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未来电钢琴会大幅度替代钢琴吗?

[复制链接]

422

主题

1891

帖子

274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2
发表于 2021-12-10 17: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吉林四平
谢邀,肯定会。
钢琴的市场是越来越小,越来越低端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品牌是越做越差的,因为现在的市场不允许好琴的存在。很多事情最终都是市场决定的,像乔布斯那样能改变市场大牛,全人类也没几个,像马斯克这种营销鬼才也没几个。
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产品在越变越好,但可惜,钢琴是例外,说几个数据:
贝希施坦1853年建厂,1936年就已经卖出了14万台,二战期间1936-1945年卖出了4500台!一年600台!1950-2020只卖了不到6万台。最近二十年推出了和日本琴基本一个价位的中低端系列,一年也只能卖出一千台。



博兰斯勒同年建厂,也是1936年,达到了12万台的产量,1936-1946卖出了8000台!打仗的时候还一年800台。而1946-2020这74年一共只卖出了两万台,他家没有中低端系列,最近三十年年产不到两百台!
这只是两个品牌而已,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同档次的品牌不计其数,而现在同价位的品牌倒的倒,被收购的收购,剩下来在这个价格区间还有产品的品牌不超过8个。
可以想象么,在那个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战乱年代,顶级钢琴市场依旧比现和平年代在大的多的多!

只有高端琴这样么?并不!中低端的日本琴同样,雅马哈80年代的时候年产接近20万台!两千年初的时候是6万台。现在呢?2-2.2万台。



卡瓦依80年代的时候年产接近10万台,最近几年一万台多点。同样是差了接近十倍!

美国市场上,1956-1982基本上每年都能卖出超过20万台钢琴,而现在呢?加上电钢琴都不到5万台!



并且1990年代之前,还没有大量中国和印尼生产的廉价钢琴可以卖到发达国家,市场上最低也是日本原产的中低端钢琴,也就是国内标价7.88万的雅马哈U1!
可以看得出现在的钢琴市场有多惨了吧。。。


除此之外,因为当年正常质量的钢琴正常使用寿命应该是50-100年。所以市场上还有大量的二手钢琴依旧在流通。我见过很多二战前的博兰斯勒和贝希施坦,那个质量!一个零件都不用换!都不用调整就可以正常使用!稍微调一下声音就是天籁!这台是音板裂了,年久失修,榔头磨平的:

新琴和二手琴销售的比例,具体数据我没有,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汽车方面的数据,德国和美国都是2/3到3/4的人买二手车,只有1/4到1/3的人买新车,并且这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司租车。


市场越来越差,钢琴原材料成本还直线上涨。

好得钢琴需要大量上好木材,特点地区的木材,特殊木种,当年甚至可以用到树龄超过400年的,之后再淘汰掉超过90%,剩下的那些精挑细选的,当年自然风干好几年,才能放到钢琴上。而现在呢?砍一棵四百年的云杉试试?
下图09年到13年的数据,棕色是云杉,四年时间涨了超过50%:



因为产量变小,木材的处理也是越来越差的,全部木头都可以自然风干好几年的应该只剩下一家,其他售价百万级别的品牌基本都是半烘干半风干。
而绝大多数人预算那个价位的琴……里面有几块真的木头……用胶合板都算非常良心的了




而电钢作为科技产品,自然是越做越好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也是肯定的。

不过我查到的美国数据和另外一位答主完全不一样……他的答案里2007年电钢销量是12万台,我这里的数据是8666台……



当然啦,有些品牌可能因为不想进一步影响到真钢琴的销量,加上友商做的实在是不怎么样,电钢的技术有点挤牙膏。关于现阶段电钢做的怎么样,前一阵写了答案:

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低端真钢琴优势:
a声音质感好,一米多长的琴弦把震动传递给一平米的音板,带动接近一百公斤的铸铁板,带动外壳(哪怕是纤维板)发出来的声音和几个扬声器出来的升音是没有可比性的
b动态变化大
z看着好看

真钢琴劣势:
c搬运不便(这个在人工成本高的国家是个大劣势,我的琴搬运花了四百欧,一百公里的距离,两边都是一楼)
d占地面积稍大一点(宽度接近,厚度比电钢多一些)
e有可能引起邻里问题,但主要看碰上什么邻居
f需要半年一次调音,有维护成本

电钢琴优势:
c搬运方便(除了用真钢琴击弦机的那几款)
d占地面积稍小一点点
e可以不扰民
f不需调音

电钢琴劣势:
a扬声器外放声音质感差,所有的都是,包括15万的N3X和卡瓦依用了真钢琴音板的,依旧和真钢,哪怕transacoustic/Aures比。所以如果谁说“电钢采样都是顶级钢琴,音色吊打真钢”建议去医院挂个耳科或者脑科,我家猫都分得出来是我本人在叫他,还是我把我叫他的声音录下来再放出来
b动态模拟非常不真实,音量和音色不匹配,除了雅马哈和卡瓦依比低端真钢琴贵的几款(N1X、N2、N3X、NV5、NV10,注意,Nu1X不在内)
y主音量可调会引起很多学习上的问题,很多人习惯声音调的特别小,动态范围进一步变小

而钢琴之所以叫Pianoforte,和前身Cembalo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强可以弱!也就是上面说的“动态”

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者两巨头原意技术下放),b肯定是越做越好的;如果原意多花成本,增加木头和金属的使用,a也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但前提是市场对于高端电钢的容许度增加;c这个问题在高端电钢上还存在,一般立式琴200-280公斤,用了真钢琴击弦机的80-200公斤;e的话,真钢琴加静音系统可以解决,但一般静音系统选配价格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电钢;f是没办法,并且高端真钢琴音准维持越来越差;y其实解决比较容易,厂商设置一个“正常音量”就可以,但没有人这么做;至于z,很多电钢已经用了真钢琴的外观了。
同样的,最后往往也是“市场会不会让电钢琴大幅度替代钢琴”,按照现在的趋势看,如果整个钢琴学习市场没有突然地动荡,应该是的,时间不好说。
另外,现在电钢琴往往是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尽可能的模拟真钢琴”,另一个是“尽量发挥电子乐器的优势”,这两者研发思路往往很不一样,也可以说是两种乐器。所以不要说什么“如果编曲,MIDI键盘吊打施坦威”这种脑残的话。





2021.12.01更新:
电钢因为市场小,需求低,所以更新换代并不是像手机一样,新的就一定好。现在绝大多数的电钢做的还很差,并且并不是没有技术,而是好的技术不往下放。
我自己的雅马哈YU50,静音系统是1999年发布的。这个系统不管是戴二十欧的雅马哈最最最入门的耳机,还是连一个一百多欧的音响,不管是声音的饱满程度,还是细腻的动态表现,都吊打CLP675和685!今年年初拍了视频,拖延症一直没发,看看今年还有没有兴趣拼一下发出来。
前两天钢琴世界也有人说CLP370(2008)比今年发布的7系列入门级(725 735 745)好。
而之前钢琴世界铺天盖地营销的卡西欧GP系列更差,GP300连同价位雅马哈CLP675都不如,510在那个价位里手感应该是垫底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31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发表于 2021-12-10 17: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谢邀,肯定会。
钢琴的市场是越来越小,越来越低端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品牌是越做越差的,因为现在的市场不允许好琴的存在。很多事情最终都是市场决定的,像乔布斯那样能改变市场大牛,全人类也没几个,像马斯克这种营销鬼才也没几个。
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产品在越变越好,但可惜,钢琴是例外,说几个数据:
贝希施坦1853年建厂,1936年就已经卖出了14万台,二战期间1936-1945年卖出了4500台!一年600台!1950-2020只卖了不到6万台。最近二十年推出了和日本琴基本一个价位的中低端系列,一年也只能卖出一千台。



博兰斯勒同年建厂,也是1936年,达到了12万台的产量,1936-1946卖出了8000台!打仗的时候还一年800台。而1946-2020这74年一共只卖出了两万台,他家没有中低端系列,最近三十年年产不到两百台!
这只是两个品牌而已,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同档次的品牌不计其数,而现在同价位的品牌倒的倒,被收购的收购,剩下来在这个价格区间还有产品的品牌不超过8个。
可以想象么,在那个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战乱年代,顶级钢琴市场依旧比现和平年代在大的多的多!

