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赵成珍每天只练琴 4 小时却夺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这可能吗?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893

帖子

10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6
发表于 2019-6-20 16: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肖赛冠军赵成珍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是不是在说谎?有没有钢琴有一定造诣的大神来解答一下?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50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19-6-20 16: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有可能的,我在德国这几年遇到的,问过的,包括读到的近现代欧洲的大钢琴教育家提倡的都是“练习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非常专注有效的练,一天4个小时左右,不超过6个小时”,如果真的很专注的练,超过6个小时是个人都会精疲力竭。

那些真的每天练6-8甚至10个小时的,我敢100%保证这么多小时不是100%有效的,肯定有几个小时没那么聚精会神。这样的练习是事倍功半的,当然,一天没那么有效的练6-8个小时要比聚精会神的练4-6个小时容易的多。

不仅处理曲子,练习技术也是需要专心,仔细的去感受动作,非常仔细的聆听,并且多思考难点在哪里,怎样改进,动作要怎样更顺手,有没有窍门,能不能自己为这个难点或者练习再增加一些不同的练习方法,必须改变节奏,转调,等等。相信很多人都有弹哈农弹熟了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等到下行换方向的时候脑子回来,然后继续想别的,直到结束。这样的练习是时效性很差的,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练哈农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哈农请参见:哈农具体该怎么练? 对于新手来说。 - Fazioli 的回答)

即便是运动员训练肌肉,或者健身,也不是直接“每天跑XX公里,做XX个蹲起/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在进行枯燥的肌肉训练,耐力训练的时候专业的教练一定会让运动员注意动作的标准,呼吸的调整,具体哪一块肌肉发力等等。。。所以练琴/练习的成果不是按照“一天几个小时”来衡量的!

然后再说一下关于天赋,努力(包括两点,练习的时间和专注度),还有方法的关系,个人总结的是这个公式:

(天赋+方法)×练习专注度×练习时间=最终成果

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过于强调努力,从小就灌输各种笨鸟先飞,天道酬勤,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和我国的体制(社会主义)和国情有关。努力只是我们自身唯一可控的条件,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天赋,然后是方法,天赋无法改变,方法需要拜师,请教高人,在各项资源都匮乏的地方只能强调努力了。。。

学了这么多年,见了各路国内外的高人,现在觉得天赋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天赋决定一个人进步的速度,并且天赋能决定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最终能走多远,无论怎样努力,基本不可能超过天赋的限制,我现在的教授就是这个例子。

天赋和方法直接决定进步的速度,当然前提是要努力,没有努力(练习)显然有再好的天赋再先进的方法都没用,再有天赋的人也是要学习并且练习才能进步的,没有练习不可能有进步。同样,虽然勤奋能使人进步,但是如果不用先进的方法,也没有什么天赋,只是勤奋也只能很慢的进步,用了合适的,先进的方法,可以加快进步的速度。

读了各种音乐家传记就知道,名家在小的时候都是神童,十几岁就达到了绝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高度。尤其钢琴,最终能走演奏路线的,都是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天赋,从小就已经和很好的老师,用很先进的方法练习,想之后发力,快成年了才想走专业,想达到以后可以经常开独奏会的水平,基本没戏。(普通高中生能考进柯蒂斯吗? 我是非常努力练琴的! 打算先考进上音再转? - Fazioli 的回答;快17了,想5年后考朱丽娅级别的专业院校(钢琴系)是不是痴人说梦? - Fazioli 的回答)

另外不仅智力脑力方面和天赋有关,身体机能也和先天有很大的关系。先拿运动打比方,不是所有的小孩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就可以成为专业运动员的,专业教练也是各种选拔,测试,来挑学员的。再说钢琴,身边有人当玩一样和一个不错的老师学了八年,那时候平均每天练琴不超过2小时,但是技术几乎无死角,比很多附中出来的,从小就一天四五个小时的练了十几年的还要好!她的李斯特的钟是现场我听过最快的,错音最少的,并且收放自如,听起来丝毫不觉得是一首顶尖难度的曲子。她强悍的技术和运动天赋是有直接关系的,她同样当玩一样学的网球,游泳,都可以达到专业的水平。

