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iexueqiao - 

学一门乐器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

[复制链接]

0

主题

347

帖子

3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
发表于 2019-7-6 1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手,再也没法好好单纯地听歌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7-6 1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晃眼学习吉他八年了吧,喜欢音乐这件事也真真切切在路上了八年。
从前的我以为
谈恋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赚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之后,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看到社会的黑暗面过分活在别人的眼里面,然后不断的感到浮躁和不开心,渐渐的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改变了我的看法。
1.只有活出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学好音乐
2.永远不能想着急于求成,必须静下心来不断磨练基本功
3.永远不要忘记走这一条路的初心


于是,每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我都以这样的方式去让自己内心静下来。当我每一次从国外飞回来的时候,我把疲惫的制服换成舒适的学生服去大学继续学习,我总觉得我的时间渐渐慢下来。
去酒吧驻唱结交不一样的朋友,发现自己不再是异类,有梦想真的会很好的。


希望对你有用!


附一张照片据说点赞会更多(哈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

帖子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5
发表于 2019-7-6 1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会弹吉他的女孩子有什么好,简单一点:弹吉他不仅撩妹也撩汉好不好。虽然我内心是比较鄙视带着这种目的去学习乐器的,但是现实确实是交到很多好朋友。
玩吉他四年多了,很多小伙伴羡慕你会弹吉他弹很好,但其实练琴的时间是很多很苦的,现在手上全部是茧,真的是因为很喜欢,所以就觉得不会疼不会觉得很费劲。弹唱会一首歌变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喜欢就去唱,反正感觉挺好的。


大学学的旅游管理,现在毕业了身边朋友有劝我开工作室做吉他。但我始终觉得爱好就好了,以后一辈子要以这个为生的话还是觉得会少了好多乐趣。
用极简的角度去阐述音乐我觉得每个地方都应该是舞台,所以很喜欢街头。轻松,随意,玩起来,做出音乐该有的感觉,分享自己喜欢的歌,这样要比酒吧驻唱纯粹好多。反正就是通过这个乐器改变了生活态度。


总之呢,我觉得只要是把事情做好,就特别酷特别有魅力。
吉他至于我改变的绝对不只是生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7-6 11: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我18岁,高考发挥失常,流落到岭南某农业大学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感觉人生跌落了谷底,且以后也不会再反弹了。
于是破罐破摔买了把吉他,拜师楼上寝室的同学学吉他。
第一把吉他花了600块,在2004年相当于大半月的生活费,代价是吃了一个月方便面。
改编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江南》,写上自己对学校的一些吐槽和感想,居然没有被蹩脚的唱功拖累,成功打入校歌手大赛决赛,还拿了最佳人气奖。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学作词、作曲、录音、混音、编曲,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2010年,组建了人生中第一支应该也会是最后一支乐队。
2011年,发行了乐队第一张EP《衣湿是个好乐队》,准备搞线下演出。因为找不到民乐手,开始自学陶笛、巴乌、哨笛、箫、竹笛、唢呐、埙和其他各种能吹的乐器……
2014年,发行了乐队第一张专辑《神怪辞典》。
2016年,发行了乐队第二张专辑《流杯池》。
2018年,即将发行乐队第三张专辑《龙门阵》。
期间,偶尔也上上电视节目:
中国乐队纯享:衣湿乐队《芹菜牛肉丝 》_综艺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回家乡找个剧场做个专场:


https://www.zhihu.com/video/985915144504844288
或者写个广告歌曲拍个推广MV:


https://www.zhihu.com/video/985915313472532480
学乐器对我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
改变就是。。以前我脸皮好像没有这么厚,不会公然地乞讨。
但现在我会了。
我们新专辑《龙门阵》正在众筹预售!
如果你觉得这个答案还不错!
请!打!钱!
猛击:众筹详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7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19-7-6 1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的故事有点长,我慢慢说吧……


2004年,我从南方的小县城,考到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学的是工科专业自动化。到了北京,大城市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最新鲜的就是音乐。


