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内的钢琴教学,在1980年,到2020年,其实基本可以称呼为欺诈性教学。
其基本的推动力,来自于商业化,以及资本化。
重点讲下这种教学产业的背后推动力,以及其话术骗术的基础逻辑。
首先国内经过特殊时代后,国内少人了,或者说,没有什么传承了,搞艺术的,人数数量大幅度缩水。
然后,特殊时代,引进人才,造成祸害。
就是,所谓的钢琴的技术内容,以及钢琴的学习模式,已经完全脱离了钢琴本来的教学核心以及传统。
从一开始目的就不对劲。
政治方面的因素就不讲了,讲结果。
全民钢琴化。
全民钢琴化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体量扩张,一个是教学周期的缩短。
这俩玩意就是直接跟教学质量,反着来的。
体量扩张,造成的影响,是教学质量的稀释。
什么意思呢,如果是没有扩张教学体量,那么合格的老师跟不合格的老师,大概是1比3的比率。优秀的老师,会提高不优秀老师的教学体量,会有相当的影响力。不至于让教学被腐蚀掉。
而扩张了体量后,优秀的老师的数量,影响力,就被稀释掉了,合格老师跟不合格老师的比率,在现在来说,实际上就达到了惊人的1比200.
所谓的合格钢琴老师,指的是,提供的技术知识,没有问题,可以解决问题。其他不做讨论,教学态度啊,教学效率啊,不提的。
而且,这种扩张体量的钢琴老师,背后有额外的资本支持,有额外的资本收买的学术学者的支持,有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百分1体量都不到的合格钢琴老师,直接被淹没掉的。
必须得用,简化的,劣化后的教学标准,淹没掉正常的,合格的教学标准,才能让这种教学体量的扩张,成为可能。
这是前提。否则,优秀的教学,成果啊,老师啊,是不允许太多卑劣的教学,成为标准的。
还是一样,不对原因做过多讨论了,说结果。
首先,教学低龄化。其次,教学质量,简化,劣化,甚至空心化。
因为你要扩张体量,你首先要有老师群体。
而如果老师群体,是要长期学习,高成本学习,那么资本是没有办法扩张起来的。
只有将老师群体,变为不需要长期学习,不具备学习成本,甚至街边随便拉一个乞丐,都可以有办法让他们成为钢琴老师,这才能扩张教学体量。
就符合,我曾经调查过的事情了。福州地区,50个从业者,只有两个是钢琴专业,15个,没有大学文凭,33个剩余的,超过半数,是跟音乐无关的专业,剩下的,是民乐,声乐等。
调查软件,学信网。
正经长期学音乐,相应院校毕业的,两个。
50比2.
那么,这种教学体量的扩张,教师群体的劣化,其实就是依托一个很重要的工具,考级机制。
哦,考级机制,也是国外人才引进带来的祸患。
是同一个人,可以查到。
这玩意,不是国家从上往下的,而就是某个人才引进的,在使用各种手段,民间推广。
正经国家承认什么的,从未有过。也就是说,目前已知的所有考级机构,全是民间组织。
比如,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办,跟中央音乐学院,没有半毛钱关系,不是以什么所谓的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作为评判,而是它在申办时候使用的名称叫做“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办”。
具体的考核,基本来说,就是常年,垄断在地方权利机构里。
运动员跟裁判,是同一个,或者同一批。
其次,考级机制,为什么说是害人的?这玩意的评价机制,是有目的的在扭曲正经的评判指标。
比如。
比如,车尔尼299,第23首,左上角速度标记,1分钟84拍,每拍12音,1分钟1008音,从头到尾,常态恒速。
考级10级,音阶部分,嗯呐跟第二小节一样吧?1分钟126拍,每拍4音。
然后呢,舆论就洗出来了,说车尔尼299,属于考级7级水准,现在大家搜钢琴世界,还能看到这样的说法占据大多数。
1000会比480低?不是的,就是惯用的手法,就是因为考级掌握在相关受益者手里,所以就要让考级成为权威标准。
这样子,学生就不会要求老师,提供可以解决1分钟1008音跑速的技术了,哎呀,那些老师,只要提供,考级7级水准的技术*(即便是考级10级,钢琴老师也不需要正经的技术知识)就可以糊弄过去了
车尔尼299属于考级7级!这样子讲一下就透了。
大量的曲目,中等难度的曲目,其实都是超过考级10级的。
比如,水边的阿迪丽娜,这个说法上是考级3级的玩意,难点部分的琶音,原速在1分钟600音,加速版本,在1分钟800音左右,降速版本,也有至少1分钟560音跑速。
无论哪个版本,都比考级10级要求标准高。
但是,不可以说啊,因为这就是中等程度曲目,说了后,大家都知道了。
钢琴很难学。钢琴不好学,钢琴不简单。
钢琴所谓的好学简单,就是个骗术。
不这样说,怎么来人学???