所以那些觉得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一切的,看到别人成功就给归结为努力,吃苦吃到了,真的只能说是自我安慰甚至自我欺骗。人在一出生的时候智力,天赋上就分出了高低,家庭环境,成长过程也极其重要,在teenage之后看到的“天赋”也和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必须承认,确实有的人花普通人一半甚至1/4的时间,精力,就可以在某个方面轻松超过普通人,而这些人如果在其擅长的方面用了普通人的努力,可以碾压99%的人,如果这些人的家长从小就发现了孩子过人的天赋并加以培养,那最终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全球顶尖的人物。

各行各业全球顶尖的人物,尤其音乐这种科目,基本都是从小孩子就有天赋,并且家人给与了正确的引导,最终变成了一个行业的顶尖人物,没有哪个是五音不全通过自己努力变成职业演奏家的,也没有哪个是半路出家,快成年了才开始,最终变成了可以赢得肖邦大赛这个级别的演奏家。

最后,和其他人说的一样,“一天四个小时”可能只是宣传手段,亚洲教育的手法,练习的强度,训练方法的“残暴”让欧洲人叹为观止,很有可能Seong-Jin Cho一天真的练八个小时,但是这种练习强度强烈不建议在没有足够好的引导(老师)的情况下效仿。


再啰嗦一句,肖邦大赛近十几二十年的获奖者,基本都是追着评委满世界的上大师课,受过几乎每一个评委的指点,几乎每一个评委也都大概清楚其水平,像邓泰新这种毛头小子第一次上台就得了金奖的只能说是在国际一流钢琴家中都凤毛麟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9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发表于 2019-6-20 16: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题主从何处看到这一说法的?在我的记忆中,与“每天4小时”意思相近的陈述来自北京音乐厅推送的赵成珍去年底来华演出后的报道。
链接如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5MTk4MA==&mid=401144579&idx=1&sn=aabe033d109525330e5c9e46f24df043&scene=24&srcid=0521BJmF2mVoPU6anvuBIDBT#wechat_redirect

相关段落是:
“可否讲一下你小时候练琴的经历呢?

我小时候的梦想之一就是参加肖邦钢琴赛,只是想参加,而不是想获奖。我曾准备过很多比赛,然而我渐渐不喜欢参加比赛了,因为总是会觉得紧张。但我知道这些比赛同样会鞭策我成为更好的钢琴家。小时候我的家长如其他家长一样,让我学琴只是让我培养一个兴趣。母亲曾经会弹钢琴,所以我家有一台钢琴。我的父母并不强迫我练琴,也让我接触其他的事情例如绘画、运动等,但我最终最喜欢的还是音乐,因此我10岁开始正式学习钢琴。现在因为演出任务比较多没有很多时间练琴,每天只能练4-5个小时。”

可见首先不是每天练习4-5小时让他成为冠军,而是他现在行程太满每天只能练4-5小时。其次即便在刚夺冠之后的巡演如此密集的行程中,每天都能保证练习4-5小时,平时学习和备赛的时候每天得练多久啊!这里面真的没有什么学习妙招和心机啊!就是练啊!

