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弹钢琴不就是在钢琴上的固定按键按吗,为什么有的人是大师 ...

[复制链接]

403

主题

1595

帖子

24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1
发表于 2022-1-11 0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浙江杭州
真实操作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把每个固定的按键都按了一次,录下来,然后全靠剪辑,逐个音符拼接,完成一支钢琴曲。符合题目描述的机械的完成固定按键。 听完我这个,你在随便去别处搜一下真正弹出来的 花之舞 flower dance,对比一下。 就听出差别了。

放一下剪辑工程录屏,欢迎来某站看我剪钢琴:【《花之舞》钢琴剪辑工程录屏-哔哩哔哩】 https://b23.tv/avxi2vX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40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22-1-11 09: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真实操作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把每个固定的按键都按了一次,录下来,然后全靠剪辑,逐个音符拼接,完成一支钢琴曲。符合题目描述的机械的完成固定按键。 听完我这个,你在随便去别处搜一下真正弹出来的 花之舞 flower dance,对比一下。 就听出差别了。

放一下剪辑工程录屏,欢迎来某站看我剪钢琴:【《花之舞》钢琴剪辑工程录屏-哔哩哔哩】 https://b23.tv/avxi2v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22-1-11 0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看了其他楼的回答,虽说脑洞比较有趣,但感觉其实也没必要黑题主。因为我知道真的有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也很不解。之前知乎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大概是说,钢琴是按键,电脑打字也是按键。如果人能自学学会盲打,那一定也能自学会钢琴。回答区给题主科普了几十层,题主也听不进去,固执己见,将给他科普的人定性成“传统从业者无法接受新理论新思维”。相比之下,题主只是不懂就问,非常符合知乎的原则。所以,能从专业角度讲讲,还是讲讲吧。
钢琴的确是固定按键,但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首先,你想把固定的键按对,就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了。这个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越专业越复杂的曲子,指法是很难的,乐谱本身也可能很复杂。想要按对,没有无数次无数小时反复枯燥的练习,其实并不容易做到。钢琴大师开音乐会都不敢保证一场不错音,更何况普通人。
在大致把键按对的基础上,还需要以正确合适的速度来演奏。有些速度比较变态的曲子,指法难度会更大。
以上大致是钢琴演奏基础中的基础。在这些基础达标的前提下,需要练习的更多是集中在音乐处理方面。一首曲子,一个段落,用80的速度弹,还是用85的速度弹,不同的人弹出来,音乐形象是不一样的。乐谱上一个力度标记f,到底是多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弹奏出的效果也不一样。一个地方有一个和弦,三个音组成,这三个音,可不是你一只手砸下去,哐的一下,就完事了,有的人,一只手下去,最上面的音会比下面两个音强一点,弹出的音乐性,就是会不一样。一段旋律,有的人弹出来,是有加连线的感觉,有的人弹出来,是没有感情的。一首抒情的曲子,踏板怎么踩,才能使音乐听起来既丰满,又不会浑浊,这是需要练的。踏板踩错半拍,可能音响就脏了,等等,这些都是进一步的技术问题。
再往深入去说,钢琴家不是只对着钢琴天天练就可以的,对自己要求更高的演奏者,会去从乐理、音乐史、音乐文化等方面去研究作品。巴洛克的作品和浪漫时期的作品如何弹出各自的风格?需要去研究巴洛克时期的指法,研究当时非连奏的处理方法。贝多芬和海顿作品力度处理上有什么不同?需要去研究下当时钢琴结构。这个和弦为什么非要突然强一下才好听?因为从和声上来讲,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减七和弦。这个曲子这段琶音到底要用什么效果弹?哦,要尽量模仿古筝的感觉,因为通过研究我发现这个曲子是在模仿古筝的意境,等等。
练琴无止境,回头是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9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发表于 2022-1-11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吧,比如我,一个教龄11年的钢琴老师,想培养我以后的孩子成为一个钢琴大师,我需要经历什么。
