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ThhVopG - 

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孩子要学钢琴?

[复制链接]

1

主题

325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19-5-29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钢琴 这个问题刷到我的时间线 手贱点开了

答案我过了一遍
让学的理由很多
不让学的理由大多是 你不配

你家什么水平?也配学琴了?
搬砖的手能生出弹钢琴的手?




真想大耳刮子挨个抽过去

花你家钱了?
练你家琴了?
请教你了?

在你看来 艺术不可欺
在很多人看来 就是工具
玩具也罢 学具也罢 加分装逼器具也罢

说人穷买的钢琴次 那也得有次钢琴啊
说人穷请的老师次 那不也是你们弹钢琴的

两百年前贵族都玩数学
今天你不也抓耳挠腮建坐标系

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19-5-29 1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把孩子的爸妈都想成啥了?让孩子学个琴,在你们的眼里,不是攀比就是虚荣心爆棚,要不就是为了加分?你说的那是哪个时代的家长?我身边的朋友想让孩子学乐器,基本上都是基于一个原因,就是让孩子懂一些音乐,而钢琴无疑是最成熟的教育体系。至于那些说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让他学什么的之类的教育方法,等你当了爹妈再说教育吧。
切莫用虚妄之心去揣测父母,要知道技不压身,花钱花时间让你学东西技能在你身上,你告诉我3-5岁的孩子能规划自己的人生了就是扯X。
我外甥从小就被他妈妈以他的兴趣为导向进行教育,2岁喜欢汽车,3岁要溜冰,4岁对书法感兴趣,5岁报了跆拳道班,6岁的时候又跟着他爹喜欢足球去了报了足球班,上了小学踢了两年足球,最近大了点说自己对吉他感兴趣了。上周末我问他,你记不记得你小时候看见各种汽车都能很溜的说出车型?这孩儿说,我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5-29 12: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钢琴最适合培养孩子的听力和音准。
第二,钢琴作为启蒙,容易打下相对全面的音乐基础,有利于孩子长大以后接触别的乐器。
第三,练琴的过程很考验人的专注力,培养专注力。
第四,钢琴起步不难听,很多乐器初学时简直难听的天怒人怨。
第五,左右手配合锻炼协调力。
第六,潜移默化提高审美和音乐鉴赏力。


我自己小的时候学过几年小提琴,初中以后就没再练过,曾经觉得和白学一样。如今当自家孩子的钢琴陪练,发现真tmd没白学。

至于加分考级这些,我完全没考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9
发表于 2019-5-29 1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和大多数人就不一样。我学钢琴完全是凭兴趣。


好吧说实话, 不是因为兴趣,就是为了追一个女生,因为在我们初中的开学典礼上有一个钢琴弹奏表演,表演者就是我们同班同学。
我从初中开始学钢琴,当时家里也比较支持,直接买了一个新的,然后就开始系统的上课,一直到高二, 一方面学业紧张,另一方面觉得古典音乐比较无聊,就不再上课了,但是每周还会弹几个小时,一直到现在。 (这几年我水平基本没有长进,依旧入门水平,弹弹流行歌曲自我娱乐一下,能在公司年会上表演一下还是绰绰有余。)


从我高中到大学的这段时间,也认识了很多小时候学习钢琴的人,有极少数人坚持继续练习,大多数人都是高中之后就放弃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自己对钢琴或者对音乐有极强兴趣的。 而那些放弃的人,都是因为上了高中或者大学脱离了家长的“逼迫”就不练了的。


