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跟音乐学院的教授上钢琴课是种什么体验?

[复制链接]

1401

主题

2891

帖子

569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92
发表于 2022-1-4 18: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老教授:放松,别急,慢慢感受。来,这里不要冲,稳住。诶,强音别炸,对了。很好,再走一次。
年轻教授:我去,你踏板糊一片啊,松松松了,你当踏板是油门啊,踩着不放,迟早出车祸。诶?你这里那么着急干嘛,这是船歌,你TM弹成了快艇,慢下来,慢下来!!!!这里这么炸,是被鱼雷击中爆炸了是吧?哈?这里渐慢弹的这么拖,速度别停啊?你这是船沉了吧………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35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22-1-4 18: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老教授:放松,别急,慢慢感受。来,这里不要冲,稳住。诶,强音别炸,对了。很好,再走一次。
年轻教授:我去,你踏板糊一片啊,松松松了,你当踏板是油门啊,踩着不放,迟早出车祸。诶?你这里那么着急干嘛,这是船歌,你TM弹成了快艇,慢下来,慢下来!!!!这里这么炸,是被鱼雷击中爆炸了是吧?哈?这里渐慢弹的这么拖,速度别停啊?你这是船沉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22-1-4 18: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没想到到现在这篇回答还能收到点赞,谢谢大家。再分享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八卦吧。
我老师前几个月去维阿杜家做客,他说维阿杜现在沉迷于木工,天天捣鼓木头。他家里的一些柜子啥的都是他亲手做的。还沉迷于做饭,整得挺专业,我老师说吃起来不下于餐厅大厨。
据说维阿杜年轻一些的时候脾气巨差,差到众叛亲离的那种,后来得了癌症治好了以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很不错了。
马祖耶夫之前请我老师去俄罗斯玩,还邀他去蒸俄式桑拿(就是蒸完以后要跳进冰水里的那种),我老师婉拒了。但马祖耶夫真是硬汉啊,不愧是战斗民族!
巴什基洛夫去年摔了一跤,好像昏迷了几天,后来好像又活蹦乱跳了,希望老爷子能好好的吧。
捷杰耶夫前段时间疫情宅家没演出,打电话跟我老师发牢骚,还说多明戈打电话给他,哭着说现在很难过,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听了感觉挺唏嘘的,一代传奇歌唱家,最后落得这个结局。
我老师居然叫邓泰山Sonchik,哈哈可爱死了,这种叫法就跟中文叫小山或者小山山一样的吧。我老师:Sonchik真的可爱,就像一只小猫一样。

