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8 15: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一下。
用更通俗的方法概括一下最近这题下的争论,就是这样的:
A领域的爱好者跑到B领域和其相关从业者说:
“我跟你说,我发明了xxx可以完美替代你们现在用的xxx,完全改变你们这个行业的面貌。”
B:“谢谢啊,但是,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没这么简单的。首先,您造的这个东西,跟我们使用的东西还是很大差别的呢。”
A:"你们领域的东西虽然我没学过,但我也是懂的呀。不就是xx,xx,xx这些内容吗?你看,我们通过科技已经完美模拟了呢。你们现在用的东西可以替代了。”
B:“其实,不止xx,xx,xx这些的呀,还有oo,oo,oo这些。”
A1:"哪有这么复杂?我看已经是完全一样的了!“
B:"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A1:"哟,辩不过别人就开始用这种话来回避了。“
B:"......"
A2:”哪怕现在我们不能做到,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能做到!“
B:"好。。。好吧。但是,我们好像并不需要这个呢。。。我们现在用的东西已经够好啦。”
A2:"真是不可理喻。我们从科技的角度能够做到更好,你们凭什么不要!”
B:"因为,从我们这个行业的角度来说,第一,xxxxxxx;第二,xxxxxxx;第三,xxxxxx."
A:"那你看其他行业,那个啥啥,啥啥,啥啥行业,现在不都是用xx代替了自己原有的东西了,然后不是变得更好了?”
B:“那些行业跟我们不一样呢。他们是偏向实用和竞技,我们并不是呢。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评价、时间和发展体系和理论。”
A:“你们竟然拒绝我们的高科技,我看你们就是装逼,情怀党。情怀能当饭吃吗?要不就是传统行业从业者的自我危机感。反正,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们发展出的这个东西一定会替代掉你们现在用的这个东西!”
结果:
过了N年,A来知乎提问:“为什么我明明发明出xxx的完美替代品,他们就是不用呢?”
——————————————————————————
下面有个ID叫“强谏犯”的答案,对自己的描述是“我对音乐的理解,估计大部分学音乐的都不如我。”这估计可以成为自某博士“再学20年”的言论红遍知乎以来又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音乐相关的言论了。他的答案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艺术生用各种形式和逻辑在评论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友好交流。最终“决定世界走向”的工科生们得出了“认为电钢无法模拟真是钢琴就是装逼、卖情怀、不相信科学”的结论。
我不懂工科,所以我对各位的结论不做点评。我只想问下:宣称“懂音乐”的某些人,你们真的知道当今的钢琴作品都是怎么演奏的吗?要不你们把下面这个钢琴的音色给我模拟模拟?
Lei Liang: Tremors of a Memory Chord (記憶的弦動) 1/2_土豆
(懒得看完的从1分40秒开始看好了。)
你以为钢琴演奏就是坐在键盘前面按按键盘吗?钢琴的演奏法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钢琴的新音色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就算你模拟出传统演奏技法的钢琴音色,传统钢琴也不可能被替代。你也不可能模拟出一个乐器的所有音色。钢琴如此,其他乐器也如此。口口声声说可以模拟可以替代的,你对音乐的理解,从理论上和演奏实践上,都处于贴吧水平。如果说,学习20年是专业与否的衡量标准的话,你们中很多人差不多是六个月零三天。但是送你一句“隔行如隔山”你又不高兴,那怎么办呢?送你一个电三角铁可好?
本来想痛心疾首地问一句:在自己不懂的领域不要强答,做到这点真的很难吗?很难吗?后来发现,问这句还真不合适。因为人家不是在自己不懂的领域强答,人家是真的觉得自己懂。
________
更新。
更深入的讨论在评论区。懒得更新到答案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里去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