所以我也建议现在的家长们,如果孩子真的没有这个兴趣,就别强迫他们练了,童年的时光也挺宝贵的, 多玩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9-5-29 12: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最高票答案。没太明白某高票回答中中国小孩都学钢琴和百分之70几点几几几的家长都是sb有什么关系?这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话莫非调研了10万个样本?最后得出的穷光蛋和不能陪练的家长不配让小孩学钢琴,并随处洋溢着钢琴对电钢琴和电子琴的优越感和鄙视我都很莫名其妙,下面说我的观点。
先回答问题,最根源原因很简单,还是我国30年来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到工业化成熟期并向后工业化演变时,人除了衣暖饭饱外有了更多的需求,出现钢琴销售热和学琴热是很正常的。这个只要去看看日本就知道了,70年代日本进入工业化成熟期,80年代-90年代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这个时期内钢琴销量井喷,基本成了每家的标配,现在每周都大批输出到中国的二手钢琴绝大多数都是这个阶段生产的。从经济周期上,中国从2010年前后进入工业化成熟期,重现日本7、80年代的钢琴销售和学琴热是必然且当前已被证实的。
   至于为什么是学钢琴不是学其他乐器?因为学乐器不是在简单学习操作一种机械,而更是在学习音乐,而钢琴几乎是最直观且能够表现音乐最丰富的一种乐器了(电子琴等电子键盘类乐器也是)。周围有朋友问我该让小孩学习什么乐器时我是绝对会推荐学钢琴或电子键盘的。
    在此多说两句,不要觉得电子键盘类是玩具一无是处,更没有必要把钢琴教育神圣化,用电钢和电子琴的都是lowB一样。当然我也是坚决反对使用电子琴去学习钢琴,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乐器(电钢另说,需视个人目标一人一议)。但不能否认的是,电子键盘类对一个小孩乐感,节奏感,即兴能力的养成是甚至要强过钢琴的。见多了肖邦李斯特弹得溜得飞起,但连个流行歌都不能即兴和和弦编配,离了谱就瞎的所谓钢琴大佬了。相信大多数家长培养小孩的目的还是出于培养音乐兴趣的多,真希望走钢琴专业的还是极个别,因此即便从传统钢琴教育的视点看,一点离经叛道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太大问题。
    最后回到钢琴教育和家长的问题,现在育儿大军基本都是80后了,经济上支付一台几万的钢琴完全没有压力。在经济上逐渐宽裕,家长愿意去花钱培养孩子在文化、艺术层面的兴趣,这是一件好事,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学习艺术是有意义的,不会像我们的上一代人那样觉得学艺术“没用”,不能当饭吃。我始终认为从事艺术类职业是本世纪最有前途的职业之一(扯远了)。至于出现的所谓家长之间攀比,急功近利结果导向等问题也只是出现钢琴教育热的一些副产物而已,而且这些问题也并不仅出现在钢琴教育上,还是和社会发展阶段有关,没必要专门拿出来上纲上线的喷,用sb这种词儿形容家长更是掉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9-5-29 12: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钢琴还好,简单易学。像我们学小提琴的,上手三年之内发出的声音都很难看出来是乐器发出来的。

这种可能性一般是父母对素质教育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当时我小学同学会乐器的能有一半,小提琴钢琴会的加起来能有三分之一,但是都是家长逼着学的,家长也没想着去加分还是干啥,就是假装在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罢了。
然后大多数人考完十级就万事大吉,上高中更是不练,相当于废了。
绝大部分家长都只能看见眼前,看不见以后,短视和没有毅力会让孩子的学琴之路生于无聊和无由,死于懒惰和忙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9-5-29 12: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都想太多,大部分家长不是想装逼,只是钢琴老师最好找,价格公道,哪儿都能学,还有,学校里有表演孩子能弹一个,没想让孩子成为郎朗李云迪,就随便学学,有没有比别的孩子落后也无所谓,毕竟去上培训班家长就能撒手上班去了,你们还以为家长想培养钢琴家吗
加不加分是另外一回事,孩子能上台就能加强自信,好多答主为中国家长操碎了心,觉得他们不懂、没钱、不会培养、耽误孩子,我只想说大多数家长想得很开,你们想多了
好多人都觉得一定要找名师,学的最棒,我真心觉得你们是一定要学很棒吗?问号脸...
再更新一下,作为家长我其实没打算让孩子学乐器,但我深深的理解为什么家长爱给孩子学钢琴
    锻炼左右手、左右脑画画类把家里搞脏了、而且后期画具贵钢琴便宜的随便凑合也能买一个声音没有唢呐类的那么尖锐私课随便上,不怎么贵,起码知道怎么看谱子
还有人说没钱别学,人家有钱没钱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19-5-29 12: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无比羡慕会弹钢琴的人…
难道学过钢琴的人会后悔当年学钢琴了吗?
奈何我小时候根本没条件学钢琴,只能成家后再学吧(纯属为了自娱自乐)

