心灵深处,与社会功利性密切联系。虽然他成名了,但是他也输在了1900的手中,不仅在演奏钢琴的技巧上,更输在心灵上。这些都体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现实。
总而言之,影片通过对主人公1900传奇一生的讲述既鞭挞和讽刺了人们的贪婪、虚伪和争名逐利,同时又激励人们在骚动的时代应远离躁动,追求纯洁的心灵和执着的理想信念,揭露了工业时代对人类精神的破坏,折射出历经工业革命洗礼的人们的灵魂和价值观的扭曲,反映出人们在充满铜臭的环境中不仅迷失了自我,还失去了对信念的执着与忠诚。
(二)形式美:
1.音乐美:
声音具有极强的表现性,但凡人类情感,都有能与之对应的声音。音乐作为声音的一种,是电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深化影片主题、推动剧情发展、营造背景气氛、刻画人物形象等。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电影中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海上钢琴师》作为一部以钢琴为主题的影片,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影片《海上钢琴师》中,音乐全部由著名音乐大师莫里康内亲自操刀,乐曲构思精巧、气势恢宏,不仅具有深刻的含义和浪漫的气质,还能十分融洽地与影片主题相结合,升华了影片主题。《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以钢琴爵士乐为主,曲风优雅清新飘逸,在带给观众视听享受和欣喜之余,也起着深化主题、提升影片境界的作用。
此片中,音乐被赋予灵性,不仅能窥视人的内心世界,诉说不同人的心态,而且还能解除痛苦、安慰孤苦的灵魂。小号手麦克斯刚上船时呕吐不止,东倒西歪,1900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借用钢琴曲缓解他晕船的痛苦;海上卷起风暴,随着船身的剧烈摇晃和倾斜,正在演奏的钢琴也开始在沉稳流畅的旋律中四处滑动,宛如生出双翼的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不管是头等舱的贵族,还是三等舱的贫民都沉醉在他的琴音中:他以热烈奔放的舞曲表达客人对家乡的思念,引起人们无限的沉思;他以各种各样的音乐言说人们的情感,以独特的方式来传达音乐独特的魅力。
尤其是《海上钢琴师》的主题曲《爱的旋律》,它是1900录制的唯一一首钢琴曲,优美单纯的曲调具有旋律如歌、简单质朴、沁人心脾的特征。乐曲开头有一个长长的引子,这是1900在钢琴上寻找乐思时即兴弹起的旋律,节奏自由,表现了1900自信、真诚而又迷惘孤独的情感,此时一个容貌质朴秀丽的女孩出现在玻璃窗前,她的身影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1900的心,他凝视着女孩,一首最淳朴、最温柔、最动人的《爱的旋律》从他的指尖流淌出来,旋律时而高扬如歌,时而低缓如语,曲子没有丝毫地犹豫和不安,有的只是向往、惊喜和渴望,但旋律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女孩的消失,琴声戛然而止。
曲调与主人公情绪相互辉映,不仅使影片情节更加丰满,而且还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影片更加完美、更具有艺术性与1900的灵魂融为一体,与那浪漫又纯洁的爱情交相呼应。而且这个曲子的叙事功能也很强。从1900看到了那个女孩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完全凭借想象,来走进1900的内心。这一段旋律很简单,但是却美得摄人心魄,浪漫的让人窒息。
不仅如此,在1900用音乐来阅读每一个路人的那个片段中,配乐更是惟妙惟肖。无论是那个和情人串通起来谋杀亲夫,携家中珠宝外逃的德国女人,还是那个无法忘记过去的男人,无论是要坠为妓女的女人,还是那个从低等舱混入高等舱猎艳的偷渡客,每一个的配乐都是如此贴切。1900用自己最富有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洞穿每一个人的内心。可见,他的心是最纯洁的,所以看得也都是每个人最本质的东西。音乐的情绪渲染和表意功能,在此处是最明显的。
最后,1900站在通往城市的阶梯上犹豫着要不要下去时和最后1900与船同沉等片段中,宏伟的交响乐非常气魄地渲染了场景,让人们觉得他当初选择海洋和选择死亡都是那么的震撼感人。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不仅是主人公1900与小号手马克斯赖以为生的工具,更是他们情感与梦想的宣泄,对世间百态精准的拿捏。其优雅深邃、清新飘逸的电影音乐是影片的灵魂所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构图美:
在构图与取景上,此片是非常有特点的。最明显的是在1900第一次弹奏主题曲的那场戏。女孩子从舷窗外出现,一个巧妙的框式构图,然后镜头缓慢的摇,女孩子从第一个圆形的窗户,走到第二个,光线从她的侧后方打来形成侧逆光,由于是白天,她的背后并没有形成太明显的轮廓光,但是倒是形成了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女孩子的头部正后方恰好形成了一片纯白色的光晕,加上右边侧脸的光,好像是已经与后面的大海融为一体,美得好像是天使。这个女孩子并不是很美,但是多纳托雷却通过一系列构图与前景和背景选择,使她顿时增色不少。