所以,没有教学内容,劣化教学标准,推广考级,教学低龄化,全部的全部,都是在为一件事情服务。
教学体量扩张。
这玩意,天然就是跟教学不对付的。
另一个问题是,教学周期缩短。
正常的钢琴学习,至少要学到具备独立的演奏能力,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独立演奏能力具备的,有几个人?甚至,3分之一以上的音乐学院钢琴系专业毕业出来的,也不具备独立演奏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离开老师就不会弹了。。
音乐学院里头很多在职编制钢琴老师,其实也在为体量扩张,教学周期缩短,这个宏观目的服务了,并且往往不由老师自身的良心所决定,而是整体的大环境导致的。
比一般人想的还黑。
这种教学周期的缩短,在最后,就形成了,半年通过考级10级,这种荒诞的现实。
半年能学啥?考级10级通过演奏的又是什么狗屁?机构为什么这么急着,终结学生,缩短教学周期?
这里头是利益。
一般来说,一台4W的钢琴,其中百分25的利,可以是钢琴老师的,机构的利益,高于这个百分25.
以我2015年的经历来说,6500出厂价的钢琴,琴行的标价,是38600.
大概就4W了。
呐,出厂,经销商,代理商,机构,乐器老师,层层盘剥。
如果是这种销量较大的4W价位的钢琴,老师的利润,是1W。
如果按照教学周期缩短的逻辑来看,按照基层老师一节课50块(实际的基层钢琴老师课费平均还拿不到那么高),一个月就是200,扣除假期,节日,那就是10个月上满,一个学生教学一年的周期,是2000收益。
而卖一台钢琴的分成,是一万。
只要你碰了这个利润,你就一定受不了,就一定会按照资本预想的那样,去缩短,教学周期。
为什么教学周期的缩短,是资本想要的?
因为整个教学产业,玩到最后,那批人,已经不在乎课费,不在乎乐器,而是搞金融去了。
学生体量大,教学周期短,那么学生课费一次性聚拢,就有了进入金融体系的资本,课费一口气几十节课报名,之后就直接把这笔钱挪走,投入到金融系统里,加杠杆啊什么的操作。
成功了,那么就是继续维持这个盘口(机构的钱发下来,老师的钱发下来),没成功?那么赶紧拿钱跑路。
这就是,1990年代,到2020年代,大量机构跑路,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真相。。
顶着法律干啊。
业内竭尽所能,在拼命封杀保护学生权益的法律法规!
这种收益,是课费收益的,上百倍,成了的话。
有明白吧,所以人家就要把明面上能看到的,课费啊,乐器提成啊,去用来,引诱老师。
有人说,几十节课课费,几年课费,短期结束了无法消课怎么办?
这个体系早就解决问题了。
首先,考级1级到考级10级,在技术知识层面上,钢琴老师,提供的是完全一样的技术知识。
其次,因为考级的等级划分,会有不同的费用计算。
没考级50块,一节课,考到10级,300块一节课,很正常吧?
好,原本你考级0,你一个月消费200,现在你考级10级以后了,一节课300,一个月1200.
