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我想知道五岁的孩子钢琴弹到什么水平算是有天赋,可以走专业?

[复制链接]

864

主题

1895

帖子

36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28
发表于 2019-7-1 13: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挺感谢大家的。当时我提问的时候,比较迷茫,现在已经度过那个阶段了。 有些朋友说的很有道理,有些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非常惭愧的是,我对自己的提问关注的太少了,通常很久才查看一次,也尽可能地都回复了,表示感谢。 也有很多朋友表示质疑,其实挺没必要的,我吹牛又不会多块肉,而且都是匿名地在回复。我也没有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小孩如何如何,甚至我的提问都只是五岁的孩子,并没有特指自己的小孩,我相信会有很多家…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0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19-7-1 13: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情况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我看你跟大家的沟通,你的目标是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而且是那种郎朗级别的钢琴家。但我有个办法可以帮你判断,你可以试试看:
第一,如果你现在家里经济情况很好,你试试带你的娃娃去敲一敲那些顶尖音乐院校大教授的门,市里没有那就坐高铁去上课,一节课四位数起肯定,学上个小一年。如果你娃娃有极致天赋,这一年时间教授们是完全可以发现的。
第二,如果你经济情况一般,那短时间内可能就无法判断了因为伯乐的门你敲不开,是不是千里马就很难说。不过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侧面判断,比如你的娃娃有强烈的自主练琴欲望,能做到自己一个人能天天自发练琴超过至少四个小时以上(王羽佳小时候就这样)。如果孩子没有这种程度的兴趣,甚至需要家里盯着逼着才练琴的,娃娃有天赋的概率会极大幅度的降低。
第三,即使是这样也不是完全没希望,因为郎朗从小到大也没少挨揍,也算是使劲逼出来的。你家里没钱,娃如果也那么强烈的练琴欲望,那么找个啥不多比较靠谱的老师(这个我就不教你咋弄了,作为家长你要笨到连这个都做不到娃娃就算有天赋也完犊子了。),你会发现你娃娃的学琴进度在正常老师安排的进度下(也就是说不是你自己硬拔高瞎指挥),能够比所有其他学生快至少三倍以上。这是啥意思呢?就是一首曲子别人练一星期练好,而你娃娃两天就能练到同样的程度。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你的老师绝对会发现的,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推荐你去找顶级教授了,此时开始参考第一条。
在娃娃极具天赋的情况下,即使你家里没钱,牛逼教授一定也会免费教你娃娃的。放心,这帮老家伙真的完全不缺钱。有这个天赋的话不需要担心学费的问题。
你可以照着这三条试试,我跟你说这些的核心思路是要告诉你:天赋这东西必须按照“我绝对认定他是个天才,我要按培养天才的标准和条件为他创造机会”的思路才能看出来是否真的存在,而不是“如果我能看出来他有天赋就帮他创造条件,没有的话就别浪费时间了”。后者是没可能看出来的,翻译成中文这东西就是在赌博。
钱这个东西会有效的帮助你缩短需要判断的时间,但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钱就得下更多的功夫和精力了。作为家长如果付出不到位,指望自己孩子“天赋异禀”能让自己“省点心”还能超越大部分人成为顶尖梯队,那是在做梦。
这三点如果你做到二三点了,第一点我都可以帮你解决,要不要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19-7-1 13: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差不多达到以下几个小孩的水平,那就可以好好培养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6413275117473792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6108397488943104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6108430414163968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6108458117603328
培养一个专业的钢琴家,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1.天时:你需要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他,监督他,保证上课和练琴时间不会受到任何其他事情的耽误;
2.地利:你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能定期找好的老师上课,要有机会参加各种比赛和交流,尽快读附小、附中;
3.人和:你需要全家的力量来培养,学钢琴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绩,你要避开一切说闲话的人,坚持走下去,小孩还要自己喜欢,不然大人再怎么用力也不行。
别看郎朗、李云迪、王羽佳、张昊辰现在很光鲜,他们当年都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的,成名后,当职业钢琴家一辈子都很辛苦的,每天依然要坚持练琴,全世界演出,是一个很累的职业,算是艺术家里的运动员了,不这样的话,很快就会被淡出视野,被网友黑……
当然走专业也不一定要到达他们那个水平,全国千万琴童,后来大部分人还是当了钢琴老师。
其实我想说的是,孩子学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他这样一个兴趣爱好,伴随他一生的成长才是最有意义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19-7-1 13: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这里唱个反调。
首先要明白的是,先做人,再做艺术,再做音乐,再弹琴,傅雷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和傅聪说过这句话,但似乎大多数老师家长都不懂这个道理。


