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生和普通钢琴爱好者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19-4-20 16: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生和普通钢琴爱好者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打赏鼓励一下!

1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19-4-20 1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终于能打得过爹妈的年纪,我放弃了钢琴,成为了文科法学狗。因此,我,就是这题的“普通钢琴爱好者”。
十二月,日内瓦的冬天伴随着法学狗的期末,一切都彰显着萧条。作为一个普通且贫穷的钢琴爱好者,在这座一切都昂贵的城市,解压的方法,就是我学生宿舍楼下那个小小的琴房了,每天可以约一个小时,还不要钱,如果抢到了晚上八点弹琴的“黄金档”,那你可以从晚上八点一直练到晚上十一点,便宜大碗,吾辈幸事。
至于我的水平有多普通呢,巅峰时期能弹巴赫的三部创意曲,非要对应就是七级,但是其实考级这种内行呵呵的东西,不提也罢。而我说的“可以弹”,就是“撸下来”,完成度什么的,呵呵。音乐和音乐是有差别的,我的完成度,大概就是比midi多5%的音乐处理,而所谓“处理”,大概就是我的错音或者错拍= =
所以,我对自己有着清醒且准确的定位,自知之明是大大的有。
而作为一个纯·爱好者,打得过爹妈的年龄已经过去了好久,好几年没上课也没系统练琴,因此,现在让我撸什么车尔尼299,撸克拉莫,撸巴赫肖邦贝多芬,甚至撸各种简单的奏鸣曲,那对我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百无聊赖亚历山大的冬天的夜晚,如果我居然抢到了琴房黄金档,那么对我来说,就是跑跑音阶琶音,弹一弹大家口中的low曲(比如梦中的婚礼,比如卡农,比如克罗地亚狂想曲,比如天使爱美丽主题曲,比如爱乐之城主题曲)这些东西,我觉得可以让自己开心,又low又开心又好听,没什么不好,我真的想听古典乐,那种正儿八经、赏心悦目、优美、漂亮、和谐、丰富、多层次的音乐,打开app,跪好,或者找个音乐厅,跪好,听大佬们的演奏就好了。
所以,作为low王之王,享受这一波音乐带给我的,简单的快乐,其实蛮好。
因为我们琴房是半透明的(一半是玻璃),在地下室。地下室外面是零零散散摆放着的桌子椅子,懒得出门的死宅学霸们可以自习。琴房不完全隔音,所以里面弹琴外面能隐隐约约听到里面在干啥。一般情况下,琴房晚上都是小孩子附近学琴的,弹弹小汤,弹弹拜厄,了不起了。专业的学演奏的也有,比如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的大佬们,但是他们一般不喜欢跟我们一起玩,因为人家有正儿八经的学校的厉害琴房,我们这个平民房,人家看不上。
因此,我发现,作为一个老人家,我的琴声,跟孩子们比,确实是可以骗人的。
第一次知道我琴声能骗人,是因为梦中的婚礼,也就是大家口中的low曲王中王,因为这个玩意最多的地方有八度,我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按两个7,一方面让我的手放松,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无名指的力量,而且曲子还简单可以闭着眼睛顺下来,所以我作为low王,弹弹low曲好像也没什么问题。那天晚上真的很累,就闭着眼睛瞎弹,把会的都撸一遍,弹完了这首,我听到了一个微弱的敲门声,我以为是保安来赶我走,于是不耐烦的开门,用一副“老子就要走了憋bb”的表情,迎接了我的第一个听众,是一个人高马大,金发碧眼的小哥哥,害羞的问我这曲子叫啥,真好听。他说完我反而不好意思了,让我非常膨胀。
又比如,我一般喜欢用音阶开场,就是普通的C大调啊A小调啊E大调啊这些东西,然后撸一个琶音,高兴了撸一个半音阶,到此为止,然后练一练不灵活的手指。一个晚上,我开场撸完了第一遍音阶,隐隐约约听到背后有人敲玻璃的声音。因为琴房一半是玻璃,我回头一看,是两个漂亮妹子,对着我笑,然后鼓掌,用口型说bravo,让我第二次非常膨胀。
但是膨胀归膨胀,我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演奏级钢琴水平,对我这种比业余还业余渣渣选手,基本上就是……全方位吊打
意识到吊打,其实有很多时候。比如,我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了一场舒曼作品的独奏会;比如,我在视频网站上看别人演奏的录像,听别人的音色处理,找别人对音乐的精细雕刻,感受他们真的是玩音乐,能做好常人做都做不到的东西,在复杂的东西上,还要玩出花儿来。
其实吧,非要拿自己业余花上几个小时玩玩的那点小爱好,跟别人从小开始练,或者不是童子功也是每天全方位投入,用音乐吃饭的看家本领比……你是在搞笑吗?