………

不同国家的老师上课风格也有大致的差别。美国老师一般是鼓励式教学,上课先听你完整弹一遍,听完以后先夸你一顿,然后再说问题。他们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来不会说重话打击你。要是他们觉得你没救了,也不会骂你,最多就是上课跟你水过去而已。这就导致一般美国学生都自信心爆棚,弹的一坨屎还觉得自己挺有才华。但是在国内被骂惯了的中国学生会普遍有些不安,因为老师从来不会告诉你你的真实水平如何,弹的是真好还是假好,就只能靠学生自己琢磨。我一朋友还总结,要正确理解她老师(茱莉亚教授)的评价,就把所有的评价降两个档来听:如果老师说very good,就意味着还过得去;如果老师说good,就意味着不怎么样:如果老师说many good things,就说明弹的是一坨屎。我跟我老师关系好,有次聊天的时候我说我都把你的评价降两个档来听,我老师说你怎么这么聪明,算是变相地承认了(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弹的都是一坨屎)。
我前一任老师是法国人,玛格丽特隆的学生,梅西安是她的乐理老师。她相对美国老师就会更直接,上课一般听你弹个两行(有时候俩小节)就会打断你直接开始讲问题。她可以当着整个studio的面骂你,也可以当着整个studio把你夸到天上去。她讲课巨细无比,经常一个小节提出五六个地方让你同时改,还一定要当场改掉。有时候改了其中四个,她就会:诶你怎么没改第五个;好不容易把第五个加上,又:诶你怎么没改第三个。非常头秃。一般来说一个小时能讲三页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最有意思的是如果你跟老师关系好,就能从他们口中听到很多有趣的事,八卦啊吐槽啊什么都有。我法国老师有一次就吐槽:“我恨玛格丽特隆,我恨她,她超级mean。有一次她骂我:‘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个钢琴家的,你还是拉一辆板车上街卖货吧,’结果你看我现在∽” 她还八卦过她年轻的时候比的那一届肖赛:“女孩子们都围着傅聪转,因为他好帅,结果阿什肯纳齐就很不高兴,没有女生跟他玩,因为他很丑。”(对她跟傅聪和阿什肯纳齐同一届肖赛)。她布置近现代曲目的时候经常是抽出一本谱子,然后感叹:这套曲子是德彪西题献给我老师的,然后我老师教给我的;这首协奏曲是拉威尔题献给我老师的,我老师教给我的,这本谱子上面还有我老师留下的笔记;这首曲子是我跟作曲家本人学的;我跟斯特拉文斯基吃过饭,他真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梅西安是我的乐理老师,他真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师。
呜呜呜呜呜呜呜我也想跟大作曲家一起吃饭。
然后是我现在的老师。大佬!我的偶像!我可以吹他吹上三天三夜。范克莱本金奖,跟无数大师学过琴,他的学生也有人已经成为成功的巡回演奏家了。他讲的东西跟我见过的大部分教授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跟大部分的老师上课,如果你效率高,悟性也高的话,一首曲子上个三遍左右就能感到老师已经没有太多东西可以讲了。跟他不一样,一首曲子你拿去上个十遍,他永远有等量的东西跟你讲,给你一种你永远都弹不好一首曲子的感觉。他不只跟你讲谱面的细节和触键,还会跟你讲如何用一个和弦弹出上百种不同的、细微的情感,如何安排一首曲子的整体布局,如何做出细微但抓人的小细节,如何让自己的演奏充满亮点,如何合乐队,乐队在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思维,还有如何在大音乐厅里弹琴让所有人听到。由于他是音乐厅演奏家(concert pianist)出身,他的思维方式都是适用于大厅的,他只想培养出钢琴演奏家,而不仅仅是会弹琴的学生,以至于他的学生在小空间里听起来往往都过于有冲击力,因为所有的对比都被要求放到最大,所有的细节都要做到明显,哪怕是最轻的音也要做到有穿透力(我老师弹琴的声音其实偏小,但是穿透力一流,以至于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他声音偏小)。
但我老师有一点,不会教技术。对于他来说技术是早就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应该轮到他来教。他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技术不好,因为对他来说都so easy。我刚开始跟他学的时候,有次新曲子没啥时间练,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遇到难点就磕巴,结果我就迎来了我老师名言之一:“所有的技术难点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该解决了,”让我自己回去练好,一分钟也不花在上面。
还有我老师名言之二:十八岁的时候手上就该有二十首协奏曲可以随时拿出来演出。(我:那是你吧……)
他对演奏的要求高到可怕,彻底的完美主义者,永远都不会满意。我音乐会的前一天彩排,结果他blablabla讲了一堆东西让我回去改。我都要哭了,就一天就上台了怎么改这么多东西,触键、用力方式、音响效果全要改,我老师(冷酷):能改多少改多少。还有录音的时候,当场改东西。改完再录,录完再改,就这么循环,几个小时后心里就充满了绝望。我还有师弟在音乐会前一天绝望地说:我完了,我刚刚被他骂的好惨,他完全不满意,我觉得我弹得好差。结果第二天音乐会非常成功。跟美国老师学的朋友听说了以后直呼恐怖,她老师在音乐会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就只夸她弹得好,不讲任何大问题,就为了保持她的自信心了。
我老师是苏联出身,但是这么多年在美国也应该受了些影响,他不会像美国老师这样花样夸人,但也不会骂人。弹得好就夸,弹不好就直接讲问题,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但是听表扬还是要降一个档次来听。
虽然上课经常让人压力很大,但他其他时候就是一个傻逼逼的大男孩,超级可爱!有些时候像爸爸有些时候像儿子(还有些时候皮的像孙子[划掉])。喜欢逗人,喜欢八卦。他认识的大佬很多,所以跟他关系好的话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还有一些不能往外说的音乐圈大佬的八卦。
比如他年轻的时候跟普莱亚(Perahia)一起玩过一个类似于笔仙的灵异游戏,结果那个玻璃杯真的自己动了起来,把他们都吓个半死。普莱亚直接夺门而出,当天就逃出了那个小镇,大师课都不上了,并且之后再也不肯回到那个地方上大师课。
再比如邓泰山参加肖赛的时候,整个莫斯科都买不到他那个size的西装,最后比赛穿的是童装,还穿了两层裤子以防裤子掉下来。
还有我老师读书的时候皮,偷开学校的巴士,被巴什基洛夫狂骂一小时,一开始是巴什基罗夫单方面骂他,后来变成两人对骂,等等等等。我就特别喜欢听我老师讲这些。
现在疫情期间我们没法回国,我老师还亲自做饭给我们吃,陪我玩塞尔达。他女儿,柯蒂斯的乐队首席,陪我玩分手厨房。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6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发表于 2022-1-4 18: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此条专为怼吕大忽悠
我十几年前和沈音的老教授上课就没听过人家讲高抬指,人家那叫运音,是手臂手腕手指连成线,然后每个音再用不同的运作方式,自然的传递,干净清晰地交代出来。而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快跑单有快跑的手指动作,拉长线条的单声部抒情(比如叙一)有另外的动作,和弦、单手弹复调,都不一样。这位教授8.90年代就把附中的学生教到柴院,方法科学得很,选曲也洋气,单靠高抬指怎么可能当教授?
我无比同情吕大忽悠的导师,因为从他视频看那个手指跑动简直不如脸滚键盘,糊成一片,好像指缝间长了蹼。负责任的老师肯定得让他从放慢速度弹清单音开始改,这就迷之触到他的逆鳞了,凭什么我一分钟3000音还要从头练单音啊?骗子老师!中国的教育都是骗子!高抬指骗子!我看,老师们要特别提防这种好心当成驴肝肺的躁狂症学生,自己的教学生涯说不定就被迷之抹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22-1-4 18: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教授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不接受反驳