所有你看上去难以置信的一种说法,一句陈述,其实都能找到能够帮助你去理解的上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4

帖子

2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8
发表于 2019-6-20 16: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看露丝·史兰倩斯卡的自传时
里面有一句话印象很深
写到她小时候作为“天才”出名后
不管是谁来采访
她爸爸一律说她每天只练两个小时琴
因为这样更能凸显她天生有天赋的形象
而不是一个“天赋不够努力来凑”的普通习琴者
然而真相是她从小就被逼着每天练八到十个小时
再往前几年看郎朗的自传
写到他小时候每天练琴八到十个小时
被邻居投诉好几次未果
邻居在家门口大喊
“如果你儿子每天要练习这么长时间才能成功
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天才”
当时郎爸愤怒地喊出
“我儿子是天才 而且你们以后都要花钱听我儿子弹琴”
一语成真
至今印象深刻无法忘怀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钢琴家 吃的是手艺饭
练琴是本职工作 是义务
天才不天才
是建立在练习时间是否足够的基础上的
更何况练习这种事没有门槛
练习时间不是有没有天赋能决定的
我更愿意相信肖赛金奖得主是一位刻苦用功的钢琴家
而并非什么每天练四个小时琴的“天才”

12.01.2016更新

这是书中原文
大约四年前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时
我就对这一段的描写深信不疑
作为钢琴演奏家 保持手指的基本机能是每天练习的最低要求
哪怕实在是没有时间练琴
比如今天抢不到琴房我只能练上一个小时
我也会认认真真地打两遍哈农
然后把近日手中的困难乐段挑出来慢速过几遍
至少要保证机能和技术不退步
行内口口相传的话是一天不练琴整体会往后退十天
虽说没那么夸张 但也绝不是开玩笑
关于文中的韩国人十几个小时练琴时间
答主人在德国考学
对于韩国人的拼深有体会
在中国的某些艺考机构或是普通高校琴房
早上和晚上我常常是唯一一个练琴的人
到了德国之后我去音乐学院的琴房练琴
晚上的琴点七点开门
琴房多一般抢得到
这几天快考试了突然人就特别特别多
我六点五十到 琴房已经被抢光了
我前面还排着五个韩国人
听说四点多就来等着了
没办法因为要考试只能去练通宵
通宵琴房十点开门 开一整夜到早上六点
我九点半到 前面排了七个韩国人
男女都有 德国的冬天所有人裹得跟熊一样就在外面站着吹着风等琴房开门
基本上每次去在我后面到的只有一个大提琴德国小哥
只有我们俩一个中国一个德国人
剩下的全是韩国人
更别提他们都是学生 不是考生 白天都不知道练了多长时间了
(还他妈的要跟我抢通宵气死我了)
所以真的不敢跟韩国人比用功
比不过 也没资本比
我最多一天也就能练上八个小时
这样一天练下来第二天再练效率特别低
还有一种说法叫做每天练习时间一个小时以下和六个小时以上都是无效的
这种说法我觉得并不能涵盖所有练习者吧
有的人确实就可以天天九个十个小时还能保持效率
我只想说我昨天通宵八个小时只有六个小时是有效练习时间而且我都累成狗了才练下来
跑题了
重申观点
我确实不认为每天只练习四个小时能拿到肖赛金奖
特别是他还是韩国人
天生基因里是带着拼劲的
但是其实我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业内水深 留个心眼总是好的
最后强推史兰倩斯卡的这本书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四年
跟我坐过好几趟飞机了都……
不得不说
成为出色演奏家 以及教授的关键
都在这本书里了
我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翻翻
都会发现以前看不明白的地方突然通了
随着自身的演奏提高
对音乐以及理论上的讲解就有了自己的理解
而且这本书确实很大程度上改变并提高了我的演奏
凡是有意向走专业的习琴者
都应该认真阅读此书
将获益匪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6-20 16: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较长答案无图不杀猫,都是答主的经验之谈,如果有错误还请包涵】

按理来说,一天练4个小时并不是没可能拿肖赛冠军,不过这仅限于世界上寥寥可数的天才,除非你也是这种天才


但是,有能力参加肖赛柴赛等国际大型比赛并走到决赛的人,不可能一天只练4小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劣质分割线—————

这么说吧,一个有实力参加肖赛的人,每天4个小时聚精会神的练琴,可以满足参加比赛的大部分要求,注意,是“大部分”。

那还有什么没达到要求呢?

