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1-12 2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关于俄罗斯系列的教材,建议大家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拜读。
会颠覆掉,大家对于钢琴演奏里头,手指用法的定义以及认知。
首先,俄罗斯目前的手指派系,并不是以手指为发力点,完成触键这一目的。
触键本身,依然是承载欧洲那边进入的,臂力发力技术一套。
手指的目的,人家做出了新的规范。
首先,明确定义规范了,手指的抬落,曲直,刚柔,这三类六个相对方向的发力运动。
明确定义规范了,这些动作的用处,练法,以及案例。
手指的抬落,曲直,由于可以明确的改变手指的形态,以及触键点位。
所以,是在触键以外的运动中完成。
即,按照演奏的阶段性划分,是存在触键动作,触键以外的离键,调整,手型变动,下一个触键动作,这样的阶段的。
而不是想象中,只有一个阶段。
抬落以及曲直,就是在这样的技术动作。
而手指的刚柔,则是明确直接的运用于,触键过程里,但,目的不是为了完成触键动作。
而是辅助发力技术,主动地刚柔转化,解决手指的多音触键不误触,以及弱音。
比如,你的手指12345同时下去,你只需要135的时候,臂力发力带动,那么,135钢,对抗掉琴键本身的阻力,而24指柔软化运动,利用琴键本身的阻力,防止误触。
就可以做到,整齐,快速,手指本身放松没有额外压力的演奏状态。
对比国内,使用手指135高抬按压,根本不是一回事。
其次,则是末端肢体的缓冲器原理,就好比汽车需要在轮胎上做缓冲器一样。
手指也是我们的末端肢体,只能由手指,是的,是唯一的,只能由手指来达成这个缓冲器功能。
后方的发力源,完成跑动这一目的,而手指的柔软化,使得琴键起落速度缓冲,达成高速弱音,以及极速弱音的解决。
手指的抬落以及曲直,还能直接影响手指的触键点位。
指尖,指腹,指侧。
尤其,极端的指侧触键点位,就恰恰需要伸直的手指状态。
国内钢琴家沈文裕。
虽然不是在俄罗斯学习,但是这一技术,是由俄罗斯那边总结以及传播的。
沈文裕演奏李斯特《钟》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4411G731/?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custom_collection.content.click
视频里出现的,大小拇指上黑键,这个视频,太清楚了,手指打直,使用的手指指侧。
而在原本的指尖触键点位的发力技术上,则无法,或者不适合大小拇指,上黑键。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手指功能,以及问题的解决,就不是在触键的过程里的,很多问题,不由手指解决!
手指一旦清楚了怎么练,各种可以进行的运动,优劣,解决,那么就可以发现国内钢琴教学里,提供的所谓高抬指教法,就是有问题,本质上被形容成了个万能药,能解决的问题就那么多!其他问题,不是由手指解决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关于手指的百分90以上的技术知识,直接是空白一片!
正经的,再有臂力发力技术的基础上,去练习正确的手指用法,2周,2周,6周,抬落,曲直,刚柔,总共顶天12周的时间,就算是学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