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静静的读你 - 

钢琴未来究竟是钢琴家弹得好,还是AI弹的好?怎么评判?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8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9-7-2 1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AI弹的不可能比钢琴家好。


之前的我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从真正“有意识地”开始学琴一直到现在,老师一直都在强调:
“照谱弹奏。”
“你没弹出这首曲子的时代特点,作曲家的特点。”
所以我就会想:
“既然我演奏的是某时代、某位作曲家的作品,那我和AI有什么区别?”
“我可以向它输入作曲家性格与时代特征、记谱法与奏法,它弹的肯定比我好。”
那为什么AI弹的不可能比钢琴家好?
因为,
“照谱弹奏”是最基本的,做到了照谱弹奏,才能加入“自己的东西”,二次创作。


什么?你告诉我,AI是可以学习、吸收并创造的?其实它也可以“二次创作”?


好,假设AI也可以做到一个完美的“二次创作”,将那些连线、附点、跳音、标记做到完美无瑕。
但这个时候的AI也只是“钢琴者”!
钢琴家之所以为“家”,为大师,因为他们把音乐赋予了意义。我曾经亲眼看过一位大师在演奏完一首曲子后沉默了好几分钟,在擦拭眼泪。
因为阅历,因为有着人类共通的“感情”,所以才会让观众有“感动”,有通感,在音乐中蕴藏着哭诉,蕴藏着欢乐。
题主能这样问,是因为你音乐会听太少了,你对艺术根本不了解,就不要带着“理性”去评判“艺术”。
我看到这个题目,真的猛翻了一个白眼。
除非有一天,AI有意识了,有记忆,有感情了,它才能取代钢琴家!否则,AI永远都是人类的傀儡
但,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这世上就没有AI做不到的事情了,人类也就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8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9-7-2 18: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工智能只处于第二代,基于大量数据的统计学习。所以说,现在的钢琴曲AI只能无限拟合钢琴家的水平,但是难以超越。未来如果出现第三代,可能就可以超越了。