我开始和班里的其他男生一样学吉他。现在想想,那时候学习的环境虽然艰难,却很快乐。


没有吉他,我是借的宿舍同学的吉他学的。


没人教我乐理,我就天天捧着《李重光乐理》和《简明和声学》看,虽然很多看不懂,也依然咬着牙去啃。


还有最头疼的听力训练,每晚去学校找没人的角落拿着mp3练习,因为脸皮薄,唱的时候不敢太大声,稍微周围一有动静我就不敢出声,就怕被人看见,怕丢脸。


那个时候的我,就好像刚冒出地面的小芽,如饥似渴地想要学习音乐的各种知识,疯狂吸取音乐的养分。

在学校里看的一次普通的乐队演出,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当我看到那个电吉他手飞速地弹着solo时,仿佛有人给我的身体打了一针兴奋剂,我感受到自己的肾上腺素在飙升——太酷了!那就是我想学的音乐啊!


于是那个时候每个月才600块钱生活费的我,热血沸腾地买了一把Fender和音箱,一共花了700元(后来才知道那把fender是假的……);又买了VCD教学,每天在宿舍里练习,晚上熄灯之后没办法练,我会去宿舍中间的小隔间,不接音箱练爬格子。每当有夜猫子同学半夜经过时,都会被我吓一跳。


这样练了半年,进步飞快,离一个超酷的吉他手不远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5199815290028032
↑大学时代录下的一小段即兴,太有回忆的感觉了




然后我开始自己写歌了。


我始终记得,我写完第一首歌的时候是多么兴奋。那时候我连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都还没有,太穷了……我借用了同学的笔记本,装了cooledit粗糙地录了一个弹唱,激动地发到网上。现在想想我当时写的歌简直太low了,第一句歌词是“他是个大傻瓜,一天到晚弹着他的破吉他……”

后来我想学midi编曲,攒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个台式的电脑,可以开始学习编曲了。那个时候学习编曲资料是真的匮乏,我像大海捞针一样,在网络上漫无边际地搜索资料,几乎所有有用没用的资料我都看过,所有乱七八糟的问题我也都经历过。也正是这种经历让我明白,一个想要学习编曲的人想要什么。


刚开始我听歌曲里面的所有乐器都是糊的。网络上看到好多大神说:“你要提高,先去扒带。”“那该怎么扒呢?”“多听就行啦!多听就会扒带啦!”这样的对话,其实是会让人困惑的,到底该怎么听?从哪听?不知道啊!何况当时我听东西时还都是一团浆糊。


后来再回头看,我想给学音乐制作的同学一些建议:不应该上来就先去扒带,要先建立认知(比如训练听力:听音程、和弦;歌曲中最重要的手法以及常用的和声技巧等等),再去扒。去印证你学过的东西,不然扒出来的东西都是错的,这样意义也不大!




大四那一年,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所学专业的职业并无多大兴趣,我只想做一份和音乐相关的工作。


但是我能干什么呢?我想:我太菜了,根本没人会要我这样的。但我还是试着投了简历,并因此得到了“喜鹊录音棚”工作的机会,职位是“音乐销售”,换句话,就是一个到处卖歌的。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录音棚真是卧虎藏龙,创始人是一代音乐教父陈彼得,窦唯和其他北京知名的摇滚老炮儿都在那里录专辑。在那里,我认识了对我人生影响特别大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入行师傅张璐(现在的摩登天空音乐制作部总监),还有一个是亦师亦友的徐又老师。


我和窦唯


面对着录音棚里那么多的大神,我每天在录音棚待着,什么都不会,就看我师父做混音。一开始什么也看不懂,对着顶级的设备和器材,我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后来天天跟着师父讨教,回家自己再在网上看一些教程,才慢慢把修音、Protools和简单的混音操作都学会了。