两年前刚来读高中的时候偶遇到他,曼哈顿音院的,在那儿教了27年了。早年有在欧洲那边进修,没记错应该是李斯特音乐学院,后来在Juilliard这边又读了个博士。以前经常满世界跑,做大师课,和国内的一些音乐学院也都有联系,收费是不菲的。
那时候我的琴龄也有六七年了,好歹也是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了蛮久。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基本功还不错。和他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弹了一首肖练,结果他直接把我从琴凳上挤开,说我的弹法是错的。然后亲自示范了一遍。动作故意放的很夸张,想向我强调演奏时整个身体的参与,特别是手臂和手腕。
我当时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跟了假的教授,于是还在知乎上傻乎乎地询问了一下各位网友的意见:
请问在专业钢琴深造中,大幅度活动手臂的演奏动作是否正确?要感谢各位老师 @lilin @潘潘 ...当时的回应,否则我可能真的因为自己的愚昧而错过了一位好老师,从此再与艺术世界无缘。
一致认为,我遇到好老师了。我便耐着性子全盘接受,跟着他走了下来。
刚开始就一身的毛病,快速跑动用的都是高抬指,连线呼吸都做不好,更别说手腕了。就剩下点以前国内的童子功(自己还钻进了误区)。前半年基本上就是手把手教我怎么触键,怎么正确地做呼吸连线,抬着我的胳膊教我用手腕和小臂......半年之后我所有的发力问题和一些误区基本上就被纠正过来了。不夸张的说,无论是颗粒度,技巧,控制力,还是音乐的表现力都是有质的飞跃的。
<hr/>和教授上课的体验

后面的几年里,随着我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认知水平不断提升,教授对我的要求也是愈发苛刻。

