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官方微信

钢琴世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623|回复: 20

Glenn Gould 弹钢琴跟切菜一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推崇他?

[复制链接]

1188

主题

2655

帖子

50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34
发表于 2019-5-23 1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lenn Gould 弹钢琴跟切菜一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推崇他?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21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发表于 2019-5-23 10: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对匿名用户的回答,
钢琴演奏是非常严谨的领域,
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理论学习才能做好,
而音乐爱好者多从自身的主观因素来臆断,
无论是理论出发点还是实践可行性都是欠缺的,
为了不让这名有严重纰漏“匿名用户”回答流毒,
误导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初学者审美,
我现实名逐条反驳该名“匿名用户”的回答,化身专业的喷子反对不专业的混子,请 知乎大圣@圭多达莱佐镇楼辟邪。
原文回答如下:
“推崇他是推崇他的bach。bach那时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极平均是非常难(1)的。gould为了把十六分音符弹的平均干净,大部分使用断奏。而bach的作品又要弹的安静(2),安静的断奏就极难弹了(3)。这需要每个手指的独立性相当好,还要掌关节的控制力。这都是高级阶段才掌握的了的技术(4)。为了音色如他弹的那样通透,手腕和大小臂还要非常放松,全靠手指和掌关节的力量。这就太难了(5)。真正出于主观推崇他的是有正确bach审美的人,说bach的东西富有感情的和只说他弹的就是好但你问他为什么好他却说不出具体的,这些是跟风的和附庸风雅的。你们当bach和brahms是同辈人呢(6)?(此段逻辑错误太多,不屑反驳)”

以下开始逐条反驳:
(1)bach那时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极平均是非常难
巴赫生前除了在1726年、1747年两次看到早期Silvermann钢琴,他认为早期钢琴无法与Harpsichord羽管键琴相媲美,而且他所有键盘作品都不是写给具有强弱对比远胜羽管键琴的钢琴(钢琴原名是 piano-forte,即意大利 轻重的意思),因此巴赫几乎所有键盘作品(除了具有强弱块状音色对比远胜当时乐队的管风琴,)本身就是写给音色及其平均单一的羽管键琴,例如古尔德赖以成名的哥德堡变奏曲,在他第一次录音之前,该曲的录音是兰多夫斯卡的羽管键琴版本。
因此,“匿名用户”所说的bach那时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及其平均是非常难的 这条为谬论,就算羽管键琴音色动态好比自行车,而钢琴音色动态则是摩托车,莫非开摩托车就不能匀速前进?
(2)巴赫的作品非常安静?
答主您当巴赫是石进呢?
强弱对比是音乐表现的最基本手法
以下视频是古尔德演奏巴赫《意大利协奏曲》虽然本视频没录激昂的开头 ,匿名用户您能捂着耳朵昧着良心说这是非常安静的巴赫么?就算他数次演奏录音的哥德堡变奏曲 三十个变奏 莫非这位匿名用户您只听了安静的主题,从欢快的第一变奏开始就选择性失聪了?或者这些跟您常听的广场舞金曲相比都是安静的?

格伦·古尔德演奏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录制片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NjMzNDAw.html?from=y1.2-1-95.3.1-1.1-1-1-0

