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罗马交响曲 Roma Symphony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19-1-18 2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陕西
[comiis_subject]
  • 独奏 
  • 艺术家 Bizet, Georges 乔治•比才
  • 曲谱分类 独奏 
  • 艺术家索引 B
  • 难度系数 ★★★★★
  • 调性选择 C调
  • 类型 古典曲谱
  • [comiis_views]人浏览[comiis_user] 发布于[comiis_time]
[comiis_stamp]

乐谱详情

本帖最后由 手机用户TS37084 于 2019-1-18 21:03 编辑

比才一生作有两部“C大调交响曲,其中第一部《C大调交响曲》作于1855年,也就是比才17岁之时,但在当时这部交响曲没有得到古诺的理解,因此未能得以发表(直至比才逝世后的1933年方被发现并出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比才的心结。从此后他无时不刻都在计划着写一部伟大的交响曲。1857年,比才以清唱剧《克罗维斯与克罗蒂黛》Clovis et Clotilde 获罗马大奖,得以赴罗马学习两年。此时他已经在构思创作一部新的交响曲,计划将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别冠以罗马”Rome 威尼斯”Venice 弗洛伦萨”Florence 那不勒斯”Naples 四个城市的名字,但当他完成了某些片段的构思之时,他得知自己的母亲病危,以至创作一度搁浅。

C大调交响曲罗马Symphony in C Major "Roma" ,简称罗马交响曲”Roma Symphony ,作于1860-1866年,于1868年修订,是比才的第二部“C大调交响曲。这部被比才称为我的交响曲的作品几经修改,于1869年首演,但在首演时,当时的指挥说服比才去掉了谐谑曲乐章(该谐谑曲乐章于1861年即完成,于18631月曾进行首演),只演奏了三个乐章。首演时该曲冠名为《交响幻想曲罗马的回忆》,各乐章附有奥斯蒂森林狩猎游行罗马狂欢节的标题。虽然首演是成功的,但比才仍对该交响曲不满意,至1871年,他终于放弃了对该曲的修订而转向其他作品的创作。因此这部交响曲的完整版本直至比才死后的1875年方被首演,于1880年方得以出版。出版时出版商将其更名为《第三音乐会组曲罗马Suite de Concert No.3 "Roma"(出版家认定其为《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的续篇,故名第三)。这部交响曲的异国风采,多受古诺的影响。从结构上看是标准的浪漫主义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由于无数次修改,首乐章的引子部分有摄人的气势、谐谑曲有灵性、慢乐章也有动人之处、末乐章的塔兰泰拉舞曲也是充满动感的意大利式的。

第一乐章,平静的行板,C大调,4/4拍。自由形式而如歌的序奏,主部是兴奋的快板,序奏中圆号四重奏和暴风雨般的表达,可看出韦伯的影响。

第二乐章 谐谑曲 Scherzo ,活泼的小快板,降A大调,3/4拍。有中间部的谐谑曲,主部主题以卡农显示,这个乐章中使用两架竖琴。

第三乐章 行板 Andante ,流畅的行板,F大调,4/4拍,三部曲式。其主题有点类似《阿莱城姑娘》的主题。

第四乐章 狂欢节 Carnaval ,最快板,C小调-C大调,2/4拍。此乐章由双簧管显示的主题与小提琴演奏,互为对照的两个主题与转用行板的降E大调主题的四个主题为中心,构成自由而华丽的有罗马狂欢节气氛的终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