回顾这一段学习经历,我想提醒那些和我一样半路出家的,想学习音乐制作的朋友,一定要警惕低水平重复。


那时候我在短短的一天里要做听力训练、练琴、编曲、听歌,这些我统统都想学,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没学到什么,甚至有些还退步了。我意识到我陷入了一个反复学习却没有提高的状态——这就是低水平重复。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我当初所做的规划,其实跟我的生活、工作,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我不知道我具体想要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学好音乐,成为一个好的音乐人,可这恰恰是我停滞不前的原因——因为没有认清自己以后的方向和当下目标的关系,导致我的计划无论怎么去做,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想要的太多,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录音棚虽然很多大神,却一直赚不到什么钱,两个月后,公司倒闭了...…


我由此陷入了人生的第一个惨烈的低谷——赚不到钱,连生存都很难,在音乐上又没有进步,仿佛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导致了我长期的压抑与焦虑,我的身体状况也每日愈下,最后得了胃出血。我清晰地记得那次去医院,医生给我开了药,我去取药的时候一看价钱就傻眼了,200多块钱,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然后咬咬牙就走了,没有买药。最后严重到我喝水吞咽都疼……


后来开始出现了转机,一是通过吃中药调理,我的身体好起来了。二是我写的歌《喜欢你》,被BOBO组合(井柏然 付辛博)作为主打单曲发行,那是2009年,选秀当道,BOBO组合正红的时候。

一切步入正轨,我似乎要开始上道了,却还是困难重重。

卖歌赚钱太难了!首先是圈子小,机会太少。而且很多歌被收了,却迟迟没有回音,又是漫长的等待。最难的一点,是持续的创作力。对于我来说,如果写所谓的通俗流行歌,一天写10首都可以。可是这样写出来的歌曲太普通了,很难被选中,就算选上了,也无法成为主打歌。好的歌曲其实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要通过科学训练就能达到,最难突破的就是“意料之外”。而一旦长时间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很容易就此消沉。


为了挣钱,我不得不继续做编曲。编曲虽然赚钱比写歌快,但是好的编曲和差的编曲,价钱有着天壤之别。

好的编曲和差的编曲的差别在哪里?我当时编曲就算差的,完全没有思路可言,就是一堆乐器往上叠加,根本不知道声部的排列,从来没有过“做减法”的思维。听起来觉得力道不够了,我就拼命加乐器,可这根本不是那回事。


困难重重,却没有人指导,我只能自己琢磨,成长得特别缓慢。


我好像又回到了刚毕业那个时候,质疑自己:做喜欢的工作,用音乐养活自己,我真的可以吗?

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种种问题,让我感到沮丧,渐渐地,我心里开始对自己说,“我可能不是这块料,还是算了吧,干点相关的,说不定还有出路”  。 于是,我退缩了,我放弃了坚持做音乐的道路,跟别人去搞所谓的音乐公司,




我想跳出做音乐本身的路,因为我已经完全否定了自己,自认为自己做不到。

可命运对我还算眷顾,一年不到,就让这个公司黄了。


这时候我已经毕业2年多了,当又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时,我发现,无路可走的我只能接着开始做音乐。这一次,生活依然不会心疼你,它继续打击你:“怎么着,还回来呢,你没戏的”。而我渐渐懂得,无论如何,生活都是对的。它让我痛苦不堪,它让我没有体面一说,它让我永远为下一顿饭,下一个月房租发愁。看不到前方的尽头,失落感似乎一直会围绕着我。


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我每一天都活在极大的焦虑中,我嫌弃自己进步太慢,想学习想提高,但是又要每天担忧自己的生存能力。

直到2013年,我看了一本书,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看完那本书的2天内,我迫不及待地疯狂丢弃了几乎我一半的物品。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我坐在我空空的电脑桌前,极其安静、平和——我的焦虑感消失了。


原来做减法的感觉,这么美妙。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的音乐也有了质的变化。我终于认识到,音乐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的人生如果过得轻松,其实音乐学习也会变得很轻松。通过那本书,我定义了自己生活和音乐的核心理念:做减法。这也是我后来的创立的“简法音乐”理念的初衷。


