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9 12: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你真的把这些教材都实实在在教过一遍后,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拜厄》上下(注意是两本的,不是红皮的)是非常好的教材。
《大汤1》(也就是现代钢琴教程)乐曲确实好听,但是因为里面每一首都标指法,经常导致最后小孩只认指法不认音,不止我一个老师遇到这种问题,而且《大汤2》不少乐曲的音乐性大打折扣不说,对小孩难度也提高的有点大,我的学生基本学到2时练琴的积极性就没有了。
《巴斯蒂安》第二册编的还不错,第一册也还可以,从第三册开始乐曲普遍音乐性不强。教到第四册发现某些进度安排的也并不够合理。当然乐理倒是教的挺多。
目前启蒙教材就接触了这些,曾经也是相当嫌弃《拜厄》《599》等等,真教了一圈以后发现,还是老教材好。
为什么嫌弃老教材?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刚看时觉得这些太无聊,里面要不就是练习曲,要不就是外国的儿歌和流行音乐,这些音乐与国内的老师学生们内心并没有多大共鸣。
但是《巴斯蒂安》《现代钢琴教程》等等这些教材里的音乐就不是练习曲和国外的儿歌、民谣构成的吗?大部分曲子我一个老师都不怎么喜欢我怎么让孩子去喜欢?《菲伯尔》我还没教过,据说里面有插入一些中国的民歌,但我相信比例肯定不大。
每当我在教《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市面没有教《茉莉花》的入门教材,就是像小汤1的那种只教单手只学两句的。
我也曾经把市面上卖的简易流行钢琴曲再次简化打出来给一二级的学生弹,然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单手都弹不好,不,是打拍子都打不好,然而我并不觉得节奏复杂。
启蒙和基础阶段的曲子就不可能有太多的音乐性,所以练习曲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别说一拍半了,你先把半拍一拍打好你才可能会打一拍半。
而且不管到哪个阶段都是需要几本教材掺着用的,根本就没有哪本书是某一阶只靠1本就行,你说《拜厄》缺这个缺那个,别的教材也有缺陷啊,你说的这些教材也并没有把缺陷给补上啊。而经典他就是有经典的地方。
再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书里的知识排版不合理,曲目不合理,反正都是一对一,你挑着讲你打乱顺序讲都可以啊。
反正我就觉得入门阶段《孩子们的拜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秀的教材。
再次重申《拜厄》不是红皮的,红皮的我发现跟上下两册的比好像少了一些曲目,有些曲子编的也不一样,所以我不喜欢红皮的拜厄。 |
|