只有高端琴这样么?并不!中低端的日本琴同样,雅马哈80年代的时候年产接近20万台!两千年初的时候是6万台。现在呢?2-2.2万台。



卡瓦依80年代的时候年产接近10万台,最近几年一万台多点。同样是差了接近十倍!

美国市场上,1956-1982基本上每年都能卖出超过20万台钢琴,而现在呢?加上电钢琴都不到5万台!



并且1990年代之前,还没有大量中国和印尼生产的廉价钢琴可以卖到发达国家,市场上最低也是日本原产的中低端钢琴,也就是国内标价7.88万的雅马哈U1!
可以看得出现在的钢琴市场有多惨了吧。。。


除此之外,因为当年正常质量的钢琴正常使用寿命应该是50-100年。所以市场上还有大量的二手钢琴依旧在流通。我见过很多二战前的博兰斯勒和贝希施坦,那个质量!一个零件都不用换!都不用调整就可以正常使用!稍微调一下声音就是天籁!这台是音板裂了,年久失修,榔头磨平的:
顶级钢琴评测:1906年的贝希施坦C220,状…接着昨天的想法,这台1906年的贝希施坦不…
新琴和二手琴销售的比例,具体数据我没有,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汽车方面的数据,德国和美国都是2/3到3/4的人买二手车,只有1/4到1/3的人买新车,并且这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司租车。


市场越来越差,钢琴原材料成本还直线上涨。

好得钢琴需要大量上好木材,特点地区的木材,特殊木种,当年甚至可以用到树龄超过400年的,之后再淘汰掉超过90%,剩下的那些精挑细选的,当年自然风干好几年,才能放到钢琴上。而现在呢?砍一棵四百年的云杉试试?
下图09年到13年的数据,棕色是云杉,四年时间涨了超过50%:



因为产量变小,木材的处理也是越来越差的,全部木头都可以自然风干好几年的应该只剩下一家,其他售价百万级别的品牌基本都是半烘干半风干。
而绝大多数人预算那个价位的琴……里面有几块真的木头……用胶合板都算非常良心的了




而电钢作为科技产品,自然是越做越好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也是肯定的。

不过我查到的美国数据和另外一位答主完全不一样……他的答案里2007年电钢销量是12万台,我这里的数据是8666台……



当然啦,有些品牌可能因为不想进一步影响到真钢琴的销量,加上友商做的实在是不怎么样,电钢的技术有点挤牙膏。关于现阶段电钢做的怎么样,前一阵写了答案:
想买一台高端电钢,请问卡西欧GP510这台琴音色如何,和200万的施坦威像吗?
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低端真钢琴优势:
a声音质感好,一米多长的琴弦把震动传递给一平米的音板,带动接近一百公斤的铸铁板,带动外壳(哪怕是纤维板)发出来的声音和几个扬声器出来的升音是没有可比性的
b动态变化大
z看着好看

真钢琴劣势:
c搬运不便(这个在人工成本高的国家是个大劣势,我的琴搬运花了四百欧,一百公里的距离,两边都是一楼)
d占地面积稍大一点(宽度接近,厚度比电钢多一些)
e有可能引起邻里问题,但主要看碰上什么邻居
f需要半年一次调音,有维护成本

电钢琴优势:
c搬运方便(除了用真钢琴击弦机的那几款)
d占地面积稍小一点点
e可以不扰民
f不需调音

电钢琴劣势:
a扬声器外放声音质感差,所有的都是,包括15万的N3X和卡瓦依用了真钢琴音板的,依旧和真钢,哪怕transacoustic/Aures比。所以如果谁说“电钢采样都是顶级钢琴,音色吊打真钢”建议去医院挂个耳科或者脑科,我家猫都分得出来是我本人在叫他,还是我把我叫他的声音录下来再放出来
b动态模拟非常不真实,音量和音色不匹配,除了雅马哈和卡瓦依比低端真钢琴贵的几款(N1X、N2、N3X、NV5、NV10,注意,Nu1X不在内)
y主音量可调会引起很多学习上的问题,很多人习惯声音调的特别小,动态范围进一步变小

而钢琴之所以叫Pianoforte,和前身Cembalo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强可以弱!也就是上面说的“动态”

随着技术的发展(或者两巨头原意技术下放),b肯定是越做越好的;如果原意多花成本,增加木头和金属的使用,a也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但前提是市场对于高端电钢的容许度增加;c这个问题在高端电钢上还存在,一般立式琴200-280公斤,用了真钢琴击弦机的80-200公斤;e的话,真钢琴加静音系统可以解决,但一般静音系统选配价格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电钢;f是没办法,并且高端真钢琴音准维持越来越差;y其实解决比较容易,厂商设置一个“正常音量”就可以,但没有人这么做;至于z,很多电钢已经用了真钢琴的外观了。
同样的,最后往往也是“市场会不会让电钢琴大幅度替代钢琴”,按照现在的趋势看,如果整个钢琴学习市场没有突然地动荡,应该是的,时间不好说。
另外,现在电钢琴往往是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尽可能的模拟真钢琴”,另一个是“尽量发挥电子乐器的优势”,这两者研发思路往往很不一样,也可以说是两种乐器。所以不要说什么“如果编曲,MIDI键盘吊打施坦威”这种脑残的话。





2021.12.01更新:
电钢因为市场小,需求低,所以更新换代并不是像手机一样,新的就一定好。现在绝大多数的电钢做的还很差,并且并不是没有技术,而是好的技术不往下放。
我自己的雅马哈YU50,静音系统是1999年发布的。这个系统不管是戴二十欧的雅马哈最最最入门的耳机,还是连一个一百多欧的音响,不管是声音的饱满程度,还是细腻的动态表现,都吊打CLP675和685!今年年初拍了视频,拖延症一直没发,看看今年还有没有兴趣拼一下发出来。
前两天知乎也有人说CLP370(2008)比今年发布的7系列入门级(725 735 745)好。
而之前知乎铺天盖地营销的卡西欧GP系列更差,GP300连同价位雅马哈CLP675都不如,510在那个价位里手感应该是垫底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21-12-10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拥有一台三角钢琴、一台立式钢琴、一台电钢琴(具体品牌和型号就不透露了,以免广告之嫌,但长期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用的什么琴),我从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上来分析这个问题。
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大约在1710年左右发明了钢琴,当时的钢琴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看出那时的钢琴是现代三角钢琴的前身。


大三角钢琴购买主力始终是音乐厅,家庭如果要购买一般是购买小三角钢琴,由于价格昂贵,所以销量始终比较小。
在1825年左右,有一种直角钢琴非常受欢迎,它走进了普通人的家庭,这样的琴很多设计都是从之前的三角琴发展而来,因为它比三角钢琴便宜,而且占用的空间更小,这种琴大概长这个样子:


在1840年以后,直角钢琴产量大幅下降,而立式钢琴的销量开始大幅增长:


曾经在19世纪左右还有这样的钢琴,它就是把三角钢琴后面琴弦和音板的部分竖了起来:


这样的设计大大节约了摆放钢琴的空间,使得普通家里完全能摆放下这样的乐器,而且它的声音效果并不比三角钢琴更差。
很快立式钢琴的销量就超过了三角钢琴,成为家庭首选,一个是因为它占地面积小,另一个是它比三角钢琴便宜。这个时候能说立式钢琴大幅度代替三角钢琴了吗?不是的,因为音乐厅仍然会购买三角钢琴,钢琴家开音乐会一定要三角钢琴。
进入20世纪,电子乐器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出现很多电钢琴,进一步降低了入门的价格,使得现在一般的家庭完全可以购买一台电钢琴来学习,在以前,起码还是要中产的家庭才能买钢琴来学习。
电钢琴的内部结构比钢琴更简单:


一些高端电钢琴为了模拟钢琴的手感,还有带击弦器的“跨界钢琴”,这种是三角钢琴击弦器:


这种是立式钢琴击弦器:


它们的手感都和真正的钢琴一样。
电钢琴有它自己的优势:1. 比钢琴便宜,2.维护维修都很简单,3.可以静音,4.占地面积更小。
电钢琴真的抢占了钢琴的市场吗?
不,它只是让以前买不起钢琴的那一部分人能买上电钢琴了,这是增量市场。

不同的市场对应不同的琴:
1.在高端市场,三角钢琴是无法被取代的,他们在钢琴市场金字塔顶端,销量始终很小;
2.在中端市场,三角钢琴、立式钢琴、跨界钢琴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无法被取代的,他们在钢琴市场金字塔的中端,销量中等;
3.在低端市场,会新增一大批普通家庭的人购买电钢琴,他们在钢琴市场金字塔最底下的一层,也是销量最大的一层。
最后放上我用不同的琴录制的同一首曲子:
1.用三角钢琴加录音笔录制:

舒伯特《小夜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5461636799647744
2.用电钢琴内录:

舒伯特《小夜曲》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546165619470745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8
发表于 2021-12-10 17: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本文是我对电钢琴看法变化的心路历程 开始部分有点跑题和啰嗦 不好意思啊
我的第一台琴是大概是2001到2002年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买的 星海的立式琴 一万块钱 对刚刚三十岁出头的父母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后来2010年 代表长春赛区在上海参加了一个招商银行的全国钢琴比赛 去了之后是真难受 除了我基本都是要么是音乐学院附中的要么是要走专业的 弹的都是我没见过的 但老爸为了鼓励备受打击的我 决定给我换台三角钢琴 于是我们就在上海的琴行溜达 也就是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 有电钢琴这种东西 也是第一次与她擦肩而过
看到琴行里好点的立式琴都没有低于两万的更不用提三角琴了 旁边电钢琴的四位数价签就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 但是思维的局限性限制了青少年时期的我 我主观地认为 电的肯定不行 我甚至都没有试弹一下 更没有和父母提起电钢琴的事情
后来老爸咨询了孩子也一起去上海参赛的钢琴老师 和她家一样换了个珠江的里特米勒小三角钢琴R8 具体多少钱我也忘了 应该是打完折不超过四万块钱 我回忆着买珠江之前也在我爸车上见过斯坦威雅马哈卡哇伊的钢琴图册 这后来咋就变成珠江了呢 我猜是看出来了我没这方面前途加上兜里钱不太够吧 小时候傻呵呵的 都是父母给安排妥当 觉得钢琴只要是三角的就是好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手感和音色确实比我的小星海强太多了 还依稀记得当时为了摆它 我爸把客厅里一个沙发送人了 不然都没有下脚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没用其实就想说跟很多朋友一样 我一直也是弹着机械钢琴长大对电钢琴充满不屑的那批人之一
直到两个月前 女朋友写公众号经常用网易云里的轻音乐 我就想说不如我给你配轻音乐吧 也不怎么花时间 本来学校有琴房 但是需要预约而且每天只能弹一小时 而且录音也不方便 好一点的录音笔和话筒每个至少也要一千多人民币 一整套设备下来也得个小一万了 似乎性价比不高 并且立体声钢琴录音又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东西 我对短期之内弄懂没什么信心
于是脑海里突然闪回多年前在上海琴行里看见电钢琴的画面 就简单做了点功课看了几个知乎高赞回答 就去试了市中心雅马哈专卖店里的几台包括CLP625开始一直到N1X电钢琴 直接惊了 闭上眼睛 戴上耳机 在每个琴上我都弹了肖邦的夜曲和谐谑曲的两个片段 所有我试过的钢琴里面 我感觉不到与机械钢琴有多大区别 因为音源都是雅马哈CFX 9ft 所以音色都一样好听得不得了 手感上自然也是越贵的价格越越接近机械三角琴 就连最便宜的CLP625 手感和音色都要远好于我们学校物理学院休息室的一台W.Hoffmann三角琴 不过我相信她只是可能长时间没被调过了吧
当时在店里我瞄上了CLP635 因为从635开始才在MIDI录音基础上有了音频录音功能也有Line outputs支持外接声卡录音 差点回家就准备下单了 幸亏一位知乎的朋友救了我 不然我弄回来又大又重的钢琴以后搬家都是问题
如今电钢琴品种这么多,如何选购电钢琴?从他的分享我才得知雅马哈还有一款旗舰便携电钢琴P515 但是这个便携P系列在另一个我之前看的一个高赞的很牛比的音乐人的回答中直接就给否了 导致我去店里时候根本没去留意P系列 所以说 一定要冷静 辩证地看待别人写的推荐呀 很多人写的东西都是在歌颂自己的选择有多明智 掺杂了很多主观的东西
总之就是P515和CLP645配置基本一样 比起CLP635便宜配置还高 只是外壳是塑料的而已 所以最后买了P515 不过没过天有个琴键坏了 我又给退了 换了罗兰的FP90 现在弹了两个月了 也录了大概十首曲子 每天用她练琴 很方便 也很舒服 对这两个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写的一个回答  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电钢琴是买雅马哈的还是罗兰的?作为一个钢琴业余爱好者 电钢琴对于我来说已经是非常足够 我今天又买了三踏板 准备研究研究钢琴演奏的踏板技术 如果我将来需要换钢琴的话 我也会先考虑换个功率大一点的电钢琴
那么下面我想聊聊我所理解的题主的问题
未来电钢琴会大幅度替代钢琴吗?
这其实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让我用美国的数据来简单分析一下 以下图片搬运自这个链接(他也搬运自别的地方但是我没找到原链接)虽然数据没有包含中国的 但在原文链接中也分析到了趋势基本相同 文中提到的中国部分我就不再这里多废话了 下面对于美国的数据分析是我个人的观点 仅供参考
掐指算一算:全球每年能卖多少台钢琴? | 叉烧网上图不是最新数据 但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我试图找最新数据 但是一些咨询公司做的市场调研需要花几千美元买 我目前还没有那么多闲钱哈哈
除2009外(大胆猜测是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 你能看到美国每年电钢琴的销量都在增长而机械钢琴销量连年下降 这其实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倾向于电钢琴
通过简单的算数150000/(150000+30795) 可以看出2016年美国卖出的钢琴里有大约83%都是电钢琴
接下来请看图表 以及我观察到的几个现象