国内那种很小就确定方向,除了练琴不干别的的教育模式到底怎么样,看下中国钢琴教育现状就知道了。幼儿组、少年组出国比赛,确实吊打发达国家的孩子,一天练好几个小时的和人家一天练一个小时的有可比性么?十岁的小孩弹肖练,拉赫,李斯特确实很厉害。
但是当大家都能弹这么难的曲子的时候,到了成年阶段,二十多岁的时候,真正国际大比赛,有几个进决赛?进去的几个华人有几个是在中国长大的?有多少甚至中文都不会说?


我自己写这个答案的时候稍微统计了一下:
2015年肖邦决赛的10个人,3个华裔,都是美国长大,都是用英语名字。有些公众号总说什么华人之光陆逸轩,他中文只会说几个词而已,Kate Liu 8岁从新加坡去的美国,杨一可6岁从重庆去的美国。


2018 Leeds比赛,68个人可以去现场比赛,十几个华裔,只有5个是中国大陆国籍,这五个人里只有2个不是十几岁就出国接受教育的。
半决赛10个人,4个华裔,3个汉语拼音名字的,全部都是很小出国的。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很多。
中国大陆13亿人口,几千万琴童,走钢琴专业的年轻人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还多,每年考艺术统考的钢琴有上万人,艺术院校附中每年钢琴系应届生几千人,但结合上文的数字,又说明了什么?


不说这些顶尖的,说一下相对优秀一些的。我在德国快八年,见过无数国内音乐学院附中的,十几岁的时候弹/吹/拉得比同龄在德国长大孩子好很多,但到了本科,硕士阶段,几乎没什么进步,甚至不少人弹得不如十几岁的时候好,这又说明了什么?
我在德国见到的钢琴教授(包括外国人),没有几个是只会弹琴不会别的的。我直接认识的里面,有的有三个博士学位,有的是有行医资格证的医生,有的同时还是飞行员,有的同时也是动物学家,有的是历史学家,有的精通五六种语言。我本科的教授Jochen Köhler维也纳和科隆两个演奏家文凭,读过哲学、欧洲文学的硕士,精通当代艺术(美术),法语意大利语英语是能阅读文献的水平。


我身边在德国长大的同学(不一定是德国人),钢琴弹到专业水平的,差不多一半都是学校成绩非常好,有的同时还读医学/法律/数学/物理,或者先读一个专业再来读钢琴/读完钢琴再读一个别的专业的比比皆是。我班一个94年的女生在高中门门功课满分(1.0),同时学钢琴和小提琴,两种乐器都是全德国开音乐会。


事实上,德国根本就没有“音乐学院附中”这一说,如果弹得特别好,可以考音乐学院的Pre-Collage,只不过是可以每周可以和教授上一次课而已,还得正常在高中里面学其他所有的科目。(这里也说一下,中介说的“预科”都是骗人或者说片面的)


以上说明了什么,真的优秀的人往往是做很多事情都优秀,我见过的弹琴弹得好,其他方面低能的人并不多,并且,您真的愿意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这样的人么?
国内附中附小这种教育模式让孩子家长都急功近利,感觉好像除了弹琴之外就没有正事了。这样做看似让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领先,但其实是在透支孩子的未来!
(学龄前刻意教孩子背诗,算数也是一样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在接触这个大世界,让不同花样的信息刺激大脑发育,把孩子限制在枯燥的音节和数字中是有碍于大脑发育的,这个科学界已经有定论了)