  • 拿到一首新曲子时,比如说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一周一个乐章,但是往往每次上课只能讲一首曲子,进度很慢,真的是非常慢,甚至有时候几个小节能讲两个钟头。所以得做很多的笔记,不然会忘。课后要反复琢磨,用心体会教授的讲的东西。
  • 教授看你演奏不光光是听你的音乐,你的肢体语言,表情,坐姿什么的都在他考察的范围内。e.g. 我印象很深刻的,肖谐一的开头,我刚开始按完第一个和弦就踩着踏板去找第二个和弦的位置,他立马就纠正我这样状态不对。这样的音出来是死的。要么下键后不放,要么放手之后停滞在空中,跟着音慢慢往外飘,因为人必须带着音乐走,而不是反之。
  • 当教授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细节性要求的时候,我自己如果没有理解清楚,或者因为能力有限诠释得不好,他会反复让我重复演奏一些片段(因为他觉得我能做到),那时候压力是最大的...尽管他本人从来不发火,但是我自己会越弹越紧张。
  • 关于选曲子上面,教授一直都是尊重我个人意愿。所有的曲子都是我自己根据喜好选的,教授做的就是告诉你这首能不能弹,适不适合我,是否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保持对曲目演奏的欲望是非常重要动力,所以他几乎不会给我布置我不感兴趣的曲目。
  • 要说教授有什么高见,我觉得这不光光体现在他们绝对浑厚的人文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更多的是他们懂得创造真正的艺术,从来不会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耐心地教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音乐,然后用琴声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当我已经有独立处理音乐的能力的时候,他是真的很尊重我的想法。如果我这里选择和他处理的不一样,他会很激动地挑挑眉毛:“Nice! So you like it that way!”。他很鼓励这种个人的东西,因为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 对他们来说,音乐就代表着人生的最高哲学与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发自肺腑的热爱与追求。特别是上课的时候,喜欢四处走动,时不时讲嗨了还唱两句hhh...
<hr/>分享一些趣事

贴一张疫情期间上课的图(真 · 隔着屏幕



因为经常去北京上海开大师课,所以自己弄了个微信,和他联系会特别方便(跟个小孩子一样哈哈哈哈哈




我有一次问他有没有绝对音感:
“当然”
“哇我酸了 教授真的有天赋啊”
“你比我有天赋的”
“啥啊??我音感完全不行,哪来的什么天赋..”
(这时候飞过去一架飞机)
“难道你拿天赋来听飞机引擎是个升f吗”
哈哈哈哈故意阴阳怪气的当时笑死我了

还有一次我琴练多了,手关节特别疼。上课的时候随口提了一下,结果教授突然很严肃地说“今天课不上了,你休息吧,这节课不收你钱。” 我愣了半天(哪有老师主动让学生鸽自己的...),他强调练琴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万万不得过度练习重复片段,要找合适的方法,很多钢琴家就是练琴不当最后手伤了就再也无缘演奏了。我当时真的有被感动到。
没想到后来因为那节课他空着在,就跟我聊天唠了40分钟...
<hr/>关于中国的钢琴家们

我有问过他一些关于国内的钢琴家的看法。其中他对傅聪的赞赏度最高,也有可能是他们之前有交集的缘故。以前傅聪在演出前,还在他的琴房用了他钢琴热身,教授当时就坐在琴房外面静静地听着,“It was so beautiful...”,他如是说道。
我本人很喜欢郎桑,教授对他的音乐和技术是高度认可的,但是他觉得有些过于commercial (个人喜好)。羽佳小姐的手指机能非常有天赋,他也很喜欢李云迪的肖邦," but I wonder what happened to him later on...whatever..."