第一步,我得尽早的让他开始学琴。这是一个很难确定的事,因为你会看到,有的小孩三岁就能听懂你给他上课,有的小孩五岁了还是很迷糊。所以,一个小孩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始学琴,这个就是看运气,这个是逼不来的,之前遇到过一个家长,把4岁的小孩带来学琴,我第一次课教小孩认中央C,但这个小孩每次就是认不准,总是会认到其他的音上,家长着急了,就开始连打带骂,批评小孩说这么简单你咋弄不出来,孩子嗷嗷哭,但作为老师能感受到,这个小孩这个年纪可能还没到,或者心智还没那么成熟,真的就是认不准,晚点学会更合适。正常来说,我想把我的孩子培养成钢琴大师,我得至少让他从4岁就开始学琴了,为什么?因为从行业经验来说,其他一样想成为大师的孩子,在4岁时,最晚5岁,已经开始学琴了,我的孩子不学,就跟人差了一步,差了一步,可能就永远更不上了。那如果,我的孩子在4岁时,真的和上面的小孩一样,中央C都认不准怎么办呢,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不断的改正,甚至批评,并强化他的行为,直到他能弹对。这种感受,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其实是有些不利于他快乐成长的,但是没办法,我得让他当大师。
第二步,我得让我的孩子拜一个名师。学钢琴从核心来说,它是一个技术活,想要学好这门技术,得有老师教。虽然绝大多数人可以不通过老师,仅从谱面信息获得音乐的参照,但是表现成什么样,怎么表现,得是老师教的。举例来说,就是同样弹一个作品,有的人弹的好听,有的人弹的就不好听,而好听与不好听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弹的好听的人,他内心知道什么是好听的钢琴音乐,并且他知道怎么去做到,而掌握这个能力的过程,是需要老师通过大量的作品和教学来教你的。具体来说,每一次上课,你弹出的每一个音到底是好听还是不好听,老师会在你弹出的一刹那,立刻告诉你,如果是不好听的,会再给你演奏一个好听的,你再去学,经过数百次的钢琴课,作为学生会慢慢学习到不同时期钢琴作品的奏法,以及钢琴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名师和普通老师的区别就在于,名师往往可以有行业内普遍认可的,甚至世界认可的音乐演奏质量和审美标准,这种体验,是需要这个老师受过相当高水准的的古典音乐、钢琴演奏的教育和训练的同时,还在世界级平台上有过交流的。市面上绝大多数钢琴老师,接触不到这个级别。所以,我想要让我的孩子成为大师,我得先找一个大师老师,在大师的指导下,我的孩子才最有可能成为大师。
而这里面就需要两个比较主要的成本,一个是交流成本,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其实很难认识到这些名师,而且即便认识了,可能有些老师也不会收,所以如果我不认识名师,我就得需要人介绍交流,这有可能是一个熬人的过程。第二个成本就是金钱成本,名师的课费会比普通老师高,而且会高很多,如果想要找名师上课,我作为家长,就得努力赚钱,如果再考虑到以后出国花销什么的,我可能压力机会很大。
第三步,让我爱人或父母中的一个,全职看孩子学琴。这里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学琴为什么需要一个成人来陪,孩子自己不能练吗?确定的回答是,不能。从我的经验来说,作为一个小孩,即便是再懂事再聪明,仅凭他个人意志坚持长时间练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一定得有一个成人全职来看着他练琴,或者说陪着他练,如果到了万不得已,还得骂,甚至得打。总之,就是想成大师,一定得从小开始玩命练,每天至少是2个小时打底,多的时候4、5个小时以上。为什么一定要这个强度,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找了名师,要求会很高,达到高要求就得练,因为正如上面所说,这是个技术活,熟能生巧,想进步就得练。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本质来说,成为大师,你得在能力上超越绝大多数与你年龄相仿的人,如果你不练,别人在练,你就只能是大师旁边的绿叶了。
所以,我们家的结构得是,我玩命赚钱,我爱人全职看孩子练琴学习。听到这里,是不是就有点觉得不舒服了,为什么,因为我们这样的行为,似乎像是在赌,我和我家人几乎是付出一切成本的赌,我们在尽我们的全力在赌,我的孩子会在这条赛胜出,赌他能称为大师。但,这个时候真正让大家觉得不舒服的,应该是,或许,我们的孩子其实心底从来没想过成大师。
第四步。等待机会。钢琴这个事很讲道理,只要有名师指点,再能保证大量的练习,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闪失了。按照上面的前三步,我们一家人会经历十几个艰难的春秋岁月,我艰难的维持着一家三口的生活,我的家人的面庞上也有了一些老态,我的孩子经历了只有练琴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音乐学院的附小、附中、附高,考入了我的母校中央音乐学院,或者也有可能考到了国外。无论如何,坚持了十多年,我们全家的努力没有白费,让孩子始终维持在了同龄钢琴演奏者的前列。这时,我们想成为大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具体来说,是一个世界比赛的奖项,最好是金奖那种。