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aobai - 

什么是最科学的练钢琴方式?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19-6-23 19: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诸多大神已经讲了很多, @Fazioli @pianofanie @La Valse 等老师都讲得非常好。作为一个挣扎在低水平阶段的末学后进,在学琴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略谈一点浅见,请诸位老师斧正。
1.首先要说的一点,是不要过度依赖老师,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尊师重教是古来传统,但尊重不能演变成依赖,事事以老师为准,靠老师来教,养成被动填鸭式学习是大忌。尤其是国内这个大环境,教育平均水平和教育环境均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而钢琴是一门涉及广泛的艺术,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在钢琴技术上,老师不仅仅需要掌握优秀的演奏技术,还要有将这种技术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当学生理解之后,还需要正对学生的理解情况来进一步释疑和设计练习方法。也就是不仅要会弹,还要会教。而很多国内的老师都是技术扎实了,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却不见得成熟。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很多时候老师示范很好,讲解却不得要点,只因为“教”和“弹”的要求不尽相同。实际上不仅仅是国内,大名鼎鼎的多扬(布特利 Roger boutry 的老师)亦不擅长解决学生问题,只能让学生观察其示范来自己找答案(见游艺黑白 上 p17)。除非是非常非常好的那种学院教授,能够事无巨细地将各种细节,针对你的个人情况调整之后再用你能理解的方式讲给你听,并时时针对你的情况为你调整,但这种老师大多数人(包括本人)是无缘得见…
而另一方面,老师的情况和学生也会有出入。实际上每个人的手指长短机能,手臂长短,肌肉力量都不同,学习各种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有时候一个11度手的老师教的一个动作,不见得适用于8度小手;有些老师自己天分过人,很少遇到技术难题,也就不大清楚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而不同老师,不同流派的侧重点往往有一些出入,所以更多的时候学习方法上必须结合个人情况做出调整和取舍。
因此,只依赖老师主动来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学会琢磨,吃透老师讲解的技术原理、学习目的,在此基础上结合老师的讲解与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实时监控自己的学习成果,时时和老师反馈沟通,让老师帮助自己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技术体系。
2.注意用脑练习,正确练习。在学琴过程中走过的最大的弯路,就是机械重复。机械重复就是指不开动脑筋,只是一遍一遍重复完成任务。机械重复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不仅仅浪费了时间而没有进步,更大的问题在于重复错误的内容而导致南辕北辙。也就是大把的时间花了,没有进步不说,还养成了一堆坏习惯,搬来一大堆石头挡了前进的路。练琴是个非常非常细致的事情,小到一小块肌肉的放松,大到手臂的转动,这些中间同时有无数的细节要求。如果大脑不能时时关注自己的练习,一不小心某个地方就会出差错。有时候哪怕高度专注地练习了某个新的要点,却不小心把另一个点忽视了。比如注重了手臂重力下键的发力,却往往容易忽视手腕的放松造成压手腕的坏习惯。这些不小心积累的坏习惯最后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纠正,则事倍功半了。
因此,高度关注练习过程,保证每一遍练习的正确性,是科学练琴的基础。只有练对了才能谈科学性。大家都强调的慢速练习,并不是为慢而慢,首要就是在慢速中正确的练习。只有练对了,达到要求了,再慢慢提速得到的速度才是真正掌握了的速度。只有正确地、达到要求地练习才是有效科学的练习。
3.认真听自己的演奏,带着耳朵练琴。琴声是练习成果的第一反馈,而很多人根本没有认真听自己的演奏。节奏不平稳,时值缺失,音不均匀,表情记号与连线丢一边……这些都太常见了。如果不认真听自己的演奏,那么耳朵对这些错误的音效会越来越适应,越来越不敏感;反之一开始就认真听自己演奏,这些都是能通过自己的耳朵发现的,听力也会越来越强。说到这想起之前参加一个大师班,台下几百号人看着台上的老师不停纠正孩子的错音、时值和节奏,课上完了都没讲完,那叫一个尴尬……
另外,还要多听演奏音频,注重音乐处理,不要重技术轻音乐。有些勤奋的学生练琴习惯大量地进行技术练习,到了曲子上却匆匆带过。因为技术练习的成果比较容易显露,手指机能,音阶速度的进步很容易体会,而音乐处理上的东西却要一首一首啃,累积不易,没有明显的标准,进步也不那么明显。这一是因为没有正确地、主动地去进行音乐处理的练习,另一方面也是主观上没有重视起音乐的处理。只有把音乐效果做出来了,才叫把曲子弹出来了。只把音弹对了,就像只买了菜还没做。多把时间花在乐句的处理,音乐的塑造上,弹出的琴声才会越来越好听。这方面可以多听大师演奏的音频,不仅能加强对音乐的感觉,也能锻炼耳朵对琴声的敏感度。