所以,每次进琴房,都抱着呀,我是一个萌新,我需要学习。
虽然说琴房是透明的,会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我练琴的时候围观。
但是,别人对你的赞赏,是一种鼓励。即使是学音乐的小伙伴,听我弹的东西,也会笑笑说不错不错有受过训练诶,但是我知道,他们只是客气,他们不会用对专业选手的要求来看待我,也不会苛责我的所有的缺点,而我不能膨胀——始终都无法忘却那些看过的大师们的视频,听过的优秀的演出,以及,专业人士来接替琴房同情的看着我节奏对了八百万遍还对不上的那个,同情的眼神。
所以,专业和业余,差别挺大的,音乐这条路也不是谁想走就能走的,比如,能在打得过爹妈的年纪还选择继续走下去,数十载如一日的练习,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扣细节,每一个音符都要较真,对比原版谱和现代记谱方法的差别,在多个版本中找寻演奏方法上细微的不同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正儿八经的古典乐啊,真不是谁说说就能干出来的。
而且,有一点我真的佩服的是,他们真的会用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我们这些渣渣,比我还更能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从而不去苛责别人,而我在解决别人法律问题的时候,如果遇到翻了几个法条就觉得自己懂了然后瞎说,如果遇到看了一些普法节目就开始扯,如果遇到自以为是的民科法学家,甚至遇到学艺不精的后辈,我心中都忍不住骂娘,说话也绝对不会客气,其实想想,自己跟他们比,我确实是对别人太苛责了,换句话说,我挺狭隘的。
谁不是在知识的高山中努力向上攀登,可能他们说话的方式不太对,有的人心态也不太好,但是生活之于任何人都是不易的,有心向前的彼此,本来就应该互相珍惜,而不是动不动就鄙视来鄙视去的,你说梦中的婚礼low,你情感处理的好吗?呼吸到位了吗?曲中的渐快渐慢这种微妙差别体会到了吗?你看到大曲子就跃跃欲试想要硬弹下来,要完成度没有完成度,要没有细节没有线条,要快的地方跑不起来,要慢要出情感的地方拖泥带水,弹出来的东西不过就是把乐曲输进电脑的无聊的机器音,手上功夫不行,嘴上功夫却溜的可以,整体张嘴就知道批评和评价,没事嘲讽一下郎朗马友友,真的有意思吗?(好了嘲讽表情包这个不算哈哈哈哈哈哈,真以为郎总不上知乎的麻烦看看这个「@郎朗 」哈哈哈哈哈哈)
在法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知道了一点东西就到处显摆装x,是可笑且幼稚,多跟真正的业内人士请教,勤学多问,才是正道。
此答自勉。
@陆六六 ,12月13日下午,于寒冷的日内瓦
ps:
我其实还有一个甜甜的爱情故事: 男生谈恋爱久了真的会腻吗?
我真的有一个正经学大提琴演奏的舍友,和一群外国小伙伴:
「在国外遇见台湾人」的体验?
外国人会要求代购哪些中国产品?
