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意大利协奏曲 Italian Concerto BWV 971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18-12-15 23: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陕西西安
[comiis_subject]
  • 独奏 
  • 艺术家 Bach,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曲谱分类 独奏 
  • 艺术家索引 B
  • 难度系数 ★★★★★
  • 调性选择 F/b
  • 类型 古典曲谱
  • [comiis_views]人浏览[comiis_user] 发布于[comiis_time]
[comiis_stamp]

乐谱详情

本帖最后由 手机用户TS37084 于 2018-12-16 00:00 编辑

《意大利协奏曲》Italian Concerto BWV 971 F大调,作于1734年,在巴赫键盘练习曲的第二册中与《法国组曲》合为一集,于1735年作为《古钢琴曲集》第二卷出版,此曲原标题为《意大利风格协奏曲》Concerto nach Italienischem Gusto 。在巴赫的时代,意大利音乐发展之快,对整个欧洲影响极大,巴赫从青年时代起就研究意大利音乐,他采用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形态,尝试在大键琴上表达合奏与主奏的效果。这首作品是为双层键盘的大键琴而创作的,在双层键盘的曲目中,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作品。从库普兰到莫扎特这段期间的双层键盘大键琴作品中很少有标明如何运用上、下层键盘,都是任凭演奏者自己对音乐的诠释来处理。几乎可以说,只有巴赫的这首意大利协奏曲是将如何使用双层键盘标示最清楚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不但在音乐的内涵、音乐的结构、以及音色上的运用有相当完美的表现与安排,对演奏双层键盘大键琴的技巧更是能够发挥到淋漓尽致。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使得钢琴兴起而大键琴势微,人们较少谈论这首在双层键盘大键琴中属于重量级的作品。

《意大利协奏曲》是巴赫作品中为数极少的标有原始力度记号强”forte 弱”piano 的乐曲(在巴赫的时代,这两个字的缩写f和p尚未使用)。forte 和piano 的对比力度可以在双层键盘的羽管键琴上表现。第一层键盘为一键双弦(两根弦长度不一)的装置,发出的是八度双音,音量较强;而第二层键盘为一键独弦的装置,发出的是单音,音量较弱。在某些羽管键琴上,两层键盘的装置还能连通。第二层键盘的声音可以叠加到第一层上,从而产生更大的音量。正因为此,这首独奏乐曲才有可能模仿大协奏曲的风格。上下谱表都标有forte的段落,表示乐队的全奏 Tutti ;而上下谱表都标有 piano 的段落,则指乐器的独奏或重奏。演奏者应当凭借良好的趣味和判断力来处理这些段落,而不是机械地弹响或弹轻。这些段落内部的各种力度变化不宜表现得太过分,以免破坏作品的基本结构。钢琴演奏者遇到一只手标有 forte ,另一只手标有 piano 的段落时,应当运用合理的力度,在整个段落中都让一只手的声音比另一只手突出一些。在第二乐章,巴赫仅在一开始处标注了右手的 forte 和左手的 piano 。高声部是按独奏乐器的风格所写,而左手声部是两个声部的伴奏。这首作品的一般演奏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共包括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速度未予指定,大约是稍快的快板,活泼的主题以合奏方式表现,随后是合奏与独奏的交替表现,最后主题又以合奏方式表现。

第二乐章,行板,转为d小调,右手旋律模仿小提琴主奏的抒情调,左手始终是数字低音的音型。

第三乐章,急板,又转回F大调,回旋曲风格,交互配置合奏与主奏,形成复杂而丰富的协奏效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