(3) 安静的断奏就极难弹了
既然第一点“巴赫的作品非常安静”站不住脚,那么我来驳斥“断奏就极难弹了”的谬论,
legato比断奏难弹,这是弹钢琴的常识,
因为钢琴的发音原理(榔头打击琴弦)决定了钢琴发声是点状的,
而不同于管弦乐的现状,或者管风琴 手风琴的块状。
因此连贯legato演奏是钢琴演奏的核心难点之一,
就算这名不懂钢琴基本原理的“匿名用户” 您现在启蒙学习钢琴,
广大钢琴教师也是先教你断奏再教你连奏。
(4)这需要每个手指的独立性相当好,还要掌关节的控制力。这都是高级阶段才掌握的了的技术
也许匿名用户衡量钢琴技术的参照是街边琴行,而在任何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演奏中是否具有灵活有力的关节发力,每个手指灵活独立有力支撑,这些基本成为选拔的基本要求
(5)为了音色如他弹的那样通透,手腕和大小臂还要非常放松,全靠手指和掌关节的力量。这就太难了,
匿名用户您说他通透我忍了(霍洛维茨 别列佐夫斯基泪奔),说他手腕大小臂放松,我笑了,以下引用施坦威公司与古尔德的
“1959年12月8日,钢琴家来到施坦威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与三位有关人士讨论买琴的事情。这时候其中一位琴师未经同意将手热情地放在了他肩膀上可能按了按,这一平凡举动当即遭到强烈反应。发脾气、道歉过后并无大碍,古尔德又待了半个小时。但是1960年1月27日,古尔德拍的放射片显示肩胛骨脱臼,这也没引起施坦威的重视,反而认为古尔德神经质。结果截至当年10月22日,钢琴家前后治疗达117次之多,时好时坏,遂于12月6日提起诉讼。双方你来我往视若仇敌,一度施坦威将古尔德列入客户黑名单,直到1961年12月9日才宣告和解....施坦威于内部做了一份通告:“未来任何同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跟这位音乐家有握手或肢体接触。”
事情的当事人之一,施坦威王牌技师摩尔(Frans Mohr)在他《与钢琴大师在一起的岁月》中有记载,
另外古尔德因为演奏姿势紧张,他经常背疼,进而引起如上文引用中的肩疼和头疼,于是他找了几个医生,这些医生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开了一大堆止疼片,古尔德可以说是药物滥用吃死的(伟大的杰克逊路过)
(6)你们当bach和brahms是同辈人呢
同辈人的肖邦、李斯特、舒曼、作品风格迥异,同是李斯特早中晚期作品也风格有很大的改变,就算”匿名用户“你把音乐家当成同年灌装的葡萄酒,你也不看看产地?
因此你的论断根本站不住脚 古尔德伟大是他的句法 结构 和他精通录音剪辑制作 而且他开创了一个用钢琴诠释巴赫的新风格,以及极大地推动了钢琴录音剪辑工作的技法和进步,现在某迪音乐会错音无数,cd却完美无缺就多少托古尔德的福
而这些跟他中等技术水平没多大关系 若你不服 欢迎斗琴
两台你选
我的羽管键琴:

自己练习琴 黑的施坦威Model A 红的M&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1
发表于 2019-5-23 1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人做水煮干丝,也就是个切活儿。所谓鸾刀应俎,霍霍霏霏,大师傅的水煮干丝和新手拿出来的,看着都是个切,进嘴里天差地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5-23 10: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其实他对很多作品的阐释在学院派看就是胡来,比如他的那套莫扎特奏鸣曲全集。

我就很喜欢Gould,很有个性,许多离经叛道的演奏也很有趣,听习惯了布伦德尔这种一板一眼的听听有个性的也是一种调剂。

他对多声部的掌握真的是变态,巴杜拉斯柯达曾经说:“我的天,他似乎能在不同的声部做出不同的表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5-23 1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到Gould弹哥德堡的时候就被震惊到了,感觉他对声音的控制、声部的拆分实在太精准了,就算是同样的响度也能让人非常轻易的分清楚不同的声部。整个演奏精确得就像机器一般,却同时透着一种神性。后来听了他早年第一版录的哥德堡,对比81版,能感觉到当初的年少轻狂到后来后来的看遍浮华经历过沉淀之后的一种反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演奏。又接触过Gould其它非巴赫曲子录音,他对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左手声部独特的处理实在是叹为观止,就算是听过很多人演奏版本的曲子从他手里出来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隐藏内容,就像是从未听过一样。