人生不是短跑,是长跑,并且是不定向的,没有人能确定未来的大趋势,过早的给您的孩子定一个这么狭窄的路,只会让他的前途更迷茫。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这么早就决定孩子的方向,尤其还是在您觉得孩子天赋异禀的情况下!
弹琴不是靠手,而是靠脑子,靠阅历,靠知识,靠品味。再重复一下开头那句话,先做人,其次做艺术,最后做钢琴家。

(这里再插一句,阿劳十几岁的时候去柏林找教育大师Martin Krause,大师直接说“你先去柏林大学读一个文学专业,把欧洲重要的文学作品吃透了,再回来找我学钢琴!”)


至于国内艺术类院校附小附中有多乱,这里就不展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发表于 2019-7-1 1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钢琴专业的,但从小读音乐学院附中,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在职业交响乐团工作。国内外你们叫的上名字的钢琴家,我几乎都有一起合作过。同时我最好的朋友,也是看着他在钢琴这条路上一路走到了今天,现在是某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老师。所以,我想我可以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先说说天赋。在我看来,在音乐这条路上只有两个时间段会最重要。一个就是儿时的初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天赋,主要体现在孩子的简单乐感,对音准节奏的快速适应,和能否自主练习或在家长的陪伴下坐的住,保持比别的孩子更多的练习时间和效率。这些在中国的学前或小学阶段的孩童来说,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具备的。而第二个阶段,就是当孩子走到学琴者迈向职业音乐家或演奏家阶段,这个时候,能否自己心里对音乐,对音色,同时技术上的难点能否突破,都取决于天赋。前面有些答主说的很对,即便没有那么多天赋,只要在好的老师的教导下,通过大量的时间和方法去刻苦练习,想在音乐这个行业里走下去并不是多么难的事。但演奏家绝不等于就是音乐家,很多技术超群的演奏家,永远也称不上音乐家,当然,在中国,这两者几乎是重叠的。
那么第二个点就是,做为家长的你,想要孩子以后成为什么?职业钢琴演奏家,其实比拿奥运冠军还要难。12岁,最晚15岁前,你的孩子就必须在国内所有琴童里成为佼佼者,或者国内前几位的音乐学院附中里,成为公认的最好的那几个学生。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不断地参加各种国际A级比赛,扩充曲目量,完善技术缺陷,如果能在这个阶段拿到一两个权威比赛的奖项或进到最后一轮,基本上达成了百分之三四十吧。或者,最晚在进大学前能考入国外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并碰到一个适合教你孩子,且在圈内也相当有一定知名度的好老师。那么这个时候孩子也有我第一段说的那种天赋,基本上可以说他已经有百分之七八十能够成为职业钢琴家了。最后的百分之二十,你孩子的个性,身体素质和精力,他在学琴阶段所积攒的有效关系资源,包括形象也很重要。不少国际A级比赛的第一名获得者,因为这样那样的音乐之外的因素,没有经纪公司愿意签约,琴弹的再好,也出不来。
郎朗一年最多的时候有一百五六十场演出,还不包括大师课和商业活动。在这么大密度的工作量里,他还得扩充自己的曲目量,抽时间去练基本功保持状态。先不说能力与否,真不是随便哪个人能做到的。当然他是个特例,很多钢琴家不会频繁接那么多工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说,如果你的孩子被老师夸赞有天赋,这是好事,但要我们去从一个五岁的孩子身上看到成为钢琴家的潜质,这个真的很难,我们班附中初一入学时,班上八个钢琴专业,基本水平线都是肖邦练习曲。但弹得下来和弹好它,差距太大。而到了比我们小两届的新生入学时,最好的学生弹的是李斯特的《鬼火》。从曲目难度上来看,国外同年龄的孩子和中国孩子的程度差别真的有点距离。但这并代表不了什么,至少那个弹鬼火的孩子,现在也没成为钢琴家,甚至一次国际A级比赛的决赛圈都没进过。
中国人总喜欢在一件事刚开始甚至没开始时,就奔一个很大很远的目标,一方面太缥缈,再就是无形中你和你的孩子心里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这样无益于学好音乐,所以,没必要去在意那么多现在看不见的地方,你的孩子学琴不是为了别人,包括你们,只是为了他自己的未来,你能陪伴着他,让他把现在的天赋运用到学琴里面就足够了,至于他想不想成为钢琴家,能不能成为钢琴家,你现在就是跑到音乐学院去找权威的老师听,他们都不见得说出个明确的答案。
当然,国外有不少明星老师,这样的老师手下的学生成为钢琴家的几率要比别的老师大很多,能被这样的老师看中愿意教,基本上也是对你孩子的一种肯定了。国内这些年估计最明星的老师应该算是但昭义了,如果你们家的家庭条件能够承担这些学习费用,可以考虑去找这个老师看看,但人家愿不愿意听,真心不好说。因为全中国有千千万万学琴的孩童,都想成为下一个郎朗或王羽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19-7-1 13: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某位音乐会钢琴家,他五岁是啥样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6660544429363200
Ins上一位青年钢琴家,90年生人,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人。这是他5岁时候的视频,在琴键上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
五岁很小,
手可能没长开,稍有技术性的曲集基本都弹不了。
五岁很大,
在钢琴上,稚嫩的琴童怀揣着对整个世界的想象。


