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18 10: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巫漪丽这个名字在一些书里面看到过,当时只知道是那个年代的钢琴家,但好像没有傅聪、刘诗昆这些名字熟悉。百度百科可以查到,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梅百器是李斯特的弟子,所以师承上来说是大师的徒孙啊。在师门关系上是站得住脚的。
关于她的技术,首先,梁祝这首曲子的钢琴部分从技术和音乐性上来说,就不是599849299的程度。再说了,八九十岁的人了你还要她怎样!!!弹钢琴本来就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你就是非要她用飞速的八度震音闪瞎你的狗眼你才能承认她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呗。所以尬黑她就849程度的可以洗洗睡了,有空黑老艺术家没空练琴是吗。你以为右手那几个简单的旋律音很容易吗?你弹得对音高节奏你弹得出来音色、语气和音乐性吗???你以为你肖练李斯特超技很6就能弹得好梁祝吗?中国乐曲所富有的独有的特色和文化韵味你以为谁都弹得出来吗?
作为一个1954年中央乐团的钢琴独奏家,能一般到哪里去。真以为当年的水平那么差劲,弹个299就欢呼雀跃了吗??这要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你觉得以我党当时的决心与毅力能随便糊弄吗??巫漪丽在当时的那一批钢琴家里面的确不是最好最出众的一个,但是她被选为弹奏梁祝的钢琴部分,不是傅聪不是刘诗昆,所以她要是弹得一般般她咋被选中了呢?没错没错她是关系户,懒得杠。
从最新的这个视频上来看,的确,相比于现在的许多钢琴家来说,甚至和她同时代的钢琴家来说,水平上并不出色,但也要考虑她年龄的问题吧。梁祝这首曲子在难度上并不是很大,但我们也不能仅仅通过梁祝就武断地判断她的钢琴水平吧?她年轻时砸协奏曲的时候我们还没出生呢。一切无从考证的东西都不能随意下判断。严谨一点好不。
梁祝这部作品是家喻户晓的,杰出的,她作为当时的演奏者,在艺术上自然有着很高的地位。虽然实际上她努力了半辈子的艺术修为是很容易被年轻人超越的,但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更证明了我们是在进步的吗??我们现在的发展和成就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即便前人的技术再不先进,这能成为诋毁前辈的理由吗?发展发展,都是在一个个前辈走的弯路里面总结的经验里得来的。请给老艺术家应有的尊重。
高抬指,没错,的确是诟病很多。但仔细想想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吗??并不是。郎朗、李云迪、陈萨等等现在的钢琴家哪一个没有受过高抬指的“摧残”?这个“错误”的概念的确是这些前辈们带进来的,但没有他们,试错的就是现在的、以后的我们。对于权威提出的概念,有不同观点当然应该提出、推翻,但这都不成为抵毁前人的理由。巫漪丽很少有出版专辑和钢琴演奏技术方面的书籍,她并没有“误导”中国的钢琴发展事业,她就是弹她自己的琴。
某位吕大师,自己在演奏上是个599水平,不断批评现在的中国钢琴教育只强调技术,没有音乐性,中国人弹琴声音干,高抬指是错误的,应该用手腕“带动”,这些错误的观念都是这些前辈造成的,把前辈批的一文不值。结果自己的文章里不断讲1分钟弹几千个音,讲速度讲力度,音乐性呢?没讲。你这么厉害你的观点你的方法应该可以改变中国人弹琴没有音乐性这个主要的问题呀。我支持挑战权威,但这也是站在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的角度上来说的。你自己根本站不住脚,凭什么把别人从神坛上扯下来。过时的钢琴教育理念跟巫漪丽的艺术地位有个毛线关系?高抬指是错的,所以巫漪丽就弹的不好。你没用高抬指,所以你就是大师咯。她不是钢琴家,你是。你就是那一枝独秀的代表着中国现今钢琴演奏最高水平的那位大师,吕卓然!
回到正题上,巫漪丽现有的音频资源只有梁祝,用没用高抬指弹琴看视频吧,有眼睛的自然看得见。(ps:高抬指本来就是一种练习方法,并不是指演奏时也要高抬指。)梁祝作为一首中国乐曲,自然要用不同于西方乐曲的处理方法演奏,弹贝多芬当然不能“干”,弹中国乐曲还是干一点有味道。
什么是音乐性,什么是技巧,什么是大师,敬请期待吕大师的《梁祝》作品,届时将会揭晓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