再比如说1900对着可以映出影子的墙,模拟自己第一次与女孩子说话的情景,也是充满诗意的。魔镜的效果既华丽,又可以营造含蓄唯美的感觉。还有就是在斗琴的那一段,多纳托雷更多的使用前景、黑色琴盖的反射,大角度仰拍,形成巧妙的构图。
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叠画的使用。在1900初次见到麦克斯,在金色大厅为他弹奏华尔兹的时候,几次叠画,将大海的汹涌风浪与弹琴的画面相叠在一起,产生明显的对比。在斗琴那一段,手部与脸部叠画的出现,则表现了1900技艺的高深。
(三)技术美:
《海上钢琴师》用美轮美奂的摄影技巧为观影者营造出一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寄托的诗意画卷。它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镜头都恰如其分地将本片中的技术美体现地淋漓尽致。
其一,本片的技术美体现在在镜头的运动上。导演创造了唯美浪漫的感觉,剪辑流畅,舒缓而充满诗意。导演用缓缓的运动镜头,而且每个镜头的时长相对很长,所以就创造出了一种诗一般的、舒缓的、优美的情绪。
影片最开头就是一连串这样的缓慢移动镜头。开始是给一个小号的特写镜头,然后缓缓拉出来,一个叠画,切到台阶,然后向下移动,当麦克斯在画面中位置正确了之后,又开始缓缓的推进。另外,小1900失踪30天后,突然出现的那个晚上,他在金色大厅弹奏美妙的曲子,船上的人们争相走进金色大厅的时候,镜头并没有直接给到1900在弹琴,而是采用声画分离的方法,然后镜头缓缓的摇,最后,停在了1900身上。
有一些可以直接用剪辑来完成的镜头多纳托雷却喜欢用更诗意的方法完成,比如我说的镜头移动方式,和增加镜头的时长,能一个镜头完成的就不再增加镜头。当然了,在需要增加镜头书目积累情感的时候,多纳托雷还是会这么做的。像是斗琴那一段,最后多纳托雷用漂亮的运动镜头和华丽的快速剪辑创造了那一段高潮,也缔造了一份经典。
其二,《海上钢琴师》的技术美体现在故事的节奏上。电影节奏很舒缓,中间穿插了一些快节奏的地方,比如警察追逐戏,1900被两个黑人追的戏,钢琴漂移那场戏,以及最明显的斗琴那场戏,他们让电影充满了起伏与波澜。
(四)情感美:
《海上钢琴师》的情感美主要体现在它的悲剧性上。本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所蕴含的淡淡的哀伤,从片首到片尾,如果细细品味的话,本片的每一个情节似乎都充溢着不易察觉的哀伤和孤独。这哀伤和孤独体现在影片中处处都有体现。
第一,影片主人公的身世就充满了悲剧色彩。1900的出身和所处环境导致他是孤独的,他甚至都没有身份信息、没有生日。在硕大的船舱内,他就是一个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孩子,也许他有一天消失了也不或有人发现。这就是悲剧色彩的体现之一。
第二,主人公的眼神也体现出悲剧美。电影中1900坐在窗边望向大海的眼神有多次特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900失去丹尼之后和第一次尝试下船失败后的眼神,两次都坐在窗边,都望向大海,不同的是年龄和皱纹,相同的是眼神中的落寞与孤独。所有的人都只是1900生命中的匆匆过客,狂欢之后便匆匆退场,留下1900和一台钢琴相伴。1900一生都没有踏上陆地,他在船上出生、成长、成人,船舱承载了他的一切。他最后也与轮船一同沉没到大海深处
第三,影片的台词也极具悲剧美学色彩,例如:“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等。
第四,1900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内心住着一个单纯的孩童。这种纯粹与现实世界的冲突构成了悲剧元素。叶朗认为,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故事和哲理蕴含于这部电影中,等着更多人去挖掘。悲剧美学色彩就在这些冲突和思考中得以升华。
五、结语:
《海上钢琴师》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到达共鸣。
我想,我们应该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们都要透过电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电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个我们从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独,他对感情有着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惧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灵魂中的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船上孤独的主人公。
尘世间的人们,每每被俗务俗事所困所缠,常常逃不出自己编织的种种藩篱,然而,这些东西与一个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之宽广比起来算的了什么。战争也好,诱惑也罢,只要活在自己神奇浪漫的世界里,过得恬淡安宁,这就够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