原本50块钱一节课的课费,现在300一节课的课费,你到了考级10级被推着搞完了,你还能上几节课啊???
然后就来了,你已经学完考级10级了,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你了你可以毕业了。
大部分甚至基本是全部学生,这时候根本不具备独立学习独立演奏的能力,什么都没学着呢。
一轮收割完毕了,然后赶紧的,第二轮收割,逼着考级嘛。
给老师的待遇也有诱惑力啊,你1级,你低级老师,你一节课50块,你10级带出来,你高级老师,你一节课300块,并且直接给你更高的社会地位!
是不是,钢琴老师,自发的去维护这个考级机制去了???
这就是钢琴教学产业,体量扩张,以及缩短教学周期的真相。
哦,所有的商业化,资本化的,都是这回事。
这是大环境,为什么钢琴教学产业里,不能将技术的根源。
那么,实际的教学到底是怎样的,真正的教学,到底是怎样的?
技术知识喽,技术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发力点,运动形式,运动效果,运动极限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说透的。
一门技术,是怎样做的,能够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多少就是多少!
不同的技术,在同一个技术指标的不同数据,就是代表了不同的上下限!
一个曲子,比如说李斯特钟吧,要求1分钟860音跑速。
那么,在技术知识层面上,就得给学生1分钟900以上跑速极限的技术,学生才有可能达成。
你给人极限只有1分钟600跑速极限的技术,学生一辈子练不成。
有没有看懂?你真正学习,这些东西应该是透的。而不是现在教学产业里,你无论哪个乐器教学,这些都是模糊的(都有考级啊)。
一首曲目,能够说明具体的技术指标的学生,基本不存在。一个技术,能说明实在的运动极限的,也基本不存在。
那这学的是啥?
所谓的基本功,其实说法上就也是骗术,就是为了掩盖技术做不到。
一分钟600音极限的技术,包含了可以达到完成1分钟800音跑速要求的曲目的能力么?
不存在。
某些人的话,一直反对,否认技术指标的数据化,心是真的黑。这话我一直都在强调。
这些人呢,也都是固定的群体,在学术界呢,还跟艺考舞弊挂钩。
我这样说吧,学钢琴的两批人,一批呢,是差的,学的东西不对的,极限1分钟800.另一批,运气好,碰到对的老师了,1分钟1600的极限。
按照正常来说,1600,彻底碾压,800.
800的那批,再怎么练,练一辈子,也没法子,尤其是到考学阶段!
但,艺考的内容,有限定,限定的程度,刚好就在这个1分钟800.
那你1分钟1600音极限的人,就没有对比的空间了嘛,你选择曲子,也就只能选1分钟800的曲子。
好,。
一个词听过吧,抠细节。
你去老师那里上了3000块一节课,然后这个老师给你抠细节,那么你就可以有高分。
虽然这个老师,啥都没教你。
我就直接说吧,这就是中国的艺考舞弊。
你就算是有能耐,你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没用,你照样要交钱!
不是你以为的,你学的东西对,就可以上去!能力是没用的,钱是有用的!
这个东西现在没了,2024年,艺考改革,考评分离。那些原本拼命凑的音乐院校的,现在根本不愿意当评委。
具体内容,自己查吧,都属于公开的内容了。
反正吧,学术界为什么不愿意讲开这些技术里的勾当,原因在这里。
讲开了后,他们怎么捞钱啊。
并且,现在互联网时代,高程度的技术指标,到底高到多少,大家可以随意找到的,比如。
钢琴家 海席克 独奏《贝多芬悲怆奏鸣曲 第三乐章》 Eric Heidsieck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W411W7vh/?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custom_collection.content.click
考级10级,大家都知道吧。
这种在考级10级,倍数,还多的,知道多厉害么?
它,存,在。
然后吧,行业崩了,放点证据,这是2024年9月份的。
B站网友私信我的,说是店面最低价,500,包搬运。。。
想说要把钢琴教学说的有多少人来学?然后继续收割?抱歉,做不了。我肯定拦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