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弹钢琴曲时的细节处理还有乐感怎么找?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2921

帖子

56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95
发表于 2023-2-10 20: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在弹曲子的时候细节处理得很不好,老师说弱一点就会弹得很飘,老师说强一点就会用蛮力,这些强弱处理的很不好,乐感也是, 自己觉得挺有感情的,别人一听 ,完全就跟个业余生一样在弹,课下看视频 听音频找感觉 能听出来 做不到 哪位大神明白了我的意思 求指教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63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23-2-10 2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曲目量,曲目量,曲目量。

要练习视奏,大量抓新曲子,你所弹过的那些曲目,在你的大脑里是会互相影响的。如果曲目量足够大的话,就会激荡出一个“场”,让你有完全不同的视野。假如你有1000首保留曲目,那么其中每一首都会受到其它999首的影响,让你对作品艺术性和技术细节都有更深的理解。如果你只有10首曲目,那你基本感受不到这一点。
p.s 如果你的曲目量暂时不大,那你最好有个曲目量大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3-2-10 2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来纯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关于古典音乐)
首先要处理细节,自然曲子的熟练度必须非常高,而且节奏等一些基础性的东西需要掌握好。有些时候我们听一些大师的录音似乎会有一些节奏上的变化,当然这对于钢琴家们而言 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理由。再者,你可以了解一下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和风格,例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卡巴列夫斯基的一些回旋曲。每个作曲家都有他们独特的 特有的风格,也许悲愤,也许诙谐,这里面蕴含着作者所想表达的东西,作为演奏者我们必须把它做出来,而且要尽可能的往深处去做 这样才能体现你这个曲子风格鲜明 能够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要做到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在音乐的对比上就要做得出众。作曲家往往在边谱的时候会有一些小心思在里面,例如“降G”和“升F”,明明是同一个音,他却要这样写,当然这样的用意肯定不是因为自己无聊,有可能这样的出现暗示接下来曲子将会转调,转调的同时风格也会随之变化。再如,同一个音组,同样的节奏型,但是作曲家写出了不一样的写法,比如两个八分音符,作曲家事实上可以给他写成一组 但他却偏偏要分开来写,这样有可能意味着这两个音要稍微稍微挣扎一些或着稍微独立一些,写法不同 弹出来的效果也不是一定一样的。这就是细节处理,读谱很关键。再有就是术语和表情符号。越近代的作曲家(像之前提到的卡巴列夫斯基),他们越喜欢在关键的地方做表情符号,比如说这几个音要突然间渐强,他会在这几个音底下画一个渐强,这个时候我们要看渐强的音势是向哪里的,就向哪里做突然的渐强。
情感上,我个人认为,要将自己整个人代入到音乐线条中,随着他上升、下降...
如果上述方法对题主都行不通的话 我个人认为可以跟着录音弹,录音怎么弹,你就怎么弹,给自己一个标准的示范,并且可以沿着这个示范,加上一些自己的元素,慢慢深入透彻一首曲子。毕竟,我们弹琴就是将密密麻麻的音符拆开,再拆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23-2-10 2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首先,需要一个足够好的老师帮你调整技术以及带你做最基础的乐感入门。
乐感是需要学习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位钢琴家的某首曲子好听,但又说不出好听在哪,这就是最基本的问题。实际上音乐家们为了做到我们耳中简单的好听下了无数的功夫,无论从技术来说——触键,手臂手腕乃至全身的调动,发力方式等等;或从意识上来说——对作曲家意愿、作曲时期历史的理解,自己对曲子的理解,以及如何转化成音乐表现等等。这都不是简单的所谓“把音弹完”或者“按照老师(或他人)吩咐的强弱弹”就能做到的。
然而现在很多老师所谓的“乐感”就是所谓强弱,甚至有一些高级一点的会在意速度节拍表情等等,但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就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了。然而每个处理,每种弹法都是有它们的意义的。比如说同样是一段fff的大和弦高潮,贝多芬和普罗就完全是不同的音色,甚至贝多芬早期和晚期又是不同的音色,单纯的探讨音的“强弱”“不要炸”等等都是没有意义的,君不见普7奏鸣曲就是从头轰到尾。
如果身边没有一个老师能胜任这个工作,那么只能靠自己不停地听CD。同一首曲子找至少5个版本以上,互相对比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对着谱子听,想想为什么这个地方要这么弹,理由是什么。如果是一个好的版本,音乐家对这首曲子有足够的研究和理解,那么每个音都有他独特的意义和想法的。
在这个基础上多和人交流,音乐爱好者也好,同学也好。在交流中会迸发出很多想法,甚至出现一种全新的,符合作曲家意愿及时期背景的,被听众所喜爱的,自己也无比热爱的全新处理,这就是你的一笔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了。
在脑子里有足够的想法以后,找一台好琴(极其重要),试验各种不同的弹法,把脑海里对音乐的想像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有的时候过于追求技巧是起反效果的,专注于寻找属于你的声音,在把这种声音百分之百的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的技术自然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剩下的就是好好练琴,别脑子里想法一堆结果手上乱七八糟,然后大胆上台表现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23-2-10 2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谢邀,大概能明白你的意思因为之前我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耳朵听的还不够。耳朵在练琴的时候扮演的角色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听别人弹琴或者听视频录音的时候,耳朵是相当客观的,但是听自己在练的时候就不尽然了,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借助手机录音或者其他设备把自己练琴的时候的声音录起来。
录音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录一大段,处理乐感一般都是一个乐句一个乐句地录。不过!
也不能过于依赖录音,因为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它录的时候是会破坏音质的,比如低音区有缩减,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边录音的时候边靠耳朵听,这就是在训练你的耳朵。
耳朵训练的还可以了,第二步就很好上手,能听到自己弹得不对就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是技术原因就改技术,触键,手型等等都能够改变钢琴发出来的声音,尽量往你想要的音色靠拢,剩下的再修整就是靠老师。改触键一定不要急,这需要一定时间来练习,慢慢来,耳朵一定要跟上。
希望能帮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3-2-10 2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处理有很多套路,比如小时侯弹车尔尼,四拍的曲子经常弹成,强 弱 次强 弱,这就是一种套路。这种处理可以使曲子听上去节奏鲜明,速度稳定。
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仅仅强弱,就有无数种变化,一个音的强弱,多个音的强弱,渐强和渐弱,同时按下的音的不同强弱,这些都是可以处理的。例如比较常见的套路是:当一个乐句重复时,第二遍整体弹得弱一些,而达到对比效果;又如一个渐强乐句的收尾,突然弱下来,达到戏剧性的效果。有了变化,听起来就不容易觉得枯燥。
除了强弱,还有速度的快慢、踏板的运用等多个变量,一个音的弹法,就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弹琴的时候首先要练熟,以保证手指对声音的控制能力,这点是前提并且至关重要。做不到就容易失控----不能稳定地弹出想要的声音。
然后一遍一遍地设计,找到最满意的处理方式———整首曲子或是某个音。
更进一步,套路背后应该是有感情的,否则就容易生搬硬套。处理一首乐曲时,可以先了解一下它的创作背景,或者结合自身的想象创造一个意象,再来决定运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并且要不断地听自己的录音,重视每一个音,这样做往往能带来巨大的细节提升。
当然,题主的问题也可能是琴不够好,钢琴的表达不够灵敏——轻弹重弹差不多(或者是反馈不够稳定)都是难题,建议选择高端的演奏三角来练习处理,经济的方法是选择电子钢琴,由于电子调校的优势,它们的灵敏度(动态响应范围等)大都优于一般的机械钢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