但为什么围棋上AI可以超越呢,因为围棋是个对抗性游戏,而且结果很明确,赢或输。所以AlphaGo可以在大量自我博弈的时候产生超越人类水平的棋局数据。而钢琴曲无绝对的好坏和输赢,所以AI还暂时超越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7-2 18: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围棋能获胜是因为其有明确的胜负判定法则,因此AI可以有一个清楚的训练目标
而艺术的展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艺术的解读也是如此。所以一直以来AI作曲作画都有很大争议。
AI作画几年前就有了,有人说这样的艺术没有灵魂;有人说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歪个题,说两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说起来就在不久前,19年二月份,有一位叫Philip Wang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网站:https://thispersondoesnotexist.com/
它可以生成一个“不存在的人”的照片,如下:
This person does not exist
问题来了,这算不算艺术创作?如果算的话,这是个很棒的艺术品,还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作品?
2、图像风格迁移:(图片来自Gatys的论文https://arxiv.org/abs/1508.06576)
原画
《星夜》风格
《呐喊》风格
这样的《作品》是否称得上是好的艺术?迁移风格后的建筑图片与梵高的《星夜》比如何呢?这些问题每一个都称得上是“引战”,或者说“带节奏”,而其存在争议的根本,就是因为“艺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你可以说这不是艺术,我也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然后我们就容易打起来)。
钢琴家弹得好还是AI弹得好呢
对于开发这款AI的工程师而言,无疑是AI弹得好,毕竟这是自家孩子一样的存在。
而对钢琴家而言,艺术家必然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身为艺术家的追求,所以AI是不能与艺术相提并论的。
在我看来,一段音乐能让我听的心情愉悦,我就喜欢听。至于是艺术家的弹奏还是AI的弹奏,其实我不是很在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7-2 18: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有人说我小看ai了,那麻烦你们拿出理由拿出实例再来说我,ok,我才疏学浅,我渣,但我有想法,有这么说的理由,谢谢,
连钢琴家不也是一个人一个风格,演奏同一个曲子是不一样的,从现在的逻辑上看,我不认为ai能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甚至说还能超过钢琴家的,东西,我说的或许过分了,ai弹琴不限制于节奏那些的精准,但超过钢琴家?还是算了吧,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渣渣的我表示我怎么看我都没觉得ai有可能比钢琴家弹的好,谢谢。
麻烦不要就甩给我几个字“你小看ai了”,那我也只能回您“不好意思,您小看钢琴家了,麻烦您了解一下钢琴演奏”
希望大佬能用现在的科技水平,现在技术上的逻辑给我解释,推理一下,如何实现ai上带有人类感情,人类的自主自由思维,人类的理解能力,人类天生的几大智能,特别是对音乐这种以理性为基础也要充满感性的东西,而不是有根据开发者设了原始数据,而不是大佬们甩几个字