法学狗(我)的期末长这样:
复习到「炸裂」的体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57742/answer/191260526
但我是一个纯·24k留学法律狗,干货答长这样:
如果在公共场所食用螺蛳粉致他人死亡,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吗?【日报收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3394103/answer/537568344
「法理学」是什么?【活动收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163924/answer/542721043
如何深入浅出地解释合同法中的「对价」?  【玄学解释】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622055/answer/5452485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19-4-20 16: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一个比较。这是我弹的鬼火,24k纯业余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864418548502528
我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在业余当中弹得比较好的了。但可以看到弹这首曲子只是把技巧做出来把音弹对,整体的处理,强弱对比以及“鬼火”的感觉则没有弹出来。其实我弹的时候已经在尽力做了,但是仔细看可以发现我的表情是抽搐的,因为手都已经要抽筋了,已经有点接近手指机能的极限,因此可能无暇再顾及别的东西


下面是美拍上看到一个小女生弹的,看介绍应该是专业的。可以看到一上来首先就关注音色的处理。整首下来无论是强弱对比音色变化还是整体的感觉都要好很多,从面部表情还有身体的摇摆上也很自然
打扰了,很多人说以前的鬼火看不见了,我重新发一次喔这么丑的形象。这条练习曲我总共学了不到半年,所以还不算成熟,问题多多。有接近一年没练,但上周我恢复了3天这首,竟然基本恢复出来,这真说明我这两年进步了很多。加油(ง •̀_•́)ง我觉得怎么看一个人是不是专业的,就是看他或她一坐下来,马上就能进入状态。触键来看,音色变化是否丰富,是不是厚重有深度。业余弹琴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触键很拖沓,不利落而且比较浅,感觉被曲子拖着走。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一个是天赋,专业选手在天赋上已经经过好几轮筛选,肯定是比较好的才会胜出,其次是练习时间,专业的一般都是从小学习,平时每天大几个小时的练琴量有保证,还有一个就是有老师指导,这一点及其重要。一般好的专业的老师至少从理论水平上都是演奏家级别的(实际演奏水平可能因为教学任务多没有太多时间练琴而有所减退,但再怎么样都是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虽然个人的风格很重要,但是一个作品怎么处理有一个老师指导会好很多,因为一般古典音乐演奏的曲目少则一百年多则几百年,都是被前人研究透了的。


更新:
有评论说那个小女生也是业余选手,那我就再贴一个我百分百确定的专业选手的演奏,不过这样就显得差距就更大了
超技练习曲鬼火--李斯特--基辛

最后夹一点私货,n年以前我在学校社团活动上演奏的李斯特改编舒伯特《魔王》,以烘托这个回答妖魔鬼怪般的气氛

舒伯特-李斯特《魔王》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9436206223495168
再更:
居然有人夸我侧脸好看,在受宠若惊之余不由想到了这个哈哈哈哈哈(早知道视频应该截取到脸转过来之前的……)
有哪些不论你多难过,听后也会笑出声的笑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20 16: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是下面这样的关系:
按平均来说,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是绝对低于专业选手的;最好的业余者会好于最差的专业选手,但是这样的人很少。
我们来看看例子。
这只猫很专业,你看他和主人一些演协奏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888093297418240
而下面这只猫就很业余,因为他职业要负责抓老鼠。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889435277664256
但是奇怪的是,他的业余爱好都有很高水平,会击剑,会玩乐器,大提琴、小提琴、鼓、小号、萨克斯、吉他样样精通,会射击,会做饭,还会弹钢琴,会插花,没事做一些小发明,跳舞也很棒,迪斯科、爵士舞都跳得不错。他还会自己清理房间,会游泳,会荒岛求生……就是抓老鼠这个职业做得不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4-20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unravel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9039988267724800
业余琴师路过,欢迎同行板砖。
钢琴演奏这行饭不好吃,如果我拿弹琴做正职,早饿死了。所以看设备就知道我很业余。
认真回答问题。