我认为是:肌肉的记忆和准确性,脑子对于上台的心理状态的调整,还有适应高强度的演奏时间

首先,肌肉的记忆和准确性:参加比赛跟演出完全是两码事儿,比赛往往带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高水平的演奏要求绝对理智,脑袋一定要清醒,清楚下一个音怎么处理,清楚下一个乐段要表达什么东西。而能给脑袋打一记安定针的,就是不会出错的手。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参加国际高水准比赛,4小时之外的时间,反复练的是手指肌肉对曲子的记忆。

第二,脑子对于上台的心理状态的调整:整个演奏期间,心理状态真的真的很重要,台上一分钟,演奏者要是走神,真的是分分钟脑补出几个故事附加想一想唉这个地方错了怎么办唉没弹好被老师骂了怎么办balabala………然而,这!些!是!绝!对!不!允!许!的!所谓调整心理状态呢,就是你准备用怎样的一种心理去面对观众,去面对比赛。有的人会想着:“我上台就是为了把音乐演奏给观众们!”有的人会想着:“上台之后,一切外物都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弹琴的,沉浸在音乐里,就好了。”还有的人会想:“我要表达出作曲家的原本意思!”这些心理状态不分对错,重要的是,你得去调整啊,我比赛前,在台下,会像洗脑一般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只是想把音乐传达给观众们。”我认为,这样做的话,会使自己心里产生对自己这句话的认同感,并且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台上时间里,心无旁骛。当然了,我这个办法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的,我想表达的是,每天只练4个小时而要参加肖赛的话,不足以做好上台的心理准备。

最后,适应高强度的演奏时间:在台上,有着准确的手指和冷静的头脑是不够的,说白了就是还需要有续航能力~参加大型比赛,曲目要求一般难且多,初赛复赛的曲目嘛,根据不同比赛的要求,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小时,决赛就更可怕了,要求弹两首协奏曲的比赛也不止一个,两首协奏曲啊!一弹就是一个半小时啊!!!你有技术,有头脑,一个半小时下来,不死也得残!体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曲子都弹不完还争啥冠军?!那体力怎么练呢?答案就是全身肌肉的放松还有练习“偷偷休息”的技巧。啥是偷偷休息?就是在曲子弹到对手指负荷没那么大的地方时,调整调整用的力,给手指一点点休息的空间,当然,前提要求是不会影响到演奏…你问我这该怎么办?练啊!你以为练琴是练啥?4个小时练好基本的东西都够了?这些都得练哇!另外,在演奏即将结束的时候,往往体力已经透支,最后完全是脑子在死撑着,我是拉小提的,以我的经验之谈,比赛每一轮拉完,鞠躬的时候不仅手在抖,连膝盖都在抖,不是紧张,而是tmd累啊!随着比赛等级的升高,曲目的要求会越来越难,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在台上弹一套曲子费的力气会比在台下弹多很多很多,比方在台下练琴,一套曲子下来会用100%的力气,那在台上你会消耗至少150%。所以你就得在台下练到弹一套曲子还游刃有余,或者不费吹灰之力,那么你就去参加比赛吧。

—————粗劣的分割线—————

总而言之,参加国际比赛真的很不容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在台下练得好好的,上台也无法发挥出最好的实力。所以练琴不仅仅练的是“琴”,还有“手”,“脑”,和“体力”,况且练好了这些也不一定能拿奖,比赛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每天只练4小时,我认为无法把我说的这些都练到达成要求。

古典音乐演奏者,练到一定境界,难就难在这些不确定性啊~环境,心理,状态,舞台,钢琴,天气,对演奏都有太多的影响,在我们对于环境,舞台,钢琴,天气等外力因素无法控制时,那么至少要做到对自己的心理,头脑,和手指有着完美的把握。


国际比赛,不认真你就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8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19-6-20 16: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真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之前在学校的重奏老师,今井信子宁峰等音乐家的御用钢琴家,那时候就给我讲过她从小就不喜欢弹独奏,每天练琴不超过三四个小时。

问题是,人家出生是音乐世家,长辈还是大音乐学院里面的资深钢琴教授。从小弹琴没有走过一丢弯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上来,顺风顺水,天生机能还特别好。。可能我们需要练很久的技术段落她轻轻松松就过去了。有多少人能有这样优越的条件?