再补充一下:
其他部分答主所说的很对,在钢琴家的级别,是没有一个好的标准的,各有所爱,每个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好,是没法这么比的。不过我不觉得ai可以说是多了一个钢琴家
我说的这个好的角度 层次是在这方面:钢琴家在演奏时候不管如何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完全的理性吧,钢琴家弹多次同一首曲子不管哪个方面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而ai的演奏,再怎么说ai也没有自己的主观思维,由人类搞个什么触键方式等奏法,从大师们的演奏里取元素,还给做个标准体系,输入给ai,也就是输入给机器呗,让个机器把这些作为素材,随机概率按照某个所谓的标准体系来组合起来?拼凑各种出什么大师风格,在然后绝对理性不带思维的去输出成音频放在自动演奏钢琴上啥的,这操作就是ai有自己的风格了哦?还有感觉某答主说的很对,这种技术也就跟midi差不多,加了点花,然后就拿这个跟钢琴家比好坏咯??比钢琴家弹的好咯?还有对艺术的理解对演奏的理解,我同认为,钢琴家的演奏是钢琴家与作曲家的促膝谈心的一种方式,ai那算是什么??你怎么说ai能比钢琴家好?因为够像?够能凑能组合的天衣无缝??在大众的耳朵里听着是有感情的?(因为人都天生音乐智能,听众还会脑补是吧)这就叫比钢琴家好咯?艺术,音乐鉴赏是还能这样理性分析还带标准化?演奏之前在练习时候演奏者肯定要对这个曲子充分的了解创作背景 作曲家生平 风格等等,还要加上自己的主观上的理解等等,就比如我记得郎朗说自己弹拉二的时候,总是觉得弹不好那钢琴开头,找不到感觉,后来他去了趟圣彼得堡,听到了那的钟声收到了启发,终于来了灵感了去怎么演奏拉二开头。这就是钢琴家在演奏上还有自己的主观,那么我想知道ai呢?人类研究一下郎朗的触键,输入ai,让ai做的一毛一样,完事?
以下原答案:
你要是对弹的好的定义是,节奏速度要非常的精准如谱子的标记,n连音对n连音也要卡的非常准。那么自然是ai牛逼,ai那叫弹奏
你要是对弹的好的定义是,有感情的代入去演奏,特别是古典音乐,那这不用多说了吧?钢琴家那叫演奏
曲子毕竟不是一定要死板的按照乐谱来弹的,还有rubato咋办呢?
个人认为,ai再智能,也依然是人工最开始写入的数据,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在这个总是有限的数据库里来来去去吧,再怎么组合也是有限,那人就不一样了吧,不仅有数据库还有自己灵活的思维自己的思想情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9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19-7-2 1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琴谱是代码的话,那么发明这个代码的人应该回炉从VB重新学起。。。


哪有记录这么模糊的代码。。。光有速度音高节奏是大体精准的。。。
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线性是怎么样的?渐几个级别?
ppp pp p mp mp mf f ff fff分别对应着多少接触面积上多少牛的强度?
颤音是能颤多快颤多快还是有限制?回旋音呢?
每个音应该在钢琴键位的哪个位置下去?键头还是键微?
踏板深度是多少?保持音踏板呢?
更何况还有乱七八糟的形容词:
如歌的 :什么是如歌的?我弹的是歌还不够如歌吗?是连音还是主次分清?
活泼的 :怎么叫活泼的?我是不是弹琴之前先去一趟幼儿园?全是跳音还是怎么样?
vivo :是让我买vivo手机吗?
poco a poco :?????


