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2-10 2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首先,需要一个足够好的老师帮你调整技术以及带你做最基础的乐感入门。
乐感是需要学习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位钢琴家的某首曲子好听,但又说不出好听在哪,这就是最基本的问题。实际上音乐家们为了做到我们耳中简单的好听下了无数的功夫,无论从技术来说——触键,手臂手腕乃至全身的调动,发力方式等等;或从意识上来说——对作曲家意愿、作曲时期历史的理解,自己对曲子的理解,以及如何转化成音乐表现等等。这都不是简单的所谓“把音弹完”或者“按照老师(或他人)吩咐的强弱弹”就能做到的。
然而现在很多老师所谓的“乐感”就是所谓强弱,甚至有一些高级一点的会在意速度节拍表情等等,但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就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了。然而每个处理,每种弹法都是有它们的意义的。比如说同样是一段fff的大和弦高潮,贝多芬和普罗就完全是不同的音色,甚至贝多芬早期和晚期又是不同的音色,单纯的探讨音的“强弱”“不要炸”等等都是没有意义的,君不见普7奏鸣曲就是从头轰到尾。
如果身边没有一个老师能胜任这个工作,那么只能靠自己不停地听CD。同一首曲子找至少5个版本以上,互相对比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对着谱子听,想想为什么这个地方要这么弹,理由是什么。如果是一个好的版本,音乐家对这首曲子有足够的研究和理解,那么每个音都有他独特的意义和想法的。
在这个基础上多和人交流,音乐爱好者也好,同学也好。在交流中会迸发出很多想法,甚至出现一种全新的,符合作曲家意愿及时期背景的,被听众所喜爱的,自己也无比热爱的全新处理,这就是你的一笔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了。
在脑子里有足够的想法以后,找一台好琴(极其重要),试验各种不同的弹法,把脑海里对音乐的想像通过声音表达出来。有的时候过于追求技巧是起反效果的,专注于寻找属于你的声音,在把这种声音百分之百的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的技术自然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剩下的就是好好练琴,别脑子里想法一堆结果手上乱七八糟,然后大胆上台表现自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