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27 19: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在知乎第一次认真答题,没想到一天就破百赞。感谢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也和大家探讨了很多。
能够重新拾起钢琴,我真的很感激自己的妻子。小时候学琴后三年真的太苦了,充满了来自家长、老师以及自己的自我否定。而且和同龄人比,真的是毫无乐感和节奏感,只能靠练习时长来弥补天赋的差距。那天下午试琴后,妻子的那番话刚说完,忽然就让我感到自己的学琴生涯得到了救赎。那一刻最大的感受是,当心里的潜意识都是自我否定时,那一句肯定的评价犹如让内心阴沉抑郁的一角展现了它原本应有的艳丽色彩,只是这一句肯定等了足足15年。所以那时,自己真的没有绷住,不争气地嚎啕大哭了出来。就像某位呼友说的那样,我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我接受没有天赋的自己,也接受这些年学琴生涯在我生命中留下的痕迹以及对于未来的可能性。那天我确实挺失态的,琴行的店员也是一脸懵逼。
这三年下来,我妻子也一直很支持我练琴。由于家里的老钢琴确实音质和琴键都不太行了,前段时间,我就想着换一台吧。本来想买雅马哈yc131ex的,但去了琴行试音后,我和我妻子都觉得yus3音质更棒,然后我妻子还资助了我买琴的钱,把yus3搬回了家。
说真的,自己内心是非常感激妻子对我的鼓励、理解以及支持的。人生能遇一知己,足矣。
<hr/>看了很多回答,百感交集,忍不住想答一发。我五岁开始学琴八年,随后封琴十五载,三年前再次重拾钢琴。我的学琴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也是五味杂陈。其中钢琴十级对于我到底是什么,也让我思考良多。
五岁那年,父母带我去乐器店,问我想学什么。我指了指钢琴,说我要最大的那个。父母说行,但是约法三章,学了就必须认真学。至此,开始了我的学琴之路。在学琴前五年,依稀记得钢琴带给我的那种愉悦感以及学会新曲子的成就感,觉得弹琴是很开心的事情。那时候刚开始的启蒙老师T也只是普通老师,水平确实有限,上课只能按部就班哈农、小汤、599依次进行。那时候我一直想也许到了十级,我就会变得很厉害,就能弹很多很好听的曲子了,甚至可以偶尔显摆一下。然而直至我考完六级,T老师说我已经教不了你了,你需要更好的老师。这一刻也随之成为了我学琴的转折点。
新的老师X是一位音乐学院的在读研究生,水平确实很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视奏非常厉害,这也是我曾经的老师所没有的技能。我对他是非常尊敬和崇拜的,哪怕现在也是。X老师和我接触了两节课后,紧锁眉头对我以及我的家长说,我的手型太差了,以至于很多发力技巧都不对,基本功需要推倒重来。我妈就问,那还能在两年内考完级吗?X老师说想考完可以,但是要付出比常人更加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X老师问我,你愿意吗?我那时候还小,觉得凭着满腔热血完全没有问题。然而,教学进程从299、二部创意直接退回小汤和拜厄,这种心理冲击实在是难以言喻。出去别人问,你学琴多久,几级了?我虽然嘴上说6级了,但心理一直觉得自己考的是一个假6级,真实水平就是一个刚摸琴的初学者。为了拉快进度,X老师后来直接采用821过渡,这已经是后话了。在基本功全部重来的这个过程中,不仅我心理压力非常大,可能我母亲心理压力也很大。那时候,正常大家都是在小学毕业前考出十级的,我母亲看着我从头学起,这着急程度可想而知。这导致,在重新练习技巧的过程中,由于发力的生疏,按错音真的是家常便饭。我母亲每次听到已经弹了两周的曲子,还是磕磕绊绊的时候,就气打不出一处使。她会拿着木头直尺打我弹错的那个手指。你没看错,恨铁不成钢吧。那个时候,忽然觉得学琴这件事情已经变得不美好了。学琴的技巧挫折叠加心理压力以及母亲的抽打,我真的有时候很痛恨钢琴。我甚至和我妈吵了很多次说我不想学琴了,每次我妈说你必须考完级才能放弃,且少不了一顿打。从那以后,练琴的时间对我来说就是极其黑暗的。而且由于需要赶考级进度,在考级那两个月一般学生可能只需练三四个小时就行,但我基础不好,真的是从早上6点练到晚上8点。哎,现在回想,都不知道那段考级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了。