补充:小时候没体验过上兴趣班,我的猜测可能有所偏颇。因为我家在农村,小时候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浪费在看电视上了。后来到城市上高中、大学,身边很多同学都有一些特长,而我什么都不会。所以经常感叹,当时要是能学得一门才艺该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3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9-5-29 1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让你学习钢琴,不是希望你当钢琴家,不希望你拿着证书增加竞争力,更不希望你作为我们吹牛的筹码。只是希望培养你的意志力和恒心,希望培养你对艺术的喜爱和鉴赏能力,希望你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都可以把钢琴作为一种消遣方式。以后的路充满荆棘,只有心中充满信念,永远相信艺术,永远相信希望,你才能一直坚强的走下去,而钢琴可以给你动力和慰藉。我们民族(哈萨克族)在最危险的时候,纳粹德国军队在莫斯科的郊外之时,仍然在演奏钢琴——一个在最黑暗的日子里还能享受艺术的民族,就算希特勒也无法打倒!因此,你学习钢琴的目标,并不是考到多少级,也不是练就多么华丽的演奏技巧,而是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来自父亲大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9
发表于 2019-5-29 12: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学钢琴 父母先上课

——关于孩子学琴那些事
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钢琴,而学钢琴对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却是每位琴童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
漫长而辛苦的学琴之路,让多少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泪水和忧伤……有的孩子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走上了专业道路;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学琴而痛苦不堪,父母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钢琴,放弃音乐;还有的孩子通过规范的学习和长期坚持练琴,最终考过了钢琴业余级较高级十级…
如果你同我一样正在考虑孩子学琴的事,如果你正在为孩子学琴而做准备,亦或者你家已有小琴童一枚…强烈推荐你仔细阅读茅为蕙老师的《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一书,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关于孩子学琴问题的答案。
先来介绍一下作者。
茅为蕙,著名旅美钢琴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茅为蕙钢琴艺术中心创始人。  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父亲是小提琴家,母亲是钢琴老师。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每年参加拍摄一部电影,并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较佳女配角奖。
她3岁时学拉小提琴,后来改学钢琴。1983年,茅为蕙从100多位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里脱颖而出,成为10位幸运者之一。16岁的茅为蕙赴美留学。茅为蕙在不断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同时,每年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举办近60场音乐会,和众多世界一流的著名乐团合作。她是名气跟郎朗李云迪不相上下的国际钢琴家,被列入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施坦威艺术家行列。