不一定需要技术多好,
其他回答里的所谓神童技巧也都这样,其中那个考上茱莉亚预科的他妈收到申请前还在群里犹豫咨询。
找个好老师➕固定时长都能弹差不多


不一定需要家里有钱,
国内除了牛牛,买了个四十万的博兰斯勒,大部分钢琴家小时候就普通立式琴,
而李斯特家成分是农奴,舒伯特肖邦家是教室家庭,除了拉赫玛尼诺夫贵族出身,但家道中落。
需要的是,孩子真正对钢琴的爱,不仅仅是玩具游戏动画片汪汪队的爱,而是把钢琴当画笔,当唇舌,当语言表达的爱,有了这个爱,剩下的就是熟练工时了。
需要的是,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包容和支持,知乎里 @王天元 就挺不错,带着儿子到处上课蹭好琴,自己数学老师出身还能帮忙写作业。而不是笨鸟不先飞天天在家逼着孩子飞,也不仅仅是你几级了我几级了,你老师给你弹啥了我弹啥了,前三名不收学费你他妈怎么没用考了第四名了。
更常见和最无奈的是,家长自己心里什么B数都没有,然后觉得自己梦日入怀生了个阿波罗,然后开始待价而沽奇货可居了。然后有蛋孵出小鸡变大鸡生蛋鸡群赚钱换老婆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7-1 13: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告诉题主,有天赋的孩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那么根据我多年对幼儿的教学经验来说,分为以下几点:
1,有敏锐的听觉,当然前提是爱听音乐对音乐敏感。
2,有准确的节奏感,或者说很会节奏模仿,喜欢听不代表就能卡准节拍。
3,老师说的可以听得进去,能短时间内专注于控制自己的手和脑。
4,有逻辑性,很容易找到乐谱上的规律,很顺畅地读谱。
以上这些,我遇到很多孩子都能做到,而且做得很好,但是(注意转折),这些不是最终决定孩子是否学的好的最重要因素,有个百折不挠的家长,有方法有执念有智慧地谆谆教诲才是最关键的,多少家长,看到孩子不练琴的没办法,看到孩子不按自己要求练琴的就想放弃了,很多都是指望孩子有天赋自己可以轻松一点,或者指望老师的也是很大一部分,说句不好听的,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住的老师们也无能为力啊,因此各方面因素都齐全,恐怕才能出一个学的好的,忘了补充,好老师也是相当关键,不然路领歪了,再有天赋也只能在小范围里乐呵乐呵。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4039578918391808
z视频里这个孩子四岁开始学琴,目前刚七岁,小学一年级,论天赋不算最好的,但是很稳,主要是人家家长很稳,笃定了要好好学,风霜雨雪也不落下,总之,好家长真是比天赋更重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7-1 1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所有回答然后回过头来写一个,因为我认为您对于专业或者音乐家可能有一些误解。
我不否认咱们所谓的“天赋”对于早期琴童进度快慢有决定性的作用作用,但如果从将近7、80年的职业生涯来看,咱们所说的这种天赋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能不能成为一名职业的演奏家,天赋可以说是众多因素中重要性排名相对靠后的。
一个成功的音乐家,首先要有很好的老师,初期阶段要有懂教育的,中期阶段要求严厉的,后期阶段要求在音乐造诣上高的。
除此之外,还要有有人去进行运作,即使你在成人国际音乐大赛上获了奖,不懂运作而昙花一现的音乐家也不是没有。音乐是为观众而演奏的,如果观众不接受,水平再高也得不到业外人的认可。
咱们回过头说专业,世界知名的大师,每场音乐会以十万甚至百万美金算的那种,叫做专业;从音乐学院毕业,去了小学当音乐老师的也是专业,两者都是靠音乐技能和知识维生。