在听到考级通过的那一刻,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母亲也非常高兴,只是她那时不知道的是我高兴不是因为拿到了十级证书,而是终于不用再弹琴了。当然,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她依旧让X老师上门教我弹琴,但我心累了,完全消极怠工。在某次上课,X老师说你以前的努力劲去哪里了,怎么回琴可以回得这么差,到底有没有好好练?我当着X老师以及我妈的面说出了我的真实想法。我和我妈说,以前你教育我有始有终,我该完成的事情已经做到了,现在该是你兑现承诺的时候了。我不想再学琴了,学琴的日子太黑暗了。我妈这时开始不断劝我,说这条路走到现在不容易,要不再考虑考虑,放弃怪可惜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压抑了三年的情感一下子爆发了,朝我妈以及X老师怒吼老子就是不想学了,你要我学可以,你就现在宰了我!我从小算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的人,我母亲看到我这样知道我是动真格了,也只能无奈让我放弃钢琴。至此,我们家的钢琴就在墙角吃灰了十五年。
直到三年前,我要结婚的时候,我妻子说你不是小时候学过钢琴么,要不婚礼上你弹一首曲子吧,我也从来没听过你弹琴。由于小时候弹琴受到的创伤太大,这段记忆我没和其他人说起过,包括我的妻子。我当时心想,哎,她也不知道我学琴的痛苦,结婚也是大囍事,就当最后一次弹琴吧,弹完这次应该也没有下次了。由于家里的琴早已走音,我和妻子就约了某天下午去琴行试试琴,试琴我也没当真,什么准备都没做。但是当坐上琴凳的那一刻,感觉尘封了十五年的记忆一下子扑面而来。那天,我记忆中只记得一首波兰舞曲,也只有这首会弹,而且还弹得很糟糕。生疏的手摸上熟悉的琴键,所有音全部都是浮的,弹奏中还会一直吃音,感觉自己的手虚得不行。而且记忆也是那么的不靠谱,在弹完第一个乐章后,剩下的全都忘了。我妻子看我停下了,说你弹得很好听,我超级喜欢,很古典很别致,你再练练的话,一定会恢复的。那一刻,忽然感觉心中的一个结打开了,就像黑暗的屋子照进了一缕阳光,百感交集,抱着妻子哭得一塌糊涂,我妻子当时就懵了,茫然不知所措。当然,那天后来我也和我妻子说了我小时候学琴的事情,我妻子说原来是这样,早知道不应该提这么过分的要求,让你难过了。我说你是少有听我弹琴说我弹得好的,也许婚礼上可以试试。随后,家里的钢琴也调了音,以这次婚礼为契机,我又拾起了钢琴。现在级数什么的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我自己觉得开心最重要,可能未来我也会请一个老师继续学习弹琴。现在,我在家就弹弹A叔以及自己喜欢的流行。当然在弹奏过程中也会发现有些技巧自己一直没忘,有些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技术极不均衡。不过,在现在这个节奏发展这么快的社会中,晚上一人一琴,抒发感情却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相信很多人看了我的经历后会有不同的感触。我只想说,第一如果家里有条件,一上来就要请一个好老师,不然很毁孩子的潜力。第二,弹琴主要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为主,别太以考级为目的,不然可能会把孩子在学琴这条道路上越逼越远。另外,我现在弹A叔的曲子以及想自己改变曲子的时候发现乐理、视奏以及即兴真的是很重要的技能。但家长们往往追求那一张证书,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就算考出十级,也是水分非常多。我现在也很后悔那时候学的时候没有学习这些内容,导致上手一首新曲子非常慢,识谱以及节奏感都不行,完全不到我心中应有的标准。第三,现在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学习压力太大,家长不妨多鼓励孩子,在练琴的道路上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可能会更好。
写了这么多,也是有感而发,感谢各位一字一句读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