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3-9 1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如果说的黄金时代是1900-1950这个年代,那么有可能比不过,或者顶多持平。首先那个时候的钢琴已经和现在一模一样了。下图是一台1903(也可能是1902)年的施坦威。它的铁板已经和现在的三角钢琴完全一样了。100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家在模仿施坦威的设计。
1902年施坦威
但是钢琴的用料是逐渐变差的,好的木头越来越少,厂商也学会了“刀法”。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施坦威取消了A192的型号(施坦威型号从低到高分别是SMOLABCD,后面的数字是长度,单位厘米)因为这影响了更高端的B的销量。
另外一方面是人。现在的优秀演奏家确实不像“黄金年代”那么多。一方面娱乐的方式更加多样,愿意从事古典音乐方面的人应该是会逐渐减少的。像我们学校钢琴生的毕业演出(免费),有拉三狂帕柴一这种名曲,但是看的人也不算很多,反倒是柏林爱乐的付费演出基本上人满为患,但是看的人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白发老人。
当然我也反对过度神话那个年代。当时录音质量很低,很多录音连速度和音准都无法保证。音色也要一定程度靠脑补。说不定今后录音质量都不错了,以后的人们也不会说钢琴演奏不如以前了。
从好的一方面想。钢琴演奏是文化产业,只要顶流的那几个人实力不下降,哪怕规模缩小10倍也没什么问题。从坏的一方面说,前面的也只是“不下降”的解释,未来几十年很难有契机让这个产业的受众更广。(最近的特效钢琴火了一阵子了,以后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以后50年,无论是人还是琴的质量只要不下降就谢天谢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