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18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关闭了评论,是怕被实锤?心虚?
先说一句,笔者古典流行都玩,以下只是在客观分析,论据或逻辑有误请指正——
我发现一旦涉及古典和流行的比较,所有流行爱好者都会说“没有可比性”,是在回避吗?是啊,两个东西的复杂度不在一个量级上,怎么能比呢?毕竟艺术音乐发展了几百年,流行音乐不过百年而已。
比如这个人说:
图1
会弹爵士、懂爵士乐理、会爵士即兴,这都叫根本不懂爵士,那我不知道你所谓的“懂”是多懂?把自己染黑?Dr.李 好歹也是央音作曲博士吧,没你懂?你的逼数何在?
口口声声说没有可比性,却去比演奏技巧:
图2
我觉得拿爵士音乐家去和古典演奏家比演奏技巧,这说明你对专业古典钢琴的训练一无所知。你知道同样是录蓝色狂想曲,Herbie和郎朗的差距在哪里吗?朗桑看一遍谱基本就能弹,Herbie恐怕不行吧(当然朗桑也做不到Herbie演奏的那般复杂多变)。虽然最后两者表现得差不多,但是蓝狂这种曲子简单啊吧,先甭提上古钢琴十大难曲,你让他们试试Kapustin的古典爵士练习曲呗。沈文裕十二三岁就能一周弹完拉三,刷新野蜂飞舞演奏速度的世界纪录,这种事情在爵士演奏圈里是不存在的。
诚然,古典钢琴家演奏爵士乐曲少了jazz的韵味,毕竟起源于新奥尔良的爵士乐其中掺杂了一份黑人乐手对于反抗白人古典音乐传统的情绪,这让两者的演奏方式存在天壤之别,学院派钢表专业很少接受爵士乐演奏的训练。但是,弹不了和弹不好是两码事,只要稍有引导,精英式教育产出的古典钢琴家弹好jazz自然是易如反掌,比如台湾的官大为。相反,古典钢琴演奏根基不牢的爵士音乐家根本演奏不了某些古典难曲。
我也跟古典派撕过流行音乐的问题,有些人总是瞧不起流行音乐,比如说“在霍洛维茨面前,都得跪下”之类的话。如果我是爵士吹的话,吹的重心肯定不在演奏硬实力上,而是在演奏软实力上。Jazz玩的好的音乐人,乐理水平和应变能力基本上可以碾压古典钢琴演奏者(非作曲者),可能还有音乐制作能力,毕竟大部分弹古典的都是乐谱复读机。这才是所谓演奏水平没有可比性的重点所在,一个偏硬核,一个偏软萌。
以下是原回答:
海上钢琴师看过不?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弹爵士的千万别去弹古典的大神面前秀琴技。个人觉得吧,Jelly一搞原创的硬要跟1900去拼琴技,脑子被电饭煲夹了差不多。爵士钢琴最大的特色就是即兴、随意、暧昧,而不是一板一眼地炫技,或者五线谱复读机。
乐理部分,爵士一旦掌握了套路,自由度其实很高的,没有那么多形式上的束缚,而古典音乐乐理的范畴实在是太广了。
单从和声学跨度来看,爵士跟它不是一个量级的。高位叠置和弦在古典音乐里自古就有,肖邦不就很喜欢用属13和弦?增减9,11音这种技巧19世纪就很流行了。三全音代理的技巧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里广泛运用。但是一个彼得鲁什卡和弦、普罗米修斯和弦、特里斯坦和弦都远远超出了爵士乐的和声学体系,冇得解......
然后古典音乐还有曲式、对位法等“约束条件”,作曲的门槛比较高,这一点也容易把它变成少数人自斟自饮的阳春白雪,变异为学院派毒瘤。
我们分析问题还是得讲辩证主义吧,复杂不代表优秀,高级不代表好,各有各的美,众口难调,所以没啥好比的。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