2007-2016 (由上到下)美国三角、立式、静音钢琴以及电钢琴 :(红色字从左至右)销量 销量年增长率 批发总额 零售总额 零售总额年增长率 单位平均售价


  • 从第二列里面销量数据还可以看出 从2007-2016年以来美国最受欢迎的一直都是电钢琴 机械钢琴里最受欢迎是立式琴 其次是三角琴 卖的最少的是静音钢琴
  •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第三列销量年增长率里面 2015-2016年中除了电钢琴 都是呈负增长 而即使2009年连电钢琴也是负增长的情况下 其他三类也负地更多
  • 再看2016年第四列批发总额 也就是钢琴厂商卖给零售商的价格总和 这里面你一计算平均单位批发价(批发总价/相应的销量)大约是电钢琴$669.2 静音钢琴$11759.8 立式钢琴$2903.6 三角琴$10752 一目了然 电钢琴的平均批发价低于其他三类钢琴4倍到20倍 再和最右边一列单位平均售价做差 得出单位平均利润 大约是电钢琴$525.8 静音钢琴$9240.2 立式钢琴$2281.4 三角琴$8448 因此可以看出电钢琴是薄利多销的买卖 风险低收益快 所以一般普通的乐器店就能运作得起 第五列2016年的零售总额电钢琴以1400万美元的优势领跑也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 第六列平均售价还能得出电钢琴平均比机械钢琴也便宜4倍到20倍的结论 抛开一切电钢琴功能的多样性和其它优势不谈 价格低自然也是受消费者欢迎的一大因素 综上所述 消费者愿意买 商家愿意卖 电钢琴大幅度替代机械钢琴既单纯又合理
要知道 以上只是2016的数据 而现在已经2020年了 按照2007-2016的趋势 现在的数字更是应该被电钢琴所主导 再加上疫情的全球大流行 我甚至斗胆猜测电钢琴的市场有可能会因此而受激励 因为谁也不想在这时候让家里进来外面的调琴师 或者安装钢琴的技师 还是一个大包裹发过来 比较让人放心 这里就有个MarketWatch网站的市场报告 分析了未来疫情对全球钢琴市场的影响 Full report价格3400 USD 搞钢琴销售的朋友应该能用到吧
https://www.marketwatch.com/press-release/global-piano-market-size-and-share-2020-report-by-sales-revenue-future-demands-growth-factors-emerging-trends-competitive-landscape-and-forecast-to-2026-2020-04-17在尝试找最新数据时候呢我还看到了一个Technavio咨询公司的市场预测简介 预测了2020-2024年钢琴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 简介里还提到了越来越受欢迎的Hybrid pianos(很奇怪的名字 一般电钢琴是Digital pianos不过我看了描述 说的就是电钢琴)体积、小重量轻、几乎不需要保养和调律、音色不受温湿度影响的几大优势以及与其它电子设备交互的方便几个优势 使越来越多的钢琴爱好者开始倾向于Hybird pianos 让开发者们有动力绞尽脑汁去创造更具创新性的电钢琴相关产品 这也将是钢琴市场在2020-2024年的增长驱动力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眼这个链接 但是基本主要内容我上面这一段都说到了
Global Piano Market 2020-2024 | Emergence of Hybrid Pianos to Boost Growth | Technavio那么结合对2007-2016年的理解以及上面简介里提到的内容 我再次斗胆猜测 报告中预测的全球钢琴市场的2%复合年均增长率 基本上应该就是电钢琴把机械钢琴增长率负出来的那部分补齐了之后 贡献出来的
对于未来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后的学习钢琴的学生,和从事音乐、钢琴工作但不演出的人是否极有可能大部分会选择电钢?
以上已经分析差不多了 这不是未来的事情 是正在进行 我就是在学习钢琴的学生 我用的就是电钢琴 实际上很多很多音乐制作人者都会用到电钢琴当中的舞台电钢琴 从事钢琴工作的看你说哪种吧 因情况各异
甚至于钢琴家们也会使用电钢琴练习,录音,甚至于演奏古典音乐?
这个我不敢妄自菲薄来回答 毕竟我身边一个钢琴家都没有 但是通过我自己的了解 钢琴家眼中的钢琴和我们业余爱好者眼中的钢琴是太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优秀的钢琴家 可以根据一个音乐厅的结构 来指导调律 再比如延音踏板(右踏板)以及业余爱好者几乎不会用到的Sostenuto踏板(三角琴中间的踏板)和Una corda(左踏板)什么时候踩 什么时候抬 踩多深能达到最好效果都是基于钢琴家日复一日对钢琴的学习了解以及练习摸索出来的 但电钢琴还没能百分百地还原机械钢琴各处细节的变化 所以我最后一次斗胆猜测 目前的一流钢琴家应该还没有用电钢琴练习录音和演奏的 这个问题不如请教 @郎朗
但是未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 也难说会不会哪个团队研发出来能100%还原机械钢琴所有细节的电钢琴的呢?或者是人耳分辨不出区别的 也足够了 你说是吧?
最后我想加一句“Take-away message” 哪怕你没看全我写的这些东西 也请记住电钢琴会不会大范围取代机械钢琴都不会影响你买钢琴的选择 电钢琴与机械钢琴各有各的优势 每个人的需求 喜好不同 在自己购买的时候 没有必要看别人都买了机械钢琴 你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也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神化了电钢琴 就把它吹爆 自己去试弹 感受 比别人的推荐来得更实在一些
我真是疯了 花了好像快八个小时除了上厕所屁股就没离开过椅子写这个回答 是刚考完试没事闲的吗?是的
好了 不多说了 祝大家弹琴快乐
仅供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21-12-10 1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钢琴专业怒答
我也有琴要练,我也有事要做,本不想在此插足,但实在看不下去了。若有人看此文后思想能有所觉悟,我这八九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没白费了。重新申明,我不是反对电钢琴,也不会反对任何人用电钢琴,我只是要纠正一些错误观念
在此强烈赞同 @圭多达莱佐 、 @Fazioli 的观点:
基于技术和市场的分析,真钢琴可以被数字钢琴取代多少?基于技术和市场的分析,真钢琴可以被数字钢琴取代多少?有些人真是怪,对于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专业领域评头论足,自以为洞悉一切,实则如跳梁小丑般滑稽不堪。不少人装模作样,从纯物理角度分析钢琴的音色,得出了这个可笑的结论:钢琴的音色只是由键盘受力大小决定,与触键方式完全无关。我就纳闷了,如果真的力度决定音色,那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讨论各种触键有毛用?运力方式有毛用?气息又有毛用?感情投入有毛用?真当钢琴家们傻吗?
有节课我专业老师指导我弹贝多芬奏鸣曲,讲前几个小节就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精细程度之高是业余人士无法想象的,就那几个小节的内容,让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才消化。电钢琴要做到这种能让人探索不完的声音丰富程度,现在还差远了。
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有人说,声音虚是因为用力小,声音硬是因为用力大。这是大错特错。音色和音量是两码事,就算你用中等力度也能弹出渣的声音。
理论解释得再完美,都败在了实际面前。那些口口声声说音色无非就几个参数的事,真以为这样就诠释了音色的真谛?你们真的听过好的音色吗?你们脑海中有多少好的音色?你们分析过哪位钢琴家的音色?真以为就这么几个参数电子琴发出的声音质量有多好?真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听了太多太多人在回答中(不只是在这个问题下的)放的电钢琴的音频或视频,用以说明电钢琴模拟得多么多么的逼真。很可惜,这仅能说明他们听不出来区别而已。这类人对音色好坏的辨别力都太业余了。有人会问了,你懂音色的物理原理吗?那请问,你懂钢琴演奏吗?你受过几年专业演奏教育?你听力有多厉害?
这下可好了,有人要说了,你这些都是玄学!!!这种人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专业领域妄下断言,他们不愿亲自去了解、学习,也没这个能耐,所以此时他们的话已无任何参考价值,顶多让人看个热闹。业余就是业余。真想模拟钢琴,先学会弹琴再说
也不是我们专业人士傲气,实在是有些人太天真又无知,不停地挑战底线,真是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无知者无畏。你们这一套忽悠业余人士很管用,但在专业圈里屁用没有。你用你的电钢琴,我用我的三角琴,互不干涉多好,非要来不懂装懂,撞得头破血流才满意?
我知道肯定有人说,你行你上啊,好,那我就来给各位展示展示钢琴的音色之丰富。我演奏水平有限,但毫不夸张地说,我可以碾压在座的各位理论家。下面是我亲自在家录的,曲子最近刚上手,这还不是用的顶尖的三角琴。录音设备、录音位置不变,同一曲子片段,同一音量,不同音色,无修剪。为了不让人误以为我在炫技,我特意选了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片段。曲子是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题片段。
附上谱子:



每四行的前两行是钢琴(即我弹得部分),后两行是乐队部分的钢琴版。下面的标注是我分析的和声,不用管。

(电脑端好像要先下载文件才能听)
1、没有刻意做任何音色的版本:
无刻意音色.m4a这也就是目前的电钢琴最多能模仿到的效果,听听就知道了。
2、歌唱性音色的版本
歌唱.m4a3、清晰、集中、明亮音色的版本
明亮.m4a4、既歌唱又明亮的版本
歌唱+明亮.m4a5、飘渺音色的版本
缥缈.m4a6、很现实的音色版本
现实.m4a7、坚定音色的版本
坚定.m4a8、综合音色版本
综合.m4a这还都只是冰山一角。大家可以再去找找这首曲子钢琴家们以及大肖赛选手们决赛的演奏视频听听,体会下万般的音色。
比音色更深一层的,便是表现出作品的精神内涵,这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比如肖邦的许多伤感片段,拿我专业老师的话来说,便是高贵的悲伤。很多人能表达出悲伤,却弹不出高贵,这种都是要用心灵去聆听的,不是一般人能拿捏到位的。有不懂的人会说是玄学,照这种看法,一切艺术皆是玄学了
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弹琴无非就是动动手指,或许再加点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什么的,这真是典型的错误观念。
下面随便放几张书的内容扫描图片,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对钢琴艺术直观的感受。
1、有人以为钢琴家无非就是模仿声音能力强而已,那真是错的离谱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2、钢琴艺术的境界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3、音乐境界之“虚境”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4、音质之响度、亮度、密度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5、由中国音乐而来的特殊触键方法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钢琴演奏之道是无法言传的,唯有切身实践、体验,方能有所觉悟。
5、傅聪对肖邦音质的理解:
“……说肖邦不可以太强,完全是错的,说肖邦不可以硬是对的,但强音必须圆润、洪亮。”
——《傅雷家书》
可见“强”与“硬”完全是两个概念,希望大家不要再混淆了。
6、傅雷对艺术境界的理解: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傅雷家书》
7、傅聪对一同届肖邦比赛选手的演奏评价



《傅雷家书》

可见音乐表现要求之细腻。
8、如何弹出美的音质



《傅雷家书》

9、(有空更新补充)


