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7-6 1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了十年小提琴,业余九级,说说感受。
最开始的时候是县少年宫的到了学校门口发传单,拿回家兴致勃勃地想学吹箫(别想歪。。),因为当时看了笑傲江湖里面的沧海一声笑,感觉贼XX帅。结果回去之后被母亲大人逼着去学了小提琴,美其名曰优雅,可登大雅之堂。
期间的过程就不多言了,十年用了不少的钱,学琴的费用也一年一年地涨价,我记得最开始是50块钱一节课,一个小时,现在已经是富人家的奢侈活动了。小学的时候八点到九点就是每天固定练琴的时间,很多时候边练边哭,因为其他的小朋友都还在愉快地玩耍,感觉受到了超级不公平的对待。
所以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坚持着,小学的时候跟着报名在重庆观音桥有一个第五届科技活动周表扬了一次,三峡博物馆开馆的时候表演了一次,都是合奏,在学校的元旦晚会独奏过,一起学琴的三个人,有一个是成绩和琴都极好的小伙子,比我小一届,有一个是成绩和琴都不怎么好的小伙子,还有一个就吃处于中间水平的我,勉勉强强,将将就就,在外行人眼中就是,哇,会拉小提琴也,好帅好帅;在内行人眼中就是音时而准时而不准,考九级的时候也是勉勉强强刚刚过关那种。
之所以想回答这个问题是想说,其实像我这样学了一门乐器的人,很多都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放异彩。现在看来,我虽然并不是特别喜欢小提琴,但是也成为了一门不算太差的爱好。高中还是正常高考,大学还是正常本科,并没有因为学习乐器而改变了生活。但是有时候看到网上比较喜欢的曲子,一些好听的音乐,都可以找到五线谱出来拉一拉,没有任何的商业用途,装逼的话就说是陶冶情操,真实的话应该就是为了符合那颗还是热爱音乐的心。
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一个人有一门爱好是特别重要的,我也希望我以后能够让我的子女学一门乐器,或者一门特长,选择他最喜欢的,然后坚持下去。可能对人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曾经努力过,坚持过,仍然不会后悔(不管男女生学了都会增加不少魅力嘛)。
我相信生活中有很多我这样的人,毕竟像郎朗李云迪那种实在太少了。而且并不一定都要拿来赚钱,自己知道自己会,闲暇之余能够再“陶冶”一下,不就好了吗?
感谢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