我觉得刚开始弹一首曲子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某些地方这样处理会很美很好听,但是弹得多了、曲子熟了、理解加深之后可能就会觉得当初这样的处理太过做作或者完全不必要。所以Gould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弹出来的东西刚开始听会觉得“像切菜”一样,其实是类似大智若愚的境界,一旦你了解深了、对比多了就会发现,往往这样的演奏更加纯粹、耐听,发人深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1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19-5-23 10: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冬天下班,一个人在路上走着, 天色已经暗了,河边很静, 听着他81年的哥德堡变奏曲突然就流出泪来。
也许应该这样解释: "大自然的非敏感性是可以抚慰人的:非敏感性世界,是人类生活之外的世界;是永恒:是大海与太阳同往"。
非敏感性的“切菜刀”是诠释巴赫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且唱片里还有他的配唱呢, 多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19-5-23 10: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忘记是谁说的了,理解音乐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演奏它。《哥德堡变奏曲》是我百听不厌的曲目,听古尔德多于听其他人,听81版多于听55。可以说每次听都有新收获,直到我自己开始学钢琴才发现,之前的收获可以完全不称之为收获。学琴没多久就不自量力尝试了哥德堡的主题和第一变奏。可以说古尔德对多声部的处理十分迷人,81版每一个音都像加了润色,在合适的地方出现了合适的力度和音色。说他人肉节拍器一样的风格其实感觉不恰当,节拍器只是纯切菜,可以说他把菜切出气势和腔调来了。并且越到晚年他的演奏越发成熟,这从55和81对比上很明显看得出。同理他的其他巴赫作品也一样,巴洛克号称是没感情的音乐,但古尔德加进去的小感情因素很多也很好玩。非音乐专攻人士,相比之下自己弹的简直无聊甚至不堪入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6

帖子

24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8
发表于 2019-5-23 1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英年早逝,大家更多怜悯和爱惜。参考新荣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发表于 2019-5-23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切菜是什么感觉,我理解成速度偏快,没有起伏,平淡而程式化的意思,也可能是他演奏时的的各种小动作,像个主妇在切菜。
  
  古尔德成名于巴赫,演奏最多的曲目也是巴赫,可以说巴赫的键盘作品中,大家稍微熟悉一点的,古尔德都有录音,所以大多数推崇古尔德的朋友,都是推崇他演奏的巴赫作品。
  
  古尔德最出名的作品是1955年录的那版《哥德堡变奏曲》,是我已知版本中演奏速度最快的,只有30多分钟。这一版的哥德堡很难描述,一方面古尔德速度快节奏强,充满了激情;另一方面巴赫音乐的表现手法很少是激情四溢的,古尔德这么演绎多少有些另类,但是虽然这份录音矛盾和另类,但是却受到了很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被认为是巴赫作品的全新演绎。我听过不少版本的《哥德堡变奏曲》,对1955版的《哥德堡变奏曲》非常喜爱,这和他的年龄与演奏速度无关,古尔德的演奏充满感染力,却不会显得狂放,1981版的《哥德堡变奏曲》更是我的最爱,感觉上古尔德的气质和图雷克的很相近,其后朱晓玫的演奏又和古尔德的很相近,都是我十分中意的版本。
  
  在我看来,古尔德的成名作并不能代表他的特点,实际上,古尔德1981年重录《哥德堡变奏曲》的时候对年轻时的演奏是很不满意的,他中后期的音乐风格也逐渐放慢了速度,甚至在他录《赋格的艺术》时,慢的让我以为乐曲已经结束了。
  
  可以说,古尔德演奏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快慢,而是平淡,有时候显得冷静,甚至显得冷酷。他不顾经典演绎和业内共识,只用自己的方式演奏,而这种演奏方式是一脉相承的,不论是巴赫、贝多芬,还是拉威尔,古尔德对其的演奏不追求艺术性,不追求技巧性,他简单、直接地表现音乐本身,形式上平淡,内容上却蕴含了很深刻的情绪,古尔德对巴赫的演绎,是一笔一划,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细心构筑起来的,平淡,缓慢,甚至有些枯燥,但饱含情感,一曲终了,才会感叹一座复杂精致大厦就这么拔地而起,我想古尔德受人推崇,应该与此有关。
  
  一句话,巴赫的作品其实是充满感情的,而只有古尔德将其表现了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发表于 2019-5-23 10: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Glenn Gould那不是切菜,是在雕石版画,每一下都是一刀,曲子的整个格局和层次感被他展现地无比清晰。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推崇他?就是因为他这种超凡脱俗的解构能力。有几首Partita的紧张感简直不像是人类能表现出来的,听着都心跳加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QQ|钢琴世界 ( 陕ICP备16012637号-2 )

GMT+8, 2025-5-5 02:13 , Processed in 0.541514 second(s), 64 queries .

Powered by 钢琴世界 PIANOWORLD.CN

Copyright © 2015-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