wdnmd辣鸡代码。。。


不过我个人还是希望深度学习技术继续进步,争取给每一首曲子都出一个学习指导版,毕竟有的小众曲目没有示范还是挺难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2

帖子

3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9
发表于 2019-7-2 18: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评判标准是多维度的:作品是否完整、演奏手法、音色变化、情感共鸣等都可以成为衡量钢琴弹奏好坏与否的标准。
有人说,AI时代,文学和艺术是人类最后的防线。
事实上,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其在深度学习、知识储备方面已经远远高于我们。人类自身的价值则体现在我们拥有思想和撼动人心的力量,那些爱、创造力、想象力…我们感知世界,将艺术和情感相维系引发的共鸣,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绿皮书》里的钢琴家唐博士。他虽然受过高等教育,谈吐优雅,表面上被上层白人欢迎,却从没真正地被平等对待过。在南方巡演的过程中,他不能同白人一起就餐,不能和白人同上一个公用卫生间,甚至下榻的酒店也被局限于绿皮书上所列酒店清单。更悲哀的是,他与自己的族群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谢利博士本来可以留在北边,在派克大街派对上广受追捧,但他想来南方”。因为他想靠音乐赢得人们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他的音乐里有抗争、有对平等的追求,在古典和爵士间自由穿梭……他的音乐只属于Don Shirley。
正因为如此,他的音乐是无法替代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6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19-7-2 1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身搞过AI,也玩音乐,虽然两个都没搞太深,但是我确实是想这过这个问题。
其实按照技术层面来说,ai完全可以按照谱子演奏一个曲子,而且并不会难听。而且ai完全可以去模仿一个大师的演奏,丝毫不差。
但其实ai要真正像人类一样去演奏,难度还是十分大的。因为演奏本身受的因素影响太多了。比如吉他伴奏弹唱,真正高手伴奏的时候,会根据歌唱者的情绪,对现在的节奏和和弦进行调整。那你这个ai要“根据歌唱者情绪”对演奏进行调整就很难搞了,首先你ai怎么去识别演唱者的情绪?光听歌声?还是要结合歌唱者表情?还是要去探测歌唱者体温的变化?这些参数都得考虑进去,可能才能训练出一个精确度稍微高一点的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再结合大量观众反馈,就可能得到一个能跟着歌唱情绪伴奏的ai,这里面涉及了声音精度识别,人脸表情识别,体温探测,深度学习等等技术,不过要达到,应该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我觉得真正的难点就是如何让ai产生情绪。
好的音乐一定不是只传达音符,一定是情绪的表达,我认为玩乐器的朋友都会认同。有时候这种情绪一旦过了,即使演奏过的乐手,也无法复刻。就像96年beyond 海阔天空 那段经典solo,很多人说听到了吉他在哭泣。后面这种感觉也无法复刻。
玩音乐的朋友,或者唱歌k都朋友,应该都试过有一刻你演奏或者唱某个歌时,顷入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感觉,让你觉得你那次演奏(唱)特别不一样,等你下次想找回这种感觉却难以找回。
如果ai能像人类一样有这种情绪,并且能通过乐器演奏出来,那这时候ai和人类已经很接近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7-2 18: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圈答案,想谈谈个人的理解吧。
先说结论,我认为AI弹得好。
首先楼主的问题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如何评判弹得好。很多回答都认为人弹琴优于AI是因为人能够更妥善地处理感情表达,那我觉得可以把更能贴近听众心中所倾向的情感表达称之为弹得好。
(插个题外话,我看到有答主提到MIDI,我个人不认为MIDI演奏跟AI演奏有什么共同点,因为MIDI本质上还是用技术手段反应以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情感表达)
如何能将乐曲弹奏得更符合听众的感情倾向,有两个方面。第一,记谱法中已经有了一套复杂且完整的表情记号,按照谱面信息进行演奏,基本上能够表达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第二,演奏者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对表情记号进行修改或增减。
事实上,一般在独奏作品中,作者留给演奏者的二次创作空间还是比较宽泛的,比如并不规定具体的演奏速度、延音的时值等等。不同演奏者对于同一版本的乐谱,及时严格遵照乐谱的所有记号处理,多少都会有不同。所以能够比得出好坏的,我个人认为在于上述第二点。
听众的情感倾向是具有时代性和文化性的,暂且不谈个体差异,就整体而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听众都有不同的情感倾向。演奏者要抓住这种倾向,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学习、试错、总结。这个阶段就是人类和AI最大的区别了,AI的学习成本是大大低于人类的,AI可以很轻易地成为优秀演奏者,而人类需要长期的学习、练习、思考和总结,最终形成为大众所接受的特色。基于这一点,我认为AI优于人类。
但是我认为,AI能比人类弹得好,不代表AI能够取代人类演奏者,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不会看到这种情况。
首先,AI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可以轻易地达到人类演奏者的天花板,也就是说,AI可以把所有最优秀的人类演奏者的精华部分结合起来。但是AI很难突破这个天花板,我更倾向于认为所有的突破都应该是由人类演奏者来进行的。
其次,某一位著名的演奏者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演奏技术了得,更在于他的社会意义,比如在音乐理论的发展、演奏技术的改进、音乐的普及、音乐教育等等领域有所贡献,几乎没有演奏者是因为单纯的演奏水平高而出名的,演奏水平高必然会带来其社会影响。
我很赞同有位答主说的"能但不必要",目前我们对AI的要求还不是娱乐大众,让AI下棋也只是证明AI能够进行这种复杂运算,而不是真的培养一名AI棋手。AI演奏者的出现,我相信也只是意味着AI能够向人一样理解艺术,而不是要培养一位AI演奏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19-7-2 18: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1. 静态学习
人评价“艺术”并非永恒一致,而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我们说A演奏比B好,不是说有一种固定理论支持这种说法,而是当前社会(主流)认可。
认知在不断演化,演奏“熟练度”,“流畅度”这些硬性衡量,也可以认为是长时间演化形成的结果。可以认为,在某个固定时期,人对音乐的认知充分体现在乐谱和演奏技术中,因此,机器可以充分学习这些现有演奏,从而模仿人类的演奏行为。因此可以说,AI有能力模仿现代人(或某个时代)的演奏技术,达到以假乱真。
也就是说,静态地看,AI学习现有存在没有问题。