当然她也承认,要比赛的时候肯定练琴不止这个钟点数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9-6-20 16: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好练的话,一小时能练好一两页就不错了,一天4小时说实话真的练不了太多东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7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发表于 2019-6-20 16: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很多学霸一样,明明天天是往死了学,拼了命的刷题考高分,但别人问起来的时候,硬要风轻云淡的:
啊,没有啊,我昨天看球赛呢,没看书。
你看昨天的那个电视剧了吗?
我一天要睡十个小时呢

认真的看看他们的黑眼圈…你真的相信这些话吗…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会照做,吃吃玩玩乐乐,最后成绩一塌糊涂。

所以我其实很欣赏我高中的一任同桌,特刻苦,特用功,恨不得一秒掰两瓣用,他也毫不掩饰这点,一个人匆匆来匆匆去。

当时很多人都讨厌他,骂他,说他没有天赋,说他很无聊,说他学习好又怎样以后干不了大事儿。其实我听着,深刻的觉得这个世界的残酷。
真相就是:这些同学骂他,是因为这些同学自己并没有那个毅力努力,成绩赶不上别人,看着眼红,一边是想靠这种方式发泄不满,一边想拖着别人下水,拉到跟自己一样的水准。

所以同学们,给你们一个忠告,当你随口说好累啊不想学习的时候,那些上窜下跳怂恿着你玩乐的…你得注意了,他是否真的拿你当朋友。

那些严肃着一张脸说快点去学习的,可能你心里有点不爽,但注意,最起码他是没有坏心的。

哦,刚说到哪儿了?对,那个同桌最后毫无疑问的考上了北大,我几乎可以看到他一片光明的未来。
很多人还是在说,这孩子以后干不成大事儿,上北大也没用。

可拉倒吧,说的好像人家干不成大事你们就能干成了一样,比你们强不就行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和他关系一般,表面上和谐而已,其实我内心也喷涌着嫉妒的毒液,因为我他妈从来没考过他…………
虽然我也没有毅力去努力赶上他,但是我自觉自己是很有道德感很克制的人,我不会说出来,也不会做出什么糟糕的事。所以我一直有点压抑(笑)
但是老师家长说你明明比他聪明,你努力一点,就可以blablabla的时候,我内心就泛起了冷笑,我又不傻,我可以区分出来这些话就是些骗人的鬼话,比心灵鸡汤还没用。在那个时候懂得努力的人,才是真正智商高且性情坚毅之人。

光被别人夸聪明有个鬼用哦,我到底还是没考上北大不是吗?这个世界是看最终结果的。

所以大家,求仁得仁,有时候把自己当成最蠢的一个人努力向上,总会比以前更好的,你管别人是不是天才,又说了些什么呢。

(对不起跑题了…)ಠ_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发表于 2019-6-20 16: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子每天练习四小时;

技艺大成以后每天练四小时热手,
不是同一个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7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9-6-20 16: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非是想说自己有才华有天赋罢了。难道要说自己每天练12小时显得自己很笨?
实际上大家算一算就可以知道,这样的职业钢琴家每天不可能只练这么少,最少都是8小时以上。
就算能力很强,要参加比赛的曲目就算一天练3遍吧,(这已经是极限,只可能更多,不可能更少)肖邦比赛有那么多轮,所有曲子加起来不会少于2个小时,这样都会花费6个小时的练琴时间。
有时候可能还要在扣一下细节,所以8个小时妥妥的。
我根本不会相信他4个小时就能练好那么多曲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