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3 14: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关于吕的真实水平,大家可以在知乎搜“吕卓然教学成果展”和“吕卓然个人作品展”查阅。
吕卓然如果如实说出自己是挂靠的长笛专科生,谁还会上当呢?所以他才要通过污蔑九大音乐学院来为自己的钢琴课价格找一个借口。一个专科生自称实力不比九大音乐学院的教授差,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信这种造谣??
污蔑乐学院教授。丑化音乐学院的学生,并且他的评论区只能筛选后展示。。所有揭发他的评论都被屏蔽了。就这样的人能有2000赞,我dnmd。我们音乐人光明正大
补充一下本文针对的是“钢琴热”中艺考以及艺考的未来的一些预测。并没有说清楚前提造成了一些误解。当然是有很多因为爱好接触钢琴并只是为了学个开心的朋友,而且非常多。我没有提到你们并不代表我忽略了你们也是学琴的中坚力量。
我的加粗文字针对的是艺考生中的常见现象,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学钢琴的人,也没有针对着重准备校考的人。别杠了,没意思。
再回复一下这位吕大师粉丝的言论。
艺考学生学钢琴的越来越多,不是我决定的,不是你决定的。是艺考标准、艺考大环境、艺考市场开辟与饱和程度等等许多因素决定的。我只是分析一下,就说我是要割韭菜,未免太toxic了吧,哈哈。
—————————————原答
很遗憾,“钢琴热”不仅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音乐热”还未真正开始。
中国最早的钢琴热出现在郎朗和李云迪瓜分钢琴演奏界头条的年代,也就是李夺肖赛,朗全球巡演的年代。那段时间诞生了无数望子成龙凤的“朗父朗母”。由此引发的钢琴热,直接催生了千万学子走上弹琴路。爱好,或是为加分,或是走专业。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钢琴教育因此被重视了吗?或者说,音乐教育因此被重视了吗?
数百万的学生或被逼或主动的坐上了琴凳,开始练习一首首曲子,可是如何理解音乐、如何思考音乐、如何享受音乐,甚至如何表达音乐,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埋没在了一首首炒大锅菜似的回课曲目中……
有多少人是真的在学习音乐,有多少人是把时间浪费了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分数线年年升高。与此同时,大学对于生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种培训机构拔地而起。
艺术生、艺考。这是近几年非常火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了艺考路,或是成绩不够好,或是热爱艺术想走这条路,艺考近年已然成了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一档,美术生一分之差便从5000-8000人不等,2分之差,就是万人之差。相比起来,音乐统考的分差,一分可能只有几十人。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是正在开辟的巨型市场。。。
在如今美术艺考培训市场几乎饱和、竞争激烈程度如此的情况下,如今音乐艺考也进入了考生家长的视野。
20年音乐统考浙江只有3000多人,而美术统考有2万多人。四川广东江苏都是3万多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大学开始设立音乐相关的专业,未来音乐联考激烈程度将会突飞猛进。尤其是师范类,教育类。或综合大学设立的音乐系。等到音乐联考的体系发展起来,音乐会普及度更广,占大头的也不是音乐院校,而是大量通过联考进入各种综合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就像学美术,如今已不是人人都想着考国美。到时候综合大学的音乐系会成为大部分的选择。并且和美术一样,对于这些音乐系,文化课成绩占比将是重头,而联考专业分只是一个门槛。
钢琴热短暂是不会结束的,因为联考可选,程度较浅,不失为加综合分的机会。
这两年校外音乐联考机构也逐渐增多,开始竞争,这些人是已经嗅到了商机,开始抢占先机了。各种各样的小三门大课培训都冒出来了,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欣赏普及程度,欣赏需求都会有所提高。
美术统考已经一分近万人,美术热尚且未减,钢琴热又怎么会减呢?不如说,音乐热才正要开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