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1-28 13: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更新一下,只是受邀回答,正好刚去看了老师,所以心血来潮眉飞色舞了一番,很多人评论说没有答到点子上,我仔细看了下,布局是有点散乱哈,现在补充或者解释一下我想说的重点。
1.郎朗发展了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举了那么多例子就是希望大家知道那不是他浮夸的表演,古典乐的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演奏者会投入到作品中,根据作品描写的抽象内容和具体情感进行想像,并尽量的通过演奏传递给观众。郎朗不仅音色细腻多变,配合适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一方面是他投入到作品中的自然表现,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使观众感受到音乐的内容,不然很多外行人听古典音乐会真的会睡着,为什么?就是因为不知道表演者在讲什么,郎朗这点做得很好,现在演奏界也普遍接受这种表演式的观念,这也是古典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2.大部分人对郎朗的弹奏印象是很浮夸,这个上一点解释过了,那从专业角度说,除了浮夸郎朗还有什么呢?可以说,除了表演,音乐上大师该有的技巧,情感,对作品的把握,音色的控制,他都做得很好。很多专业评论人对郎朗演奏的评价是:“如果不是郎朗,我都不知道钢琴有这么多种音色。”一般解决了技术,风格,充沛的情感,声部层次等基本问题后,钢琴演奏的质量主要区分在音色的丰富变幻,敏感细致。这也是钢琴最富有魅力的部分。
3.音乐家起家是靠实力的,这个毋庸置疑。其实每次Graffman谈起郎朗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个听过他大师课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么一位世界级大师引以为豪的弟子,如果还被说名声与实力不相配那只能说是您个人的看法了,其实这没什么,艺术本就是主观的,我只是说郎朗的名声与他的实力相配,而且是得到圈内人认同的。
嗯,先说这么多吧~谢谢大家的夸奖和赞同~我都有看,我也会转告老师大家对她的夸奖的(・ω・)ノ 以下是分界线
~~~~~~~~~~~~~~~~
作为郎朗的同门师妹,我来说些我的看法~
朱雅芬教授是教郎朗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他的启蒙老师。郎朗曾把他今天获得的所有成功归功于朱教授,因为是朱教授发现了他并努力栽培他。熟悉他成长史的人应该知道,当年他去中央院受尽折磨,被嫉妒,被老师嫌弃经济条件,被保守派老师不认可等等。最后他去了美国才在大师格拉夫曼的指点下有了今天的成就。郎朗曾说:“我感谢朱教授,因为是她让我一生热爱音乐。”幸运的是,我也出生在沈阳,从音乐学院附小师从朱教授长达5年,并到现在依然保持着很好的联系。所以,我想说说我的感受。
朱教授何止教会郎朗一生热爱音乐?我最幸运的是从小练琴从没被爸妈强迫过,都是很开心的练琴,练好久而且可以练到很high!很多人说琴童没有童年,但是回想起我的童年我仍觉得充满了比其他小朋友还要奇幻的色彩。一会儿我弹的是流水的声音,一会儿是雷鸣闪电来了!一会儿特别欢快的很过瘾的,一会儿音乐是抒情的,我用心歌唱,恨不得把自己揉到琴键中…我可以这样,归根结底是有个好老师(学生有天赋当然是第二重要的,因为再有天赋的学生都会葬送在不会教的老师手里),她能启发我对音乐敏感的想像,技术的要求正确简明效率高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我至今发誓用钢琴作为我毕生的事业。因为从小到老一直做自己最爱和最擅长的事情,是我能想到最美的事!
郎朗弹琴也充满了这些奇奇怪怪的幻想,这些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正因为他对音乐的这种具像化,使他的音乐色彩斑斓,区别于正统的千篇一律的在我们看来毫无风格的不会留名史册的音乐家。
艺术,或者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郎朗发展了钢琴表演艺术的表现力,给钢琴表演带来了新鲜的让人振奋的血液。当然前提是他自己先嗨起来,然后我们感受到。
好,郎桑优秀的音乐表现力我先说到这。我曾看见有人说,郎朗就是技术好,音乐不行。呵呵,在专业人士眼里,技术不只是指你的手能弹多快会什么花样,其中包括不同触键的不同音色,声部的层次,力度的安排,弹出作曲家的风格等等,而这些技术,构成了好的音乐。不然你们以为所谓的“音乐好”是natural的吗?
最后,我就不多说了,让最最专业的国际钢琴大师们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
他是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中国钢琴家,获得古典音乐类多项权威奖项。曾在多个世界瞩目的海内外重要场合进行演出,包括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国国庆60周年庆祝晚会、中国国庆60周年庆祝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美国白宫、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英女王钻禧庆典庆祝活动、法国国庆庆祝活动等。2013年郎朗成为联合国第12位和平使者,这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和平大使,也是第一位中国人成为和平大使。
以专业角度看弹得不好能获得这些?艺术大师和国际政要们集体脑子进水?而那些说弹得不好的,他们真的能分辨出什么是好的声音么?他们的耳朵经过训练么?他们只看到了外在而已。
一些国人喜欢自以为是的说“郎朗太肤浅,我喜欢李云迪。”个人喜好无可厚非,但要知道郎桑的欧美票价,上座率和知名度甩李云迪多少条街都数不清这个事实好吗。
本想放一个酷酷的“以上”,但发现我还想秀个照片,说点题外话( ´ ▽ ` )ノ下图是上个月与朱教授的合影。她自称是80后,哈哈,今年85岁了,仍然在国内国际飞,为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忙碌着。精气神儿特别足!讲起课来仍然生动有趣,用她的话说,她年轻的秘诀就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她是我崇敬的人,人生榜样。希望大家在关注郎桑的同时,也为背后伟大的钢琴教育家鼓掌!v(^_^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