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5 0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大家一直在争论不休的,且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个人愚见如下。
先上结论:童子功对于非童子功的人来说,在钢琴演奏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先别急着反对,看完我的分析也许你就会有些认同感了。)
我定义的“童子功”有三种。
1)生理上的手指机能。其实大部分网友争论的焦点基本都在这条上。我们可以参见近70的阿格里奇,80多的霍洛维茨,90的鲁宾斯坦,他们的手指机能并没有明显退化,而体能,记忆力,反应力,专注力的下降才是那个年龄的钢琴演奏家的硬伤。这几点对于一个二十岁的成人来说都不是问题,同时我也不太赞同成人手指僵硬的说法,没练习钢琴之前的孩子的手指也是僵硬的(因为钢琴本来就是一件反人类生理的乐器,比如人类的三四指韧带是连着的,而钢琴演奏需要它们独立工作,在这点上孩子和成人是没有区别的。)而这种从僵硬到不僵硬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音阶琶音,哈农,各种练习曲)而完成的,这点上,一个20岁的成人是一样可以做到的,甚至有的成人可能天赋更好,手指机能更强。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手指生理机能这点上,童子功和非童子功几乎没有区别。当然,幼童开始学琴,肯定比成人早了十几年,赢在起跑线上是对的。
2)心理方面。这点是我想重点陈述一下的,也是最容易被大部分网友忽略的,却恰恰是造成影响最大的一点。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一门需要思想高度集中,容错率极低的表演艺术,心理上的波动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失误,这样就很难在大众面前给大家带来享受了。我不太记得是哪位大师曾今说过(好像是鲁宾斯坦):从琴房到舞台的距离就如同田野到苍穹的距离。其实有很多钢琴家就是心理的因素才成为不了一线舞台钢琴家的,他们在台下弹的可能不比很多大师差。只是这种心理天赋不像手的天赋那样显而易见罢了。可见,连钢琴家都有这样的问题,那对于广大的成人钢琴学习者呢?试想,如果一个从小在各种老师,家长,同学的目光下,参加各种音乐沙龙,各类中小型比赛,各种考级,各种校园活动的孩子,十几年后他的舞台经验,舞台感不是一个成人学琴者可以复制的,因为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十岁左右的琴童,练了四五年,和一个同样练琴学琴四五年二十岁出头的成人,在公众场合坐下来弹琴,你会发现孩子会弹的很自如,就像平时还课那么轻松(这种状态是他几年来习以为常的)差不多可以发挥出自己90%以上的真实水平,反观那个成人,各种紧张,各种在乎,往往弹的很急,抢节奏,一旦出现一些错音或者明显的失误他会更加紧张(不像从小练琴的,错音基本不太会影响他们后面的发挥),现场如果能发挥出80%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有些成年后学琴的成人甚至在摄像头下都不能正常发挥。所以,从心理层面上来看“心理童子功”有着成人不可复制的优势。
3)幼童时期的社会,家庭所带给孩子的练琴氛围。这点我同样认为是不可复制的。这一条和我说的1)2)两条都有联系。我第一条中所谓成人学琴者可以通过各种基本功训练达到孩童一样的手指机能和状态,但在这条的束缚下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因为在没有强力的外围压力下,成人根本做不到。举个例子:朗朗在幼童时期曾因迫于长时间反复的基本功训练对他爸说他不想练了,结果是被他爸一个耳光外加一句“你不练了就给我从这里跳下去”给顶了回去。如果你20岁,让你几年如一日地每天练习2-3小时的音阶琶音,外加2-3小时的练习曲,当你觉得枯燥,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会自己抽自己一个嘴巴,然后对自己说不练就跳下去的话吗?显然不会。所以我们常常发现成人学琴者和有“童子功”的人即使弹同一首很简单的流行音乐时,在整个控制力和表现力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其实这就是基本功的差距,孩子在幼年时期被家长逼着练,把最枯燥的一套钢琴系统的基本功教材基本上都练的七七八八了,而成人学琴的又能有几个可以做到?我只要看任何人弹几条音阶,基本就能知道他是不是从小练琴的了。成人学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乐感比孩子好太多,对音乐之美的那种追求和重视程度往往大于对基础练习的重视程度,所以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部分成人学琴者弹一些好听,有点难度的著名古典乐曲,但基本功又明显不够,而漏洞百出的视频。如果让他们再慢下来重新练,或者先练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对他们来说比啥都难。总结就是错过了那段练习枯燥基本功的时光,到了成年之后因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的关系,想要再复制那段时光似乎只存在一个理论上的可能了。这一点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知乎上经常讨论的问题“成年学琴有没有可能成为专业钢琴家?”我的回答是,理论上有,实际上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我想对成人学琴者说,不必悲观,只要把基本功练扎实,按部就班地前进,与有“童子功”的人的差距会随着你的努力一天天缩小的,现在不如人家也是正常的,毕竟别人在童年时期的欢乐时光,天真烂漫要比你少太多了,这也是公平的。
就这样,感谢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