1,钢表学生和钢表学生之间差距是很大的,我见过拿金钟奖的,也见过毕业考弹莫扎特都弹不完整的,这很难进行对比。
2,音院提供的是一个平台,给高手进行切磋,通过良性竞争提升艺术水平。就像修真小说,没哪个主角是从没进过门派就能自立山门的。在音院,不仅能跟自己的专业老师学,还可以跟同学,师兄师姐学,眼界和技艺的提升不是业余习琴者闭门造车能比较的。所以考进了音院,才能获得音乐行业的敲门砖,这跟其他行业是一样的。
3,我比较同意一个观点,业余习琴者可以练一两首曲子很精,但把演奏当吃饭的行当就不行了,这完全是两回事。就像体院的散打生和黑帮的打手,真干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钢表学生的练琴效率,视奏伴奏能力,艺术处理水平,真的是一首一首曲磨出来的。我见过敢拿双钢协奏曲乐队部分视奏合一次就上台的钢表生,这种技能业余玩家怎么练都学不会。
4,知乎上跳大神的很多,但高手也很多,看多了自然就能区分哪些是专业的,哪些是业余的,哪些完全是瞎掰的。这也是为何钢琴类答题我们都喜欢发视频的原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4-20 16: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大家主要在说演奏程度上的差别,我想说一个别的不同,
那就是态度
对于我们专业学音乐的来说,这是我们吃饭的饭碗,是我们付出十几年心血的结晶。那自然练琴的时候,我们整体的态度和要求,都不是业余的能比的。
业余的碰到难点,可以安慰自己弹不下来就算了嘛。专业的碰到难点,只能安慰自己为了下节主课不挨骂,今晚的王者就不打了。
态度不同,导致练琴的时长、效率、成果的不同。那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肯定是大的。
最后祭出一张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19-4-20 16: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从大学开始,专业学生就会接触各种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无论是否与自己的专业有关联,扩充音乐知识。
大学本科期间的演奏专业需要修很多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课,直接关联的有一对一琴课,重奏(室内乐),乐团课(职业方向之一),间接关联的有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中西方音乐史,合唱等课程,还需要自己选修专业选修和普通选修。我自己因为兴趣爱好声歌所以选的大多与视唱相关,比如爵士合唱,发声原理和嗓音保护,合唱与指挥。
学完感觉自己专业更好了,接触的音乐方面也更多了。虽然历史依然没背多少,至少音乐分析可以指指点点。
演奏专业研究生就更多涉及论文研究方向了。学校必修的研究方面课程包括音乐写作(论文从0到15页+),音乐交流(写简历,文书,做个人网站,写赞助资金请求,做音乐会节目单,曲目介绍),音乐史,和声曲式,小提琴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实习,弦乐研讨课,历史课题研讨课(历史时期,事件,作曲家针对性研讨,论文写作)。
学完感觉自己大学没学东西,现在可以对一个作品进行完整的曲式和声分析,并写出完整的研究论文。明白了真正的论文分析七成,写作三成。准备期间听曲子,划段落结构,写和声进行,思路理清并总结,分析需要两周左右,真正写作可能几天就完成了。(排除导师改论文的时间)
曾经对曲目介绍只能复制粘贴的,现在可以轻松写很长的曲目介绍。作者,背景,结构,亮点,欣赏指导,演奏技巧,总结。另外在音乐教育方面不再是只能照本宣科,有了实习经验和老师指导,让我们做老师可以少走弯路。曾经对一个曲子了解一点作曲家就很了不起了,现在能对作曲家和时代侃侃而谈。因为论文答辩不考你论文写的东西,写的你都了解,而是作曲家身边的事情,所在时代的事情等。
总体来说,我认为一个好的音乐学院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好的文化平台,一方面增强专业水平和职业训练,另一方面丰富音乐常识和历史知识,来让学生不但能演奏好,也能理解曲子的背景信息,并根据各种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合适地音乐表达。这是业余演奏达不到的高度。
最后,演奏专业的研究生叫Master of music而不是Master of violin,也是对我们研究生的一种字面上的诠释: 音乐方面的博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3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9-4-20 16: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专业学钢琴的,但是我是音乐学院里的学生,我感觉我可以稍稍回答一下。
音乐不仅仅是一堆音符,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情感上的抒发。当我们把这句话记住了以后,我们再重新审视音乐,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流行乐,有人听起来很有同感,有人听起来无感。比如李健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我父亲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哭的泣不成声,因为那时候我爷爷(我父亲的父亲)刚去世不久。虽然我听着也会觉得很感动,但是画面感并没有我父亲那么强烈。
