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20 0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吕大师,是个骗子,是个骗子,是个骗子。或者,是个小时候被不负责的老师教坏了以后误入歧途走火入魔的,骗子。就是这样。
吕大师蛊惑大家不动手指,全靠甩手臂,甩手腕。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提早得腱鞘炎和关节炎。其余的没有任何卵用。他提倡的所谓教法根本不具有任何实际应用的可能,我在这里用一小段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279的开头给各位解释。因为是举着手机为了保证录到手,弹的不好请见谅。
https://www.zhihu.com/video/959769677615017984
谱例上的离调标记有很多是不正确和不严谨的,请忽略,我还没改。当然演奏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做这个,我只是作为和声曲式练习随便写一写。
从谱中可以看到,这两篇乐谱已经包含大量的小技巧。举例笼统的来讲,1.两个音的连线必须做落滚,即第一个音重,第二个音轻,但重音不能是爆炸性的砸下去,轻的音不能是印象派的虚无缥缈或办触键(短的如24小节前两个音,长的如25小节前两个音);2.在所有非调音的地方,音色必须干净,连贯但不尖锐,不刺耳,不呆板(全篇皆如此);3.所有跳音必须短促,但音质要结实,听起来就是按到了底的,不是轻浮的摸一下就走(如33小节);4.装饰音只能占用其标注的时值,不能长,不能提前进。即去掉装饰音后,十六分音符听起来依旧是连贯的(如14小节)。
以上的要求,皆来自于莫扎特所处的时代和德国亨勒原版乐谱要求(顺便科普世界三大乐谱出版商,亨勒,骑熊社,维也纳原版,肖邦的作品则大多以波兰国家版为准)。文字描述肯定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是从叙述中可以看到莫扎特奏鸣曲的要求之细致,绝对不是吕某人的推拉玄学可以做出来的,这些细致的技巧,手指不动,怎么做?至于为什么有这些技巧要求,因为莫扎特的时代,钢琴还是古钢琴,而不是现代钢琴,古钢琴由于制琴技术的限制音色尖锐,如果不小心翼翼的处理自己的力度,弹出来的曲子会非常尖锐刺耳,且质量不好(李斯特音乐会常常要求准备两台琴,因为他一个不小心就会把钢琴弹烂...也是因此,他改良出了现代钢琴)。而我们弹莫扎特,就是为了复原他当时的音色追求,因此有了这些要求,虽然速度要求不快,虽然技巧看似简单,但如绣花一般,需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好像看不太到....滑稽),我的手腕和手臂的确会有随动,看似和吕某人的说法相同,实则千差万别。弹琴的重心永远在手指的运动及其和手腕的联动上。高抬指的练习针对的即手指的独立性和力量的训练,它不是万能的,但作为基础训练,没有问题,更不是十恶不赦的恶魔。当练习达到一定水平,由于乐曲的要求,由于身体结构的限制,自然而然手臂可能会有部分随动,但不是刻意的,更不可能一开始将其作为训练的方式带动手指。简而言之,这是喧宾夺主。我们的手臂和手腕的运动,因为不刻意,所以并不是非常紧绷的状态,弹两三个小时,甚至是5,6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吕某人,呵呵,他那样,半个小时就得手臂酸胀到爆炸。
国内的钢琴学习一直有个误区,很多初学者和部分水平不太高的老师觉得技术炫酷,速度快,钢琴弹的就是好,实则不然。速度和花哨的技术,只是钢琴的一部分罢了。
最后贴一首之前录的魔鬼的阶梯,因为那天天气特别冷,房间还没暖气,穿着衬衣的我打着哆嗦就降速了,请各位见谅。这首曲子,可以说很符合许多人的想象了,对触键的音色没有苛刻的要求,要的“只有”强弱的鲜明对比,重音的突出,微复调的旋律线条,ligeti的个人特性和吕某人最爱的速度。但,这是旋转推拉玄学能弹的么? @吕卓然 来斗琴吧,别瞎bb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959777581973811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