更新:


看的人还不少,我分享一点我这几年跟着教授学到的东西吧,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手腕的运用

我刚开始学习如何运用手腕的时候,刻意为了运用手腕而运用手腕,动作确实做到位了,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不仅仅是因为我错误的发力习惯根深蒂固,更多是我没有理解运用手腕的本质——那就是手的位移和重量的转移
首先,我认为钢琴演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放松。演奏时怎么放松就怎么来。所以当你坐在琴凳上的时候,双手下垂,放松,然后以最自然的形态放置在钢琴上,你会发现其实你最舒适的时候双肘是稍稍向外拐的,就像你打字的状态一样。这就是我教授经常跟我强调的“natural position”。这时候你的手是斜放在钢琴上的,并且指尖,手腕和手臂是处于一条线上。这便是最自然的手型。
不信你们看郎朗弹的音阶:



为何一定要学会运用手腕呢?
你可以这么理解:看到一个乐句,假设先把每一个音符都从句子中剥离开来,那么理论上来讲,每一个音(无论这个音符的时值再短)都需要一个特定的手的位置来完成它,而每一个与音符相对应的手的位置则是无运动状态下演奏这个音符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一旦把句子连起来,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到手腕和手臂“圆周运动”来进行一个重量的传递,也同时是为了让手在尽量保持放松的同时,更流畅地衔接音与音之间的空隙。
手的位置是极其关键的,而手腕和手臂的运动则直接决定了手的位移。在《Mastering the Chopin Etude》里面,作者也有反复强调其重要性。