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修炼自己乐器的技术是一方面,学习各种各样的音乐历史又是另一方面。我大一的课就有:音乐历史简介,近现代音乐历史,乐理1,小组chamber music1,小组chamber music2,和另外五门跟音乐无关的课(我除了学音乐还学了统计和中英文翻译)。
由此可见,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学习外人眼里所谓的音乐。比如我老公一个外人(我在别的回答里说过,0音乐背景),一开始听说我是学音乐的,就问我会不会唱歌,我表示学音乐不等于学唱歌。然后他第二次问我的时候很聪明的问我学什么乐器,还自作聪明的猜我是学钢琴的(我家也确实有一架钢琴)。我说我目前学的最好的是近现代音乐史,我最喜欢的是印象派音乐,最喜欢的作曲家是Debussy,早上起来最喜欢听Erik Satie的Gymnopedie No1。
因为音乐历史背景扎实,我们在演奏曲子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的还原作曲本身的故事,但是古典乐作曲家都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理解里去诠释这首曲子。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请轻喷或者勿喷,玻璃心,谢谢),朗朗,国民之光。其实朗朗钢琴技术确实是很好,各种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信手拈来。但是朗朗可能在演奏Rachmaninoff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之前没有做过非常好的research,以至于YouTube上看到朗朗演奏的这首曲子,我觉得非常偏离原作曲家赋予这首曲子的意义。以下是朗朗演奏这首曲子的录像的YouTube链接。
https://youtu.be/e-x01ddG0x4其实这首曲子,相对而言,是比较好还原得了。拉赫玛尼诺夫,近现代乐作曲家,俄罗斯人,历史资料相比莫扎特什么的都完整很多。甚至都可以搜到拉赫玛尼诺夫同年代其他作曲家的采访录像。
这首曲子是拉赫玛尼诺夫经历过人生低谷抑郁症过后写出来的,第一乐章就是大概他抑郁症的情况,当时的感受等等。所以这首曲子一开始就是几个非常沉重的大chord。第二乐章大概想开释怀,但是还有点挣扎。第三乐章走出来,真正释怀了。所以第三乐章听起来没有第一乐章那么沉重。作为钢琴协奏曲,钢琴演奏家相当于半个指挥,他可以决定他的钢琴想怎么弹,你们乐队要配合我。因此,我觉得朗朗这首曲子并没有处理的很好,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几个大chord就set了整首曲子的调子,但是我觉得朗朗没有处理好这几个chord(因此我连第一乐章都没听完就换别的视频了),没有了抑郁症的那种沉重感觉。
https://youtu.be/eyUM0JrM-qw这个哥们的版本,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开始几个大chord都快把自己整抑郁了。
这首曲子,因为出名,所以演绎版本非常多,我大一的时候写过这首曲子的论文,当时导致我听了几天几夜的同一首曲子(我也觉得我快抑郁了)。很多女性钢琴家演绎这首曲子就没有男性好,俄罗斯的钢琴家也比其他国家的钢琴家更适合演绎这首曲子。可能俄罗斯的男性同胞更能理解拉赫玛尼诺夫当年为什么抑郁,更能身同感受吧。


再回到我日常上演奏课的时候,每次在教授面前上课的时候,教授都特别爱问我这首曲子的背景故事。我大一第一年的时候傻啊,不知道教授还玩这招,0准备就去了,我以为只要把曲子练熟了去就好了,教授指点我技术上的问题,比如换气断句啥的。当时我选的曲子是bach的Sicilian,老师就问我siciliano是什么,我表示不知道,然后又问我巴赫那个年代sicilian一般都在什么场合演奏,我表示不知道,然后还问我了bach的sicilian一般都是表演给谁听的,我TM还是不知道。然后教授就把我赶出门了(求一个大一新生的心理阴影面积),叫我门口Google完了再回去上课。
Google完了,回去了。sicilian是一种舞蹈,巴赫年代贵族玩的东西,一般都是小乐厅演奏,演奏人一般一个乐器也只有一个。回答给了教授,然后教授又问我(当时我真的想哭)那么你刚刚吹的那一次有什么问题,我怎么知道。。。这次教授没把我赶出来,但是把我的问题都说了一遍。其实这首曲子是教授帮我选的,我的水平远不至于这首曲子,所以我一晚上就练完了,我当时上课的时候还特别高兴,第一次上课我可以把整首曲子0失误演奏出来。教授说我:
1. 重点音放的不对,作为一个舞蹈,肯定要有一个重点音,就像华尔兹那样咚恰恰那样,要不然想要跳舞的人怎么知道怎么进来呢。我想,也对吼。
2. 速度不稳定(我当时是想有点乐感的。。。就是练琴的同学懂得,带有感情的。。。演奏),一个舞蹈速度不一样,你让那些贵族怎么跳。我想,也对吼。
3. 太大声了,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想的,就全程ff这么吹。你吹那么大声,那些贵族还怎么聊天谈情说爱,你只是个背景音乐,给他们的聚会助兴的。我想,也对吼。
第二次选曲的时候,教授为了让我巩固知识,又帮我选了一首sicilian,但是这次不是bach的,是faure的。这次我学聪明了,背景故事历史什么的都搜索好了再去上课的。
因此可见,业余转专业,除了技术上的修炼以外,音乐知识的修炼也非常重要。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演奏的不是曲子,是故事,是环境,是跟你沟通的一种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19-4-20 16: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说一个不一样的。
