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不同钢琴家弹奏的相同的乐谱会有何区别?

[复制链接]

1357

主题

2959

帖子

56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75
发表于 2019-6-22 17: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是外行,这可能有点想当然,但是如果一个乐曲的乐谱是完全严谨的(也就是说每一个音符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都是确定的),那么所有钢琴家弹出的同一首曲子是不是应该完全一样呢?同样的道理是不是可以运用在其他乐器演奏家上呢?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18

帖子

4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3
发表于 2019-6-22 1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音色、强弱对比、断句、指法、踏板等这些都可能会不同。

因为第一,虽然不同演奏家用的乐谱会是一样的,但是比如乐谱上只规定了Allegro的速度,但是这个Allegro具体是每分钟多少拍,也是可以有自己的处理的。大致每分钟100-130拍之间,理论上都是Allegro。再说音色。每个钢琴家、每架琴的音色都会是有差别的。这个哪怕乐谱相同,音色也不会完全相同。再说强弱对比。大部分传统乐谱上最多只会有pp, p, mp, mf, f, ff这六种强弱记号,有些作曲家(以我那个认为我有力度记号强迫症的老师为例-_-)甚至认为实际听觉上,有p, mp, mf和f就够了。而这个力度标记,更多的是起一种前后对比的关系,而不是说,每个力度记号,就一定是绝对相同的一个强度值去演奏。所以,不同的演奏家,对于力度的处理其实是可以有很大空间去进行自我诠释的。同样是f,有的钢琴家会演奏得很强,有的可能会根据前后的力度去做一些调整。另外,关于乐句的划分、指法、踏板这些东西,不是所有的乐曲乐谱都会标注得特别详细,或者哪怕有很详细的标注,演奏家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习惯或者对乐曲的理解,去运用更加符合自己的方式去演奏。其实这也就是演奏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家而不是读谱机器存在的价值吧。

第二,这还涉及到一个乐谱版本的问题。题主说到如果用到的乐谱是“严谨”的,而不是“相同”的或者“同一版本的”,这就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不同的演奏家用的都是“严谨”的乐谱,但却是不同版本的乐谱,那么演奏起来显然也是会因为乐谱的不同而不同。

第三,这还涉及到作品时期和风格的问题。有些作品,最严谨的乐谱,就是木有任何强弱、连线、踏板等标记的乐谱。比如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作品,本身就只有乐曲开头处有一个速度标记(而且这个速度标记到底要弹成多快,不同的学者还有不同的意见),除了这个速度标记,乐谱就没有其他任何标记了(包括力度、连线、踏板等)。所以,如果说要用最严谨的乐谱,那么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作品,不同的演奏家演奏起来,听起来反而应该是更加不同的。因为乐谱的指示很少,所以给演奏家留下的处理空间就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6-22 17: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奏被称为“二度创作”,既然是创作,就不能雷同,如有雷同,就称不上创作,也不是真正的演奏了。同一个乐谱,不同艺术家演奏的完全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但都有艺术性,这也是音乐的魅力。
首先演奏的整体构思布局,演奏风格不一致。再如速度,力度,断句,触键,音色,装饰音的处理等等,乐谱在很多地方并非精确要求。
尤其是古典时期前的某些乐谱,甚至和声都是数字低音,需要演奏者的诠释。
而现代音乐中也有一些作品故意不精确标明某些音乐要素,需要演奏者去理解,而每次演奏的不同也是作曲家想要的效果,如偶然音乐,机遇音乐,有控制的偶然音乐等。
其它乐器与乐器组合的演奏完全类似。
补充点:有的演奏者完全能够达到乐谱的演奏技术要求,但缺乏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因此无法提高到创作型的演奏,只能是机械般传达,令人遗憾,因此想做好的演奏者要技术与艺术并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9-6-22 17: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不能量化、所以你所设定的每个音符出现时间一样之类的条件在音乐演奏中不可能发生的。艺术的差异也就在于个体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如果严格设置了每项条件,那就不是音乐不是艺术了。
不同钢琴家演奏相同曲目时的差异楼上朋友已经大致说了。有些钢琴家风格差异很大、一下能区分。而有些风格相近的、只有内行能区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6-22 17: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毫无意义。