在此奉劝没有独立思考就盲从的网民们,给自己灌输些正确的观念;奉劝那些钢琴演奏半吊子水平又执迷不悟的人,有时间在这高谈阔论,还不如多学点实在的演奏方法。
<hr/>——以下是原答案——
受不了了。
看了那么多回答,实在是受不了了。
首先我不是反对电钢琴,也不会反对任何人用电钢琴,我只是要纠正一些错误观念
未来电钢琴会大幅度替代钢琴吗?我可以明确地说,业余圈内是有这种趋势的,至于专业圈,想都别想
走钢琴专业的人用的琴一律是三角琴,连立式琴都不会用的,这是常识。还电钢琴,??????
这种问题要是在真正世界顶尖音乐学院里问,或者去问问国际钢琴大赛的主办方为什么不用电钢琴,能直接给人笑死。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了在别的回答中正常钢琴与电钢琴的视频/音频,但凡是专业人士,哪怕是学生,一听就能听出来区别。还有人说什么“双盲实验”,真以为走钢琴专业的人的耳朵有那么不堪一击?很多回答说的电钢琴的声音不比几十万(更不用说上百万的了)的三角琴差,很抱歉这是不存在的。至于有什么区别,我接下来就说,但我不指望有多少人能看懂。我在此没有任何鄙视、嘲讽的意图,我说的只是事实。
现在的电钢琴能模拟什么?无非就是音量,以及有限到可以忽略的音质、音色,更别提更深层面的东西了。有人会说,电钢琴还能整出钢琴整不出的音色呀!好吧,但这是另一种乐器了,拿另一种乐器跟钢琴比,有什么意义?
下面我们来从纯客观的角度细细地探讨一下电钢琴的音质、音色,即声音的质量与色彩。抛开音量来说,电钢琴的声音千篇一律、毫无美感可言。听听它的弱音,飘浮在表面,根本沉不下去。练过巴赫(其实所有作曲家作品都是如此)的人都知道,你弹琴首先要把声音弹实,弹到底,一个音无论多弱,都要能传到音乐厅的最后一排而不虚掉。这是最最最基本的音质。一个轻飘飘的音无论你做什么色彩都是华而不实。再听听电钢琴的强音,是那种一听就让人皱眉的效果,即弹琴的大忌之“砸”。特别是高音,尖得令人窒息。也许你们真不知道质量好的音是什么样的,我在此引用《傅雷家书》中傅聪的一句话,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
“……最轻的时候还是很结实而富有歌唱性,最响的时候连房子都震动而一点不硬……”
在此强烈建议再读一读《傅雷家书》这本中学就让读过的书,再读一读书中有关钢琴演奏的论述,感受一下真正的钢琴演奏艺术,而这些正是钢琴家乃至艺术家一生所追求的。有人认为从古至今的钢琴家都一直在尝试新型的乐器,而电钢琴能让古典音乐更有表现力,我相信读过傅雷家书的人都会感到可笑至极。
极好的电钢琴,也就表现出单一的音色,这音色再好,也是单一的,那这还有什么意思呢?外行听上去,哇,美死了,实际呢,也顶多就这一种“美”。
有人提到电钢琴能弹出很多的层次,我想他们可能是对层次有什么误解。层次包含力度,但层次不等于力度。层次也不只是简单地突出旋律/主题什么的,而是你得对每个声部都留意,都要听得见,这一点在复调音乐中尤其重要。你要勾勒出旋律的轮廓,和弦低音的进行,中间隐伏的线条等等,同时思考到纵向的和弦/对位与横向的和声/旋律发展。每个声部的性格也许都不同,这时就得用不同的触键弹出不同的色彩。而电钢琴的声音,只有力度变化,这跟层次比差远了。
这是索科洛夫演奏的巴赫,有兴趣可以体会一下其中音乐的层次:
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No. 1, Contrapunctus钢琴是非常讲究色彩的,我专业老师也讲过,钢琴家能使钢琴发出万般的色彩。总有人诋毁钢琴的触键,试问你是钢琴演奏专业的吗?你接受过多少专业教育?有些人会感觉在电钢琴上真的弹得更顺畅、更好听、更有效果。但很抱歉,这是水平问题。很多音乐在电钢琴上演奏出来,听上去也很好听,很有气氛,那只能说明曲子写得好,和声发展好,旋律走向好,创作技巧好等等,而不是电钢琴好。
以上还只是在基本层面,还是或多或少可以“量化”的层面。
人们去听音乐会,是想感受、体验情怀,甚至得到某种启示,得到心灵的抚慰或升华。也许有人会说了,你这些都是无中生有。那好,请问,音乐追求的是啥?量化?精确度?不好意思没人听音乐是为了感受精确度。艺术就是艺术,有些人拿钟表、相机等科技产品来类比,实在不恰当。
想不到竟然还有人说钢琴终会败给电钢琴,只剩下情怀无法代替,还认为珍藏老唱片只是因为情怀,实际音质不好。首先这类人根本不会欣赏古典音乐,竟然能混淆录音质量与钢琴声音质量。现在的世界级钢琴家、大师们都对上一辈老音乐家的唱片视若珍宝,你就一句“音质不好”否认了它的价值?在专业人士看来真的是可笑。有兴趣的参见《不朽的钢琴家》一书。
这是科尔托演奏的舒曼:
Kinderszenen, Op. 15: No. 12 in E Minor, Kind im EinschlummernKinderszenen, Op. 15: No. 13 in G Major, Der Dichter spricht有篇回答提到沈文裕演奏中的“揉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可以稍微谈谈。但我很难说清楚,毕竟这类东西如果没受过专业演奏训练,是很难体会到的,这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触键的原因。巴伦勃依姆给年轻的郎朗上的大师课中,提到了类似的东西:在仅一个音上表现渐强(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9、11小节第一个音)。当然,这是做不到的,但,它能让人感受到。巴伦勃依姆解释说,只要你有强烈的意愿去表现这个渐强,你就能让人感受到,即使它并没有实质的渐强。这种精神中的“意愿”能带动你的肌体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找到微妙的触键,这真的很难解释。至于“揉弦”这个动作,其实是意愿的一种“后劲”的肢体表现,也就是演奏者触键前已有发出类似“揉弦”声音的强烈意愿,并将它作用到触键中。实际上“揉弦”的动作是可以掐掉的,只是那样会使手瞬间僵住,而钢琴演奏是非常讲究放松的。我们看到的演奏者的“揉弦”动作只是自然释放的后劲而已,真正的触键其实已作出。若是换作电钢琴,又能否到达如此敏感细腻的程度?(对于钢琴演奏的人,再推荐一本书《钢琴演奏之道》)
最后建议大家多听听钢琴家们的演奏,多听听顶尖国际钢琴比赛选手们的演奏,感受那变化万千的声音色彩,感受古典音乐的熏陶。真心建议喷钢琴的那些人能了解一定的钢琴演奏后再喷。
好了,说得够多了,其实如果是业余练习或者创作流行音乐等等,用电钢琴还是蛮好的。不过总有些天真的人以为电钢琴就要比真正的钢琴厉害了。退一万步讲,即使以后真的有电钢琴完全能跟几十万的三角琴媲美,它的价格绝不会低于三角琴,你买它还不如买三角琴。至于现在的电钢琴,差远了。最后重申观点,未来电钢琴会大幅度替代钢琴吗,我可以明确地说,业余圈内是有这种趋势的,至于专业圈,想都别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7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21-12-10 17: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抛出观点终结争论:价格越高专业程度越高真钢琴越不可取代,反之价格越低专业程度越低电钢琴优势越明显,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一样。
很多电钢的拥趸都会说现在电钢琴手感无限接近真钢音色甩真钢10条街还不用调琴如何如何,我完全承认并且深表赞同,我自己弹过不少各种价位不同品牌的真钢电钢,我自己也有一台科音的lp380花了大概人民币五千多些用的是rh3键盘,就为了在家弹点小曲自娱自乐目前使用感受良好,除了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合逻辑的小bug(一般是在极快极轻的情况下手还没放开音会断掉)手感来说有点粘(指的是音不是键盘的触感)延音踏板衰减效果做的不太好。但是一台五千的琴我还能要求什么呢,这个钱甚至买不起真钢,再加两倍的钱买国产真钢手感音色也就那样,再说有那个预算yamaha的假擒纵系统clp系列也香啊。
所以我是来推荐电钢的嘛??
非也~大家知道,钢琴的演奏和练习是一个既科学又玄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存的形态。一方面我们要更科学的锻炼每一块可能会用到的肌肉,我们也理解钢琴发声在榔头敲击琴弦之后就不会发生变化了音色的变化只跟榔头击弦的速度和力度有关。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想象钢琴内部是手的延申一个单音就能做出强弱变化(巴伦博伊姆:???)
所以既然电钢的终极目标是模仿真钢琴的话,神形兼备只能做一半,形似。电钢永远做不到真钢琴的人琴交流,原因很简单,这不是真正的钢琴。至少我弹过的电钢里面没有任何一台让我有真正完全控制的感觉我也想象不出来我的手能伸进去控制每个音(也做不到)
所以,我会向所有作为业余爱好以快乐为目的而学琴的人推荐点钢琴,毕竟以低质量国产琴的价格去享受高质量三角琴的音色确实很香,这有点像自己在家组建一套模拟赛车设备,有的甚至能模拟G力拟真度真的很不错了也非常有乐趣但还是有人嗤之以鼻,可是一台赛车要多少钱呢?反过来讲你要是真正以赛车手做目标的话不会在拟真设备上训练吧。钢琴手也是同理,如果想要保存那一点点成为职业钢琴演奏者的可能性的话请选择质量好的真钢。
至于用电钢琴能不能练成钢琴家我不知道,我认为不能。如果你觉得能请举出实例,以自己为例也行。
顺便谈一下另一个键盘乐器的数码化之路吧,管风琴(不是玖月奇迹玩的双排键电子琴呀)
管风琴跟钢琴比数码化的优势更明显或者说更应该数码化,管风琴造假昂贵(千万人民币起步)占地面积庞大(七八米起步)制造工艺复杂繁琐(必须定制制造时间一两年起步)关键是由于建造时期的限制绝大多数中型管风琴无法胜任演奏所有风格时期的作品的要求,比方这个琴只能弹德国巴洛克风格的作品,那个琴只能弹法国浪漫风格的作品。所以在某个教堂或学校或剧场演奏只能弹同一风格的作品非常不方便,如果考试的话就更不方便了,为了考个试换三个地方弹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而且由于造琴工艺还有当时科技的限制甚至是造琴师一拍大腿的决定等等原因造成的影响几乎每台琴都不一样,琴键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滑有的涩有的轻有的重还有各种形状的搞得琴师非常头疼。
但是!它来了!电管风琴驾着五彩祥云来了!不要很大的空间,比立式钢琴大一点点就够了,也不用跑很多地方练琴考试了,一台琴上可以集成几乎所有风格,价格也相对很亲民了从几万到十几万都有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琴师的要求,科技的进步也让很多真管风琴上有的很多反人类的问题都消失了。音色也是越做越好,音色的采样空间变化的影响都越来越好基本上可以吊打所有中小型真管风琴(是不是跟电钢很像)而且手感还更好(比电钢优势还大)
所以电管风琴替代真管风琴或者将要替代真管风琴了嘛?
没有。事实是各个教堂剧场宁愿花巨资维护修缮也不会考虑换成电管风琴。需要购买新琴也场所也会尽可能购买真管风琴即使造价差了百倍后期维护也相当昂贵,巴黎圣母院着火了以后大家想的都是幸好管风琴没事而不会有人想烧就烧了吧换个电的更好。绝大多数管风琴家也拒绝在电管风琴上开音乐会即使电琴更方便更不容易出故障,为啥呢?
因为那不是真管风琴啊(例子不太恰当,现在很多管风琴是以艺术品或者文物的状态被保存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9

