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26 15: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弹琴不只是技术问题,他们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经历。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这样,所以体现出来的音乐是这样。风格既人格。
首先要知道,你模仿他们弹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模仿?
如果不知道自己要怎样处理音乐,
1单纯模仿:可以多听几个大师的版本,选一个作为类似自己模板的版本,然后自己试着去回忆,不求一模一样,只求你模仿的东西是过了脑子的,当中掺杂了你自己的想法那是最好的了。
2深度模仿:刚才说到大师的思想和经历。那么你自己的思想呢?自己的经历呢?思想呢,大胆的表达,没什么不好的。经历,咱们现代人已经没什么大风大浪和苦难,但是内在经历(自我思考)还是有的,可能你觉得自己年龄小,经历人生才10多年,没关系,看看书会拓展。毕竟人不能永远在旅途上啊。想弹肖邦,不一定得让我们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想弹梁祝就去找一个人殉情。多看电影,看书看书看书看书,多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这段音乐的感觉,就像我看的XX书里描写的XX场景,或者XX故事",然后你的音乐会越来越丰富的,到时候就知道你的夜曲怎么弹了。祝愉快!
PS.在学习阶段,严格按照节奏练是没问题的,这是第一步:弹均匀,在正确的时间内使用自己的手。
然后在你练自由节奏的时候,心里才有数,自由节奏≠杂乱无章。
就像在一个橡皮筋上(拍子里),画好均匀精确的刻度(律动),当你抻长橡皮筋,刻度间隔会变大,但依然是精确的。
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脏会跳的更快,渐快甚至突快,而不是心律不齐。练好精准的节奏,你的音乐就有一颗健康的心脏,也是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零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