在现在的音乐学院圈,绝大多数演奏家,都是差了这一环节,因为这个事不仅靠能力,也要靠运气。运气在于,有的时候能不能让你参赛,你参赛了发挥好不好,发挥好了评委评分高不高,等等等等。比如我的孩子想要获奖,我得保证他能在众多报名选手中,顺利获得参赛资格,然后顺利参加比赛,然后不受心态影响正常发挥,然后再普遍获得评委的认可,获得高分。这些事听起来很容易,但上面每一个逗号,大多数人一生都跨不过去。而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来讲,真正拿到世界钢琴演奏比赛金奖的,也屈指可数,可见这个事有多么多么的难。但如果,我的孩子就是获得了佛祖保佑,吉人天相,我们夸张点说,真就拿了一个肖赛的金奖。那我孩子后面的人生,已经不用我们操心了。我和我家人,基本也可以慢慢退休了。如果他能达到这个成就,我们一家人20年的努力,也算值得了。
第五步。维稳运营。拿到世界级别奖项,只是成为大师的开端,想要真正成为大师,得熬。慢慢的,我的孩子会开始开音乐会,然后做讲座,甚至有全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会聘他当老师,收入也会多,然后他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演奏音频等等。具体需要相当几部成功的,且有代表性的作品,让这个时代记住他——胡大水的孩子。等到他再经历个几十年,到五六十岁的时候,慢慢的,他的学生们成长起来,并且已经出了成绩。就会有很多人开始维护他,支持他,推崇他。再等到他六七十岁的时候,这时候应该就会有人称他是大师了吧。
还有,我会让我的孩子切记,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特别是,不要嫖娼,不然……。
在现在,我上面说的每一步,都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和孩子在其付出努力。太多太多的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大师,成为上面我故事里的“胡大水的孩子”。但遗憾的是,真正能成功的,微乎其微,有的孩子坚持不下去了,有的家长坚持不下去了,或者有的坚持到最后也没能得到展示机会的,等等,上面的每一行字,都有可能是一家人的一生。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我身边的绝大多数的顶尖的演奏家,我在和他们聊天时,我会问他们:“你以后孩子还让他搞演奏吗”?全部的回答都是:“不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太苦了,我不想让我孩子受这个苦了。”
<hr/>最后,额外说一点,就是这道题的本质,其实是对学习音乐的一种误解,这也是社会普遍对音乐学院的一个误解。在这些人眼里,弹钢琴按出声就是艺术家,只要唱歌不跑调就能上春晚,等等,其实不是的。我们换一个例子来说,每个人应该都会写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书法家,想成为书法家,且从结果来看,你写的字和书法家写的不一样;每个人都会画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美术家,因为你画的画和美术家的也是不一样。但为什么到音乐就是人均音乐家了呢,我们的技术就容易了呢,因为,大家听不出来区别,大家普遍认为,只要能发出声音,就是音乐。但其实不是的,经过训练的音乐和没有经过训练的音乐,其实也是有区别的。这其实是大众艺术审美的问题,包括我们这一代人在内的大中小学生,其实很少有音乐欣赏的这个训练。但我相信音乐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如果再努努力,过个几十年,大家就应该不会在知乎提出类似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8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2
发表于 2022-1-11 09: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南郑州
弹琴既不是在固定键位上按键的游戏,也不仅仅是将几个音弹得有强有弱这么简单。
大师弹琴跟普通人的区别,是在于大师能够将一个时间单位片段内的所有音符,以更好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这些音符有不同的强弱,不同的触键方式,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才有了让人沉醉的力量。
而这串音符到了普通人的眼里,仅仅是一串互不相干的音符而已,按照顺序把它弹出来就好了。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1和2两个数字,只有2两种排列组合方案,要么1-2,要么2-1;
当数字越多的时候,组合的方式数量会指数级地增长。
大师的水平,就是他们的大脑中拥有着音符在强弱和时间上的无数种组合方式,他们会在演奏的时候,选择某一种方式,让一个片段的音乐声音形成了一个恰当合理又美妙的整体,这样的组合方式,是经历的大量的练习时间堆砌出来的一种经验和能力。
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词,它就是演奏者的「风格」,「流派」,「辨识度」。
这些独特的组合,或者说风格,它是可以被学习的,一旦你掌握了它,你就可以做到这个视频里的事情:

生日快乐歌不同风格的演绎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6341930687148032
视频来源:MappleZS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觉得好听吧?随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心中不断交替出现不同的情绪?
这才是学钢琴要学到的东西。
钢琴作为一项音乐艺术,它的最终价值意义,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不在于人与乐器的交互。
如果你只把它简单的理解成人与乐器之间的交互,那你一定会想不通一些事情。
要不然,你也会写字,鲁迅也会写字,为什么鲁迅是文学大师呢,是因为他写字更好看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0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22-1-11 09: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学琴一周真有意思能弹小星星了
学琴一个月小红帽也就这样
学琴三个月,B站上那些街头弹琴的感觉自己也快行了
学琴半年,卧槽这曲子这里怎么死活练不好
学琴一年再看B站街头弹琴的视频卧槽怎么弹得这么块,怎么不出错,为什么高潮这么激昂,为什么情绪表达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多人看着也能稳定发挥,街头有一架琴我也不弹啊
现在,学琴一年半,我是个垃圾,还好没学过琴的看不粗来我有多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2-1-11 09: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1.音乐艺术最抽象的一点就是他是主听觉的艺术,而世界上其他的艺术大类都是主视觉的。因为弹琴按琴键是一个人看到的视觉结果,而忘记了弹琴真正的目的是创造音乐,音乐只有在被演奏者演奏的时候才存在。那么演奏出的效果是否动人,是否好听等等因素决定了演奏者的水平高低,而不只是弹琴这个行为。
2.题目中提到的固定按键,不就正是踏入视觉误区而不自知。把音乐等同于固定按键,是不是从根本上就错了?
3.让一个盲人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0
发表于 2022-1-11 0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辽宁沈阳
你试着玩一玩作曲软件就很会明白了。
所谓作曲软件,就是你把乐谱输进去,然后电子乐器会精准地把曲子还原出来,用的还经常都是顶级实体乐器的音源(不存在因为乐器档次不够,音色不够好听的原因)。
但是这样还原出来的曲子,特别特别特别呆板,即使它在“精准性”上无懈可击,但是真的不好听。
因为真实的人类是无法做到完全精准的,在敲击琴键的力度和速度会有轻微的差别,这样就会使得一首曲子有了独特的“色彩”。
这也是“音乐”这种东西最终极的意义,它一定是一种“表达”。
精准的重复曲谱,这不是表达,只有钢琴家在其中赋予了自己对曲子的理解,然后通过细微地调整演奏的色彩,或者细微调整某些地方的曲谱,甚至有时候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瑕疵”,才能真正地表达出音乐背后的东西来。

当然了,在大师和普通人之间本身就横跨着上万小时的练习时间,普通人甚至无法做到完整地弹下某些曲谱,就更不要说比肩大师级的演奏了。
不信的话,钢琴家即使是《两只老虎》,也照样能弹出不一样的情绪来。

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是配音演员。
说话而已,谁不会?有嘴就能说。但照着台词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的配音,你肯定也不爱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2-1-11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花之舞」FlowerDance 钢琴演奏来了
来看看演奏和按键有什么不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22-1-11 09: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香港
按键出来就可以了?
来来来,下面这些曲子你给我按出来,不要你弹得好!不要你弹得快!不要你处理音乐性!
就仅仅按出来!











不好按吧?

但凡是一个合格的钢琴家,都不说大师了,弹以上几首曲目都不成问题。
涉及到的曲目有:
1.拉赫玛尼诺夫 第三钢琴协奏曲
2.拉威尔 水妖
3.肖邦 第四叙事曲
4.柴可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5.李斯特 鬼火
真正的大师,不仅能把音符按出来,处理得还让人叫绝,全世界都屈指可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