一家之言,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9-6-23 19: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说到中国琴童缺乏音乐性,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音乐教育的锅。我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有意无意地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表现力。培养音乐性也不能单从音乐入手,只有共情能力、感知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良好发展的孩子才能把音乐表现得生动。


好了,开始回答正题。


        哪有什么最科学的,每种训练方法都有利弊。
        但我认为,训练钢琴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音乐性,不管学什么乐器,音乐性肯定是要首要考虑的,一开始就要注意语气和听觉的培养。语气就是音乐自然的律动和走向以及各种表情记号的表达,要具备把音乐情感传递给听众的能力。
        2、演奏动作的科学性,这方面的训练方法有很多流派,争议也是最大的。我个人比较推崇但昭义老师的那套训练方法。
        3、音乐理论的培养,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乐理知识,从小就要根据教材的难度慢慢培养。
        4、视奏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应该要有什么水平的视奏能力呢?我认为最少应该具备当前等级低3级左右的能力,例如:6级学生应该能视奏3级作品,8级学生要能视奏5级作品。




对于业余学生合理的钢琴作业结构我认为应该是,一星期1首练习曲 1-2首视奏的小乐曲(比较简单的那种,不要小看小曲子,弹得非常有音乐性 音色漂亮也是不容易的),每年3-5首对于当前能力有点挑战的乐曲,当然有精力的话这种大作品越多越好。


以上是根据个人经验总结的,可能还不够全面,欢迎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发表于 2019-6-23 19: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腰马合一,扭腰踏足,练琴加练武,中西合璧。舍大师其谁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721596410126745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9
发表于 2019-6-23 1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哈农书已经四个多月没有打开过了…每天平均练琴时间3.5小时左右吧。一般是,先练849、599热手,849刚开始练的时候是用力、慢速跟着节拍器练,然后加速到正常速度,很多人说车尔尼音乐性不强也不好听,我觉得还行吧,至少我现在练的并没有觉得有多不好听,至于音乐性的要求要看老师,我老师要求的比较严,强弱速度触键要求都是按照谱面要求来的,我感觉学车尔尼也学到了挺多,这俩加起来大概一小时左右。然后练巴赫,目前还在小巴赫阶段,巴赫是每条都弹的,这个机动性很大,得看作业情况,15分钟到1.5小时都有可能,巴赫总有一种练了就很想把它都赶紧练完的魔力,就刚练一首曲子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我练习的重心在主调音乐上,主调一般直接合手练,基本都练下来之后开节拍器稳定速度,小奏鸣曲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小奏鸣曲里有挺多音阶的跑动的,一般就是在乐曲的段落里练音阶跑动的,然后会练布格缪勒,这个之前几个月练的比较多,现在这本书上的作业少了…然后老师偶尔会给我找钢基里的曲子来练,仨礼拜前找的还是可爱的家,上礼拜成四月松雪草了 ( ̀⌄ ́)所以曲子的难度判断的话还是要找靠谱的老师,没有人会觉得这俩曲子是一个难度的吧,但靠谱的老师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安排针对性的练习。
我不太喜欢专门练哈农,这东西我是真欣赏不来,而且练这个也没啥成就感,音阶琶音的跑动在乐曲中练,练好了很有成就感,但哈农就emmmmmm
对了我只是个刚正经学琴不到十个月的小菜鸡,说的不对也请轻拍(⁎⁍̴̛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9-6-23 1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个老师教我的小方法吧,科学有用~
分段式练琴
固然练琴的过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培养肢体的肌肉记忆,但是如果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头脑的清醒无疑会让练习更有效率。
将一鼓作气的练习进行分段,每当觉得注意力分散,大脑无法很好控制肢体的时候就先停下,放空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开始,得到休息的大脑能够更好的保持专注,通过投入更多脑力来增加单位时间的练习效率,避免机械化不过脑式纯肢体傻瓜练习。
本人亲测非常有用。
附成果展示视频:

安德烈·杜博夫 娱乐手速版 2010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7581094441979904
视频中恐怖的手速来自我的老师,也就是推荐分段式练琴方法给我的人。视频拍摄于10年前,当时老师还在格涅辛上学。
老师的其它音乐作品授权我发在了虾米音乐,有兴趣搜索虾米音乐人: SSR  欢迎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6-23 19: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题主写更多的文章。对现行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提出质疑难道不是好事?那么多学琴的孩子,弹得到底咋样,难道大家心里没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发表于 2019-6-23 19: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音乐为目的而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9
发表于 2019-6-23 19: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是适合自己
我的练琴
常规打卡:五个数字:三,六,八度,半音,二十四音阶琶音。
然后根据曲目需要练习技巧:轮指,震音,左右45指颤音。分解八度
额外套餐:从PP弹表达到SF。
把一个乐句拆成3,4个声部去练声部表达,比如1=C,  135,1用全键深和键盘内侧,3用半键深,5用4分之一。
右踏从4到1的练习。前踏和后踏的练习。从深到浅。
读谱,背谱和视奏。
改调:(把乐曲升高降低半音或两个半音弹下来)
分手,慢练。
减七属七大三小三等做和声练习。
不协和和弦做一些练习
左右分工互换(方法出自大狮子),如勃拉姆斯改变的其中一条舒伯特即兴曲。
。。。。。。
这个乐句左手要再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力度)
踏板我要由浅到深,还是一直保持二分之一。
如果我这样去表达和处理。是否严谨。比如乐曲是中期的,这个时代某某的故乡在闹革命。
这组柱式和弦,哪个音是旋律音。
我的这句每个音是否弹清楚了,表达清楚了(这个问题一般基本不困扰我)
这句乐句有一组音阶隐藏在里面,我是否要把他表达出来。
这个大转小我是否。。。。。。
发现这个谱子错音了!什么版本?标注下来。校一下别的版本。
这个分解和弦不能弹太快。
14度,不是琶音啊,我够不着。。。用琶音表达吧(翻开黑胶,会刻意注意到某某。某某某也是这么弹得。)附:对于特别大跨度的和弦其实通用的方法都是用琶音表达出来的。只是习惯了回去注意到它。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9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发表于 2019-6-23 19: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唱边弹是最科学的练钢琴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6-23 19: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
首先,练习音阶琶音要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稳打稳扎的弹好每一个音,要保证音色和手型,直到闭眼也能弹得程度,然后在慢慢加速,此时你会发现很有成就感,此外,这时候你要注意韵律,大概就是4个音一组,第一个音着重,后面三个音是顺着手腕的力量顺出来的,最后就是加速加速加速。
其次,说一下练习曲,我练琴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看曲子属于什么调的,然后把相应的音阶练一练,再开始练曲子,分手弹!要慢!要唱出来!这几点真的很重要,但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学琴都会自动省略,这样真的是事倍功半的大忌啊!
最后,说一下乐曲方面。其实关于曲子,你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都可以练熟悉,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小时候时间多还好,后来长大后课业任务重,练琴时间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样高效,一般的曲子都有主旋律和变奏部分,所以曲子中间会有很多重复的片段,你只需要画好层次,把难点逐个击破,然后你就可以很快的顺下来。乐曲最重要的是理解,就是自己对于乐曲的感悟,我比较喜欢在练之前先听熟,再查一些作曲家的相关资料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辅助,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乐感和想象力,练的时间久了,曲子弹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在弹得时候脑海里出现画面感,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以上就是一位学琴十二年现在非钢琴专业的琴童的一丢丢小经验,练琴因人而异,不喜勿喷。
此外,还想吐槽一点,现在很多成年人学琴不重视基本功,甚至有些大学学习音乐专业需要学习钢琴的学生,手型都是错的,手型如果都不规范的话,会影响手指发育,久而久之,甚至会使手指变形的!
学琴是痛苦枯燥的,但是亦是快乐的,关键在于你对它的热爱程度。于我而言,钢琴是我最好的伙伴,不论从前还是以后。
希望本文能给大家一点帮助,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学有所成,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