全书以学琴进程为主线,共分为钢琴与成长(入门篇)、家有琴童初长成(瓶颈篇)、开启音乐人生(收获篇)三个篇章。本书除了针对钢琴学习的专业知识指导,还与父母分享:孩子学钢琴父母应该建立怎样的良好心态;不懂钢琴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琴;对时下热门的钢琴考级的深刻反思与剖析;如何让孩子通过钢琴学习提高音乐素养,爱上音乐;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学琴;父母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父母不逼,不累!孩子最终因为钢琴而收获幸福!
下面就我个人根据本书整理的我们父母比较关心的13个问题及作者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Q1:事先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A:孩子是否真的对钢琴感兴趣?孩子的性格如何天资如何?家长是否做好了和孩子一起吃苦一起打持久战的准备?您送孩子学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切勿以培养郎朗第二为目的,否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金钱、时间、精力以及情感的无限投入您有所准备吗?当地的钢琴教育师资条件如何?能支撑孩子走多远?如果学到一定程度需要去大城市继续学习,你有什么打算?
Q2:选钢琴还是其他乐器?
A:作者比较推荐钢琴,因为钢琴是一切乐器的基础,在国外,即使是学其他乐器的专业音乐学院学生,钢琴也是必修课。作者认为电子琴只适合于娱乐。至于小提琴,可能有些孩子无法适应其站立拉琴的姿势。有些如古筝、二胡、黑管等乐器偏小众,不够国际化,从小打好钢琴基础之后再学这些比较容易。
提 醒:整个选择过程让孩子参与。一切选择以孩子的兴趣为主,选择前应该多带孩子去琴行、培训学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去听听音乐会、交响乐的现场演奏,去观看一下歌剧、芭蕾舞剧的表演,详细了解各种乐器及西方古典乐的特点和美,最后和孩子一起慎重做出选择。一旦选择,最好和孩子一起努力坚持下去。学琴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Q3:几岁开始学钢琴比较合适?
A:专业学习通常在4-6岁开始比较合适,7岁已经晚了。而音乐的启蒙教育则越早越好,比如听音乐磨耳朵。建议家长让孩子开始先上一段时间大课,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改上小课比较好。
Q4:怎么判断我的孩子有没有音乐天赋?
A:通过孩子的手、耳、记忆力等方面来判断孩子的音乐潜质。
手特别是手的关节部分不能过软也不能过硬;手要松(即手指之间要能离得足够远);手指不能太短,小指的长度最好能到达无名指的最上面一个关节;手不能太胖。
耳主要是判断孩子乐感和节奏感如何。
记忆力方面,放一个曲子,看孩子几次能够记住基本旋律并开始跟着哼唱;或者同时放两三个曲子看孩子能否分辨出哪一首是前一天放过的。如果这三大点都能具备,说明您孩子的音乐潜质至少是在标准线之上的。
学习一段之后做进一步观察:孩子练琴是否有显著进步;视谱和背谱都不太困难;充分具备表现力和表现的欲望。如果让孩子走艺术家道路,第一重要的就是性格:一个外向的、有表现力的、愿意展示自己的、充满自信的和热爱舞台的性格是必不可少的。
Q5:如何挑选入门老师?
A:入门老师的性格及教学方法比她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具体考量:老师的声音动听、笑脸吸引人、性格开朗,具有想象力,语言生动,对孩子有耐心有爱心,发自内心热爱教孩子弹琴,经常表扬孩子…孩子一见到就喜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
小窍门:找老师排课最好排在上午,老师的精力充沛,状态好。
Q6:买什么价位的钢琴比较合适?
A:建议至少买3万以上的钢琴,才能够符合基本标准,学习四五年后必须更换三角琴。另外摆放以及定期保养、调音、检修都很有讲究。
Q7:家长一定要陪孩子学琴练琴吗?
A:家长一定要陪初学孩子上钢琴课,但不要在课堂上充当老师的助教。即家长一定要陪,但要静静地坐在身边,绝对不能发言。此时家长的职责就是:在旁边观察、学习、做记录。学琴要尽量去培训学校(去老师家里学习或者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上课都不太适宜)。
学琴绝对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家总动员”。在孩子学琴初期,爸爸妈妈做的对不对、好不好,是最关键的因素。