帖子

2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9
发表于 2021-12-10 17: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以后会,但是目前不行。
目前来说,同价位电钢超越了廉价钢琴的音色,但是甚至无法替代低端中的廉价级别国产立式琴声音的真实感和触键带来的音色变化,如果钢琴水平没入门,确实意识到不到。
我认为以后肯定可以替代,但是专业级三角以上的在音响技术得到突破以前,会出现音响比琴贵的情况[调皮]同样,不了解音响耳朵不灵敏的人也意识不到。就像有的人非要说方便面是天下第一美食,你除非自掏腰包带他吃顿好的,不然永远说服不了他。
理性的人从来不会去随意评判一件他不了解的事情,而狭隘而狂妄的半桶水就会说他不存在。
仔细一看,吹捧电钢现在能完全替代钢琴的,甚至一个专业是钢琴演奏的都没有……甚至N3X,nv10这种顶级电钢(10w+)的用户在这里说出自己的感受还要被电钢吹喷………
那么电钢吹到底是些什么人?
说白了,他们买不起顶级电钢,他们也买不起顶级钢琴,他们也上不起钢琴专业课花大量时间训练演奏技术,他们只是想无限拔高一两万的电钢的地位,让他们骄傲!买一两万的电钢的才是聪明人,一两万电钢吊打三十万以下真钢!技术都是假的,不需要什么触键控制按对就可以了!
魔怔人魔怔人。你们开心就好。
所以,用电钢的人很正常,专业的演奏者也很多在家买电钢使用,但是电钢吹就很让人讨厌。最搞笑的他们还喜欢标榜自己是理科生,竖起科技能够替代一切改变一切的大旗……
实际上只是想传播反智言论,让大家一起回到起点泥潭摔跤。
然后被怼了还一副黑人嘴脸,觉得收到了不公待遇和种族歧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21-12-10 1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
未来电钢琴能否大幅替代钢琴取决于大家对考级升学的态度。
这个问题下的高赞回答我都有看,但没人说在点子上,甚至有些答案片面强调电钢琴的方便而否定钢琴,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要知道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学钢琴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兴趣爱好,而是和考级升学密切挂钩。如果只是从易学易用的角度考虑,原声钢琴早该被淘汰了,但这样一件既笨拙又难以精通的乐器居然可以在中国长期存在,说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
学钢琴是有现实利益的。以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音乐学专业本科招生考试要求为例,其中明确提出了钢琴的考核要求:


可以看出,这些曲目是和考级曲目高度重合的。虽然你可以列出一万条理由,“电钢琴牛逼”,“手感已经逼近甚至超过真钢琴了”云云,但没有家长会用自己孩子的前途命运冒险。只要钢琴考级以及升学考试还是用原声钢琴,大家就只能乖乖地买原声钢琴练习和备考。
虽然由于考级升学的原因,未来电钢琴大幅替代钢琴的可能性很低,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现象。正如 @Raymond 引述的文章所云,钢琴是一件很典型的“内卷”乐器:
音乐培训是否已经是夕阳行业?学钢琴的成本很高,一个琴童考到十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这么多时间乃至金钱是否值得?因研发蓝光 LED 而获得 2014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教授对此提出了质疑:
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但是,这种论述的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创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其实,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

这类 19 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且学习的进度,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其内在出发点,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
中村修二教授的观点与知名时政评论员任冲昊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虽然对于“音体美”进中考事件他只评论了体育,但其实对音乐也同样适用:


现代社会已经工业化了,绝大多数工作的力量都来源于机器,普通人主要靠知识和技巧来操作机器,提高肌肉的上限没什么意义。单位招聘的时候,看到你读书拿过奖学金,看到你修理设备比其他人熟练,肯定是可以多给待遇的,但是基本不会因为你肌肉发达就多给一份钱。这说明现代社会的个人能力“上限”的确源于知识和技术。从正常的逻辑来说,提高“上限”最好的办法是竞争。对于企业来说,竞争意味着市场经济;对于个人来说,竞争意味着参加考试和比赛,这就是为什么中考高考主要测试知识和思考方式。
【睡前消息182】台湾扩军增加5个后备旅,不用高看也不能小看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正如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资质不能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一样,钢琴十级同样也不会对就业带来明显助益。很多人都有“考出钢琴十级有什么用”的困惑,我也回答过类似问题:
学钢琴的意义,钢琴十级不知道该干嘛,在社会上十级也啥都干不了,想去兼职非科班都看不上。?诚如“马前卒”任冲昊先生所说,体育当然很重要,但这属于人的基本素质,是“下限”,及格达标就好。音乐也是如此,关乎人的基本美学素养。一个现代人不懂音乐,缺乏美育是很可悲的,但这不意味着要花大量时间去精通音乐。懂乐理、会玩简单的乐器就足够了,原声钢琴对学习者的要求明显是过高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电钢琴是会替代钢琴。但这不是因为电钢琴在声学上逼真地模拟了钢琴,而是大家回归了学音乐的初心,不再以掌握钢琴演奏这项具体技能为目标。这个时候,电钢琴的手感“真不真”、音色“像不像”原声钢琴就根本不重要了,因为问题本身已经被消解掉了。回归了美育的初心,甚至实体乐器都可以不需要,用软件APP也同样可以达成音乐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电钢琴会否替代原声钢琴”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只有摆脱“考级升学”的东亚做题家思维,电钢琴才有可能大幅替代钢琴。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21-12-10 18: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会,现在趋势就已经很明显了。理由很简单,从事钢琴表演的人群是少数,准备从事这个行当的人也是少数。大部分人学习键盘乐器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在钢琴上表演。对于从事表演的键盘手来说,有个不错舞台电钢就很好了。对了,稍微高端点的舞台电钢都好贵。。。。
观察一些钢琴厂商,也能看到他们双修两个市场的努力,什么混合电钢、电混钢琴等都是时下热门词汇。
至于钢琴家会不用用电钢练琴,我相信除非特殊情况,大部分时间不会。人家吃得就是钢琴表演这碗饭,没必要舍近求远。
另外,电钢与电子琴是两种乐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21-12-10 18: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我觉得不会。 即使我们推广电子书那么久了,我还是更倾向于阅读纸质书籍。 现在还是有人愿意花好几千元买珍贵的Meissen瓷器来喝下午茶。很多原始的习惯是不那么容易被摧毁的,我甚至不太喜欢太科技的生活,太冷冰冰了。希望我不是唯一这么认为的人类,我还是更喜欢自然材质的器物。
我暂时也是弹着电钢琴,是因为家里装修还没有结束,我怕木质钢琴到我家里被糟蹋了。等家里一切安顿好了,我还是会买货真价实的钢琴。 我也有Midi,但是电钢-Midi-钢琴这三者在我的概念里是三种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的音色在未来哪一天无限接近。
如果哪天电钢真的代替了真正的钢琴,那也是古典音乐的末日了。本来那百万三角琴和普通立式的音色区别在很多人的耳朵里就几乎微乎其微,而这样的微乎其微的敏感就是一个白丁和音乐家的差异所在。 为啥国际一流的音乐厅还是摆着几百万的三角琴,因为那就是古典音乐的标杆,如果这个标杆可以被量产,可以被大幅度降低成本,那么它的神秘感和高贵不再存在,也不会再有人供养它了。 试想一下,你花了2000欧进音乐厅多去听一个人用电钢给你弹巴赫? 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那仪式感似乎已经荡然无存,而我觉得那场景应该出现在沙滩电子音乐节上,我还可以一边蹦达一边大喊。
我看到有人说网上99%都不是钢琴演奏的音乐,都是合成器。哈哈哈哈,难道只有我只听钢琴弹的作品吗? 我个人认为合成器是作曲界神器,厉害的作曲家还是靠它创作了一流的音乐,可惜它太亲民了,现在靠着它一大堆音乐垃圾诞生了,真让人唏嘘。

