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个小伙伴问了我关于线上学琴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想好好学,就需要找老师面对面,如果只是想速成就可以考虑线上学。
之后我们进入了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讨论,关于线上教学能否实现的话题。
今天就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考。
1、老唐的线上教学经历
有很多人怼过我,可能是我的言论伤害了某些人的利益。
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老唐曾经进行过一年的线上教学历程。
事情是这样婶的。
我以前带过一个回中国串亲戚的美国孩子,后来由于教学成果尚可,外加孩子的老师休产假,短时间内找到一个老师比较吃力,这样就导致他们找到了我,让我尝试用微信教学。
现在我推掉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太有限。
我能讲的,只有音的对错,信号好的时候能稍微讲讲旋律,最后主动提出,让孩子找身边的老师学,因为我觉得我是在坑孩子的未来。
虽然孩子不一定走专业,家长也比较认可,不过,我没办法过我自己的关。
言归正传,线上教学有两大硬伤:
1、没办法手把手。
钢琴有很多练习,就算我说明白了,就算你听明白了,不过你不一定做得出来,那就需要一定的练习过程,而在线下可能一两句话,外加在孩子身上按一下的方式,就能彻底解决。
而线上,再多的语言,也只能各想各的。
同时,区分你的练习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就是声音。
然而,没办法听。
2、没办法分辨音色。
由于网速和信号等原因,声音的传导会有一定量的失真,甚至断断续续。
甚至,没办法分辨孩子的发力是否准确,因为我这边大概率只能听个响,听不出音色的变化。
所以,想要通过网课学习钢琴的小伙伴。
如果你们不求速成,我还是建议你们把钱拿着,找一个靠谱的老师,可能人家按你几下就能解决的问题,你有可能在网课学几十节,也不一定做得对。
钱花了,力掏了,结果却不尽人意。
与其上十节网课,不如找个靠谱的老师上一堂课,带着你的问题,他会给你解决的明明白白的。
2、5G对线上教学的影响
如果说5G时代到来的最大影响,就是速度。
那么,传统微信视频卡断的问题,就会极大程度的缓解。
那发力的问题呢?
或许现在已经有那种仿生的肢体,比如我在这发力,它在远程尽可能的还原,那样孩子就可以体会到这个力量是怎么来的。
不过也很局限,局限在于钢琴不仅仅是手指的功夫,还有肢体协调的问题。
顺便,我们也想一下,现如今实现这个,需要多大的成本呢?
所以,老唐觉得,5G的来临会让大师课变的更接近大众。
大师课的声音,如果实现极致的还原,对于有一定程度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来说,是极好的机会。
而对普通初学者呢?
初学者的问题,并不只在手指,而在于听觉。
钢琴还是需要先会听,才能会弹的。
而听,需要积累,也需要引导,这仍然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5G会让钢琴的“高层建筑”更高,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没有太多的收益。
不过,我还是相信5G的来临,会让更多更好的资源,出现在学习者的面前。
最后嘚啵嘚啵
▐ 那线上教学究竟是否可行?
对于听觉训练完成(打好底子)的学生而言,是可行的。
不过,对于基础教学而言,可以有更多的大师课资源的呈现,这可以让孩子的学琴历程更加多姿多彩。
但是,根源问题,怎么能打好底子,还是个问号,恐怕还得依赖于传统教学的手把手模式。
我们可以期待5G时代的来临,因为它可以让更多的稀缺资源充斥在我们周围。
不过,把一切都寄托在这个上,还是不可行的,先行动起来,或许当这个实现的时候,你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听觉能力。
至于想要通过5G时代学习的琴童家长,你们还是先行动吧。
该找老师找老师,该一对一就一对一。
不要相信那些所谓让你躺在家里就能“学会”钢琴的言论,大多都是智商税。
至少,现今能模仿钢琴教学模式的科技产物或许存在,但是成本也不是我们能支付的了的。
就算成人可以这样,孩子还是不行的,因为孩子缺乏认知,还是需要老师当面的引导的,不要盲目相信这些,踏踏实实的学,做好迎接时代的准备,才是明智之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