我看这么多回答没有一个提到这一点,我来补充一下。
我看有一个回答里面提到国内音乐学院跟外面琴行的教法没有两样,如果这是真的我只能说这是音乐学院教法的问题。
同样的,我认识很多国内音乐学院的,不管附中、本科,还是研究生,甚至是老师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学音乐到底是学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附中的优秀学生一定要出国。
音乐是一个系统,你的乐器只是你用来发声的工具。
而你要发出的声音,是一段接着一段,而不是一个音接着一个音。
既然是段落,那么就会有停顿,有轻重缓急,有重点和一带而过。
这些是根据什么来的呢?音乐理论,但不是基础理论。
并不仅仅是你知道和弦的每个音是什么就完了,而是要知道每个和弦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你没有高阶乐理的基础,你是无法进行很好的二次创作的,古典和浪漫派的作品,你可以听其他人的演奏来模仿,但是现代派和当代音乐呢?没有那么多先例,你该怎么办?
至于视唱练耳,这个更不用说了,钢琴可能问题还不大,如果是管乐或者弦乐,你连自己演奏的音是不是在和声之内都不知道,就谈不上演奏了。
很多国内的老师,尤其是年纪大的,他会告诉你这首曲子哪里该如何处理,是因为他学过这首曲子,并不是因为他明白作曲家的意图,他只是把他老师给他讲的,讲给你听。
但是音乐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演奏的跟某一位大师一模一样(当然那也不太可能),那为什么我不去网上下载大师的音乐而要坐在这里听你的演奏呢?你一定要与别人不一样,才有聆听的价值。
这是专业生每天在做的事情,我说的是真正的专业生,而不一定是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
而非专业的我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不达标的,那么他们的任务是磨练技术,通过各种曲子,把音准和节奏弄对了就算大功告成。另一种是技术达标的,可以演奏曲子,但是他们的处理纯凭本能,有没有纯凭本能就把作品处理的跟系统训练的人一样好?我不否认这种可能性,但是我没见过。
可能在外行人听起来,专业和非专业的差不多,甚至如果专业生在演奏中失误而非专业的没有的话,可能还会给人一种“这专业的还不如那个不是专业的,不过如此”的感觉。但是内行人听起来,真的是天差地别。
如果按分数来类比的话,非专业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可能就是刚过及格线的60分,专业的学生,最低最低,也会有75分。
哦对了,再说一句,音乐学院所有的学生,加起来,能做到我所说的专业的那种程度的,不超过20%。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老师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原因,也可能是环境的原因,或者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9-4-20 16: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要分什么样的学校的什么样的学生,单纯从都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而言,其间差距在于演奏的深度而非广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专业的学生一上手就和别人不一样,或者是,一个人一弹琴就知道他是不是专业的学生。
那么这个本质上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速度、力量还是音乐风格的区别?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多数原因出现在触键的掌控上,触键的方式所带来的音色效果,会有许多种不同的呈现,其练习方法也有多种角度途径,而良好与优雅的触键,是一个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品质与风范。
分享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触键。

爱乐之城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822671013400576



不能说的秘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822789410217984



梦幻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822707688349696
简要说明我为什么我选择发此人的视频,单从触键角度而言,能够论证所谓“优秀触键”的名家演奏视频有很多,但我觉得没必要发在这,那些和音乐学院学生本来也不是一个层次,而且我更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触键,奈何我是走不了那种路线了。最初看到这个人的视频,我就觉得相当入耳,因为和我本身路子很像,而专业性的曲目我觉得也是不好评判的,流行音乐反而能凸显演奏者之间的差距,这位南淞老师,作为钢琴专业博士,也算是呼应了题主所问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