2. 发力
关于发力方面,我来美国学习之前都一直是在用纯手指的力量进行下键,这样的话手臂和手指的发力都是孤立开来的,是错误的发力方式。正确的发力应该是有手臂的参与,以至于运用到你的肩膀,腰等等,追求一个完整的发力系统。
这也是我之前说到的,手腕的运动同时也是重量的转移。一旦感受到了这种重量的转移,就不必刻意去追求手腕的运动了,除非你需要达到一个特定的hand position(手的位置)。不然这应是转移重量时自然而然的活动,是副产品。你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做的很夸张,也可以动作幅度很小。
还有,顺便提一下。高抬指就是这种纯靠手指机能的训练,确实很有效,但是过多的训练对手指是有害的,初学期过了之后就不建议多练高抬指了...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大拇指的构造与其它四指是一样的,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试图像其他四个手指一样高抬。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你的拇指的肌肉,肌腱和神经酸痛,甚至受伤。因为大拇指本身的构造就不适合进行「上-下」运动,而是做横向地抓取。练习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高抬,可以把大拇指看做是手臂的一部分进行运动,这样就会减少受伤的可能。
...
剩下的有时间再更(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2-1-4 18: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当时考大学前唯一想跟的教授是我附中两位老师的老师,高二开始就曾托老师数次联系过他想请他听一下看能不能收我,但教授推了一年多都没听过我一次,最后完全就是裸考的。(老师总是回说很忙,当然他确实特别特别忙,但最近也了解到,我老师为了带个好头保证考试公平性,十几年一直都坚决不带考学学生。)最后考上后入学前八月底,终于加到了老师的微信,询问能否收我,得到的一个回复:“我们可以试试。”
进入大学第一堂课,由于是第一次见老师,老师此前也没有留曲子,于是假期我自己选了一套新曲目去上课。老师听我弹了几首后也没讲课,反手给我留了五首练习曲、两首巴赫还有一套舒伯特。此前听说我老师上课很细致,每次课一般就讲一个曲子,于是自己稍微偷了偷懒,没有全部都练熟。一周后上课,弹了一首练习曲,“下一首”,我又弹了一首,“下一首”,再弹,“下一首”……我开始慌了,后面的都是只弹下来没练熟,于是慢慢往后弹下去,弹完了五个练习曲,巴赫两首弹了一半,老师打断我了,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很久,然后慢慢抬起头,很严肃地盯着我,慢慢说道:“你xxx(我全名)也不过如此嘛。”
当时的我。。。内心那个惊恐啊!!这也太可怕了!着实是吓没了半条命。
大一寒假老师留了一套新曲目,这回以为自己学乖了,好好把所有曲子都练下来。寒假后第一次课,没想到老师第一下就抽了我所有曲子中练的最少的那首。看着谱子弹完后。死亡时刻再次到来,老师慢悠悠的来回看了看手上的谱子,合上谱子,慢慢地抬头看我:“一个假期时间这些曲子背不下来?你总是好像对这个专业表现得很有热情的样子,但我好像没从你的实际行动看到有什么特别的。”随后慢慢地拿起谱子走到琴边,那节课这个曲子只讲了前两页。
于是接下来几年的课,新作业都是背好了曲子去上的。而且按老师的要求,这个背下来应该是能够上音乐会的程度嗯。他跟我说过他的学生时代:“当年我在维也纳跟Badura- Skoda的时候,没有一个曲子是上过超过三次课的。每次上课都是一帮同学坐在下面听,他想起讲什么曲子,就点什么曲子,你要弹好了背好了,上课机会就多一些,而且你不单得随便背下来,你面对的是下面三四十个捧着谱子的学生甚至老师教授…”
大学四年,不管老师多忙,国内国外到处飞,比赛评委讲座音乐会外加系里各种事务,但他从未缺过我们整个主科班同学一分钟的课。他会头天在广州当评委第二天飞回来拉着行李箱就给我们补课,在波兰当了半个月的评委回来时差都不倒连着给我们补了四天整天的课。
他讲课非常细致也非常严谨,要求很严格,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也特别善于启发学生,四年来课堂上老师给了我无数的启发,有非常非常多的值得铭记一生的精彩。最令人难忘的还有他那些精彩无比的示范,课室两台斯坦威,一台B和一台C,老师用的是比较小的B,他经常跷着二郎腿不踩踏板示范,但出来的声音却无比漂亮,他示范肖邦能让我们甚至忘了自己是在上课,直接听入神,甚至在课上差点听哭。曾经一次同学弹肖邦幻想波兰舞曲,中间老师示范了一点,据同学描述这音色无比梦幻,如蒙了一层纱,同学以为老师用了左踏板,便悄悄瞄了一眼老师脚下,没想老师压根没用,反手一波吐槽:“你以为我像你们似的,弄着么个音色就得用左踏板?”还有一次同学弹狂十二,老师示范开头那段震音渐强,在旁边听课的我直接吓到跳起来,那个渐强幅度,最后甚至有种震耳欲聋的感觉。以至于后面同学再弹,虽然是在大琴上、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依然觉得渐强幅度不够。
