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民族乐器渐渐没落了呢?

[复制链接]

585

主题

2199

帖子

33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74
发表于 2019-5-9 09: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抱歉我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这里的民族乐器指的是古琴古筝与丝竹一类的乐器。 因为在如今高中举办的音乐会中,可以很明显感觉到西洋音乐会的人气比民族音乐会人气要高的多。 拿我们学校来说,民乐社举办的音乐会,听众不过30人。。 而且一般来说,父母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好像都是钢琴萨克斯一类的,故感觉民族乐器之没落。 当然也不排除是我身在开放城市(深圳)的原因。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2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5-9 0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并没有没落,可能是题主没有找到合适的圈子,圈子挺重要,什么领域都是这样。
现在民乐正是兴盛阶段,这几年绝对是大跨步进步,新的好的作品层出不穷,民族管弦乐团音响配置愈加合理,年轻一代人文化认同感不断提升~题主如果还不够满意,且过十年再看~
对于题主最后一句,说真的,城市愈加开放,文化愈加多元。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自然水平不会差~民乐这方面也一样,学的人很多
另外,既然题主在深圳,何不多去香港看看香港中乐团的演出~在考核淘汰制度下“逼”出来的,相当厉害的专业团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5-9 09: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专业搞民乐的人,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斧正。
作为一个在校民乐团呆了两年,并且还当了一年团长的人,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首先先说一点我们学校的民乐团的成员指挥老师之前学过音乐(还不是指挥专业)以外,其他人全部都是业余的=_= 用指挥的话来说,学啥的都有就是木有学音乐的。
我们乐团在9.12刚办过华山论剑民乐管弦音乐会。学校最大的报告厅坐满了人,大厅后面还有大厅两侧站满了人。

怎么说呢,我并不认为民乐在衰败而是在与西方交响乐融合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就拿我们乐团来说,我的指挥秦老师原来并不是学民乐的,但是因为他的热爱我们的民族管弦乐团才在2009年10月得以成立。在乐团初具规模之后他曾经去香港中乐团举办的指挥大师班学习指挥,然后相继认识了不少各地民乐团的指挥,这些恰恰为我们乐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比如说我们和山西省民乐团就有合作,我们很多曲谱也是从他们那里买的或者是他们无偿借给我们使用的。
我们成立6年至今举办过专场音乐会6场,中间还有大大小小各种演出以及每年学校的元旦晚会以及文体艺术节闭幕式都是我们由开场演出。
单从我来看,如果能够把民乐用受众能够接受的当时演奏给他们,可能他们对民乐的接受度比西洋交响乐要高一点。就比如说听长城随想曲,起码从名字就能知道这是讲长城,长城代表什么,中华民族,再一翻资料,原来是这曲子是在歌颂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我当时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结尾那几下大军鼓真是敲在心上一样,恨不得当场放下二胡拿起枪去打个鬼子啥的(///ω///)


当然不可否认,民乐的发展还是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的,比如现在民乐团编制参差不齐,有很多连高中低音声部都没配全(比如说胡类就有高胡二胡中胡,是不是还拿出板胡京胡出来打个酱油啥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曲的曲目还是少,编曲也不是很成熟,相应的人才也少;还有接受度并不是十分的高,很多人就觉得民乐就是吵吵闹闹的十分的low,民乐也可以很高大上好吗!看看香港中乐团以及国家大剧院每年民乐的新年音乐会!每次看到我都想送上我的膝盖_(:3」∠)_
而且现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民乐大神了,把二胡拉的十分燃,琵琶弹的跟成了精似的大有人在,所以我对民乐的发展还是很乐观的୧(๑•̀⌄•́๑)૭✧
最后再放几张图得瑟一下,作为一只已经退团一年的大四狗每次看他们演出都是老泪纵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19-5-9 0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名反对某些答案,没有东西是大张旗鼓地灭绝的,包括某些乐器一样。

举个例子,你们在百度搜索三弦结果是123K,随便一搜二胡是1150K。学个三弦,难找老师不说乐器还贵,能过眼的大三弦就几千块。

跟着传统戏剧这一溜的,越来越被年轻人抛弃的传统民族音乐有些是真的在衰落。还有一些乐器因为冷门或者生僻也是真的快要挂了,比如现在学编钟的还有多少人?学箜篌的朋友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但是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学习乐器的人数除以总人数算出比例,按年份做一个趋势图(并没有这种东西我脑补的),也许有些乐器也许在现代还展现了爆发式的兴盛。

