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14 2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鲁宾斯坦和霍洛维茨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他们在那个年代是很出名,也很开那个时候的音乐家的眼界。但是,他们在控制声音、技术动作方面的各种瑕疵也因此要装聋不管吗?当然这时肯定会有人说,有些时候音乐就得砸出来,鲁宾斯坦自己也说过这话。但是,如果给他们更好的声音控制的技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完全可能实现一个更完美的声音,他们会不会去欢迎这样的技术,而不愿意再这样砸?如果是这样,那么后人意识到并且改进,有更好的控制声音的能力,为什么不能说超越了鲁和霍?说这话的人有没有了解过钢琴技术和审美的更新换代?到了李云迪和Blechacz的年代,对肖邦作品的研究和审美比鲁的年代进步了不知道多少,他们弹肖邦作品比鲁宾斯坦的细致,有不可理解的地方吗?
说李云迪和鲁宾斯坦相差甚远的,有认真对比过李云迪肖赛时的第二谐谑和鲁宾斯坦的第二谐谑吗?鲁宾斯坦的线条和比例上的问题被你们吃了吗?不错,鲁宾斯坦的味道是正的,现在也有很多肖邦录音依然还得以他为首选,但他技术的过时也没有理由被忽视的好吗?(虽然李云迪的技术也是老派的也有很多问题orz)
想了解怎样练习听古典音乐的演奏的请移步本人的另一个答案:当我们在听古典音乐时候我们在听什么? - 匿名用户的回答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类似节奏、品味有没有问题这种东西,没接受过针对性训练的人是没办法判断的。不要跟我说这是歧视,没训练的人很容易乱的好吗。。。所以也不用急着听别人意见,多听,慢慢培养即可。没有马上就能形成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也不会死的,对不对?
尤其是品味,建议爱好者还是不要随便做评判。比如说霍霍,他的拿手好戏就是爆炸式的音响和特别丰满的余音,很多爱好者就最喜欢他这些特点并且称之为“无法模仿”“无法超越”。but……你们抛开对大师的迷恋想想,老是这样难道不会给人感觉有点low吗。。。霍霍很多时候在牺牲歌唱性和风味在随心所欲,其实弹得不是作品啊,承认这一点也是不会死的好吗。。。。
但要说不能被超越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个性嘛。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没有什么超越不超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