他几乎从不夸人,吐槽起来很直接也特别狠:“你弹的好难听哦”,“你弹的好土哦”……他对音乐的追求和要求很严格也很纯粹,一切都围绕着音乐,哪怕是比赛前一天、上台前一小时,你演奏中哪有什么样的问题他都会很直接的指出。(虽然可能不少同学会适应不了这种压力)
如今本科即将毕业,有幸保送了研究生继续跟老师再学习三年。我老师在我入学这年收了两个本科生后到今年都没接过新的本科生,以至于大四的我至今都是小师弟,没有尝过当师兄的滋味(难受)。but,老师今年马上退休了,退休后按规定不能再接新学生,所以很有可能我将成为老师在校带的最后一位研究生,emmm想想还是有点激动的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8
发表于 2022-1-4 18: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我记得第一次跟她上课的时候感觉就觉得自己也太渺小了太无知了
从指尖手掌手臂身体耳朵眼睛脑子全都要在状态,从音的下键到音与音的联系到弹一个就要想到下一个音。
一直弹不好 一直需要变得更好
就像抱着一大堆东西再走路 有时候丢了这个有时候丢了那个
但是越深入越了解到 弹钢琴真的好难 有太多太多太多的细节,需要太多太多的思考
我有印象很深的几件事情
一件是大概学了一年的时候,我很沮丧的问老师为什么我觉得我练琴已经很认真了,可还总是让你不满意 每次都惹你生气,每次都让你发火,我真的觉得好内疚。
老师就安慰我说 你已经进步很大了,但是你永远不可能达到我要求标准的百分之百 但是你能做到我要求的35%就已经很好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不断的在鞭策你做得更好。
第二件事是我在考大学校考之前的一个晚上 去弹给我的老师听 她和我说的话
她说:你是不是一直觉得我很凶很严厉,因为我不希望你有一天在外面演奏给别的老师听的时候,还会受到他们老师苛刻的批评。
这也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 “ 爱之深责之切 ”
能跟着她学习真的是太幸运了
-
我的女神老师发了新专辑 :DD
曲目都超好听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4
发表于 2022-1-4 18: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一直都是跟音乐学院教授上课的。所以我来说一下我跟国外教授上课的体验吧。
我在国外的老师不单单是教授,而是Artist in Residence,级别最高的那种。她是纯正俄罗斯学派出身的,吉列尔斯的学生,后来还专门去维也纳学弹德奥乐派。这是前提。
所以我去找她上课的时候我真的超级忐忑。结果她上来就让我背谱弹…我战战兢兢说我没背,然后等着雷霆万钧的鄙视,结果她完全没当回事,说那你就看着弹吧。
哆哆嗦嗦弹完了。我自己无数次在心里吐槽我弹的全部内容,从音色到强弱到乐句的处理…我都不敢看她。结果她居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和失望,反而她好像完全不觉得我弹得有多么糟糕,直接就开始给我解决问题了。我当时弹的是肖邦的《摇篮曲》,这曲子的连奏是个大大大大大问题。我几乎对这首曲子能弹连奏完全不会抱期望了。但我老师很神奇,她直接告诉我胳膊、手腕、手指应该怎么动,才能弹成连奏。于是我试了试……我居然真的弹出了我最最想要的那种效果!
淦!我太震惊了!我老师仿佛能够穿透我的心!她知道我想要什么!(国内的很多老师才不在乎你对音乐的看法只会强行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她知道我想做又做不到的是什么!不仅如此她还能给我提供绝对有效的解决办法!(就算有些老师get到了学生的弱项,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只会告诉你“我要什么效果”…淦!我们需要的是具体方法!不是结果啊!)
简直神了!
那次课上完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充满了一团火!我浑身的细胞都在叫嚣着“我要去练琴”!这真的是平生第一次,在钢琴课结束之后,没有绝望,反而觉得自己前途无量!因为我居然能弹出梦寐以求的音色啦!
从此以后我可以说是爱上了练琴,不练难受!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
我老师的名言:你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在我的studio里,你们每个人都是一名音乐家!You are a MUSICIAN! You MAKE music! You do not LEARN music! Music cannot be STUDIED!

