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6 22: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邀请我写这么得罪人的答案。。。真的好么。。。
首先先说一下这种操作的可行性,用更多人熟悉的汽车举例子,同一款车型有不同的配置,在发达国家都是可以完全定制的,有无数种组合,但并不影响流水线的生产。
以奔驰A级为例,16种不同的动力总成×4种外观套间×11种颜色×16种不同的内饰材质×几十种不同的选装。最终可以得出几十万种不同的可能性,而这只是最入门级的小车,用最低端的流水线只做而已。
再扯远一点,去年九月参观了奔驰在德国斯图加特(准确的说是Sindelfingen)的生产线,所有车的风挡都有一张纸,已经很清楚的标明了,这台车是什么配置,要送到哪个国家的。
并且很多车型是共线生产,像S极有五款车型,短轴、长轴、迈巴赫、轿跑和敞篷,装配全部都在一条生产线上,而后两者和前三者基本没有通用的内饰配件。
由于工厂内严禁拍照,所以选几个网上的视频截图。引擎盖上贴的纸应该就是具体型号和目的地国,但我去年去的时候已经改成了贴在前挡风玻璃上。
内饰装配之前的:
另外一个新一点的视频:
更何况S级这种相对来说订制可能性更大的车,理论上有几百万种不同组合的可能性,这台车配置高一点,加点东西,那台车配置低一点,少装点东西,都是流动的,装配工人是需要随时根据当下车型调整的。并且经常装完了这台S级四门轿车,下一台就是S级敞篷车,而这两台是完全不一样的配件。即便同样型号,配置也完全一样,也会根据地区做出调整,比如有些地区转向灯需要做成黄色的,有些是白色的。
年销量接近十万台的奔驰S级都可以如此灵活的做出调整,一个型号年产最多也就几千台(雅马哈日本工厂最近几年年产量只有两万多一点)的钢琴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再看一下雅马哈官方的关于钢琴制造的视频,虽然只是最普通的CX系列,“流水线”产品,但还是需要大量的手工装配:
这个没有内衬的榔头是更低一级的GC系列
字幕写的“有些东西是机器永远做不了的”,画面上的琴是CX系列
一台C6X或者C7X
琴弦是一根一根手工装配的:
双泛音的位置是手工调整的:
音板的木头是手工肉眼挑选,拼接的:
和很多人想象的“专门针对某一市场做特制,除了增加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外,对它有好处?”不一样,虽然是“一个流水线上的产品”,但依旧还是有大量的手工装配和调试,我们可以假设钢琴和奔驰S级一样,生产之前就已经订好了这一台是发往哪个地区,什么配置的,一些细节的配置自然也可以做一些改动。
钢琴生产木材淘汰率是非常高的,即便被选中的木材,也分三六九等,把选中那部分之中差一些的木头放在一起组装一批琴,中等的一批,好的一批,可操作度也很高。
并且,同样系列的因为尺寸不同,配件不同,难道雅马哈会单独给U1、U3、YUS1、YUS3、YUS5、SE122、SE132、SU-118、SU7、C1-7X、S3-7X、CF4-X这几十个型号分别开几十个装配线?
三角钢琴差不多1870年就设计定型,立式钢琴差不多1900年设计定型,至今没有什么改变,机械原理都是一样的,很多零件都是通用的。
可以想象的是,一个所谓的“流水生产线”上面有长度161的C1X,也有长度227的C7X,甚至有可能有价格是C1X 3倍的S7X,用的零部件完全不一样,但并不会影响生产进度,也不会增加成本。
再说了,不同国家的产品线也本来就是有细微区分的。之前在知乎说过很多次,雅马哈给欧洲单独研发了一个SE系列,高度122和132,大框架和YUS1、YUS3一样,用的德国音板、德国琴弦、德国榔头。另外还有一款高度只有118,售价比YUS5高的神琴叫SU-118。
卡瓦依没有像雅马哈分几个立式琴的产品线,低端产品给欧洲提供了E200和E300,相当于简配的K200和K300。
再比如,卡瓦依K800在欧洲和北美都是默认带AS(中间踏板选择延音),而中国有不带的K800和带的K800 AS两种。Kawai K600在欧洲是可以选AS的,曾经有个时期雅马哈U3欧洲版本也是可以选装选择延音踏板,那台我发过视频。
卡瓦依给日本本土的选择比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多,很多所谓的“系列”都是在现有基础上做一定的调整得出的。
上周陪朋友在德国选琴,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CX系列在欧洲销售的用的是德国Strunz的音板!德国榔头!德国琴弦!如此之高的配置在其他地区是没见过的。
再比如,新出的SX系列是大力宣传的中高档流水线系列,宣传文案也是全球统一的,但对于音板木材的来源,中国大陆地区官网写的是“进口云杉”,而我翻了德国官网、美国官网、日本官网、台湾官网甚至印尼官网,全部写的都是“欧洲云杉”。
大陆地区的的官网,CF系列就大大方方写出来了,“欧洲云杉”。有人可能说这是咬文嚼字,如果SX系列大陆地区也是“欧洲云杉”,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而是用“进口”来形容呢?文案都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单独这个词用了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说法?希望是我想多了。
并且,雅马哈大陆官网明确的写了!“根据目的地对木材进行处理”,也就是说,这台钢琴从还是木板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目的地是哪里!和上面说的S级是一样的!
顿时想起了某次辩论对方说的“K500已经有点拉垮了”。K500是2014年换代的新产品,为啥弗莱堡音乐学院地下室练琴房的那些十几年的K5、VT125都没这些问题?
之前发过一台瓦格纳,韩系琴在很多人口中简直烂到爆,但为什么这台1972年的还可以毫无问题的正常使用?也没出现键高深浅不一、调音困难、容易断弦的情况。唯一问题是左踏板容易掉,因为橡胶老化
至于最近有多个品牌多次出现在大陆专卖店购买的“正规”渠道的钢琴多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有些事不能多说。。。
过两天写个上周五试琴的文章,发有几个在德国店里拍的日系琴视频,可以和国内的对比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