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21 1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最伤害孩子的不是财力一般,而且父母没有鼓励孩子上进的信念。
看描述:
有个亲戚的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弹钢琴的片段,对弹钢琴很感兴趣,吵着让家里给报了钢琴课。 这看不出来是报没报钢琴课。
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吵着让家里给买钢琴。
但是亲戚家庭条件比较一般,所以就想知道,怎么拒绝才能让孩子既明白目前的情况,又可以不伤害到孩子,主要是怕孩子因此而自卑。 配合上想买钢琴而不得,那我盲猜一下应该是没有报课,也没有买钢琴,也没有着手学习的打算。
作为一个带孩子学了近三年钢琴,给孩子换了三任老师,现在孩子还学得很一般的妈妈,来给题主讲一个小小的道理:
学钢琴的成本并不在买钢琴和请老师上。
我们家孩子刚学琴,还不知道她是不是有想法学下去的时候,我们家连琴都没有考虑过要买。
当时学琴的地方,有琴房,对外一小时20元,对机构的学生,一天10元钱不限时练习,连续包月还有折扣,就买钢琴的钱,够你长长久久练很多年了。
我当时还想过,等孩子考过二、三级,我再给孩子买琴,毕竟我看到很多初中生家里也是没有买琴,就去琴房里练习的。
怕琴房隔壁吵到你?
想多了,那些弹得好的孩子,只会给你的孩子巨大的练琴动力。
我都后悔后来近半年后给孩子买琴了,因为在家练琴,氛围确实还没有在琴房好,我陪练的专注度也变差了。
主要是那时候天太冷了,平时放了幼儿园去练琴还好,到周末要专门出来练琴,而且春节人家会放几天假,一来二去就耽误学习了,所以就在家买了电钢琴。
还是同理的考虑,孩子真的感兴趣,想长长久久当作兴趣学下去,那时候再买真钢琴也未尝不可。
而现在的电钢琴技术可以说真的非常不错,重锤的手感基本媲美真钢琴。
我家用的是这个品牌的,记住品牌就行了,有条件还是自己对比一下。
这是我爸爸想学钢琴,我妈对比参考以后买的,我们也是逛过很多琴行,带孩子去试弹了一下觉得这琴很不错,于是才在我家买的,比老师配给更低龄小朋友上集中课的琴在手感上更好。
电钢琴优势就是便宜,做得好的电钢琴质量也是长长久久的。
缺点也比较明显,手下键的轻重不会直接反映在琴音上,而且最近我发现孩子弹急了,琴键会有点杂音,据说这琴可以考十级,但估计到了一定等级还是得换琴。
市面上的老师尽管良莠不齐,但胜在人多,比小众乐器好找老师多了。
而钢琴,又是现在被AI智能课程冲击最猛的一个乐器。
我家孩子之前还是她亲娘人工校对,为娘的非常头疼,近半年买了某叶子的智能课(生气,要不到广告费,不给全名),不仅能指导弹没弹对,还有从学玩到考级的大量课程,更别说包含了市面上出版的几乎全部教材,和一大堆没有正式出版的曲谱,孩子到成人,只要想学,都能学到相应的内容,我小孩最近就在自学着好几首流行曲。
两年的学习费用3200,还可以分享赚积分续时长,比起去请老师便宜到不知道哪边了(好吧,据说找我推荐可以我们一起加时长?哈哈哈,为了娃我也是拼了。)。
哪怕不想出那么多钱,还可以考虑我爸爸的方法,他完全是抠门大户,这种课他也不买,他就是去学20元一节的集体课,回来在网上大量扒视频下来看下来自学,学钢琴的费用,仅就是买琴的费用和些微学费而已。
可见,置办基本的学习条件,算得上所谓有下限没上限,你不往高处去筹备,就不会花特别特别多的钞票,这根本谈不上是学一个乐器的成本。
学钢琴的真正成本是孩子想学习的那颗金子般的心。
现代社会,学习任何的技能,你都能找得到途径去学,关键是真的非常想学。
学琴最难最难的不在于学,老师一周指导一节课50分钟,那能学到什么?
关键是你得下来练,练习的决心和毅力,才是学琴路上最大的成本。
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其效果只有到高阶才会有非常具体的差别。
对于普通学琴的人来讲,高阶的考试仍然是应试而已,应试对应的就是练习,但凡能练出来的标准化考试,你就有一百种替代方法。
唯一替代不了的,就是耐住寂寞、守住困难、哭倒着跪下又爬起来继续练习的恒心。
之前几年在我家打扫卫生的大姐姐,她家儿子完全靠自学,也轻松学到了两三级。
然而,他自此就没学了,为什么?
是的,家庭财力固然是巨大的阻碍,而更可怕的阻碍是父母身上那种被社会蹂躏的颓废感,终于传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从初中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家庭和同学的不一样,把老师批评他不好好完成作业的这件事,也归咎于父母经济条件不行,他以高分考入一等一类初中的骄傲也在那个时候突然没了,连同学琴的兴趣和梦想也丢了。
这就是和我谈话的很多家庭条件一般孩子心里最隐秘的自卑:父母没有说过家庭条件不行,但是他们不去创造条件追求梦想的颓废,让孩子也觉得自己不行不可以。
带来最麻烦的问题是,看到别人都很轻松就过了,自己眼前的难关却过不去,于是更痛苦颓废而不去积极解决眼前的困难,干脆就不学了。
殊不知,其实学习的道路从来都没有坦途,好一点的家庭,只是有能力延长孩子解决困难的时间而已,才让孩子解决困难的状态显得稍微轻松闲适一些。
也是基于此,对于乐器培养而言,孩子最难过的不是“我在学”的压力和挫折,而是“我曾经学过”的不可追回的遗憾。
孩子真的想学吗?
如果孩子真的想学,就创造条件给孩子去学,并鼓励孩子真的努力去学到一个设定的目标,这个目标甚至一开始都不用很大。
和孩子一起积极去面对梦想和伴随梦想而来的挫折吧。
<hr/>看到评论区的精彩评论,包括筹备二手钢琴等等的方案,确实都是非常好的平替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试试,感谢评论区的小伙伴!
我刚刚带孩子练习的时候才发现,约翰•汤普森的钢琴教程里也有了全媒体的升级,10元一本正版书,就可以看全示范并得到全伴奏。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55220823158534144">
对应等级必爬的书目网上也是能轻易搜到的,作为培养兴趣爱好,挖掘网络资讯学习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很辛苦,但想想大学以后的学习其实也有一多半靠自学,只是一个学习方式而已。
特别想学钢琴的成年人更该看明白,自己以发展爱好为初心,老师的作用更多是督促自己学习,而保持同等练习度,业余玩一玩,也是够的。
至于如果孩子真的能从枯燥的练琴中,生发出了不起的兴趣,那做父母的,也稍微努力一点吧。
网络带来了学习的极大便利,这只会给用“条件不佳”为借口不学习的人更多的限制。
行吧,有话还会更新,没话就评论区见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