第一次听到她这么说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可以说这句话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弹琴的心态。不再是唯唯诺诺地面对音乐,而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看待音乐。这对我的音乐表现力有极大的帮助。
当然除了第一次我侥幸逃脱,后面每次上课都必须背谱…而且我的老师从来不需要看谱子,她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音开始弹或者开始说,小节数都知道…所以,她也要求我这么做……她要求我们每个都要做到能够在脑子里把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弹一遍,每个音符、每个指法、手的位置、肢体该怎么动,全部要求离开钢琴都要做到和在钢琴上一样,才可以………这真的很痛苦,超级费脑子,但是特别有用!
现在我真的越想越后悔,为啥没再读个学位,接着跟她学…呜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2-1-4 18: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只说优秀的音乐学院的教授。毕竟也有高中学妹说自己跟着上音某大教授,但是伴奏的琶音都跑不下来的。这种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1.绝不会因为学生不是钢琴演奏专业而放松要求。
2. 可能会讲得巨慢,但是学到的东西可以用在之后的学习中。我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最近三年的突飞猛进也是和之前跟上海老师花十年打下的基础分不开(可惜当时一直没有突破,哭也哭了急也急了,好在一直都压着自己每天练琴)
3.之前在上海的时候,家长会说“上完一次课,听起来好多了”。虽然自己上课的时候感觉“就这?”但是真的“就这”。演奏就是细节的不同导致天差地别。
4. 上课非常累。上完了只想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3
发表于 2022-1-4 18: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让我来好好想想。
国内启蒙老师推荐的教授:超前的教学理念,在十五年前吧教我怎么用手腕手臂带乐感,提出并不是只有手指需要发力,身体其他部分也要参与进来。我小时候还真是高抬指练出来的,当然这个方法好坏另外再聊,反正给我开了一扇新门。
考上附中后的教授:附中从初一就开始住校,终于逃出家庭开始放飞自我,整个中学六年几乎没好好练琴,但附中的教授还是没有放弃,我不练就把我抓到他家里去练琴还管饭(无偿的,我妈想付报酬死活不要,当然后来也给他争光了)。这个教授对强弱音乐的把控特别细致,让我们听了很多曲子,看各个不同版本的曲子演奏家是怎么处理的,让我们每周写练琴笔记和上课笔记,心得什么的,几乎每周三下午没课的时候都有大课观摩或小型音乐会。我到现在都后悔当时没有好好珍惜机会。
大学前的教授:然后我就出国了,没有艺考,不知道年轻的时候为什么脾气那么大,忘了好像当时觉得自己牛逼坏了,附中出来的高手还要和他们这群渣渣一起考乐理,是有个什么志愿者好像说了我一句啥的我就扭头就不考了。不过当时早就已经有出国的打算了,只不过彻底确定下来了。后来出国申请学校期间找了个老师上课。这位是一个牛逼大教授的助教,从这里开始我才算真正入门了弹琴。他帮我一点点从头开始捋技术,跑动和弦大跳等等等等。我虽然从附中毕业,可一个是没好好练琴第二个是附中学的东西确实强度也不太够(就每学期期中期末前我用一周突击的曲子都能考年级前十这谁能不膨胀啊),当时出国以后才发现真的人外有人,当时有个比我小4岁的孩子,就感觉刚上初中的样子,弹出来的东西简直是(在当时的我看来)无懈可击,乐感啊技术啊没得挑,把我心态搞崩了。从那以后我跟着教授开始一点点练,练了大概两套曲子后考上了现在的学校。
学校教授:因为之前的教授在学校里不是正职教授,最高只能带音教的学生,我就转到了另外一个年轻教授手上。这位因为年轻,对该怎么教学完全没概念,对于我这种刚从什么都帮你安排好你练就行了的教授手底下转出来的学生来说就是噩梦。他是不会管你这地方技术怎么达标的,你只要没按标准弹出来就是你的问题,包括乐感,只要他讲过一次,你之后别的曲子出现的同样类似段落就不能做错。他倒是不会骂人也不会不高兴,就是要求很严格,要是没做到就一脸委屈的看着你说明明我们都讲过了的你可以做到的你之前那个曲子这段做的超好我还记得(…)。到后来我转型成功以后就基本适应了,我们上课基本上就是聊天,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把他的见解告诉我然后我们就开始一点点试看看这样好不好那样好不好。一般情况下只要我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基本都听我的,他也会告诉我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打这开始我也要自己思考自己感受自己找录音自己翻文献来解决曲子处理问题。之前我是根本不会去查表情记号的,还有强弱什么的经常会选择性忽略。现在拿到铺子第一件事就是作曲家表情记号时期三连(谁在啥时候因为什么写了这个曲子),查完找几个认可的演奏家的录音听听看看他们的想法,要是有我老师的录音也会去听听顺便嘲笑(划掉)膜拜一下。
大师课的教授:和几个有名的没名的大师请教过,最大的感触就是真的会弹的未必会教,有的人感觉是浑然天成的,你让他转换成语言说出来他未必做得到,你作为学生能从他的示范里获得多少东西就全看你的本事了。当然也有那种弹的巨好教的也巨好的,会把自己各个段落想法告诉你,还能给你bb几个其他大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好什么不好,再结合作曲家时代背景当时的乐器和音响条件和文化水平给你分析这个地方该怎么做。反正吹就得了。当然这群大佬们平时上课的画风也不是这样的,大师班毕竟有收入比较兴奋,而且有人关注的情况下讲的比较多,私底下上课虽然也会讲但肯定就没这么精彩了。
总结一下呢就是,教授还是别人的香,自己老师上多了总有审美疲劳的感觉。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