陪练是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表现。既然决定让孩子学钢琴,你就要做好陪练准备。既然已是为人父母,既然已决定让孩子专心学一门乐器,家长就必须做出一定牺牲。无论有多忙,每天的半个小时总能想办法协调出来,陪练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Q8:每天究竟该练琴多长时间?
A:4岁孩子,每次上课约30分钟,每周一次,每天练习20-30分钟;5岁开始琴谱增加1本,一次课约45分钟,每周一次,每天练习45分钟;6岁开始琴谱增加到三四本,按照琴谱每增加一本,上课和练习时间增加15分钟计算。
练琴规矩:雷打不动,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固定时长,中途不能离开琴凳。要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才有利于以后的进步。(为了避免孩子找借口,练习开始前提醒孩子喝好水上好厕所。)
要让孩子从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自己拿琴谱,自己准备一切课堂需要的物品,家长只需要在旁知道、帮助、提醒即可,切勿全权包办。
Q9:还能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音乐素养的全方位熏陶?
A: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交响乐、合唱等,尤其是童声合唱。芭蕾舞剧?带孩子去看。音乐剧?带孩子去欣赏,特别是像《猫》这类,能结合动作舞蹈和音乐的剧目,会让孩子很自然地懂得很多东西。生活中安静地听一点肖邦、莫扎特也不错。
Q10:小蝌蚪是不是一开始就要认识?
A:开始弹琴时就要学习五线谱,尽可能通过背奏增强听力、记忆力,扎实的基本功会帮助孩子在之后的学习中大大地提高效率。
研究证明,小孩子四五岁开始学图形式的五线谱是比较容易的。五线谱在欧美国家的音乐教育体制中,是必修的基础课。只要认准“线和间、Skip到Step、上和下、高和低”这四句十二个字的要点,就能够掌握五线谱的精要。
选择几首旋律活泼的乐曲作为保留曲目,保证能够随时背奏,这样无论是对增进孩子的演奏能力,还是赢得自信都很有帮助。
Q11:孩子学琴遭遇瓶颈期时怎么办?
A: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提升到一定阶段后,瓶颈期往往会令许多大人功败垂成。对还没有真正懂得钢琴却被要求弹奏出高水平的琴曲的孩子来说,进入瓶颈期时,除了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来自家人的支持。
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谦虚只是在琴房里的美德,但在舞台上却是要不得的缺点。到了台上,就要有“我是最好的”的自信。
和孩子一起学琴、练琴,不要让孩子觉得练琴是他一个人的孤独行为。巧用乐曲调动孩子积极性。
如果真的发现孩子进入了瓶颈期,不要紧张,至少说明他已经达到了在他能力所及范围内的比较高的水准,这也是挑战也是机会。对家长来说,此时逼还是要逼的,不能由着他磨洋工,只要练习还能够让他有点进步,就不能放松。
停练一段时间琴也不是不可以,但停一段之后一定要记得往回收。在这期间也不能停下对它的音乐教育,可以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听CD等等。
Q12:考级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有哪些?
A:好处是:(1)考级让孩子有机会把考级的几首曲目做较深的钻研,并且能够背谱演奏。这是在学习中的确需要的。(2)考级也是一个上台的机会。在压力下如何发挥水准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3)能够对同龄孩子、同水准孩子多一些了解,比一比看一看,衡量自己孩子弹得到底怎么样。
坏处是:(1)反复练习几首曲子,枯燥乏味。(2)过于强调考级,对考级以外的曲目涉及过少,孩子就只拥有那几本考级的谱子,其他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在乎。(3)跳级考试,进步太快,根基不稳的后果很严重。(4)容易导致家长、孩子的攀比心理。(5)考级成了老师偷懒的最佳办法。(6)当考级成为孩子学琴的唯一目的时,考完了10级的孩子也未必真的把钢琴学好了。
Q13:孩子过了10级后还能做什么?
A:考完10级,就该是时候让钢琴真正融入生活了。练琴时间和上课次数不用像以前那么频繁,现在是为自己陶醉、享受而弹。建议孩子选一两首以前一直想学但又没机会学的较有挑战性的乐曲,真正用自己的心去学习。
业余10级考过之后,孩子更能享受钢琴带来的纯粹快乐,这阶段家长就不要再试试担负起催促和监督的责任了,多让孩子弹一些能引起他兴趣的曲目。这样不仅他自己,全家都能跟着享受音乐的美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