我接触过很多弦乐器专业学生的家长,因为我是拉大提琴的。我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这个规律间接的把孩子的音乐之路断送了,或者让他们的音乐生涯过的很不开心。
这个规律就是胡同思维:如果我没有天赋,音乐干不到顶尖,那还不如不学。
如果您是担心学了音乐会分散孩子文化课的精力,那么可以选择读完高中以后出国考欧洲美国的大学。
但是同样,这种不进则退的思维是在教育上的大忌。不上科蒂斯茱莉亚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上了一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音乐学院就不能是好的专业音乐生了么?
目前看起来,您的孩子天赋在现阶段已经高于一般孩子很多了,即使这样我仍然不推荐这么早就走专业道路。
国内如果走了专业道路,就需要进附小,然后说很不好听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只懂音乐的文盲。不是附小没有文化课,而是根本没人在乎。
学琴学到十八岁以后,真正的天赋就会慢慢显露出来了,真正的天赋其实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模式。
很多家长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厚积薄发,以为这三个月进度落后了,以后就会跟其他人越拉越大。
咱们可以拿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来类比,学乐器演奏只是学招式,但是没有内功,所有的招式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文化课就是内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19-7-1 13: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其实天赋没有那么重要。
专业钢琴这么多年,感觉天赋这件事情还是很悬。一般来说,普通人靠努力就能做到一个成功钢琴家的百分之70。当然,这需要这个人从小就开始和很好的老师上课,没日没夜的练琴,很热爱这门艺术,不管有没有天赋毕业的时候也起码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平线。但是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天赋真的帮了什么忙么?可能有,但是很少,主要还是谁练的多,谁练的方法对,谁就是牛,你说孩子音乐天赋很高?可惜孩子一般在成长过程当中,很难对每个作曲家的风格有成熟的理解,主要都是靠老师的帮扶,所以从5岁到15岁这个阶段,老师比孩子的天赋重要多了。
另外一方面,天赋分很多种,有的孩子有手指灵动的天赋,有的孩子有手掌跨度大的天赋,有的孩子有准确的辨音力,有的孩子有很强的音乐感知,有的孩子有稳定的节奏感,这些都是天赋,我相信题主您的孩子一定会在这五花八门的天赋里有几样的,但是说白了那又如何呢。。进入了专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让别人自惭形愧的天赋,会有太多的别人家的孩子了,到时候大家都是众生平等。
所以钢琴表演素来不是一条好走的路,要投入太多钱,要家长放弃很多自己的人生来陪伴孩子,要让孩子失去一部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童年,要能狠下心把孩子每天摁在钢琴前2个小时(5岁的话这个时间差不多)。就算这样这一路还是有不少人被淘汰,进入世界前20名音乐学院的学生还有转行做生意的呢。希望题主能意识到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荆棘之路。但是如果孩子真的热爱,家里真的准备全力支持,那孩子走起这条路来再难再苦也会觉得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9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发表于 2019-7-1 13: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凑个热闹吧。