你们有哪些无限单曲循环的歌推荐?5月18日更新: 关于巴赫时代的“钢琴” 的概念: 其实巴赫的钢琴平均律是写给三种乐器:古钢琴(Clavichord)(感谢网友的纠正,Hammerklavier是后来他儿子玩的),羽管键琴(Cembalo)和管风琴(感谢江禹杉大神的提醒,确实管风琴不是首选乐器,但是也不排除,至少我在Schiff的宣传音乐会上听到他举例了几首他认为几首极有可能会为了管风琴而作的曲目,这段我先保留,等我再多看看相关材料继续补充),确实在很长一段时期,前两者被忽视了,但是现在大家也开始重新认识他们的魅力,至少在德国我还是看到古乐一直在兴起,在很多音乐学院里,古乐的各种器乐专业加声乐专业的集合体是个可以独立于其他院系并几乎占一半分量的系统。听闻荷兰法国都很粉古乐,而这块领域在我国很遗憾,似乎还是比较空白,我知道有个上海恰空古乐团,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音乐。  同理当年的Viola da Gamba,竖笛等巴洛克乐器当年逐渐淡出舞台现在又重放异彩一样。


5月22日:再如countertenor 假声男高音这个声部可能这几年还更经常进入国内外大众的视野,也希望通过这个声部的普及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古典乐发展,因为很多假声男高音是几乎抢占了古典乐历史的时间轴两端:他们要么唱古乐,要么唱当代作品,(哈哈哈当然还有艺术歌曲)。希望哪天大家已经可以对男人唱女人声见怪不怪,哼哼哈哈,顺便我要提一下还有female tenor的存在,如Ruby Helder 。



Viola da Gamba

当“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也就不存在了。 应该是该当艺术家的去当艺术家,该当金主的当金主。
5月22日新增: 本来其实好像是一个预测未来的议题,其实未来不可控,所以现在任何人说什么都没有啥意义,包括我自己的言论,其实个中的美好愿望和担心都只不过是个人意愿。这种命题本来没有对错,但是我觉得个中可以引出的副话题倒是比这个问题本身更有意思。
1 我认为,排除这个问题的含金量,甚至针对这个命题甚至可能连统计数据或者调查问卷都很难做出来,就像在我概念里,钢琴是钢琴,电钢是电钢,并不存在相互可以替代的概念。
有人说这可以和胶卷相机被数码相机代替了这个事件来做对比:我认为最大的可比性就是由于摄影器材和相片的成本下降确实让千家万户得到了实惠,也开创了一个新的视觉时代!但是摄影作为一个艺术形式已经变得庸俗化,而在艺术藏家的藏宝箱里,摄影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少。这个境况真的挺遗憾的,这十年以内生产的艺术摄影作品的价格和成交量应该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它当然也打击了架上绘画的老大地位!当然,科技把两位艺术大佬从龛坛上打落,也算是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思想自由,但是面对这种自由,我感觉人类更多的是茫然而不是欢欣雀跃!从前的艺术摄影作品由于具备历史价值和更大的稀缺性才没有收到影响(是的,摄影界的老大师渐渐地要一个个离开地球了) 所以我才说,根据这个逻辑,如果哪天大家认为电钢琴可以把钢琴替代了的话,这也就是古典音乐的末日了。  


过去的艺术家在暗箱里多年精心研究洗照片的技术来获得一些如今我们轻点两下就可以得到的“美图”效果,他们多年的努力就成了屠龙之技。 我很喜欢维京格尔 · 奥拉夫松(Vikingur Olafsson)的演奏之一大原因就是他会在钢琴上制造出很多超越钢琴本身的音色,虽然我没有在任何访谈或者文章里得到过确认,但是从我的听觉反馈中我认为他在很多巴赫的演奏中确实是在模仿羽管键琴的效果,确实是在拉莫的“母鸡”这首作品里模仿母鸡咯咯叫的音色(真的很可爱!),这也是我钟情的艺术里的“诗性”。如果这些诗性的东西都可以用电子科技非常直白地表现出来,诗性本身也就荡然无存了,那还有谁为在钢琴上的一点“靡靡之音”之而努力呢? 这个艺术的沙场就会出现无人的境地。


2 现代钢琴的长辈们真的太多了,哎,我才疏学浅,真的好抱歉!我其实连人类的辈分都搞不清楚的,让我专门把钢琴前身和古键盘乐器了解清楚实在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情,毕竟我在键盘领域只是爱好者,以后我一定多多在这方面多做功课,争取提高音乐学领域尤其是古乐方面的知识。但是我还是专门看了一点这篇论文。 一位名叫Oliver Kern的音乐学博士帅哥写的博士论文,176页,有兴趣大家可以看一下:光是从Cembalo到Hammerklavier的演变就能写出一篇大文章来! (我到今天才终于懂得了,音乐学的同学其实如果选准某个方向,不需要乐理太好,不需要弹好乐器唱好歌也可以顺利读到博士毕业,当然我觉得还是把某个乐器学好的音乐学博士更让我心仪啦,但是这个确实可以和个人在音乐学上的科研水平分开讨论)

链接在此: (德语好的同好可以进来看看)
https://publications.ub.uni-mainz.de/theses/volltexte/2019/100002712/pdf/100002712.pdf3 同理可证,我庆幸古典音乐领域的声乐技巧虽说用理论说明估计一页纸就可以说明白,但是还好要达到某个水平的话,没有悟性和勤奋加上多年的发酵也出不来这82年拉菲一般的声音。有时候技法和成本还是需要作为行业壁垒一样去存在,如果一个专业可以普及到无特质无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不是形而上学的造成的,而是由于其本身难度造成的,如川剧,魔术等)的话,确实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4 请不要随便说哪个乐器难听,哪个流派难听— 我们讨论的是口味,不是真理。 管风琴啊,你不喜欢可以,只能说明可能你喜欢它的时机还没有到,不要随便给自己挖坑,因为最后埋坑的很有可能是你自己。 不要说你不喜欢现代音乐,那是你的欣赏水平还没有到,等你肉吃多了,没准哪天野菜根子就特别有滋味。 现代音乐就不是首要拿来被喜欢的,(这也就是为啥我说我不大喜欢斯特劳斯家族的原因:他们真的就是量体裁衣地制作当时那个时代那个地点那群人的口味并且非常精准地商业化定投,所以我认为那真的就是糖水,第一口喝挺好,再继续喝真的很腻味!)他们本来就是时代先锋,是我们思想的拓荒者,请对当代的作品和作曲家多一点尊重。  同理当代的自由艺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