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弹得跟谱子”严谨“的一样。

不止音乐,任何事都是如此。

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的感知永远是不同的。

不然为什么当初推荐我去看王小波的那个人现在七八个女朋友找完都快结婚了还来跟我说句”读王小波就是有用“我却只能tm说他一句素质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9-6-22 17: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谱不是绝对的。一个f多少牛顿。。。等等吧。2.同一曲有很多不同版本。3.人也不是绝对的。别说不同的演奏家,就是同一个人,因情绪状态环境因等等的不同,演奏两次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演奏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这就如同不能精确量化鲨鱼皮泳衣能对运动员成绩有多大提升。所以即使两位演奏家演奏同一份乐谱,并且竭尽全力趋同(如交响乐团中的情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鉴赏者的水平,能注意到多细微的差别)再说不同的演奏家会有自己独有的对作品的理解,自己的感情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6-22 17: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看了一下目前有的19个答案
大家说的都没有到点:
即,乐谱严谨么?

乐谱能用严谨来形容吗?
可以
但这指的是某人的某一份谱子是否按照目前记谱法规范记谱。
而题主问的问题
是记谱与音响还原度的问题。
所以,不是乐谱严谨不严谨的问题

目前的记谱法,只能最大程度还原音响,而不能完全还原
因此会有二度创作,会有哈姆雷特,会有宫保鸡丁
因为,文字用来记录感觉,永远只能接近
我想,随着记谱法的发展,音响还原度会越来越高
巴哈那会儿连强弱也不标,现在谱子上除了符干符头,表示演奏法的符号多了去了

不过,我倒是挺喜欢现在还能留有二度创作空间的记谱法
不然活生生的艺术,会变成罐头midi的吧~

==========================================

节选我另外一个关于记谱法的回答:
各国古代音乐为什么虽然有记谱法却似乎很少能像文学一样流传下来?

音乐是音响的,是耳朵的,是听觉的。符号是视觉的。
记谱法只是在这二者中寻找可以联结的通道。

比如,声调高点,可以把线条往高了画,声音大了,可以画粗,声音长了,当然也可以画长
久而久之,动脑子的人们会找到一些规律,比如说,二分音符,到底画多长好?
干脆用白符头+符干,表示比黑符头+符干的时间长一倍

使用的越久,记谱法越完善
所谓越完善,表示的是符号越来越抽象,可以被记录的音响信息越来越丰富
因此当你拿到一本谱子的时候,谱子反馈出来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音响还原度越来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0
发表于 2019-6-22 17: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谱在大师手里,都只是参考。在我这种人手里,就是死死的教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5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发表于 2019-6-22 17: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谱就像一份既定的生命大纲、每一步每一步帮你安排的妥妥的。
有的人脱线般歪歪扭扭左差一步右毁一步,毁了圆满的生命。
有的人按部就班、分毫不差,完成一份妥帖舒适的格局。
有的人把握分寸,适意而为,又圆满又精彩又舒适。成就精彩绝伦的一生。
第一种人 是钢琴奴才
第二种人 是钢琴匠
第三种人 是钢琴家


技术完善状态下、不同钢琴家的相同乐谱的不同呈现方式 说深奥了就是一呼一吸间直觉的不同触动 灵魂的颤抖带动手指的运动
说通俗了就是 人生格局 个人理解的不同
说玩笑就是 怎么舒服怎么来

自己舒服爽到爆 别人听着看着才会过瘾
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6-22 17: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感情的处理上,还有节奏 ,速度等都会有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这个作品的不同理解,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我考试的时候和一个人弹的乐曲是一样的,但我们有许多地方处理的都不一样。这样都不为过,艺术中感情成分占很大的比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