也就从那时开始,因为音乐上的进步和编曲能力的提高,我发现我开始能够养活自己的生活了。原来,沉淀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如果你18岁,你不要想着你25岁就功成名就,如果你25岁,你不要想着你已经晚了,给自己多一点时间,10年?20年?我坚信,回报一定是有的,并且是超乎你的意料的。


后来的几年,发生的事也有很多,无法一一说完。很感谢当时朋友们对我的帮助,比如徐又老师就对我影响很深。对我来说,你身边如果有一个这样厉害的音乐人,他可能不会每天都和你说长篇大论,但他就和你说一个概念,可能你一下子就被瞬间提升了!徐又老师之前在德国学吉他,他各方面都非常全面细致,当时他教过我一个概念,我印象极深,叫:木吉他的“鞭挞”,就是如何去拨弦,他教了我之后,我再录音时音色明显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不是他告诉我,那这个技巧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所以,前辈给你一个“点”,你会瞬间得到提升,从而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和徐又老师
很多同学跟我说,自己属于“半路出家”学音乐,一直学的很吃力,很想找到一个高效学习音乐的方法。


在音乐行业里,吃亏是福。但我不建议你走弯路。我经历了大家都经历过的问题,甚至我比你们经历过的还要多!我的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老师,没有这么便捷的教育渠道,没有人指导给你反馈。我虽然想和中央音乐学院老师学习,但是当时我没有钱,500块钱一节课已经够我半个月吃喝了。所以我想说:“如果你们现在能够用钱去解决事情,记得千万去找一个好老师!”不要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先把一个东西学透,你才会提升!避免低水平重复,学方法更重要。


我觉得你的学习应该围绕两大点:
1.方法论
2.系统论


建立这两点,才能在某一项上做出突破。


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我买了、学了这么多教程,却还是弹不好琴!资料无数,一辈子都看不完。

有什么用呢?它不会让你成为一个高手。


我想说:“认知”不代表你就会了!很多东西别人说了,你可能都知道,但让你弹一段,你就凉了...


所以这就是我当时学音乐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问题!


这两个东西让我一直停滞不前:
1.低水平重复

2.遗忘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些阶段,我希望你停下来思考这两个问题:
1.你做音乐是为了什么?想得到什么?(做创作人/编曲人/乐手?)
2.你现在要学的,是否有一个可以应用的场景?


你需要研究一个重点,知道自己的目标,学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应用场景”。如果你只是觉得一首歌好听才去弹它,那它只是在当下让你爽了,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又是低水平重复,你并没有在系统里提升你自己。所以学音乐一定要做“减法”!我是真的建议,如果你现在经济条件允许,不要找那些免费的教材啊资源啊,一定要花钱去找好的老师,学习你需要的、该学的课程!当你花了2块或5块钱去买几十个G的资料,那些东西其实就是摆设。你需要的是跟老师交流!去问老师这样做的对错。如果他经历过,他会告诉你对不对,我觉得这才是学习最大的价值!而不是特别分散的,什么都去研究。

做减法!自己该学什么,需要什么,就去认真研究,认真做。


下面打个小广告:


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到同学们高效学习,我开设了《音乐人高效学习方法论 》这门课程,让你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认清自己,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音乐。

这个课程是免费的,想要学习的同学扫码加助教微信,加时务必备注“知乎方法论”



https://u.wechat.com/MAmw413HER3ZbpRd5mAtczU (二维码自动识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9