况且乐器这种东西本身就和时代结合的很紧密,比如唐代的琵琶宋代的箫。流行个几百年西洋乐器也很正常。等到中国成了文化输出大国的时候全世界也许会被影响学民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5-9 09: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这个可以追溯到学堂乐歌的兴起。

当时新文化一类的运动实在是太成功,太彻底,虽然民乐的相关研究与学习在当时并没有没落而且可以说是一个提升进步,但相较于西洋乐器的研究与学习人数拉开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加上萧友梅、黄自这一类当时影响较大的音乐家基本上是留洋回来的,和声、指挥、作曲、艺术歌曲、钢琴,包括比较音乐学之类的不在话下,各有所长,可是当时比较有名的民乐演奏者好像只有刘天华和阿炳……当然名气是相较上面提到的二位说的,就全国的音乐家而言的。

再加上49年后发生的各种事,79年发生的某件大事让国人更加倾向于学习西洋乐器……╮(╯▽╰)╭so,就是酱,但我依旧相信民乐会继续活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呵呵看下近几年的古筝作品,越来越向国际接轨向现代主义接轨了,如此潮流就问你怕不怕T^T

我也是在深圳,你所说的文化氛围我也深刻的感觉到了,民乐学习确实比不过西洋乐器。我看到的很多学民乐的人都是为了高考,为了应试。传统文化的没落,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和新文化运动有关。



不正确之处请指出,本人学艺不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9-5-9 0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不觉得是用没落来形容现在的趋势,顶多受众面小(相对于西洋乐),而这个原因(个人感觉)喜欢西洋乐的人部分是没有学习过乐器甚至是基本音乐,而喜欢民乐的多少会一点,接触过才会被她吸引,因为中国民乐是含蓄的,她的美没点内涵是感触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发表于 2019-5-9 09: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最后一句写的明显有装逼嫌疑。民乐没在萎缩,当然因为很多认为西洋乐逼格更高一些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32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19-5-9 1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怎么用以及想不想用。
比如琵琶,照样高端大气上档次。
第一首
John Legend All of Me - Piano, Pipa, Saxophone & strings over heavy rhyth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IB-YAumT8
优酷:中国美国非洲三国音乐家联袂演奏All of Me





第二首
Maroon 5 - Animals African vocals, piano, saxophone. Chinese pipa。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TloF_Fvag
优酷:当琵琶走向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32

帖子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19-5-9 1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 @圣范锦意说得有道理,我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两点原因,即在中国古代,缺乏优秀音乐作品,导致作为其载体的乐器在今天也难以施展其魅力。

1.封建王朝的专制制度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地位非常之低,虽然“琴”是“文人四友”之一,但是只是作为一项业余的技能,而缺乏专业性。因为学音乐没什么出路,想要有出息必须读书。
专制→科举→官本位,所以音乐就自然显得很次要了。
但中国毕竟太大,在古代又不得不搞专制。周、元就是很好的反例。
(这里不是说专制和科举没有优点,只是展开讲就离题了。)

这种“戏子”的刻板印象一直影响直到今天,国人会习以为常地觉得学艺术是不用怎么读书的,如果一个学生要考艺术生,人们心里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读书不怎么好吧。提到水木年华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他们毕业于清华,这恰恰折射出这种心理。

而且在专制下,人们谱曲也不自由,也是有着目的,这样一个环境下,如何创造出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作品?

2.中国人讲求中庸
中庸就意味着不极端,而艺术家是需要极端的。
因此中国古代没有什么大音乐家,包括今天也没有什么影响世人的音乐作品。
在亚洲,音乐最能影响全世界的可以说是日本,这和日本人性格相对极端也有关系。

中国古典乐器清静悠扬,反而不能适应这个快时代的节奏。七八十年代的金曲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值得回味,但很少在平时欣赏;受追捧的往往是越来越快的歌词,和越来越华丽的音乐特效。毕竟平时谁有这么多时间去静静品析呢?
因此古典乐器也需要推陈出新,这也是需要很多人,很多代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5-9 1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了解,现在学古筝的人并不少,古筝也相对容易学,外边开班教古筝的很多,想学古琴的人也很多但是能教古琴的就很少了价格也特别贵,练起来更麻烦,光是指法、识谱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对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买把一般的古琴也就几千块钱可以练手,但是找老师就比较难了。而且大学里传统乐器社团并不少,而且外面乐团每次去学校里进行民乐或者戏曲的表演,都是人满满的坐不下(几百人)。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了一些断代也可能使得传播起来比较困难,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