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18 11: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学琴的时候,家长不免有这样的困惑;
别人家的孩子跟我家孩子一起开始学琴,到现在已经五、六级了,我家孩子的进度是不是太慢了,是真的没有天赋还是老师故意拖课时赚钱?
其实不仅我们,就连郎爸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他曾问过郎朗的老师朱雅芬:“为什么一起学的孩子都弹到这几个曲子了,练到这几本书了,我们的进度会不会太慢了?你看郎朗这么聪明,为何要压着他一直弹低程度的基础练习呢?”
当时朱雅芬老师只是一句:“急什么?将来有你快的时候。”
学琴好比造房子,楼层越高,基础就要打得越深、越牢固,学琴又好比长跑,前期讲究既稳又蓄力,到了后期才能加速发力,拉开差距。
揠苗助长的成语故事虽然从小都学过,可是到实际中有的老师和家长就忘记了
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稳打稳扎是至关重要的,“前期快后期慢,前期慢后期快,”是学琴的一个规律,那些早期慢而稳的孩子,后劲很大,反而走得长远,反之,早期看似学得快的孩子,由于粗糙、小毛病多,越往后进步就越困难,即使勉强通过十级,孩子却萌发了再也不愿意碰钢琴的想法!
那么怎样才能打好学琴的基础呢?
放松触键
放松这两个字,学琴的孩子和家长都不会陌生,老师们不知道强调了多少遍,所谓放松,前者是放,后者是松,顾名思义,将手臂的力量放下,肩膀、肘关节、手腕撤掉力量同时将掌关节往来获取自然重量而发出的钢琴震动的声音。
声音发出了,手指没必要使劲按着琴键,只是放在那里,松不是懈,而是手掌可以轻松自由的伸展收缩,手臂关节也是张合自由,没有夹住的肌肉紧张感。这是个大前提,如同游泳 ♀️,无论你什么姿势和速度 ,前提必须是先学会让身体协调漂浮起来,找不到这个感觉的话,几个游泳池的水都是不够喝的。
关于放松触键,这些年我会给我的孩子练习我自创的“五指练习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足可涵盖所有触键方式及要求,可以说,它是精华之精华——这不仅是一套单纯的练习,更是我们弹琴时的一种习惯,一套下来能将它完全做到的人不多;而那些做到的,在技法上基本是畅通无阻,正应了那句话“大道至简”!
分手慢练
分手
为何要需要分手练习?什么情况下需要分手练习?
遇到弹奏不通顺、比较难度的曲目,比如巴赫的多声部作品——分手练习是唯一能让你在无困难的情况下,弹清楚每一个声部与加强控制力的方法。同时,也是可以让你尝试找到正确的「手的动作」去快速弹奏的唯一方法,而且它也是学习放松最快的方法.。
当然最终,分手练习的目的是合手,时间分配比例应该是5:5,随着曲目的熟练程度可以逐渐调整,最终能直接合手顺利的弹奏!~
慢练
如果说分手还能接受,大多数的孩子会觉得慢练非常的难以坚持,弹着弹着就忍不住开始提速,该怎么办?那还是没弄明白慢练究竟练的是什么,
慢速除了让自己熟悉乐谱上所有的内容,还能解决一些难度稍大、有点憋手的技巧,除此之外,就是看你有没有配合第一点:放松,这样你才能给耳朵腾出精力来听自己弹的好不好,满不满意?
边弹边唱
边弹边唱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最重要是能坚持做到噢~
它是早期学琴的必备技能,其实大部分小盆友一开始最难 突破的一个环节就是准确看谱,而边弹边唱就是一个很好的帮助熟悉五线谱的方法,它能在你脑海把谱转换为音响效果,弹琴过程中弹错一个音就能自己给自己纠错,并且培养良好的乐感和节奏,可以说作用太强大了。
我的学生前期都不会太快,以至于有人产生怀疑,但这种厚积薄发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就完全显现出来了,12岁为黄金爆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却因为学业繁忙已经放弃钢琴了,但由于前期基础夯实,每周轻松练习一到二次,且每次只有三十分钟,就能保持高效的学琴进度,并且都是自觉的练琴哦!这其中的奥妙就是练习多+不拔高+自然觉知法(这些年在钢琴教育上研究的独创教学法)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走出“学琴进度快表示弹得好”这个误区。厚积而薄发,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成功的巅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