帖子

2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7
发表于 2019-7-6 11: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学一年级学的古筝,嗯,对于一个从小学民乐的女孩子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幸运。最初是妈妈逼着学的,本来打算让我学钢琴,后来在少年宫看到一排排古筝,当时我也不知道那是啥东西,就拉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学这个……就这样与民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练到了高中,民乐伴随着我整个童年还有青春吧,虽然后来没有进去艺术院校,但是那段经历是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因为民乐真的太美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能保持初心,无论遭遇过什么不好的经历,我依旧能保持自己的本真,我觉得这就是曾经学习民乐赋予给我的。因为感受过那么美好的东西,所以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永远相信美的人,不随波逐流不跟随大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19-7-6 1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古筝时四十岁,老师二十岁,同学十岁。二十岁迷上听古典民乐,觉得要是有哪一天我能弹出来这么好听的声音就太棒了。正好那时心情不好,就想学个古筝静一静。于是我就学会了,心情也好了。我跟自己说:靠,我也会弹乐器了。那以后,遇到需要而不会的东西,就学一学,也都学会了。到现在我还在学着新东西,每天都有新收获,精神很充实,经常忘了已经自己人到中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发表于 2019-7-6 1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吉它六年,大学主要兼职谋生手段就是教吉他。
还有就是左手厚厚的老茧,端稀饭不怕烫
失恋以后可以给前女友写歌...
无论走到哪,只要有吉他都可以拿来弹弹。当然有人看到弹琴就以为是装逼,其实我觉得只要有吉他弹就会获得快乐,周围人的欣赏都是附加的。
闷瓜也有春天:国摇起名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5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7-6 1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时期的累赘,少年时期的骄傲,青年时期的挚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3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7-6 1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器?钢琴、打击乐、柳琴、中阮。我,一个学了四门乐器的人,没人邀自来强答一波。

介绍一下背景。母上大人是从三线小城市自己奋斗来的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的音乐系(不知道知乎有没有校友哈哈哈),后来当小学音乐老师。

四岁,钢琴,坚持六年,八级。那会儿我还很小,母上说啥就是啥。学琴的过程极其痛苦。极其痛苦。从小到大不知道因为练不好,不想练,撒泼赖皮打滚给母上打过多少次。每次坐不住了母上都直接巴掌招呼。最痛苦的是母上会弹钢琴,但是她不自己教,只是平常看我练琴,旁边坐着,练不好就扇脸。很痛的那种。但是钢琴练的这几年,为我后面所有的乐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已经训练出了我良好的乐感。

五岁,打击乐,坚持五年。五岁上小学,开始跟着上声部课,一个打击乐声部五个孩子,各司其职,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特性调整乐器。个子瘦小的我注定了没机会去敲大鼓定音鼓,只能在键盘(马林巴和木琴)上闯天下。爵士鼓也是有学的,父皇举办的各种学生活动(父上大学老师一枚)都有我打酱油的身影。一群大学生:“啊啊啊啊好可爱!”围过来吃瓜。上了高中自己组建了一个乐队,捡起了丢了很久的爵士鼓,大家聚在一起编曲表演还拿了个奖。感谢爵士鼓,授予我良好的节奏感,现在即使什么6/8拍子7/8拍子都不能奈我何~

十岁,柳琴,坚持至今已六年,十级已考完。柳琴不知道各位听过没有?中国山东的一种民乐乐器,比较少见,很少人学。母上怀着另辟蹊径的心态让我去学的。坚持到现在,初中特长生,高中特长生,一路都顺顺利利地上来了。考官们:“哇这年头居然还有学柳琴的孩子!不错不错收了收了。”到现在我高中,当了民乐团团长(不过是个不爱管事儿的团长)。明年艺考也肯定少不了这个好伙伴啦。

十五岁,中阮,准备考八级。我今年十六,其实算起来学中阮不过三个月。是不是觉得时间很短很水?但其实懂行的人会知道柳琴和中阮差的不多,上手很快。乐器是相通的,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不否认如今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有功利心。其实无可厚非啊,只要这笔投资是值得的,能回本,就行啊。其实乐器只要坚持学下去,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的。所有的事情都贵在坚持。学音乐的孩子情商高。其实孩子若是学得好了,这些东西会给他自信的。比如我。有一技之长的孩子不会饿着的!

明年即将艺考,带乐器上北京,感觉背琴会背出肩周炎的qw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