2. 动态
动态地看,一个特大师之所以伟大,除了有流行的技术,一定要有风格上的突破,改变。这种变化,既需要超前,又不能超前太多,需要被当时社会所理解,这就不是仅仅从乐谱和演奏中能学来的了。如果AI没有人的生理基础,社会基础,它的变化可能很不一样,固然可能很有特色,很大可能不会被人所接受。变化太超前,也可能被认为是神经病而被扔到垃圾堆,就像把20世纪无调性音乐扔给17世纪大众去评价一样。
即便AI能够充分学习人类结构、知识,AI演奏仍然可能很难满足人类自身变化的口味,因为(社会)变化是随机的,不可预测。假设现在的人都喜欢笑,那将来有可能发生怎么的变化?喜欢哭?喜欢放纵?喜欢沉思?受初值敏感影响,哪怕AI也无法预测精准。AI理论上可以生成大量的变化,但只有合上人类品味变化的,才会被认可。
人是艺术的裁判员,裁判的速度很慢,方向也很窄,当AI运动员跑得够快,线路够开,以至于裁判都跟不上看不见的时候,人类的认知不会给AI打高分。如果有AI裁判,同样人的变化,裁判也不一定能做出和人一样的评价。
从这一点上似乎AI是不太可能成为人类认可的特级大师的,原因不是AI不够强,而是人的评价具有局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7-2 18: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update:2019.5.11,纪念知乎上第一次被无脑喷,如果没被删除的话,见评论,顺便一提,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的意思,就是物联网
update2:被懂技术的人怼了,可能我没说太明白,再加一句可以概括的话:
ai不能胜任的原因在于ai有什么样的结果为最优的规则,而艺术没有统一的最好的标准。
并且有些规则可能难以转换为ai所能理解的规则。(后面这个有希望克服的)
然后发现原问题又加了个如何评判,这个我不敢说,就评论里有人和我争论点回答随便改下,稍微说下我的见解(纯业余,可以建议,别喷...)
画或者曲子美在哪里,我建议可以读一下『声乐』『手绘』类似技术的一些文章,我记得有个如何评判画作的问题着,找不到了...(找到的话更新)你会发现里面学问还是很深的,所以我在原回答里说了,我对这个问题的难度理解感觉不亚于语言翻译,并且要求还比这个高,我艺术方面没什么造诣,只是感兴趣,钢琴也才业余学3年,但钢琴学了这么久(就不要脸的说久了...别杠...)我还是没法学会去评判曲子,但是现在对比听我能感觉出一点不同,但让我用语言表达,我还真不会说,我只会说下我的感觉,古典音乐听着很细腻,每一个音符都有它的感觉,而流行音乐之所以被称为流行音乐,因为它没有那么细腻,它不好吗?也不是,你觉得好,就是对于流行音乐的好,而这个问题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古典音乐的好,没有一个标准,所以,难就难在这里,ai目的要的是对一个新曲子(测试集),能有自己的一套弹法去演奏,所以还是很难的,否则你直接录个音再放出来就是了。
最后吧,这个原问题本应该没有怎么评判这一问的,今天发现突然加了这句话...业余的不敢吱声,就以我目前了解的随便说一下,该有感情弹的力度要有强弱,快慢,听着很舒服。
update3:评论区还拿围棋说事,我只能呵呵,现在怀疑他懂计算机不...
原答案:
正好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涉猎过一点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业余爱好钢琴(虽然本科起步学的,不咋地)
先上结论,可见的未来是ai不可能胜任钢琴家的。
简单说下人工智能原理(我尽量形象说,可能不够准确),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很傻,没有创造性,怎么个没创造性,照猫画虎,机器是死的东西,你写的程序是什么,它就做什么,没有一点的主观意识,以前计算机不够发达,可以想成是很多if判断语句,但世界的变数很大,我们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况,现在计算能力变强了,以前只局限与论文上的东西,也就是深度学习,能够实现了,深度学习原理是基于统计,比如通过让机器看很多苹果的照片,知道苹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特征,进行统计,下一次识别的时候,判别图片中物体是否也具有类似特征,得到一个概率值,如果很接近1的话就判断是苹果,否则就不是。
同理,可以进行对客户分析,分析你app上的行为特征,电商推荐你什么东西去买,理财推荐你什么产品等等。
当然,我只是说了个目前的最主流的一个方法,因为现在这个方法应用很好,所以很火,同时带动ai火了起来(深度学习是ai其中的一部分)。
那么回到正题,钢琴表演上,ai肯定能做到的,就是正确性连贯性,显然嘛,输啥弹啥,强弱快慢之类的如果可以人工修改的话,也能有模有样,但这应该不算ai了吧,如果让ai听很多演奏家的音乐,让它学习...想法很美好,但我们需要知道让它学习这曲子的什么,比如苹果的颜色大小等,这个很关键,我不认为能够很好的想出来对应的方法,现在语言翻译仍然没有做到很好,我觉得要让ai弹的像钢琴家一样比语言翻译难度更要难,并且应用价值显然不如前者,大家研究的肯定不多,所以可见的未来看不到希望。
说回来,记得上课的老师说过,曾经计算机图形学在生成画作方面热门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就冷落了,为什么?因为从外行上看,能唬人,看着很美,但艺术上的专家觉得,这个美没法评判...钢琴也是,虽然我还是个业余的,还不具备足够对钢琴家演奏的欣赏的能力,并且懂点行的人电脑上制作的音乐很有可能效果比我弹好(其实就是...),但制作音乐所需要的创作性,ai做不到,就连给个谱子,快慢强弱都做不到,即使做到了,给了标记,甚至是多强多快,中间的变化,也很有可能不自然,这需要人的理解,没有一个规则。
当然,不排除见鬼的可能性,50年前我们绝对想不到计算机能进入千家万户,ai发展过程中也曾受到关注又因没成效而被冷落过。
最后的最后,不要以为ai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不要以为随便学习学习就什么都能出来了,某些程序员就是这样被某些产品经理逼疯的!(类似于什么都不懂的上司瞎指挥)(不是黑产品经理,黑那些真的不懂不沟通还瞎指挥的那些人罢了,因此也有很多程序员当产品经理了,因为比较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