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在9月1号首播。翻译家许渊冲、导演吴京、青年演员吴磊任嘉伦、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围棋冠军柯洁、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等以嘉宾身份亮相课堂。
郎朗带来的弟子与来自意大利的机器人“特奥”(TEO)比拼钢琴弹奏。“特奥”有53根手指,几乎覆盖大半个键盘,所以可以按规定快速地弹奏任何钢琴曲。10岁的李俊杰和机器人躲在幕后分别弹奏肖邦的《幻想即兴曲》,让全场观众分辨哪个是人弹奏的,哪个是机器弹奏的。现场观众大多数可以分辨哪个是机器人演奏的。
现场观众大多也不是音乐专业人士,为什么可以轻松分辨人机演奏的不同?
之后12岁的徐子航与“特奥”比拼演奏《野蜂飞舞》的速度,这个毫无疑问,“特奥”胜出。
在钢琴演奏领域,人类几乎被机器人打败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特奥”演奏的还是人的演奏!!!“特奥”的演奏来自“程序猿“”设定的演奏参数。
第二,“特奥”的演奏已经比较不错了,基本达到完成乐谱要求的程度。很多地方是人类达不到的了,比如速度。但这不可怕,计算器算大数比人快,不过还是人类的工具而已。等机器人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时候才开始可怕。
第三,“特奥”的演奏还可提高,将来还可以提高到真正人类演奏的水平。演奏分解下来也就是一堆可以数字化的参数: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句法、音乐的呼吸……“特奥”昨天演奏的音色有点差,还可提高很多,声音很硬,不圆润,弹的和弦像打铁。节奏过于精准,显得冷冰冰,因此外行也可以轻松分辨,但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调整演奏参数得到提高。
郎朗说小朋友弹错了一个音,机器人演奏的感情不够。出错恰恰也是人类的特点,人味在其中。演奏中感情的流露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传递的,将来细腻地调整演奏数据,机器人是可以演奏出“感情“的,甚至可以演奏出风格的,分析霍洛维茨的演奏数据可以演奏成霍洛维茨,甚至可以人为加点类似霍洛维茨式样的错音,那就真假更难辨了。分析吉赛金的演奏数据可以演奏成吉赛金的风格。
假如发展顺利,买个机器人, 将来在家里就可以点播任意钢琴家演奏的任意作品了!!
也可以创造新的演奏风格,或者是对作品独一无二的新的诠释,这还需要新的演奏家与程序猿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最后,机器人部分地可以代替人的演奏,我们是不是不要学习乐器了?
其实这不影响我们自己学习乐器,从演奏中与其他人交流,从演奏中照见自己、看到自己的能力,从演奏中获得美感与快乐。这就像有了计算器我们也要学加减乘除,有了汽车我们也要会跑步一样。
关注本公众号:
方法一:微信搜索公众账号“李如春博士”,点关注!
方法二: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然后点关注(也可存二维码图片到手机,点开微信扫一扫,选扫描本地图片,选择存储的二维码图片)点关注即可!
方法三:直接点文章标题下的蓝色字“李如春博士”,然后点关注。
更可以推荐给志趣高雅的朋友。方法:点名片上方按钮,点推荐给朋友。
大部分资讯如无注明,欢迎转载、转发至朋友圈!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WblVXRG1IRW1qemxyU1Z0OXlCRQ== (二维码自动识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