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热水会变软,再正常不过了,小时候我们都这么干!
作为郎朗的同年代的人,小时候学琴最难熬地就是冬天!市内室外温度只有几度的时候,不热身的话,手根本动不了啊,那种僵硬就是把手插在沙子里,然后抬抬手指的感觉。
为了练琴时暖和,泡手泡脚都是很正常的,还要随时起来跑跑跳跳,而且随时还要准备一个热水袋,练10分钟就要捂一会儿手,你说为啥不穿厚一点?我也想穿厚一点,可是如果包成粽子一样,手臂又动不起来,两难!
不像大城市,我们那小城市都是冬天考级,大家在考场外排队,那必须是人手一个热水袋抱着,而且都是羽绒大衣穿着,要考的时候再脱下来,常常弹前两个曲子还好,后面手就僵硬得不行,所以老师一般安排我们不按正常曲目顺序考,而是先弹练习曲、奏鸣曲,然后是乐曲,最后是复调,因为复调速度慢,手僵了影响不大。谁如果不带热水袋,绝对是自寻死路。
场景就像下图一样:
至于说成为郎朗这样的钢琴大师有多难?不夸张的说,中国就此一个,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首先,郎朗的钢琴技术毫无疑问的是全球一流钢琴家的水平,你非要问是不是“最好”的,那不一定,但是他是合作乐团最多、票价卖得最高的钢琴家。
在欧美地区,那些很牛的钢琴家,独奏音乐会一般30欧-50欧都能买到票,有些还不一定能坐满,郎朗的票几乎都是100欧以上,而且场场爆满,你说那些欧洲人没有欣赏水平干嘛都要去听郎朗的?像郎朗这种火爆的钢琴家,除了阿格里奇的票能和他一样难抢,我还真想不出第二人。像什么波利尼、邓泰山、基辛,票根本没郎朗卖得好。
在国内,郎朗几乎已经不在音乐厅开音乐会了,一般都是去体育场、广场,经纪公司这样做赚钱啊,郎朗也是身不由己了,近期他开的一些音乐会,他本人也就演几首,其余都让琴童来演了。
郎朗本人和很多学钢琴的人不一样的在于,很多人到了20多30岁了,由于种种原因就不怎么练琴了,所以导致在音乐圈里口碑极速下滑,而郎朗始终还在坚持练琴,每过几年弹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个进步是最值得赞赏的。
其次,郎朗的名气早就已经跳出钢琴圈子了,有很多钢琴家,只是在钢琴圈子内出名,也就是学琴的人、听古典的人比较熟悉,可是你在街头随便问一个人知道郎朗不?大概率是知道的,这个现象就不一般了,弹琴弹得好的人很多,可是能跳出钢琴圈的人,不多。
最后,郎朗的团队也善于炒作。这个炒作并非贬义词,而是中性词。对于艺人来说,炒作是赚钱的一种方法,郎朗善于利用春晚、国际和平大使、结婚这些事情引起轰动和大家的议论,这一点也是非常成功的。不管怎么说,他的炒作和他的实力是匹配的,不像现在有些流量明星,自己没啥本事,光顾着瞎炒作,最后招来的只是骂名。
最后希望 @郎朗 能坚持给我们带来好的音乐,祝福郎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