首先,必须表示一下对1900所说的赞同。他讲的已经很清楚了。我这里稍作一下补充:
1、从我查阅的资料来看,王羽佳也主要比赛前和考央音附小时,能够每天自觉练琴4个小时的。她妈妈曾说过,她是小学五年级时考的央音附小。五年级下学期时,羽佳已经11岁了,基本懂事了,每天自觉练琴4小时甚至以上不算奇怪。
郎朗在三四岁时,为了逃避上幼儿园,虽然也能白天自己主动练琴一个小时以上,但还是会尽可能抽空偷偷玩的。在沈阳时,曾让郎爸抓到,一箱子变形金刚都被扔出窗外,他还为此哭了好久。
所以,五岁的小孩子能够喜欢弹琴,不逃避练琴就足够了,不用强求主动练琴多少小时的。题主说孩子每天练琴至少一个小时,作为这么大、刚启蒙的琴童来说,也还不错了。当然,如果题主想让孩子将来走专业道路,肯定要逐步加码的。
2、题主在评论中提到,孩子学琴不到半年就能弹6级曲子,这让我比较吃惊。学琴不到半年,每天练琴一个小时,哪怕两个小时吧,就弹六级曲子,这拔高是不是太多了?给我的感觉不太靠谱
谱子看两遍就能背下来,背谱能力非常强。但到底是什么程度的谱子呢?背到什么程度呢,背谱演奏时,表情符号都做到了吗?这个很关键。
大家介绍题主参考的小依依陈安可,是3岁由天津音乐学院老师启蒙开始学琴的,网上能找到她5岁时演奏克列门蒂OP36.no6的视频。考虑到陈安可比题主家小朋友启蒙的年龄小,她5岁时的水平,其实不适合让借鉴来判断题主家小朋友的情况。但题主可以看看,曲子弹到什么程度算弹得很好,再对比一下自家老师让自己小孩弹6级曲子的效果,可以判断一下老师的水平。
陈安可的这首小奏鸣曲肯定是精弹后的,但参考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3、题主说小孩老师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可以跟小孩的老师聊一下为什么要安排学琴半年,不到五岁的小孩弹6级的曲子,有什么深意吗?
说实话,看到题主说你家老师让学琴才半年,刚5岁的小朋友弹6级的曲子,我觉得这老师很不靠谱。但钢琴老师很多,各有各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网友也不能基于这一条就说这是假冒的音乐学院老师。也许人家有其他考虑呢。
如果小孩老师真的是音乐学院在职钢琴老师,题主为什么不直接跟他交流这个问题?就算他是年轻老师,经验不多,也可以推荐给自己在音乐学院上学时的教授,帮忙鉴定判断一下啊。如果再请他的教授帮忙推荐的话,无论央音、上音的教授都应该能找到的。总比在这里求教网友靠谱多了。
4、最后,还是尽可能给题主一个比较合适的比较对象吧:
郎朗2岁半由郎爸启蒙,3岁半投到朱雅芬门下;张昊辰3岁启蒙;陈安可3岁启蒙。他们5岁时的水平,都不适合做题主用来判断自己小孩的标准。
王羽佳出生时家里就有钢琴了,启蒙前就经常在家里把钢琴当玩具弹着玩。她是4岁多,差不多4岁半时由中央芭蕾舞团的钢琴演奏家罗征敏启蒙,正式学琴。学了半年多后,差不多5岁时,顺利考过一级。6岁时,被罗征敏推荐给自己的好朋友,凌远老师。
王羽佳的天赋不用说是非常好,也是4岁半由名师启蒙,她5岁时的水平,差不多可以作为参考,让题主判断自家4岁半启蒙的孩子,现在的水平,以及天赋了。
至于有些网友说的什么半年进入599,甚至两周进入599的,相信我,太早拔高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启蒙阶段还是要好好打基础最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